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流韻繪丹青——記河北衡水市烙畫藝術家蕭歌

藝術 美術 書法 葫蘆 衡水普法 衡水普法 2017-08-31

鐵筆流韻繪丹青——記河北衡水市烙畫藝術家蕭歌中國網訊 今日,採訪河北衡水市烙畫藝術家蕭歌。

蕭歌,原名肖福彥,1974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王集鄉尤莊人。自幼愛好繪畫,求學,訪友,專注於國畫的研習臨摹創作,師從百家,採各家之長,二十多年從無一日懈怠。痴於繪畫,研習書法,偶感詩歌,頗抒己懷。

蕭歌自1982年開始研究烙畫藝術,創作作品有《總理肖像》《四大偉人》《月光》《龍女》《泰山風景》《廬山飛瀑》等等。文學作品有《四季感言》《祈禱》《回家》等。1995年中國文化藝術研討會參展並聘為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特邀作者;1995年獲嶺南書畫院舉辦書畫展覽銀獎,並獲得收藏榮譽資格;1997年海峽聯誼書畫展獲得二等獎;2000年千禧龍年書畫展獲得三等獎;2007年《衡水文學》作了蕭歌烙畫的專題報導;2016年受邀中央電視臺專訪;中國網、新華網、等媒體曾多次報道刊登作品。鐵筆流韻繪丹青——記河北衡水市烙畫藝術家蕭歌

今日, 蕭歌接受中國網中國視窗採訪說,烙畫相傳起源於秦朝,但並無可考證據和史料。據民間傳說記載,始見於西漢末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烙畫起源於西漢,興盛於東漢。後由於連年災荒戰亂,曾一度失傳。到了光緒三年,才被重新發現整理,並延續至今。

蕭歌說,烙畫也叫燙畫、火筆畫。開始,烙畫藝人以鐵針為工具,在油燈上炙烤進行烙繪,主要作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裝飾。後來,製作工藝和工具不斷改革,由“油燈烙”改為“電烙”、將單一的烙針或烙鐵改為大、中、小型號的專用電烙筆,比較先進的電烙筆可以隨意調溫、配有多種特製筆頭,從而使這一古老的創作方式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表現能力。

蕭歌說,烙畫藝術的技巧更多體現在把握火候,力度,意在筆先,落筆成章,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過控溫技巧,不施任何顏料以烙為主套彩為輔的表現手法,在竹木、宣紙、絲絹等材料上勾劃烘燙作畫,巧妙自然地把繪畫藝術的各種表現技術與烙畫藝術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蕭歌告訴中國網中國視窗,烙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伴隨著歲月的流逝,社會的變遷,有很多烙畫藝術之精華被後人遺失。近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的文化藝術欣賞品味也得到昇華,內容上由傳統的竹子、花草、蟲魚,生活用品之點綴發展到山水、人物、書法等大型畫面,給人帶來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在藝術的百花園裡它以其獨特藝術魅力迸發出濃郁的芳香,吸引著人們研究、發掘、繼承發展。

蕭歌說,早期的烙畫作品,多采用中國畫和民間畫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後經歷代藝人的不斷探索實踐,又嘗試吸收了西洋畫的一些表現手法,收到理想的藝術效果。烙畫的材料也從竹木發展到宣紙、絲絹。表現形式可以大到十幾米長的巨幅壁畫,小到直徑不足一釐米的佛珠。鐵筆流韻繪丹青——記河北衡水市烙畫藝術家蕭歌

烙畫藝術是中國傳統工藝畫之一,蕭歌說,也屬於一種自然的綠色的畫種;它汲取繪畫藝術之長和火筆的運用技巧,代表了中國的繪畫;多種題材,花鳥,人物,山水,動物,肖像,都可入畫,既能表現國畫的細緻工筆,也能展現國畫的粗獷寫意,畫面豐富而精細,清晰秀麗,古樸典雅,賦有極高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價值而又耐用宜存、不宜毀壞、永不腿色、無毒無味、有很好的裝飾性,無論從哪方面考慮烙畫都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蕭歌還喜歡作烙畫葫蘆 。他說,“葫蘆”在中國民間視為吉祥物廣為流傳,以葫蘆為題材的民間故事數不勝舉,曾有寶葫蘆之美譽。佛法無邊的神仙;超凡脫俗的道人大都離不開葫蘆。在吉祥物上賦詩作畫,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而將烙畫藝術繪製於葫蘆上更是別具一格,更顯其古樸大方、莊重素雅之特色。它既能陶冶情操,又具收藏價值,更是饋贈親朋好友之上等佳品。葫蘆烙畫可謂是藝術殿堂裡的一株奇葩,擁有中國葫蘆烙畫將給您帶來幸運、快樂、吉祥如意 。葫蘆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吉祥物,法器,因為葫蘆諧音“福祿”,有消災避禍,吉祥福祿之意,工藝葫蘆觀賞性極佳,可收藏,可把玩。

蕭歌由於在藝術上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作的烙畫藝術品,除銷往國內各大中城市,還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國家。在他經營的蕭歌裝飾公司,很多烙畫也走上了賓館、酒店、企業、機關、學校,深受人們歡迎。

(供稿 張東振)

“衡水普法”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