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鋒芒智庫丨大靜

事實證明,拿獎拿到手軟,並不意味著“票房安全”。

在中國公映前,《羅馬》已經榮獲120項大獎及提名, 斬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外語片,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和最佳外語片。頂著現象級光環,再加上《地心引力》導演阿方索·卡隆自編自導、Netflix製造、“僅在中國大規模公映”等吸睛標籤,《羅馬》自三月初發布“確定引進”消息以來備受影迷期待。

而上映後,《羅馬》的票房表現卻只能用冷清、慘淡形容。據貓眼數據,上線超過半個月的《羅馬》累計票房不足五百萬,排片佔比更從上映首日的1.6%跌至忽略不計。《羅馬》面臨的票房窘境讓人不解,畢竟進口文藝片剛走出一波爆發行情,同屬“奧系”的《綠皮書》首週末票房便破億,累計票房達4.78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碾壓下拿下3.51億。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在筆者看來,《羅馬》票房上的“失利”,早在其制定發行策略時就已經註定——作為一部通過藝聯專線發行的電影,《羅馬》面對的是不足四千塊銀幕的市場空間,票房產出自然不能與六萬塊銀幕規模的全線發行相比,此前創下藝聯票房紀錄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實際票房也未過億。以《羅馬》為樣本,值得討論的是,在內地影市現有環境下,“專線發行”在助力藝術片、尤其是進口藝術片出圈上是否奏效?亦或者將它們帶入了更小眾的市場,淪為“圈地自嗨”?

藝術片生存空間狹窄,“藝聯”應運而生

在討論《羅馬》失利原因之前,我們不妨先梳理下藝聯的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相較於商業電影,內地影市氛圍對文藝片並不算友好,一方面由於文藝片票房號召力不強,難以獲得公映機會,一方面由於影片導演個人意識、審美和價值取向過於濃厚,即便上映,也因為大部分觀眾接受度低而慘淡收場。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導演李睿珺曾回憶2015年《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上映時的境況:幾乎沒有公司願意發行這部電影,出品方之一的方勵決定自己幹,起初計劃在全國選擇200家影院針對性地上映,但因條件限制只能全線鋪開,結果上映首日排片為0.5%,次日只剩百分之零點零幾,電影最終票房不到百萬(81.5萬),連宣發費都覆蓋不了。

事實上,《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豆瓣評分7.9,更曾被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優質影片尚且如此,文藝片生存空間之狹窄可見一斑。

2016年10月,為改善藝術電影市場環境,同時也參考了國外以藝術影院“分線放映”滿足不同觀影群體內容需求的模式,中國電影資料館牽頭,聯手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暖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百老匯電影中心、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中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該聯盟在第13屆長春電影節上正式啟動。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美國藝術片體系由獨立運營的藝術影院撐起,如連鎖經營的Landmark和Sundance等規模院線。中國則由商業院線構成藝聯主力,藝聯規定加盟影廳需保證每天至少放映三場藝術電影,同時每週至少保證10個黃金場排片,作為回報,影院將能享有影片三個月“長線放映”的政策。

成立之初,萬達電影院線、百老匯電影中心、江蘇幸福藍海影院等院線方拿出分佈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個影廳,作為首批加盟影廳放映藝術電影。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4月,藝聯加盟影院數量不斷增加,已經覆蓋了248個城市3222家影院,加盟銀幕達到3795塊。不難看出,經過三年的市場培育和發展,藝聯已經初具規模。

藝聯開“專線發行”先河,擇片“品相”逐漸清晰

藝聯的成立毋庸置疑為文藝片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曾公佈一組數據,文藝類動畫電影《犬之島》在國內全線上映時,有98.7%的全國藝聯加盟影院參與排片,影院數量佔全部排片影院的16.0%,產出票房卻佔到了總票房的50.1%;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全線上映時,有98.2%的全國藝聯加盟影院參與排片,影院數量佔比15.3%,產出票房佔影片總票房的41.4%。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也就是說,在影片全線發行的前提下,藝聯加盟影院對藝術片的票房貢獻更為突出,渠道細分側面提高了影院的“銷售能力”。

市場風向逐步流轉,更進一步細化市場的“專線發行”也進行了多次試水。區別於全線發行,選擇專線發行的電影僅登陸藝聯加盟院線,做排他性發行,而不在其他非加盟影院上映。

原因不難分析,如果不在片源上對藝聯影院有所傾斜,讓其獲得區別於商業院線的獨家片源,則加入藝聯對影院來說並無實質意義。

一切發行行為最終都是商業行為,即便加入藝聯,院線仍會有商業層面的考量,選擇給一些小眾文藝電影場次和排片,便是以犧牲觀眾接受度更好的商業片的場次、排片和最終票房為代價。無論是國內文藝片出品方還是國外文藝片的引進方,更“恰當”的做法,是以專線發行的形式與影院共享收益、共擔風險。

