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祖善:可貴的學術爭論與評論環境

卞祖善:可貴的學術爭論與評論環境

卞祖善(紀晨/攝)

文 | 卞祖善

《音樂週報》創刊40週年了,可喜可賀。

40年來,我一直是她的忠實讀者。

憑藉《音樂週報》為業內提供的評論、交流平臺,筆者可隨時在週報上發表一孔之見。時至今日回顧往事,竟然成了難以忘卻的經歷。

30年前,1989年1月6日,筆者在《音樂週報》上發表了一篇短文《聽〈天籟〉之管見》,針對“RD”(任意律對應)作曲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當時一些專家認為其理論與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天籟》是金字塔的塔尖”“‘RD’的包容量很廣,所以利用其創作任何風格、任何情緒的音樂都是可能的”“有著無限的可能”云云——筆者對上述宏論實在不敢苟同,“擔心‘RD’作曲法弄不好會走進死衚衕”,“因為演奏《天籟》的這些人,這些樂器,只能演奏這一首曲子,而我們也只能聽這一首曲子。”拙文最後強調“提倡實事求是的評論”,杜絕過分的讚揚或不公正的批評。當年圍繞上述的不同觀點,在《音樂週報》上竟然還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瀾。

卞祖善:可貴的學術爭論與評論環境

2002年4月26日的《音樂週報》,一篇題為《魔鬼還能回到瓶裡去嗎?》的文章,把批評新潮音樂作品的人,斥為“西方古典樂派在中國的衛道士”;2002年6月7日,一位中國近現音樂史教授在《音樂週報》刊登了一篇題為《牆外開花牆內罵》的文章,稱一些新潮音樂作品“‘牆外’的獲高獎和‘牆內’的挨臭罵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並且聲稱新潮音樂“現在好像進入了第三個階段:‘牆外開花牆內罵’”。

針對上述兩篇文章,筆者一一作了迴應。

前一篇文章的作者曾將一首名為《鬼戲》的作品,譽為“超時空、超陰間陽間、超東方西方、超民族和國際”的傑作,對此筆者堅決持否定的態度。先前將無中生有的讚美斥為“無異於讚美‘皇帝的新衣’”,論點亦不改初衷。

筆者的《捧與“罵”——〈牆外開花牆內罵〉一文質疑》中,指出“言之無物、言過其實,或言不由衷、言極必詐——是一種典型的‘捧殺’現象。”對“整體聲音”——“一切聲音都是音樂”的觀念(包括“水樂”)持保留態度。

現在看來,上述爭論和對話的可貴之處,在於雙方各自毫無保留地發表了自己的論點,從而營造了一種學術爭論的勢頭,客觀上活躍了音樂評論的環境。而爭論的雙方並未因此糾纏於個人之間的恩怨。相反,真可謂“不打不成交”。雙方不僅在生活中保持了朋友的情誼,還在學術上互相題贈著作、交換學術參考資料,怎不令人欣慰啊!

感謝《音樂週報》的厚愛,在2014年7月2日、9日、16日,連載了筆者撰寫的《我國音樂出版業學術水平亟需提升》一文。此後,《音樂週報》時任總編白宙偉還寫了一篇《誰敢讓別人在自己面前揮斧?——記卞祖善與出版物》加以肯定。

文章引起了當時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領導和相關單位的關注和重視。其中有一位社長表示:“要加強質量管理,精心做好審讀校對工作,不斷加強員工業務知識培訓,努力提高編輯業務水平。”同時鄭重聲明“出版工作肩負著培養一代又一代音樂人的社會責任”。

作為《音樂週報》的一名讀者和作者,我深感幸運。《音樂週報》始終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報紙,她是我的良師益友。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近期熱門文章

北京合唱節開幕,音樂週報與北京音樂家協會邀全國合唱團晉京展演

童聲合唱是個慢活兒,急不得

歌唱的高音技術可以速成嗎?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為中國音樂帶來了什麼?

韓雪假唱背後,飲鴆止渴的音樂劇“粉絲經濟”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聖母院和音樂的故事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足不出戶,跟世界排名前30音樂院校導師直接上課

訂閱2019年《音樂週報》,戳這裡!

民族管絃樂隊座位究竟怎麼排?

唱合唱,你的聲音“炸”嗎?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email protected]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卞祖善:可貴的學術爭論與評論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