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博物館歷史文化陳列展區講述“屈子懷沙”的故事

藝術 博物館 屈原 雕塑 紅網 2017-06-01
長沙博物館歷史文化陳列展區講述“屈子懷沙”的故事

5月27日,長沙博物館為了講述“屈子懷沙”的故事,展出了一座屈原雕像。圖/記者金林

紅網長沙5月2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趙晶 通訊員 鄧曉麗)端午節就要來了,不少人都戲說,還得感謝我們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才讓我們有了這個三天的小長假。

這個小長假,不妨去長沙博物館看看。該館剛剛開展的“湘江北去——長沙古代歷史文化陳列”中,有一個展區就講述了“屈子懷沙”的故事,其中有一座屈原的雕塑,因其飄逸動感的超脫造型,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

“除了文物,雕塑是長沙歷史文化陳列的另一大亮點。”長沙博物館副館長李歷鬆介紹。長沙歷史文化陳列是第一個系統展示長沙地區歷史文化的通史展覽,為了以“物”帶史講好長沙故事,該陳列綜合運用了場景復原、雕塑等多種形式。邀請了一批湖南本土雕塑家,給予他們高度自由的創作空間,鼓勵他們創新表達,要求作品達到“館藏水準”。

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為題的屈原雕塑,是這一批雕塑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這和我以往見過的屈原雕塑都不一樣,完全擺脫了那種刻板的形式,很有衝擊力。”在出版社工作的羅先生說。

李歷鬆介紹,這件雕塑是雕塑家黃鹿、王志軍、葉為鐘的作品。“在創作之初,我們就提出,希望雕塑能夠真實地表達出屈原身上的那種高傲、孤獨、浪漫和飄逸,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屈原,而不是一本正經,千人一面。”

李歷鬆說,在造型上,這件作品參考了明末清初陳洪綬所作的《屈子行吟圖》。

在雕像對面,還展示了屈原所作的《懷沙》。李歷鬆介紹,這是屈原的絕筆之作,也是他為懷戀長沙而作,講述了詩人不被接納的原因、當時的現狀以及南放的心情。記者趙晶通訊員鄧曉麗

更多看點

這些歷史人物雕像也值得一看

除了屈原雕像,在長沙歷史文化陳列中,還有幾組歷史人物雕塑,它們生動地反映出長沙一些重要歷史人物的精、氣、神。

如賈誼雕像,作為才華橫溢的政治家,他年輕、激情、自負而心懷天下。他席地而坐,面龐上透著因才華而自負的姿態。

又如譚嗣同雕像,昂著的頭顱表現出他的倔強、堅毅,不畏犧牲。挺胸遠望,眼神裡射出他願以死喚醒民眾的決絕心態。

“洋務先驅”中,選取了湖南的五個代表人物: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曾紀澤、丁取忠。通過雕塑的形式來展現湖湘文化裡深邃的人文精神和愛國精神。

“華興聚會”中,以黃興、宋教仁、陳天華、劉揆一、章士釗為主要人物進行創作,雕塑人物的表現手法大膽、追求神似,保留創作過程中那些自然的塑造痕跡,以此來展現在辛亥革命背景下人物的精神追求、實際行動與當時夾縫環境的矛盾衝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