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義烏 金華 經濟 武義 浙江新聞 2019-08-28
"

近日,10多名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商的市場經營戶來到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報案,稱有3名年輕人頻繁在以支付少量定金的方式下單,騙取大量貨物後又銷聲匿跡。

根據經營戶反映,3名年輕人看上去都只有20歲出頭的樣子,並且聽口音不是本地人。“他們對款式、顏色講得都頭頭是道,但因為是第一次跟他們合作,我還是留了心眼的。”經營戶李阿姨告訴記者,當她對小夥子的可信度心存疑慮時,這名小夥子突然提出曾與多名經營戶有過合作,“不信可以打電話問問”。

隨後,小夥子便給了李阿姨一個叫“吳某丹”的經營戶的電話,自稱是過去的合作伙伴。“後來,我給這個吳某丹打了電話了,還是個義烏本地人,她一口一個放心做,沒事兒的,說這個小夥子做生意靠譜的。”心想著總不會“坑”自己人的,李阿姨便與這名小夥子達成了口頭協議,定下了價值100餘萬元的交易。

可不曾想,待貨物全部按時交付後,當初信誓旦旦的小夥子對於尾款卻開始百般推脫,之後甚至玩起了“人間蒸發”。無奈之下,李阿姨將這一情況分享給了身邊的一些朋友,誰知有類似遭遇的經營戶還真不少。

“我簡單交洽了一下,我身邊都有10幾個人被這麼騙了。”隨即,李阿姨與其餘受害經營戶向警方報了案。

根據經營戶提供的人員信息,義烏警方很快鎖定了陳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對各自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同時,3人一併供述了幕後黑手即義烏人吳某丹。

"

近日,10多名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商的市場經營戶來到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報案,稱有3名年輕人頻繁在以支付少量定金的方式下單,騙取大量貨物後又銷聲匿跡。

根據經營戶反映,3名年輕人看上去都只有20歲出頭的樣子,並且聽口音不是本地人。“他們對款式、顏色講得都頭頭是道,但因為是第一次跟他們合作,我還是留了心眼的。”經營戶李阿姨告訴記者,當她對小夥子的可信度心存疑慮時,這名小夥子突然提出曾與多名經營戶有過合作,“不信可以打電話問問”。

隨後,小夥子便給了李阿姨一個叫“吳某丹”的經營戶的電話,自稱是過去的合作伙伴。“後來,我給這個吳某丹打了電話了,還是個義烏本地人,她一口一個放心做,沒事兒的,說這個小夥子做生意靠譜的。”心想著總不會“坑”自己人的,李阿姨便與這名小夥子達成了口頭協議,定下了價值100餘萬元的交易。

可不曾想,待貨物全部按時交付後,當初信誓旦旦的小夥子對於尾款卻開始百般推脫,之後甚至玩起了“人間蒸發”。無奈之下,李阿姨將這一情況分享給了身邊的一些朋友,誰知有類似遭遇的經營戶還真不少。

“我簡單交洽了一下,我身邊都有10幾個人被這麼騙了。”隨即,李阿姨與其餘受害經營戶向警方報了案。

根據經營戶提供的人員信息,義烏警方很快鎖定了陳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對各自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同時,3人一併供述了幕後黑手即義烏人吳某丹。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經過進一步調查,8月15日,吳某丹在武義落網。

據悉,吳某丹今年38歲,本是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一名經營戶。2014年前後,吳某丹在未充分核實外商可信度的情況下,草率默許了“賒賬經營”,結果被外商騙走高額貨物,之後又陷入民間借貸,經營狀況一落千丈。

“當時我經常在金華的美容院消費,就認識了陳某等他們幾個。”吳某丹表示,到了2017年,她的經濟出了比較大的狀況,便想著找來陳某等人,教唆他們到義烏市場上實施詐騙。

"

近日,10多名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商的市場經營戶來到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報案,稱有3名年輕人頻繁在以支付少量定金的方式下單,騙取大量貨物後又銷聲匿跡。

根據經營戶反映,3名年輕人看上去都只有20歲出頭的樣子,並且聽口音不是本地人。“他們對款式、顏色講得都頭頭是道,但因為是第一次跟他們合作,我還是留了心眼的。”經營戶李阿姨告訴記者,當她對小夥子的可信度心存疑慮時,這名小夥子突然提出曾與多名經營戶有過合作,“不信可以打電話問問”。

隨後,小夥子便給了李阿姨一個叫“吳某丹”的經營戶的電話,自稱是過去的合作伙伴。“後來,我給這個吳某丹打了電話了,還是個義烏本地人,她一口一個放心做,沒事兒的,說這個小夥子做生意靠譜的。”心想著總不會“坑”自己人的,李阿姨便與這名小夥子達成了口頭協議,定下了價值100餘萬元的交易。

