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杜均:區塊鏈行業“永遠價值為王”

應用前景 鞭牛士 2018-07-25

經過了許久的沉默期,杜均重出江湖。此時的他,正在逐步褪去“金色財經創始人”的身份,開始一心一意做“節點資本創始合夥人”。

今天,杜均參加了人民網創投和31區聯合主辦的“2018全球鏈界科技發展大會”並做演講。在會後,杜均接受了31區的獨家專訪。

對於從創業者到投資人的角色轉換、目前區塊鏈行業媒體的發展狀況、如何判斷項目、以及區塊鏈行業的未來發展走向等問題,杜均都一一進行了解答。

杜軍.jpg

記者:你最近在忙什麼?

杜均:最近有幾個角色上的轉換,之前有金色財經創始人、節點資本創始合夥人等身份,現在聚焦在節點資本上,近期會宣佈辭去金色財經一系列職務,包括股權上的變更。

從去年10月份開始就不再接受任何採訪,也不願意為任何項目站臺,出現在他們的白皮書裡面,因為從去年4月份到今年2月份,整個區塊鏈領域更多關注在比如代幣發行這樣的一些詞彙上面,進來的創業者、項目方案質量參差不齊。

但是,經過3、4月份的冷靜期,外部政策、市場環境和區塊鏈創業項目又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今年4月份以後出現的項目,有很多從名企名校走出來的人,項目質量相對比較靠譜,整個環境和趨勢也開始變好。

作為一個早期的區塊鏈參與者,我覺得有必要、有義務站起來為行業吶喊,或者能夠為它提供一些正能量的事情。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項目能夠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人們衣食住行的一些痛點,這樣才能為實體經濟、傳統商業企業創造新的價值。


記者:杜總有一個被人熟知的身份是金色財經的創始人,可以說是媒體行業專家。現在區塊鏈媒體非常多,因為你剛剛說現在專注於對行業的推動,你能跟我們大概講講媒體方面你覺得行業現在做的怎麼樣?

杜均:我一直說,如果今天的區塊鏈媒體在去年就有這麼多的話,其實是不會有金色財經這樣的媒體出來的。

當時我們投了一些區塊鏈項目,在這裡面看到了很多新的東西。覆盤的時候發現沒有這樣一家專門做媒體的公司為行業發聲,告訴B端或者C端受眾區塊鏈行業發生了什麼情況,才以投資者的角色創辦了金色財經。

今天的區塊鏈媒體我們怎麼看?

其實也是一樣的,我覺得今天的區塊鏈媒體跟區塊鏈項目是一個邏輯,魚龍混雜。可以看到很多媒體冒出來,公眾帳號之前最高記錄有一萬八千多家,後來有一萬多家停更,到現在有更新的也有上千家,能夠做獨立APP,有幾個人或者幾十人團隊的區塊鏈媒體公司也得有50家左右。這些媒體融資金額大小不一,盈利方式各自不一,很多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這並不是壞事,互聯網發展這麼多年,每一波浪潮起來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獨立媒體或者專業媒體,比如早期的科技媒體。

在行業早期,媒體是有價值的,中後期很多媒體的價值就會變弱,甚至幾乎沒有,比如汽車媒體,到今天轉型成功的只有汽車之家,轉型做汽車電商了,從信息服務變成最後商業價值的傳遞。同樣的邏輯,區塊鏈媒體未來也不會存在這麼多。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無論誰來做、怎麼樣的湧入,我覺得都沒問題,為什麼呢?它受到詬病無非有幾個方面:媒體是一場泡沫,區塊鏈是一場泡沫。但所謂的泡沫背後帶來的東西是什麼呢?

第一,帶來更多的資金入場。

第二,更多優秀的人才入場。

如果這裡面只有一家媒體並且沒有蓬勃發展,行業是不夠熱鬧的。媒體的進入或者各種各樣的內容都是對行業的促進作用。

當然,要強調的是,媒體要有自己的標準,要有自己的底線,不助紂為虐,不為虛假站臺,不為空心幣站臺。要真正去思考這是什麼樣的項目,區塊鏈在其中能產生什麼樣的價值。要客觀,為行業提供正能量,定位為區塊鏈產業鏈的一環,而不是短期的只為賺一些錢,為空心項目做背書。


記者:目前市場上有好多空氣幣沒有落地的可能,作為投資人,在判斷項目好壞方面,有什麼樣的標準?

