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弘春拍預覽|北派風骨,南派氣韻:劉書民山水畫賞析

藝術 山水畫 美術 藝術品 知隱文化 2017-05-14

導語

美學命題,有“優美”和“崇高"兩大審美形態。爛漫、抒情、細膩、柔美、秀麗,是“優美”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豪放、雄壯、粗獷、高昂、宏偉,則是“崇高”的一種表現形式。以北派風骨、南派氣韻享譽畫壇的著名山水畫家劉書民的山水畫,不是以柔美而是以“崇高”這一審美形式作為他藝術之主旋律的。

藝術家風采

劉書民,1942年生,河南省洛陽市人。自幼遷居隴東。1966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受教於何海霞、羅銘、鄭乃光、劉文西等。1979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在黎雄才、關山月、陳金章、樑世雄諸教授指導下研習山水畫。1982年獲碩士學位留院任教,任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廣東省文史館畫院副院長,中國畫學研究協會常務理事。山水畫風格兼容南北,有北派風骨,南派氣韻之稱。

廣弘春拍預覽|北派風骨,南派氣韻:劉書民山水畫賞析

先後有《粵西山鄉》《黃河東望》《春溪圖》等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南海等機構收藏。多幅作品發表於《美術》《美術觀察》《國畫家》及多種報刊。先後在美國、韓國以及中國香港等地舉辦個人專題畫展,其藝術成就被編入國內外各家辭典。

一、嶺南畫壇一佛

前面也提到,劉書民先生是中原洛陽人,幼時西遷隴上,應該說中原文化和秦文化對他的影響是頗深的。這典型渾厚的北方文化,養成了他獷悍豪爽的人格個性。這個性,也就常常於畫中自然而然地呈現,反映出一種下筆重拙滯澀、大氣豪邁而不屑機巧的氣度。

劉書民教授是畫壇“出道”較早的一批書畫名家之一。早在他就讀西安美院時,他創作的《秦川之春》即入選西北五省區美展。而畢業後在河南鄭州期間他又創作出版了《紅旗渠畫冊》和《大別山寫生集》,發行量達數萬份。1978年他的《毛主席詩詞(山)》入選全國美展,同年又北上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廳創作鉅製《大別山晨曦》,並參加歷屆省美展。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林墉更稱讚他是“嶺南畫壇一佛”。由此可見劉書民其人其畫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了。

二、高於生活,才是真正的藝術

廣弘春拍預覽|北派風骨,南派氣韻:劉書民山水畫賞析

劉書民 秋溪霜林圖 138x70cm

年代:1998年作

材質:鏡心 設色紙本

題跋:戊寅夏月 書民作

鈐印:書民(朱文) 劉(白文)江山如畫(朱文)

劉書民先生的畫作大致有三種風格:一為雄健峻拔,如《雨過溪山》、《遠山之家》;一為蒼渾遠闊,如《疊嶂雲仍起》、《雲山如畫》;一為幽謐曠厚,如廣弘春拍展出的《秋溪霜林》、《青山溪雨》兩幅作品。前兩種風格表現手法意境遼遠,構圖開合適宜,筆力雄強,墨色溫潤,有宋元之矩度而又出其門,信為不可多得之佳構。

第三種風格體系完備,一改古今山水畫表現程式,於書寫意趣之中另闢蹊徑,氣象局量皆迥出時流,嵌崎磊落之中,融以沖和純粹之妙。此類作品乃往昔之未見也,它一改畫家早年作品風貌,自開先河,當作美術界表現風格之新門戶論。

畫家在筆墨書寫的過程中,將幾種不同的地域生活和幾種不同的地域文化糅合在一起,營構了一種浪漫的暢想意境。他鐘情於一片密林中的那所溫馨小屋,而心中卻又盪漾著“高山仰止”的情結。事實上,畫家筆下的有些意境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畫家主觀詩意化的表現。其實,這也正是中國文化中關於繪畫表現的正道。

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對於山水畫的表現,都一貫主張“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因此,才有了“因心造境”的山水,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才是真正的藝術。也只有這種表現方法,才能從傳統中走來,超以象外,得其筆墨書寫的自由。

廣弘春拍預覽|北派風骨,南派氣韻:劉書民山水畫賞析

劉書民 青山溪雨圖 138x70cm

年代:1998年作

材質:鏡框 設色紙本

題跋:戊寅暮春於羊石 書民

鈐印:書民(朱文) 劉(白文) 九方齋(朱文)

觀此兩幅畫作,以柔潤剛,古樸渾厚之中飽含著溫雅的靈韻,峻拔剛正之外承接著蒼茫遠闊,端正的樹石屋宇靜中有動,排列之間呈現一種和諧有序的律動。卷舒的白雲展現出自然的奇幻,飛翔的小鳥和行走在田野上的人物體現著生活的情趣。這種兼容幷包的表現風格,是用大智慧、大情懷錶現出的大山、大水、大境界。