可不曾想,待貨物全部按時交付後,當初信誓旦旦的小夥子對於尾款卻開始百般推脫,之後甚至玩起了“人間蒸發”。無奈之下,李阿姨將這一情況分享給了身邊的一些朋友,誰知有類似遭遇的經營戶還真不少。

“我簡單交洽了一下,我身邊都有10幾個人被這麼騙了。”隨即,李阿姨與其餘受害經營戶向警方報了案。

根據經營戶提供的人員信息,義烏警方很快鎖定了陳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對各自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同時,3人一併供述了幕後黑手即義烏人吳某丹。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經過進一步調查,8月15日,吳某丹在武義落網。

據悉,吳某丹今年38歲,本是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一名經營戶。2014年前後,吳某丹在未充分核實外商可信度的情況下,草率默許了“賒賬經營”,結果被外商騙走高額貨物,之後又陷入民間借貸,經營狀況一落千丈。

“當時我經常在金華的美容院消費,就認識了陳某等他們幾個。”吳某丹表示,到了2017年,她的經濟出了比較大的狀況,便想著找來陳某等人,教唆他們到義烏市場上實施詐騙。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因為比較清楚,義烏人做生意習慣了‘賒賬’,少付點定金很容易騙到貨,有時候甚至可以‘白拿’。萬一人家起疑心,我還可以假裝一下(訂貨人)先前的合作伙伴,說兩句義烏話,八成都會信的。”就這樣的,在吳某丹的教唆下,陳某等人從2017年起,先後從54名市場經營戶手中騙得價值1250餘萬元的貨物,得手後再以低價賣給庫存,陳某等人則從中賺取一些抽成。

辦案民警葛佳敏說,被吳某丹利用的陳某等人中,最小的還未成年,剛剛步入社會,法律意識非常淡薄。吳某丹在指使他們實施詐騙之前,承諾給他們高額的回報,比上班來錢快得多,以至於幾人願意鋌而走險。

目前,吳某丹、陳某等4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已被義烏警方刑事拘留。

"

近日,10多名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商的市場經營戶來到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報案,稱有3名年輕人頻繁在以支付少量定金的方式下單,騙取大量貨物後又銷聲匿跡。

根據經營戶反映,3名年輕人看上去都只有20歲出頭的樣子,並且聽口音不是本地人。“他們對款式、顏色講得都頭頭是道,但因為是第一次跟他們合作,我還是留了心眼的。”經營戶李阿姨告訴記者,當她對小夥子的可信度心存疑慮時,這名小夥子突然提出曾與多名經營戶有過合作,“不信可以打電話問問”。

隨後,小夥子便給了李阿姨一個叫“吳某丹”的經營戶的電話,自稱是過去的合作伙伴。“後來,我給這個吳某丹打了電話了,還是個義烏本地人,她一口一個放心做,沒事兒的,說這個小夥子做生意靠譜的。”心想著總不會“坑”自己人的,李阿姨便與這名小夥子達成了口頭協議,定下了價值100餘萬元的交易。

可不曾想,待貨物全部按時交付後,當初信誓旦旦的小夥子對於尾款卻開始百般推脫,之後甚至玩起了“人間蒸發”。無奈之下,李阿姨將這一情況分享給了身邊的一些朋友,誰知有類似遭遇的經營戶還真不少。

“我簡單交洽了一下,我身邊都有10幾個人被這麼騙了。”隨即,李阿姨與其餘受害經營戶向警方報了案。

根據經營戶提供的人員信息,義烏警方很快鎖定了陳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對各自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同時,3人一併供述了幕後黑手即義烏人吳某丹。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經過進一步調查,8月15日,吳某丹在武義落網。

據悉,吳某丹今年38歲,本是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一名經營戶。2014年前後,吳某丹在未充分核實外商可信度的情況下,草率默許了“賒賬經營”,結果被外商騙走高額貨物,之後又陷入民間借貸,經營狀況一落千丈。

“當時我經常在金華的美容院消費,就認識了陳某等他們幾個。”吳某丹表示,到了2017年,她的經濟出了比較大的狀況,便想著找來陳某等人,教唆他們到義烏市場上實施詐騙。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因為比較清楚,義烏人做生意習慣了‘賒賬’,少付點定金很容易騙到貨,有時候甚至可以‘白拿’。萬一人家起疑心,我還可以假裝一下(訂貨人)先前的合作伙伴,說兩句義烏話,八成都會信的。”就這樣的,在吳某丹的教唆下,陳某等人從2017年起,先後從54名市場經營戶手中騙得價值1250餘萬元的貨物,得手後再以低價賣給庫存,陳某等人則從中賺取一些抽成。

