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有句很經典的臺詞——其實一家人住在一個屋簷下,照樣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可是從心裡產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除講求愛的付出,必然少不了包容體諒的心。那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所講究的就是一家人之間相處的寬容之道。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對父母4不怨

01

不抱怨父母生病

每個人都要面臨生老病死的問題,當父母生病了,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嗎?社會上經常會有兒女不贍養老人的新聞,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做一個對父母盡忠盡孝的人。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百善孝為先,對辛苦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在他們年老生病的時候,如果我們都不能給予愛的回饋,那可謂是喪失了為人的基本道德和良知。

02

不抱怨父母囉嗦

你會發現長大離家後,最懷念的還是父母的嘮叨和囉嗦。因為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去囉嗦你,父母絕不會去囉嗦一個與他們無關的人。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03

不抱怨父母無能

我們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父母,無論富貴貧窮,我們的父母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抱怨說“爸爸應該是怎樣的爸爸,媽媽應該是怎樣的媽媽”,應該真誠地說:“我接受,你們就是這樣;我享受你們給予我的一切。”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04

不抱怨父母遲緩

老人家上了年紀,行動自然不便,永遠不要嫌棄父母動作遲緩,因為我們永遠想象不出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如何耐心地教我們走路。

對孩子6不責

01

愧悔不責

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如果大人再喋喋不休說個不停,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02

暮夜不責

晚上睡覺前如果責備孩子,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睡覺,可能會造成兩種不良後果。孩子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03

飲食不責

食不言寢不語 ,這是老祖宗留下的經典名言。可是很多家長習慣性在飯桌前教育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04

歡慶不責

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突然被人責備,當頭一棒,經脈就會立馬憋住,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05

對眾不責

就算孩子小,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和羞恥心。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喜歡當眾批評孩子,一來想彰顯自己做父母的威嚴,二來是希望激發孩子的羞恥心讓他們主動改正錯誤。實際上還是弊大於利,自尊心受損會使孩子變得自卑懦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留下傷痕。

06

疾病不責

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家人之間都要懂的人生道理:兒女4不怨,父母6不責

專注孩子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和家庭親子關係處理,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愛飛親子】,百萬家庭的共同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