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舊迎“芯”刻不容緩 專家:資金量大應儘快換成芯片卡

銀聯 金融 中國人民銀行 財經 中國網 2017-03-26

文/記者陳文秀 實習生陳學碩

中國江西網訊根據央行要求,今年5月起,銀行將全面關停芯片磁條複合卡的磁條交易。那麼究竟什麼是複合卡?又為什麼要關閉複合卡的磁條交易呢?3月23日,記者瞭解到,截至2016年底,江西省銀聯卡已發行1.49億張。中國銀聯江西分公司負責人表示,本次只是關閉了複合卡的磁道交易,純芯片卡和純磁條卡不受影響。鑑於芯片卡比磁條卡更安全,建議持有純磁條卡的市民及時更換成芯片卡。

純磁條卡使用不受影響

據瞭解,目前市面上的銀行卡分為3種,主要通過芯片或者磁條來實現信息的存儲與處理。其中,適用於刷卡交易,卡片上只有磁條無芯片的稱之為磁條卡;適用於揮卡、插卡交易,卡片上只有芯片無磁條的稱之為芯片卡(或IC卡);適用於刷卡、揮卡、插卡交易,卡片上又有芯片又有磁條的稱之為複合卡。

中國銀聯江西分公司負責人表示,此次政策調整隻是關閉了複合卡的磁道交易,持卡人原有的磁條卡不受影響,仍可正常使用。

芯片卡尚未被“攻破”過

那麼,為什麼要關閉複合卡的磁道交易呢?該負責人表示,由於磁條易讀出和易偽造,極易被人克隆盜刷。

與磁條卡相比,芯片卡擁有一顆智能CPU,它可以完成更多任務,常見的有交通出行、購物消費、社保繳納等。更重要的是,芯片卡具有不可複製、存儲信息大、智能動態驗證等多項技術優勢,全球尚未出現IC卡芯片卡被攻破的案例。隨著國產密碼算法的普及應用和芯片國產化的推進,目前銀行發行的基於PBOC標準的金融IC卡芯片卡的安全性已得到市場驗證,持卡人可放心交易。

不過升級卡片需要一定時間,為兼顧技術升級期間的便利性,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監管部門推出了芯片磁條複合卡,通過讓磁條交易與IC卡芯片卡交易並行受理的過度方式保障持卡人用卡的延續性。但芯片磁條複合卡僅是過渡期的卡種,磁條的存在和繼續使用帶來了被盜刷的隱患。

監管部門從防範風險角度出發,計劃5月份關停國內芯片磁條複合卡的磁條部分交易,持卡人今後僅可以通過芯片交易通道揮卡或插卡完成交易,杜絕了盜刷風險。

手續簡單換卡不換號

此項政策對大眾使用銀行卡有何影響?中國銀聯江西分公司相關人士稱,央行推出升級IC卡芯片卡的一系列政策後,給老百姓最常使用的銀行卡加了一把安全鎖。銀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江西省銀聯卡已發行1.49億張,其中借記卡1.37億張,信用卡1184.67萬張,金融IC卡髮卡7634萬張。

上述人士表示,距離全面實現芯片卡遷移指日可待,因此無論是出於自身用卡安全還是順應政策趨勢的考量,持卡人應積極換卡,主動適應芯片卡支付方式。

小貼士

專家三點建議

●已更換為IC卡芯片卡的用戶,除了常見的“插卡”支付外,還可選擇更為便捷的“揮卡”支付,在部分快餐連鎖等優質商戶中,享受300元以下支付時免密免籤。為免除持卡人擔心無密交易對安全的影響,銀聯已聯合商業銀行建立專項賠付基金,即使出現卡片丟失等風險狀況,持卡人可通過致電髮卡銀行申請全額補償。

●卡內資金量較大且日常交易較為頻繁的磁條卡持卡人,與髮卡銀行取得聯繫,應儘快將手中的磁條卡升級為芯片卡。

●仍在使用磁條卡進行交易的持卡人,在ATM交易中注意關注插卡處是否有不同物體;在商戶消費時,卡片不要離開視線,用手遮擋住密碼鍵盤。

芯片卡三種換卡方式

持卡人持本人身份證與原卡片至銀行櫃檯選擇以下更換方式

●換卡保號:卡號不變,辦理需等10-14個工作日;

●換卡換號、保留信息:卡號更換,舊卡信息記入新卡,可當場取卡;

●換卡換號:註銷舊卡,重辦新卡,費用低,簡便高效。

(江南都市 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