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6月16日下午,“希熱布大師藏族唐卡藝術展”媒體見面會在李自健美術館舉行。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為學生講課的希熱布。通訊員供圖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作品(局部圖)。通訊員供圖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作品(局部圖)。通訊員供圖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作品(局部圖)。通訊員供圖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作品(局部圖)。通訊員供圖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作品(局部圖)。通訊員供圖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作品。通訊員供圖

希熱布唐卡藝術展6月18日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希熱布唐卡作品。通訊員供圖

紅網長沙6月16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秦芳 通訊員 丁陽亮)不能去西藏,那就在家門口感受藏區文化。6月16日下午,記者從“希熱布大師藏族唐卡藝術展”媒體見面會獲悉,6月18日,希熱布唐卡藝術展將在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展出希熱布百餘副唐卡作品。

此次展覽將展至7月16日,屆時,公眾可免費向前去參觀。為期一個月的展覽期間,希熱布還將現場繪製唐卡,舉辦唐卡鑑賞講座並舉行與唐卡藝術相關的民俗禮儀演示活動。

唐卡是藏文音譯,又名唐嘎、唐喀,唐卡的“唐”表示廣袤無邊,“卡”則指空白填補,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特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宗教、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

希熱布是唐卡藝術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他介紹說,唐卡興起於1000多年前的藏王松贊干布時期。唐卡以色彩絢麗著稱,因其顏料選擇上一直遵循傳統,全部採用金、銀、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以及藏紅花、大黃、藍靛等野生珍稀植物,手工研製而成。這些天然原料純度高、覆蓋力強,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可以保持千年而不變色。

希熱布的父親也是一名畫師,受其影響,希熱布很小就痴迷於繪畫,幼年時買不到紙和筆,他就在石頭上練習,經常手指磨破流血。

在希熱布的筆下,釋迦牟尼、菩薩、綠度母等佛像,栩栩如生,散發著神聖的光輝。在他看來,畫唐卡也是一種修行。在製作唐卡前,希熱布必先觀修靜坐,放鬆自己的身體,反覆領悟特定內容。他表示,作畫時必須保持心神的祥和寧靜。

那麼,一張佛像要畫到什麼樣子才圓滿呢?希熱布表示,佛菩薩的形象必須完全依照佛經的描述精心繪製,面部、五官、頭、身體等各個部位的比例,都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隨意更改發揮。

希熱布曾追隨西藏繪畫大師安多強巴學習繪畫,接觸了許多西方的繪畫理念。他創新地把各種技法交錯運用,不斷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唐卡。他的新唐卡,極富生活情調,並沒有完全束縛於程式化的構圖,嚴格的度量和色澤要求。

繪製唐卡30餘多年來,希熱布共創作了400餘幅唐卡作品,並在海內外巡迴展出。其代表作包括 《十世班禪大師》《南海觀音》《大威德金剛》等。其中,他用10年時間繪製的《彩繪大觀——十世班禪大師》像,榮獲世界吉尼斯紀念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