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學員不肯畢業,新學員報不上名?上海最早的社區學校試圖化解這一尷尬

藝術 手工藝 美術 教育 上海觀察 2017-05-20

最近,靜安寺街道不少居民都收到了街道社區學校秋季班招生簡章。街道老年學校舉辦開放周活動將持續到本月底,30位社區老師為有意報名秋季班的新學員,提供免費的試聽體驗。“笛子初級版”“英語初級班”“絨線編織班”“花鳥繪畫班”“華爾茲舞蹈班”,內容非常豐富,吸引了不少社區居民試聽。

老學員不肯畢業,新學員報不上名?上海最早的社區學校試圖化解這一尷尬

社區學校已在上海基本實現全覆蓋,創辦初衷為推動全民終身教育;不過,現在不少街道的社區學校遭遇這樣的尷尬:吸引不來“白領”,來的都是“白髮”;老學員不肯畢業,新學員報不上名。作為上海創建最早的社區學校——靜安寺街道社區學校正在嘗試改變這一行業尷尬。

今年是靜安寺街道社區學校建校20週年。當年,借市西中學場地整合資源,靜安寺街道創辦了上海最早的社區學校。

老學員不肯畢業,新學員報不上名?上海最早的社區學校試圖化解這一尷尬

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社區學校目前已發展出老年學校、商圈學院、商圈少年等教育版塊,主要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白領”與“白髮”都能在這裡得到收穫。但他們調查發現,社區學校多年來存在老學員捨不得讓出名額,一期接著一期報班、一門課越學越精,但新學員卻連續好幾年報不上班的現象。社區學校的老年學校由於價格親民,人氣一直居高不下,這種現象最為明顯。

為了讓社區學校的資源輻射面更廣,靜安寺街道社區學校今年進行了資源整合。一方面,調整開班模式,將場地從三個班次擴充為全天六個班次,提高了場地使用率。經過調整,社區學校場地週一至週五白天面向老年人,工作日中午和晚上面向白領,雙休日面向青少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區單位資源,擴充了教師隊伍,開設出更多課程。如,街道社區單位——市西高中今年推薦了兩位優秀教師,他們將為老年學員教授聲樂知識,為青年白領開設健身課程。

此外,今年在招生工作中,還取消老學員優先集體報名的方式,把更多機會留給新學員。這次舉辦的體驗周活動,就是要在居民區裡擴大社區學校招生報名宣傳,讓更多本地居民瞭解社區學校的授課內容、教學方式。

老學員不肯畢業,新學員報不上名?上海最早的社區學校試圖化解這一尷尬

老年學校秋季班在課程設計則特別做了較大調整:增加了“入門型”課程,減少“中高級班”;並規定每位老授課師至少保證要開授一門零基礎初級班,最大限度擴大服務社區居民的人數。原來,社區學校每年開設初級班10個左右,中高級班40個左右,今年入門班和初級班一下開了50個,中級班保留2門,高級班被取消。

上了多年社區學校的老學員,再上初級班覺得沒意思,怎麼辦?街道鼓勵高水平老學員組成團隊轉型社區文化團隊,由其他渠道的專業老師對他們進行輔導,由此讓社區學校成為選拔社區文化骨幹的“蓄水池”。“靜安寺街道社區學校門檻要低,要面向社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葛海金給了社區學校明確的定位。

除了社區學校,近年靜安寺街道利用社區單位資源,逐步構建起社區教育資源的“共建圈”。如,去年街道舉辦了“妙筆生花少兒繪畫比賽”,吸引了市西小學的加入;此後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進弄堂”活動,便以他們繪製的繪本為藍本,邀請逸夫職校、市西中學的師生繪製皮影,並在居民區內推送特色弄堂文化。接下來,街道還將舉辦社區教育2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評選“靜安學習之星”、“靜安學習品牌”、“優秀學習團隊”、“終身教育優秀志願者”等的先進典型,展示學習成果,鼓勵社區居民終身學習。

本文圖片:靜安寺街道 提供 圖片編輯:邵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