辦案民警葛佳敏說,被吳某丹利用的陳某等人中,最小的還未成年,剛剛步入社會,法律意識非常淡薄。吳某丹在指使他們實施詐騙之前,承諾給他們高額的回報,比上班來錢快得多,以至於幾人願意鋌而走險。

目前,吳某丹、陳某等4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已被義烏警方刑事拘留。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為有效降低經營戶貿易風險,我們建議廣大市場經營戶在與採購商合作過程中,應儘量做到現金交易,避免賒賬經營。同時,合理利用義烏經偵預警平臺,多填報、多查詢、多評論交流,多關注預警平臺發佈的預警信息,遇到問題公司建議直接取消訂單。”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賒賬,永遠是市場經營戶的痛!生意歸生意,情面歸情面!生意越來越難做,一定要拒絕賒賬,不然真的很可怕!

"

近日,10多名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商的市場經營戶來到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報案,稱有3名年輕人頻繁在以支付少量定金的方式下單,騙取大量貨物後又銷聲匿跡。

根據經營戶反映,3名年輕人看上去都只有20歲出頭的樣子,並且聽口音不是本地人。“他們對款式、顏色講得都頭頭是道,但因為是第一次跟他們合作,我還是留了心眼的。”經營戶李阿姨告訴記者,當她對小夥子的可信度心存疑慮時,這名小夥子突然提出曾與多名經營戶有過合作,“不信可以打電話問問”。

隨後,小夥子便給了李阿姨一個叫“吳某丹”的經營戶的電話,自稱是過去的合作伙伴。“後來,我給這個吳某丹打了電話了,還是個義烏本地人,她一口一個放心做,沒事兒的,說這個小夥子做生意靠譜的。”心想著總不會“坑”自己人的,李阿姨便與這名小夥子達成了口頭協議,定下了價值100餘萬元的交易。

可不曾想,待貨物全部按時交付後,當初信誓旦旦的小夥子對於尾款卻開始百般推脫,之後甚至玩起了“人間蒸發”。無奈之下,李阿姨將這一情況分享給了身邊的一些朋友,誰知有類似遭遇的經營戶還真不少。

“我簡單交洽了一下,我身邊都有10幾個人被這麼騙了。”隨即,李阿姨與其餘受害經營戶向警方報了案。

根據經營戶提供的人員信息,義烏警方很快鎖定了陳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對各自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同時,3人一併供述了幕後黑手即義烏人吳某丹。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經過進一步調查,8月15日,吳某丹在武義落網。

據悉,吳某丹今年38歲,本是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一名經營戶。2014年前後,吳某丹在未充分核實外商可信度的情況下,草率默許了“賒賬經營”,結果被外商騙走高額貨物,之後又陷入民間借貸,經營狀況一落千丈。

“當時我經常在金華的美容院消費,就認識了陳某等他們幾個。”吳某丹表示,到了2017年,她的經濟出了比較大的狀況,便想著找來陳某等人,教唆他們到義烏市場上實施詐騙。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因為比較清楚,義烏人做生意習慣了‘賒賬’,少付點定金很容易騙到貨,有時候甚至可以‘白拿’。萬一人家起疑心,我還可以假裝一下(訂貨人)先前的合作伙伴,說兩句義烏話,八成都會信的。”就這樣的,在吳某丹的教唆下,陳某等人從2017年起,先後從54名市場經營戶手中騙得價值1250餘萬元的貨物,得手後再以低價賣給庫存,陳某等人則從中賺取一些抽成。

辦案民警葛佳敏說,被吳某丹利用的陳某等人中,最小的還未成年,剛剛步入社會,法律意識非常淡薄。吳某丹在指使他們實施詐騙之前,承諾給他們高額的回報,比上班來錢快得多,以至於幾人願意鋌而走險。

目前,吳某丹、陳某等4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已被義烏警方刑事拘留。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為有效降低經營戶貿易風險,我們建議廣大市場經營戶在與採購商合作過程中,應儘量做到現金交易,避免賒賬經營。同時,合理利用義烏經偵預警平臺,多填報、多查詢、多評論交流,多關注預警平臺發佈的預警信息,遇到問題公司建議直接取消訂單。”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賒賬,永遠是市場經營戶的痛!生意歸生意,情面歸情面!生意越來越難做,一定要拒絕賒賬,不然真的很可怕!

義烏50餘名市場經營戶被騙超千萬元貨物 背後竟是“自己人”搗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