26歲小夥脾動脈瘤爆裂失血8000ml命懸一線 濱醫附院大夫通力協作妙手回春

近日,一名脾動脈瘤破裂、失血8000ml的26歲男性患者在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多學科通力協作下,成功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正在康復治療中。

5月27日17時14分,這名有胰腺炎病史的男性患者因不明原因腹痛一天,自疑胰腺炎復發入住濱醫附院消化內科。入院時生命體徵平穩,在完善必要輔助檢查後,給予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及補液治療後腹痛逐漸緩解。

20時左右,患者與人通了一次電話,期間情緒十分激動。約半小時後,患者腹痛突然加重,隨即出現出冷汗、乏力、精神恍惚、煩躁不安等症狀。考慮到患者有糖尿病史,值班醫師王偉趕緊安排給他測了血糖血壓,結果提示出現嚴重低血壓,考慮為低血容量性休克。迅速給予建立兩路靜脈通路,經快速補液後患者神志狀態較前有所好轉,但仍有全身大汗、低血壓等症狀,休克不見好轉,與患者家屬溝通後於21時30分左右轉入重症醫學科。

重症醫學科值班醫師王路路考慮患者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緊急呼叫重症醫學科住院總醫師張明明,一起啟動床頭"RUSH"方案(超聲導向的休克快速診斷方案)篩查程序,即對血泵、血池、血管進行評估,結合患者的病史,初步診斷為失血性休克。為明確出血部位,張明明醫師立即給患者行彩超檢查,腹腔彩超提示肝腎隱窩及脾腎隱窩遊離積液,立即行診斷性穿刺,抽出不凝血。腹腔內出血,失血性休克診斷明確,但出血部位不明。患者血壓持續下降,王路路醫師立即給予建立中心靜脈通路,加壓快速補液,同時加用血管活性藥物去甲腎上腺素、去氧腎上腺素及垂體後葉素升壓,護理人員劉珊珊建立有創動脈血壓監測,李洋、朱璇醫師也分工協作,一邊向上級醫師彙報、聯繫肝膽外科、介入醫學科緊急會診,一邊緊急合血,協助搶救。

26歲小夥脾動脈瘤爆裂失血8000ml命懸一線 濱醫附院大夫通力協作妙手回春

接通知後肝膽外科值班醫師林緒濤、介入醫學科紀心剛醫師迅速到場,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王濤教授也聞訊趕來參與搶救。給患者腹帶加壓包紮,合濃紅、血漿、血小板及冷沉澱積極輸血,患者血壓一度升至120/60mmHg,但液體更換間歇患者血壓再度下降,患者血壓不能有效維持,三種血管活性藥物都已達到劑量,查血氣分析代酸進行性加重,血紅蛋白進行性性下降,低至28g/L,持續無尿,意識狀態惡化。考慮存在致命活動性大出血,患者青年男性,急性起病,病情進展急轉直下,極其危重,將病情簡要彙報請示醫務處處長、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王玉玖教授,王玉玖教授立即組織多學科聯合搶救患者。

此時患者已處於昏迷狀態,已為患者建立的六條深靜脈通路,全速加壓以5000-6000ml/小時的速度輸血輸液,但血壓在大劑量升壓藥物維持下仍然非常低,腹部高度膨隆,提示腹腔內有大出血,而且是活動性出血。22時50分左右,醫務處處長王玉玖教授、副處長劉鵬飛副教授,肝膽外科主任歐琨教授、副主任張興元教授,心臟大血管外科李偉副教授、消化內科李瓊主治醫師等專家進行緊急討論。討論中,林緒濤及李偉醫師發現患者腹部CT顯示脾動脈異常擴張,經討論,認為患者腹腔大出血是因脾動脈瘤破裂導致。患者血壓51/35mmHg,心率162次/分,四肢溼冷,如不及時手術控制出血,患者將很快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手術迫在眉睫,但是,此類手術風險卻是非常非常高,患者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呼吸心跳停止,但手術卻是他活下來的唯一希望,儘管這個希望不足1%。

看著年僅26歲的患者,看著10餘名患者家屬滿懷期待的眼神,王玉玖教授、歐琨教授立即決定緊急手術。於是,外科團隊一邊迅速聯繫麻醉科、手術室,一邊同患者家屬簡明扼要的談話簽字。重症醫學科救護團隊繼續加壓輸血輸液,維持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徵。

26歲小夥脾動脈瘤爆裂失血8000ml命懸一線 濱醫附院大夫通力協作妙手回春

23時45分,患者在6名醫務人員的護送下被轉運送入手術室,麻醉醫師張全意、護士田秀娥等早已將除顫儀、麻醉呼吸機、吸引器、血管縫合線等專業設備準備好。麻醉成功後,主刀醫師張興元教授快速切開腹壁,為了避免血液大量噴湧而出,造成血壓急劇下降,發生呼吸心跳驟停,手術團隊醫生小心翼翼地打開腹腔,就在那一霎那,大量的血液還是噴射湧出。手術中共吸出腹腔內積血約8000ml(正常成人血容量約5000ml),上腹部還有較多血凝塊。吸除積血和血凝塊後發現腹膜後血腫形成,有活動出血。脾動脈根部有一個直徑3cm的動脈瘤體,瘤體上有約0.8cm的破裂口,裂口呈噴射狀出血。跟術前推斷相符。張興元教授帶領其團隊先用手迅速控制出血,再遊離胰腺和脾動脈,快速準確找到脾動脈瘤破裂口,以專用的Prolene血管縫合線縫合結紮脾動脈瘤控制住出血,並切除了胰體尾部。2時30分,出血終於控制住了,血壓逐漸回升至90/45mmHg,患者轉危為安。

26歲小夥脾動脈瘤爆裂失血8000ml命懸一線 濱醫附院大夫通力協作妙手回春26歲小夥脾動脈瘤爆裂失血8000ml命懸一線 濱醫附院大夫通力協作妙手回春

術中,麻醉醫生及時調整用藥,維持生命體徵,器械護士配合密切,巡迴護士保證術中所需,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至凌晨3時40分,在重症醫學科、肝膽外科、麻醉科、手術室、輸血科等多學科20多位醫務人員的密切協作下,手術結束,終於贏得了這場“與時間的賽跑,與死神的較量”。患者安全轉運回重症醫學科病房,患者血壓132/80mmHg,心率82次/分,在場每一位醫務人員疲憊的眼神裡閃爍著喜悅,沙啞的喉嚨裡透露著興奮……

Q:什麼是動脈瘤?為何這麼凶險?

動脈瘤是由於動脈壁本身的病變或者損傷,形成動脈壁侷限性或瀰漫性擴張或膨出的表現,以膨脹性、搏動性腫塊為主要表現,可以發生在動脈系統的任何部位,而以肢體主幹動脈、主動脈和頸動脈較為常見,腹腔中等以上的動脈也可以發生,動脈瘤最大的危害是發生破裂,而一旦發生動脈瘤破裂,會迅速引起大出血,要麼引起血腫壓迫重要臟器引起器官功能障礙和衰竭,要麼引起腹腔、胸腔大出血休克死亡,救治成功率非常低。建議患有動脈瘤的患者,及時到三級甲等醫院進行專業治療,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該脾動脈瘤破裂腹腔大出血患者得以成功救治,是濱醫附院多年來積極倡導的多學科協作診療(MDT)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典範,也是現場醫護人員勇於擔當、不怕風險、快速決斷、爭分奪秒、堅持生命至上,積極努力的結果,更是濱醫附院作為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綜合救治危重患者能力的體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