杜均:現在我們很難說有什麼標準。更多的角度是我們選擇自己看好的賽道,併為這個賽道制定標準,這是目前節點正在做的事情。

談到賽道,第一區塊鏈底層設施不夠完善,導致裡面的項目開發不出來、跑不動。如同98、99年做優酷完全是做不了的,網速慢無法做在線視頻。所以那時誕生了電驢等加速器,今天很少有人做加速器了。當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時候很難在裡面跑通商業的東西。

所以節點佈局兩個大的方向,第一大方向是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底層基礎設施很多人談,但是他們只看到了公鏈,沒有看到協議層。協議層是更底層的東西,今天為什麼IPFS這些底層協議價格那麼高是有道理的。公鏈可以變換,但是底層協議很難變,其商業價值是非常大的。所以這個方向更多鎖定在協議層方面。

最近投資的黑水協議是區塊鏈底層安全層面的協議。區塊鏈裡面這麼多黑客,數據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們在上面無論做以太坊也好什麼也好,會產生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安全類的協議,包括數據底層的協議就很重要。我們重點看這類項目,核心是制定標準的能力和技術能力。

今天公鏈很少去投了。從去年公鏈爆發到現在公鏈開發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去年5月份到9月份是公鏈集中主網上線時間,包括EOS這些。今天再投公鏈,沒有新的共識機制和新技術、新算法的不投。我們認為公鏈這部分會告一個小的段落,但是不排除新技術新算法的出現,我們會持續關注。

另一個方向是數據技術生態方面的建設,我們會去投芯片,我們在投一家芯片公司,今年9月份可能就會量產了。還有底下的錢包、資管、交易所、媒體等,我們都會去看,但這一塊更多是生態方面的佈局。

節點資本有兩大理念,全球佈局和生態佈局。全球佈局是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好的創業項目和技術人才,同時保證不同的投資主體在合規的情況下進行投資。而生態佈局就是核心項目以及為生態服務的公司的佈局,例如我們投資了新加坡第一家區塊鏈孵化器。

節點資本還有更多為生態服務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比較簡單,它按照原來的傳統商業邏輯能夠跑得通,有投資回報,能夠產生商業價值就會投。


記者:杜總是不是認為咱們區塊鏈的未來,包括剛才說的那些賽道,未來跟實體經濟是有結合點的?

杜均:對。


記者:杜總以前是火幣聯合創始人,而數字貨幣、交易所也是區塊鏈目前的重要生態組成。最近最火爆的就是“交易所戰爭”,對這個現象怎麼看?

杜均:以前區塊鏈在談的是整個生態裡面誰最賺錢,交易所確實一直是站在食物鏈相對比較頂端的,但是交易所的競爭依然沒有達到充分競爭,交易所的准入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前幾天有個數據說交易所有12000多家,實際上這個數據是有問題的,我們統計的大概是750家左右,全球上線、有註冊用戶、有一定交易量的大概就是750家。

為什麼說准入門檻比較高?首先有技術問題,安全性和撮合能力是兩個最主要的問題,然後才是考慮運營。

如果要投交易所邏輯也是一樣的,一個好的交易所首先要保證安全,不能今天被盜500個幣,後天數字貨幣又被盜,數字貨幣不像原來的法幣,盜了追蹤回來,數字貨幣追蹤不了或者很難追蹤。第二是撮合能力的技術門檻。今天可以看到很多交易所都說“很抱歉我們卡單了、我們要升級了”,每天都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有政策性的門檻,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政策。

技術門檻、安全門檻等導致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沒有機會進入這個市場。於是我們投了一家公司叫鏈上科技,專門提供交易所技術,這家公司就會提供這樣的安全和技術的保障。後來我們發現,很多人有了技術能力、有了安全技術就可以做交易所,因為這些人的運營能力可以充分得到發揮。

今天看所謂萬所大戰是不可避免的,有點像當時的千團大戰,現在的局面,我認為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當然裡面最土豪的公司提供了團購的程序。

