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好聲音必須要處理好音源和音箱的避震

音箱 Hifi 好聲音 何華 數碼 HIFI秀 2018-12-01

HIFI秀 全時的HIFI秀場 HIFI文化的交流平臺

一套系統當中,頭(音源)尾(音箱)是影響聲音的兩個關鍵部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一詩詞很好的闡述了音源的重要性,而音箱本身也是振動體,所以二者的抗振問題往往對高音質的追求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期巴魯影音微信公眾平臺給大家帶來了HIFI器材的抗振處理方法...

●音源

音源的調整主要是放置水平和抗振的問題。CD機一定要放置得平整,不應有的傾斜角度,否則影響機器的讀碟能力,有條件最好是用平水尺度量一下。音源最好是放置在一個單獨的機架上,以防止其它器材工作時的振動對它的干擾。如果實在是沒辦法,也不要和功放疊放在一起,特別是不要放在功放的上面。機架的材質對聲音的重播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一般來說,木製機架的聲音溫暖厚潤有韻味,但低頻的解析力略差;金屬機架則層次感好,解析力出色,但聲音過於冷豔、硬朗。至於使用哪一種,則要視實際聲音表現和各人的聽音口味而言,或是二者互補,在原木機架下面裝上金屬腳釘。但我更願意使用原木製作的機架,取其有韻味和耐聽的聲音特點。

想出好聲音必須要處理好音源和音箱的避震

至於在音源頂蓋上放置抑振小道具,則是另一種玩法了,要不要在CD機上面放置校聲物品,則要視該CD機的結構及與其它器材搭配的實際聲音表現而定。如果您的CD機是輕飄飄體形的,那麼最好或者是一定要放上一塊原木抑振板或其它物品抑振,又或是這套系統的聲音虛浮臃腫混濁不清的,那麼也請放抑振物品,這樣聲音會更凝聚更沉實。但如果您的CD機夠重又或是系統的聲音死實沉滯不夠鬆弛,那麼就不要雪上加霜了。放置抑振物品在音源上面,一般遵循這樣的原則:太輕了,聲音會虛浮、散亂;太重了聲音放不開,沒有活力,受壓抑,只有找到最佳平衡點才OK。至於各種道具的聲音表現,大致上都和該物質的質地特性有關。如鐵的冷、木的暖、石的硬、水的柔(見過發燒友用水袋壓放在CD機上面,效果也不錯)。CD機頂蓋上的位置有三處是比較關鍵的:一是轉盤的位置,二是電源變壓器的位置,三是輸出端子的位置。只要在這三處地方放置抗振小道具,聲音便會有可聞性的致變,結果全靠各人取捨。

●音箱

作為系統的最後發聲點,音箱的抑振顯得萬分重要,因為音箱本身就是一個振動源,弄不好就會前功盡棄。以何華傲士的1.0原木版本音箱為例講起,由於何華傲士的1.0原木版本音箱為書架箱,處理相對來說就要比落地箱難一些,我們可以這樣抑振:使用一副高55cm的原木腳架,先在腳架下面板底部粘上四個檀木粒,檀木粒與地面接觸處粘上一層薄橡皮泥,然後再在音箱底部粘上前二後一三粒檀木平頭腳釘,最後再在檀木腳釘與上面板接觸處墊上一銅片。這一銅墊片(平時防扎花地板的音箱腳釘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可令聲音的凝聚力、穿透力、質感、層次感、分離度及聲場的營造能力大幅度提高。這塊銅片的作用之大,就連音箱釘腳下面墊不墊它,聲音也有所不同,各位不妨試試看。包括在音源及功放的腳墊下面使用它,聲音的變化都大著呢。用了銅墊片後,如果感到聲音變得冷硬些,則又可以在銅片下面放上軟墊以改變一下聲音特性。

想出好聲音必須要處理好音源和音箱的避震

音箱上面也是儘量不要放置物品壓覆,否則泛音會減少缺乏餘韻的延伸,造成聲音乾巴巴的,缺乏那種餘音繞樑的神韻。有落地箱的也可以試試原木抑振板加金木腳釘的抗振方法,您將會得到乾淨豐厚的聲音

BAE

北京國際音樂音響展

想出好聲音必須要處理好音源和音箱的避震

品質·興趣·時尚·感受

HIFI是一種情懷 喚醒耳朵不容錯過

文章採編整理部分來源於互聯網 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HIFI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