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虛極子按:自我實現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慾望,自我實現是人生的任務——人必須成為自己的創造者。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對委拉斯凱茲寵愛有加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亦稱腓力四世Felipe IV,1605-1665),從父祖手中繼承了巨大的殖民帝國,號稱“世界之王”。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西】委拉斯凱茲《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像》,1631-1632年,油彩畫布

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然而,這位世界之王雖然表面上奄有四海,實則國庫已空如懸磬。為了撲滅各地獨立運動的革命火焰,為了遏制英法荷蘭的迅速崛起,為了打贏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菲利普四世四處斂財以籌措軍費。可即便如此,這位十六歲就即位了的帝王,在其四十四年的漫長統治生涯中,始終保持著對藝術品的濃厚興趣和巨大需求,並在馬德里建立了藝術學院。為此,他頻頻地斥巨資派遣委拉斯凱茲前往意大利,幫他蒐羅各種古玩珍寶,以便裝飾西班牙王廷,併為藝術學院提供教學典範。

在意大利這個藝術之邦為帝王辦事,委拉斯凱茲感到的與其說是與有榮焉,毋寧說是得到了深造學習以提高畫藝的絕佳機會,當然還可以藉機去找他在羅馬的情婦幽會。這個女人極有可能就是《鏡前的維納斯》的原型。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西】委拉斯凱48-16維納斯》,1648-1651年,油彩畫布,122.5 x 177 cm

英國倫敦國立美術館藏

不論這幅畫是不是真地破壞了當時衛道士心中的公序良俗,但十九世紀法國畫家馬奈將委拉斯凱茲奉為印象派的開山鼻祖,的確良有以也。

▲【法】馬奈《草地上的午餐》,1863年,油彩畫布,208 × 264.5 cm

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法】馬奈《奧林匹亞》,1863年,油彩畫布,130 × 190 cm

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委拉斯凱茲早期的繪畫以逼真寫實見長,這跟他從年少時就揣摩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年)的技巧不無關係。他的作品,不論是宗教題材,還是神話題材,都不沾“鬼神氣”,也不染“有我”之色彩,既不歌頌,也不揶揄,就這麼灑灑脫脫磊磊落落地直呈現實中的一切細節。而心靈敏銳的觀眾卻能夠通過畫家不動聲色的展示,領略到“目擊而道存”的高妙境界。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西】委拉斯凱茲《煎蛋的老婦人》,1618年,油彩畫布,1005 x 1195 cm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西】委拉斯凱茲《三王來朝》,1619年,油彩畫布,203 x 125 cm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委拉斯凱茲這一時期的畫中人物不論貧富貴賤,大多面無表情、目光超然,但也恰恰因此而顯得帶有三分王者貴氣。

1628年,在出使西班牙的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年)的勸說下,委拉斯凱茲開啟了他平生第一次意大利之旅。在那裡,他為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Tiziano Vecelli或Tiziano Vecellio,1477或1488-1576年)精湛的用色技巧所深深折服。自此,擁有充足王室資助的委拉斯凱茲不但像魯本斯那樣運用“半厚塗法”——毫不吝惜地把顏料堆塗在畫布上直接調色,而且連陰影部分都要奢侈地用層次感豐富的各種顏色來表現,而不是用傳統的黑色或深棕色一帶而過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西】委拉斯凱茲《酒28-16勝利》,約1628-1629年,油彩畫布,165 x 225 cm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西】委拉斯凱茲《太陽神阿波羅在火神沃爾甘的鐵匠鋪裡》,1630年,油彩畫布,223 x 290 cm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委拉斯凱茲長期為王室畫像,作品難免充斥著宮廷品味,以致於被時人譏諷為“人頭畫家”。為了回擊這些詬病,委拉斯凱茲在多次意大利之旅後,逐漸形成了具有印象派特點的風格——擺脫了傳統繪畫中精細的筆觸和大量的棕褐色調,代之以鮮豔明亮、對比強烈、近乎平塗的概括性色塊。這一特點在其晚期名作《織毯女工》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與藝術沾邊》第76篇 “陰部”的顏色

▲【西】委拉斯凱茲《織毯女工》,1655-1660年,油彩畫布,220 x 289 cm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