2017年8月,曾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海邊的曼徹斯特》被引進中國,開先河地採取了藝聯專線發行的方式,這也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分線發行。66個城市的190家藝聯加盟影院為該片開放了270塊銀幕,銀幕佔比未達到當年市場銀幕總量的1%,其最終票房停留在818.1萬,作為一次市場試水,其象徵意義遠無法用票房表現衡量。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此後,專線發行的動作越來越頻繁,據藝聯最新公佈的數據,在過去三年中,藝聯採取專線放映、聯合放映和舉辦影展等形式,共發行放映了80部藝術影片,其中專線放映共計12部。《波西米亞狂想曲》《三塊廣告牌》《第三度嫌疑人》《尼斯:瘋狂的心》等進口文藝片,《路過未來》《不成問題的問題》《撞死了一隻羊》《阿飛正傳》等國產文藝片均採取了專線發行方式。

在筆者看來,藝聯專線發行的電影“品相”逐步清晰——即電影有一定品質感,大部分已經在國外獲獎,但主創團隊國內知名度普遍較低,影片內容往往較嚴肅、脫離主流觀眾口味,與商業爽片相比並不具備票房爆款的基因。如果沒有適合的引進和發行渠道,很可能只能與內地觀眾“網盤見”。

《羅馬》失利暴露專線發行短板,藝聯模式效果存疑?

由此看來,《羅馬》正是一部藝聯品相十足的電影。全片圍繞著上世紀70年代墨西哥城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的僱主和保姆展開,兩個不同階級女性的命運折射出墨西哥的時代動盪和變遷。為了重現阿方索·卡隆童年記憶中的家鄉,《羅馬》反主流地使用黑白色調烘托年代感,並穿插了大量橫搖鏡頭和固定鏡頭。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典型的作者電影風格,再加上其早在去年12月就登陸Netflix,內地引進滯後、盜版資源已經氾濫,引進的是普通2D版本而非杜比全景聲版等硬傷,《羅馬》票房上的失利似乎情有可原。

然而,據筆者不完全統計,2009年至今,內地至少上映了24部奧斯卡提名及獲獎影片,其中僅《一次別離》《藝術家》《第一夫人》票房不足500萬——換句話說,《羅馬》一朝倒退回2012年《一次別離》的票房表現。實際上,經過七年時間對觀眾和市場的培養、孵化,文藝片的處境已經改善不少。《羅馬》更堪稱一部口碑佳作,內地上映之前,自媒體夾道歡迎,張靜初、樑文道等大咖爭當“自來水”,其在豆瓣、貓眼、淘票票的評分達到8.2、8.6、8.6,而今年以來實現“豆貓淘888”的院線電影不足10部。

我們需要釐清的問題是,《羅馬》“開倒車”的背後,有沒有更值得挖掘和思考的原因?

筆者認為,現階段藝聯模式的缺點和短板,或許正是癥結所在。

藝聯被視作內地藝術院線建設的一次“實質性進步”。目前看來,其效果是發掘優秀藝術片和藝術片導演,並保證影片的場次和排片,讓影片在上映之初不被市場擠壓,但缺點是覆蓋面積小、覆蓋人群狹窄。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就《羅馬》而言,以長沙為例,據筆者查詢,5月29日、30日、31日播放《羅馬》的影院僅5家、4家、1家,因為票房慘淡,無一例外都安排在冷門場次。盜版資源的猖獗側面說明觀眾有強烈的觀影需求,而如果家附近沒有藝聯影院、沒有合適的時間段,觀眾是否就“被流失”了呢?

藝術電影的“小眾”決定了其全線發行劣勢明顯,一來承擔不起高昂的宣發費用,二來無法區分藝術片觀眾和普通觀眾,不利於影片口碑的積累和擴散,在國內電影市場批量投放藝術影院的條件不足時,組建藝聯就成了一個“曲線救國”的動作。藝聯整合行業片源、發行資源、院線資源上的能力毋庸置疑,影片也得以借藝聯“背書”打上優質藝術片的標籤,省下大筆宣發費用。

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些優勢對國產文藝片更為適用,對《羅馬》這種小眾但高口碑、有明顯市場需求的進口文藝片,專線發行暴露的是影片宣發上的短板——無法將觀眾請到影院,票房自然後繼無力,而票房越慘淡,藝術電影的未來就越難。

原本,讓影片找到合適的觀眾、讓觀眾更便捷的找到喜歡的影片,是分線發行最迫切的需求點。在互聯網影業公司對藝術電影運作越來越嫻熟的當下,藝聯模式顯然還有巨大的改進空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