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音樂 樂器 演唱會 藝術 麗江讀本 2017-06-09

“彈指、敲打、拉扯、吟唱……”每一個動作匯成一組音符,形成美妙動聽的樂曲。時而溫柔如風,娓娓道來;時而氣勢如虹,蕩氣迴腸。今天,一場古色古香的音樂演奏會,在束河古鎮四方聽音廣場隆重舉行。而這場演奏會最引人矚目的不是它的外在氣勢,而是它賦予的內涵和時代意義。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從昨晚開始,讀本君的朋友圈就有不少網友在刷屏表示:“明天,麗江最老的民間藝人都將聚集於此,同臺競技看他們如何玩轉洞經音樂,百年難遇啊!”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所以,到底是何事讓一群耄耋之年的民間藝人聚集在一起呢?據讀本君瞭解,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也是“文化遺產日”更名後的第一個節日。為此,今明兩天,中共古城區委宣傳部主辦發起以“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的納西古樂演奏比賽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

600多位民間藝人來參賽,最大年紀86歲

今日9時許,讀本君便聞風而動。此時,四方聽音廣場已是人頭攢動。廣場中間佈置好桌椅,兩邊豎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牌,所展示內容都是麗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服飾、歌舞、習俗、樂器等等。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玩古樂好多年了,基本天天都在練,沒什麼緊張的。”一位來自拉市美泉古樂隊的老爺爺在上臺前說道。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在演奏過程中,納西老人們所用的樂器除了大家熟知的古箏、琵琶、二胡、笛子外,還有古老的納西族特有的樂器,現場前來圍觀的遊客、青年人,包括讀本君都叫不出來名字,多為納西族音譯過來的古老樂器。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在展演臺上,不僅80多歲的老翁,也有十幾歲的青年人,他們全部來自民間,很多還是在地裡勞作的農民。最遠的樂師是從龍蟠、大具等地趕來,每個樂隊由十幾二十個人組成,共600多人蔘賽。按要求,30支參賽隊伍都要演奏兩首“麗江洞經音樂”選曲。其中,必選曲目為《八卦》,另一首為自選曲目。在現場讀本君聽到了《浪淘沙》、《山坡羊》、《柳搖金》、《清明老人》等曲目。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儘管讀本君對納西古樂的認識很淺,但當老藝術家們上臺表演時,看到炎炎烈日下,臺上一位位滿臉滄桑的老人專注的神態,如痴如醉地演奏,瞬間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追求。也正因為他們對藝術的這一份執著,才得以讓我們後世聽到這麼動聽的古老樂曲。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30支民間傳承隊的表演讓觀眾體會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刻內涵,讓現代人感受到什麼是經久不衰的藝術。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在日趨都市化的麗江還可以隨處聽到這樣的天籟之音,真是太幸運了。估計幾十年、幾百年後就聽不到這樣動人的古樂了。”一位在場的江蘇遊客說。

百年難遇!吹、拉、彈、唱,看麗江這群最老的民間藝人怎麼嗨

30進10,明天進入決賽

據介紹,此次首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納西古樂演奏會,是由中共古城區委宣傳部、 古城區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局、古城區文化消費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古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等單位承辦。組織由古城區非遺中心掛牌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白沙細樂”以及省級非遺項目“麗江洞經音樂”33個保護傳承點的納西古樂傳承隊伍進行“麗江洞經音樂”展演比賽活動。

“今天是所有隊伍參加初賽,由專業評委進行打分,選出10個樂隊,進入明天的決賽。”一位活動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麗江洞經音樂》是已失傳的唐宋元詞曲和道教科儀音樂,2013年被批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在麗江流傳的洞經音樂分調音曲、經腔、細樂曲牌、打擊樂曲牌四個部分近40餘曲。

《麗江洞經音樂》在演奏中納西族獨有的樂器“蘇古獨”、“波伯”以及唐朝形制的曲項琵琶的運用,加之獨特的運弓方法,打擊樂器的頻繁使用,綜合“納西化了的漢傳音樂”的審美心理與文化詮釋,構成一種“納西式”的奇特音樂效果。《麗江洞經音樂》在保存中國傳統科儀音樂的基礎上,融合了納西族民間音樂的風韻,成為中華古樂的珍貴遺產。

現場一位古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能夠熟練演奏的大部分是垂垂老者,很少有喜愛音樂並有一定音樂及器樂基礎的青年人加入洞經音樂演奏團體,隨著老藝人的不斷仙逝,許多曲目已瀕臨滅絕。希望通過這種大型的演奏會來呼喚起大家對古樂的喜愛,將這種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麗江讀本全媒體記者周滿林攝影報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