三、風行水上,自然成紋

畫家無不心性高妙、志在遠方,但多數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者力有餘而意不達,這些皆難臻於妙境。劉書民科班出身,從畫面中可以看出他基礎紮實。古人畫山水或筆墨繁盛,或筆簡意足,重神輕形,得意忘形,而劉書民的畫,山水中有隱約的明暗,景物裡有暗含的透視,結構中有藏不住的當代視野,所塑造的意境亦真亦幻,妙趣橫生。這集中體現在畫面中山與山的銜接、境與境的轉換上。

劉書民有充分地把握塑造北方大山大水,他多取巨巖大嶂、崇山峻嶺,由近及遠,層層疊疊,氣勢磅礴,畫境開闊;又能渾然一體,即他的山水不是這一峰那一峰的簡單疊加,不是這處那一處的拼湊苟合,而是像塞尚畫蘋果一樣去解構它又綜合它,分析它又領悟它。這樣的山水,整體而豐富,關聯而緊湊,變幻而多趣,自然包含了更多的現代氣息,少了一些陳舊牽強。

廣弘春拍預覽|北派風骨,南派氣韻:劉書民山水畫賞析

劉書民 秋溪霜林圖 局部

此外,這還體現在他對畫面中樹木的處理上。中國山水畫中樹為神脈,是生機所在,有樹才有氣象,才顯氤氳。看得出來劉書民善於畫樹,他畫的樹婀娜多姿,氣象萬千。樹的位置安排、筆墨點染均能恰到好處。

劉書民不濫用樹叢,很少鋪天蓋地“種植”,因為他敢於大片大片地展示山的結構、石的變化,並能在適當的地方以樹提景、以樹增色。他的山水畫凡有樹處,要麼是構成需要,要麼是意境使然,要麼是必要過度,樹之有無,皆與整體畫面密切關聯。

特別提及並欣賞劉書民的畫樹之妙,並非忽視了他對其他物象創作的精湛。真正高層次的畫家修養是全面的,在劉書民的山水畫中,隨處可見使人感動的景物與筆法,甚至應接不暇,比如山嵐霧靄,比如舟楫水波,比如巖嶺磐石,比如山寺民居,比如人物花卉。統一、自然、豐富、動情,是他繪畫風格的總基調,恰如風行水上,有自然成紋、一氣呵成之趣。

四、有價值的藝術品和無價值的藝術品

林墉曾說:“把畫變成藝術品,在當今時世,其艱辛程度遠要比把白紙變成畫來得艱難,經濟之搞活並不即刻活了藝術的。”

對此劉書民也有自己的見解:“王國維講的藝術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有我之境帶著功利主義,把自己看事物的強烈願望都通過載體表達出來;達到無我之境就是忘我,純粹的從藝術出發。寫成一首詩容易,把詩變成藝術品、變成經典還是比較難的,畫不等於藝術品。

廣弘春拍預覽|北派風骨,南派氣韻:劉書民山水畫賞析

劉書民 青山溪雨圖 局部

有價值的藝術品和無價值的藝術品是不一樣的,20世紀60年代,李可染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兩句為意境創作了七幅以《萬山紅遍》位主題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觀不一,但格局基本相同。有一張當時賣給榮寶齋是80元,後來有個老闆花了501萬買下這張作品收藏,榮寶齋的經理幾天都興奮得睡不著覺,2015年這張畫拿出來拍賣,賣了1.84億。這是收藏的價值,和藝術品的內在價值,我也認為這張畫是李可染絕對的代表作,沒有概念式的條條框框。”

2014年瀚海春拍,劉書民憑藉其2007年創作的一幅舊作《風陵野遊》刷新了其個人作品歷史成交紀錄。據瞭解,該作品尺幅為137×68cm,拍前估價為人民幣35萬元至45萬元,最後以55.2萬元成交,平均價格每平方尺6.9萬元。據統計,2016年春拍劉書民共有23幅作品在廣東、北京和臺灣等地上拍,其中多為2010年前所作的小尺幅國畫作品,《風陵野遊》是所有上拍作品尺幅最大的。

藝術成就

1964年創作《秦川之春》入選西北五省區美展。先後合作 出版《紅旗渠畫冊》、《大別山寫生集》。

1978年應邀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廳創作巨幅國畫《大別山晨曦》。

1978年《毛主席詩意(山)》入選全國美展。

1988年後先後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劉書民》、《中國近現代名家精品叢書---劉書民山水作品精選》、《高等美術院校基礎教學教法----廣州美術學院劉書民水墨山水教法》、《劉書民山水畫集》、《劉書民畫集》、《中國畫領軍人物作品集---劉書民卷》等各類畫集二十餘部。作品被各政治、藝術、公共等重要殿堂懸掛收藏。

1992年《江夏圖》獲首屆中國旅遊節書畫展優秀獎;《暮歸圖》獲臺灣華夏國際藝術展金獎。

1998年應邀為中南海紫光閣創作巨幅國畫《華中第一峰》,懸掛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室。

1998年《秋溪圖》等獲首屆國畫家學術邀請展“國畫家獎”,並以《山夢》系列參加全國各重大畫展,並應邀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展。

1999年應邀為天安門城樓創作《溪山春韻圖》,同年參加由江澤民題詞為澳門迴歸而創作的長卷《江山萬里圖》,並被中國文聯授予“全國百傑畫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