交易所終究離不開這幾點,第一你的服務能力,第二你的安全技術能力。還是回到傳統來說,今天大家看看戲就行了,不在乎發生了什麼,更多是誰到底真正能夠為用戶著想。以前的交易所包括傳統的交易所都有存在的價值,或者說都有一些互補的東西。今天交易所分紅的模式把分紅拿出來我覺得至少沒錯。我們媒體要保持一個相對公平公正中立的態度解讀,誰為用戶好誰就是好的交易所,這一點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外面的東西都是表象。


記者:從去年代幣發行到IFO到超級節點,很多人認為這是行業的泡沫越來越大,裡面的所謂韭菜越來越少了,你覺得這個行業現在是處於一個泡沫的什麼階段呢?

杜均:關於泡沫,每個人觀點不一樣,我不認為是泡沫。為什麼?首先我堅信區塊鏈技術確實能夠產生一些商業價值,今天所謂的泡沫只是一個過程,它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比如2000年、2001年的互聯網,我都不認為那是泡沫,它只是一個過程,它就應該有那個過程,讓很多人衝進來。

2000年包括99年其實是互聯網發展的分界線,那之後有更多人關注了,有更多人衝進來了才有了後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2000年的時候有一篇文章,美國的專家說互聯網是泡沫,因為它唯一的作用只能發郵件。當時在網上看新聞都沒有看報紙快,因為當時不是人人都可以採編,必須把原來報紙上的新聞再轉載一遍,確實看新聞都不方便只能發郵件。但現在呢?

所以今天我不認為區塊鏈是個泡沫。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人想要在裡面做嘗試,想要創造更多的東西。我剛剛在演講時提到的,有更多的名企名校的人在裡面做事情,有更多來自傳統VC基金的資金支持。如果一定要說這裡面存在泡沫的話,其實也可能是剛剛開始。


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精英人才都想進入這個行業,作為一個在這個行業裡的久經沙場的老將對他們有什麼建議,節點資本在人才方面有什麼標準?

杜均:信息差賺不過時間差,永遠以價值為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只是想在裡面賺筆錢,我認為這樣的項目很難做得比較長久,更多的是你真的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不用區塊鏈能不能解決?80%的項目第一個問題就掛了,不用區塊鏈好像也能解決,解決的還很好,為什麼一定要用區塊鏈呢。不能為了一個概念去包裝一個東西。

第二,對於投資人來講,你到底只是想賺筆錢,還是到了很多年之後都很自豪驕傲地說,我當年投了什麼樣的項目,它解決了社會上、經濟上的什麼問題,不是抱著這樣的理念是不會成為一家偉大的機構的。

對於節點資本,我們節點的同事基本上80%來自於海外,其中有30%左右來自於美國頭部大學,他們有比較好的學校和企業背景。

我們的人才標準,第一是全球化,第二是精英化,第三從業經驗不要那麼豐富。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區塊鏈是一項新技術,一個新的世界,所以思維要跳躍,用傳統的商業邏輯很難解釋為什麼以太坊會有價值。所以這裡面我們要求要比較腦洞大開的、相對年輕的員工,我們節點資本的平均年齡可能在二十六七歲,我在裡面都算年齡大一點的了。

人才培養方面,我剛才也講到,我們到處去舉辦黑客馬拉松,今年可能超過十場,在美國超過五場,今天就在美國洛杉磯做了一場黑客馬拉松,也包括前幾天跟清華xlab合作,接下來可能跟西安科技大等高校成立合作實驗室也是一樣的,都是為人才的儲備、人才的培養做下一步打算。


記者:你的黑客馬拉松參賽隊伍人員是什麼樣的?

杜均:我們現在有多家合作機構,他們本身就有很多技術極客的社區,我們跟包括國內外的技術社區都有合作,也設計了相對比較豐厚的獎金,這些人願意參加我們的比賽。目前來看我們每一場活動人數都是爆滿狀態,他們都是非常有想法、技術能力很強的極客或創業者。


記者:中間優秀的隊伍會獲得什麼樣的獎勵?

杜均:第一是有獎勵,第二是會去投資,排名前三的一般都會重點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