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在《雍正王朝》裡,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去江南籌賑,順利籌到了300萬兩白銀,總算是解決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年羹堯和田文鏡押著籌賑物資先行北上,年羹堯更是帶著胤禛的摺子先期到京。

康熙讀罷胤禛的奏摺深感寬慰,遂留年羹堯在京任職,並加封胤禛為“雍郡王”;然而對同樣立下功勞的胤祥卻不予褒獎。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在論功行賞的時候,胤祥被刻意忽略了。

現在“江南籌賑”的過程中,的確胤祥不是主角。嘉獎主角,而刻意忽略配角,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年羹堯在“江南籌賑”的過程中,只是底下具體做事的人,甚至連個配角都不算,竟然也從杭州偏將留任京城了。從地方基層官員到三品京官,也算是鯉魚跳龍門了。

但是頂端和末尾都獎賞了,卻偏偏將中間的給拉下了,這若是針對一個團隊,那就是刻意製造矛盾。但是很顯然,此刻胤祥和胤禛雖然關係很好,但還算不上一個團隊。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雖然胤祥也無意此類獎賞,然而胤禛對此事其實還是比較上心的。

在後來因為追比國庫欠款案時,胤禛請康熙對賑災有功的胤祥也予以褒獎,並希望胤祥能隨自己辦理追繳國庫欠款案。

康熙的回答是:“至於胤祥,不宜過多嘉獎”。

在胤禛未來的路上,康熙再一次刻意將胤祥擱置一邊。

很顯然,此刻康熙其實已經有意識去培養胤禛為“孤臣”,並希望通過“追比國庫欠款”這件事情,摸排一下胤禛的真實能力,是否可以在沒有別人的幫助下“獨當一面”。所以在“追比國庫欠款”這件事情上,不讓胤祥插手。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很顯然康熙意識到,胤祥是辦具體事情的一把好手。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江南籌賑”完全是胤禛的功勞嗎?很顯然並不完全是,康熙刻意安排胤禛“摘桃”的成分更大。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整個“江南籌賑”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這300萬兩銀子究竟是怎麼來的?最主要的部分,在於十三阿哥胤祥在關鍵時刻,取出了九阿哥胤禟給任伯安的密信,抓了任伯安的小辮子,因而只得捐款。為此,遠在京城的八阿哥胤祀、胤禟等人驚聞知此事後,惱羞成怒,卻又啞巴吃黃連,只能以“擾官逼捐”為名參奏胤禛。

所以說胤祥才是本次“江南籌賑”的實際“託底人”。而胤祥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完全沒有顧忌會暴露胤禩集團和胤礽集團之間的矛盾。

既然胤祥的能力並不是不嘉獎的理由,那理由必然就在胤祥的處事上。

其實在劇情中,我們發現胤祥的性格直、脾氣急、好任俠,交朋友沒話說。如果他是遊俠,一定會青史留名,但很可惜他是帝胄。所以難免會被人利用,引發各種矛盾。這一點在後來不斷應驗。

而且在第一集中其實就已經有註解了。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康熙46年黃河決堤,康熙接到快報急招諸王大臣議事,胤礽因為和鄭春華廝混而遲到。實際上康熙是希望胤礽主動替自己擔起這個責任,並且能夠拿出解決方案。但結果胤礽完全一副沒有主見的狀態。

“皇阿瑪英明瑞斷,自有主張。”

由於拿不出問題的解決方案,結果被康熙劈頭蓋臉地一頓臭罵,惹得胤禟等人一頓蔑笑。

緊接著胤禩便主動站了出來,替康熙洗脫責任。

“一條黃河千古氾濫,歷朝歷代,哪一年百姓不受黃患之苦?可是自皇阿瑪即位以來,殫精竭慮,傾力治河。百姓不受黃患之苦,達30年之久。遍覽史冊,古來治河者,既未有皇阿瑪之功,亦未有皇阿瑪之誠。此次黃患突發,不在人事好,實乃天災。皇阿瑪抱憂民之心則可,抱自責之意則不必。”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這段話表面看起來,於事無補。但是著實見到胤禩之所以能稱為“八賢王”的功底。這句話說要表達的是,“責任不在康熙,而且康熙為百姓做的已經超越了歷代帝王,不應該因為這次黃患而受指責和質疑。”

話都是胤禩說的,但是馬屁全拍到了康熙身上。歷朝歷代,遇到大是大非的問題時候,都會有人主動站出來替皇帝“背鍋”,而這次胤禩讓“老天爺”給康熙背鍋。

康熙其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實際上也默認了胤禩的說法,畢竟也算是個交代麼,微微地點了下頭。理論下下面問題解決得好,解決不好,責任其實都已經不是康熙的了。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而就在此刻,胤祥突然站出來,打破了這個“假設”。

“八哥,你不要忘了,康熙43年黃河也發了一次大水。”

這句話一出,頓時所有朝臣都嚇了一跳,張廷玉等人立馬把目光投向了康熙。康熙心裡頓時也暗自一驚,趕緊盤起他的佛珠手串來,穩定心態。恰好此刻,突然一個驚雷,閃電照亮了康熙灰暗的臉色。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胤禩的歌功頌德其實都是謊言,短短3年前就曾經發生過一次比較嚴重的黃患。大家似乎都選擇性地失憶。接連發生黃患,說是天災意外,是說不過去的。

胤祥並不明白自己戳破了這個謊言,實際難堪的並不是胤禩,而是康熙。

按照胤祥的性格,他應該是沒有考慮到胤禩這些話背後的政治含義。他的行為或許只是因為誠實;或許因為看不慣胤礽被批之後,胤禟等人輕蔑的笑聲。

但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戳破皇帝新裝的那個小孩;就是大明王朝1566裡那個說“整個冬天不下雪,是因為宮內開支無度,閣衙上下貪墨,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是上天示警”的周雲逸。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此前康熙一直把胤礽推到前面做自己的擋箭牌,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好地把控全局,而胤祥則隨時可能成了不可預知的“攪局者”。

等到胤禛把“災區臨近省份無糧可調,國庫已經無銀可撥”的真相捅破的時候,康熙暴怒,但是他是這麼說的。

“這些年,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還什麼也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是有胤禩……”

所以說對於責任這個問題,康熙是非常重視且分得特別清楚的。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而當胤禛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的時候,康熙開始坦然地總結問題根源,把控全場。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行;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這水今天淹的是百姓,如果我們不能好好感知天意,明天就會淹這紫禁城。”

所以胤祥的路還很長,還需要磨練,還需要經歷坎坷。而此刻若是獎賞他,是不利於胤祥的成長。

因為每上升一個爵位,所面臨的風險等級是不一樣的;受到各方的敵意和攻擊也是逐漸增加層次的。而很顯然胤祥缺乏這種分寸感。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

而胤禛則顯得老練得多。他在朝堂之上,把所有的風頭出完之後,立馬第一時間跑到了胤礽的毓慶宮,去找胤礽打招呼,消除誤會。而這些胤祥即便懂得也不屑去做。

備註:

1、康熙43年(1704年),由於河間水災,山東、河間饑民進京,規模龐大,朝廷一方面要求李光地將災民領回;一方面令在城外三處煮粥賑濟,並派佟國維和明珠等監賑;

2、康熙46年(1707年),並未發生黃患,同年康熙第6次南巡開始;並且圓明園與這一年開始修建。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雍正王朝》籌賑有功未受賞,只因御前會議,胤祥無意竟成周雲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