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ACG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幻鏡諾德琳》停更,不少業內人認為主要原因就是版權爭議。源自同人創作的作品,商業化時也面臨著隱患。

作者:孫樵

《幻鏡諾德琳》無限期停更,一眾粉絲心碎一地,也有不少暴雪玩家拍手稱快。一部在畫面、人設、劇情、配樂、鏡頭、流暢度等各方面均屬業內中上水準的動畫,為什麼會引起如此截然兩極的反應?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引戰話題是版權。

對於同人創作,版權隱患始終是懸在其上方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此次《幻鏡諾德琳》停更,不少業內人也認為主要原因就是版權。

《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針對《幻鏡諾德琳》停更的消息,網友反應不一

而今天(6月21日),b站上的《幻鏡諾德琳》第一集也已經撤下。

《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從《瘋味英雄》到《幻鏡諾德琳》,脫不掉的同人色彩

6月20日,座標武漢的藝畫開天公司官方微博發佈了一條長微博,宣佈《幻鏡諾德琳》全系產品無限期停更。

《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作為一家2015年6月剛剛成立的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已經圈了不少粉。其出品的動畫作品《瘋味英雄》,雖然更新週期漫長,採用月更的形式在一年內緩慢更新了全季13集,但全網播放量達到了近3億。

但是,伴隨著人氣而來的,是一直沒有停止過的版權之爭。從這部動畫一開播,動畫粉絲和暴雪玩家的互掐就沒有停過。

《瘋味英雄》的人設和部分情節取材於自暴雪遊戲《風暴英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同人動畫。而2017年開始推出的《幻鏡諾德琳》,依然有著《風暴英雄》的色彩。在官微發佈的長微博中,藝畫開天也承認“在創作中我們曾激烈探討是否保留一些致敬的部分,最後我們決定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還是保留一些。雖然從設計上講不保留我們也可以辦到,然而這樣做一方面能夠讓新的觀眾瞭解到這部動畫的起源,另一方面也能讓觀眾從瘋味過渡到幻鏡更為平滑。”

同時,藝畫開天也開始進行去遊戲化的嘗試,試圖通過原創劇情、原創人物的形式淡化原始IP《風暴英雄》的色彩。正如長微博中所說:“與《瘋味英雄》定位不同的是,在幻鏡內我們將創作原創劇情、原創人物小傳等,為此我們還單獨開發了諾德琳星球的15年原創戰爭史;我們做了50萬字的文字設定和數百張設定稿”。

儘管如此,《幻鏡諾德琳》依然還是因為版權問題受到粉絲非議。

除了動畫項目的中止,藝畫開天推出的片中角色蕾娜斯手辦的眾籌活動儘管受到了粉絲熱捧,也隨之停止。

《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避開版權隱患的《超神學院》

提起同人動畫,業內廣為人知的案例是《我叫MT》。這部暴雪爆款遊戲《魔獸世界》的同人動畫作品,不僅開發為長線劇集作品,而且還開發了同名手遊,大電影《我叫MT之山口山戰紀》也於2016年暑期上映,成功實現了商業化。

那麼,做同人動畫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超神影業創始人劉懷看來,這條路最好不要走,儘管就從同人到原創這個問題而言,他已經成功通關。

超神影業之前出品的《啦啦啦德瑪西亞》,是遊戲《英雄聯盟》的同人動畫。出了三季之後,從第四季開始更名為《超神學院》第一季,隨後《超神學院》一連做了五季,最新的第五季已經更名為《雄兵連》。

那麼,從三季《啦啦啦德瑪西亞》到五季《超神學院》,超神影業是如何將作品一步步褪去同人色彩,成功轉為原創的呢?

《啦啦啦德瑪西亞》是標準的《英雄聯盟》同人動畫,但是從《超神學院》第一、二季開始,就只沿用了《啦啦啦德瑪西亞》中主要角色的名字(也即遊戲中的名字),以及人物所用的部分武器,人設、世界觀、故事架構、人物關係都重新原創。“只是主角的配音沿用了之前的演員,所以會讓一部分粉絲認為這還是同一個人,但其實人物的五官、衣服我們都已經重新設計了,跟《英雄聯盟》是沒有關係的”。

到了第三季《超神學院:神與神》,連角色的名字也大都改掉,並且加入了原創角色“天使彥”。這個原創角色戲份很重,很受粉絲的歡迎,他們對這部作品的關注由此極大地轉移到新的劇情上來,讓整個系列的故事很大程度上脫離了《英雄聯盟》的影子。

《幻鏡諾德琳》停更,同人動畫何去何從?

《超神學院》第三季人氣角色天使彥,被視為“宅男女神”。

第四季《超神學院:黑甲》原創程度更高,人物和劇情都是新的,只沿用了前作的其中一個角色薔薇。但即使是這個沿用的角色,人物形象、能力也已經改掉,配音演員也換了。

第五季劇名直接改為《雄兵連》,不再帶有“超神學院”,繼承了第三季的主要設定和劇情,並在此基礎上展開更大世界觀內的劇情,至此,這部作品已經與《英雄聯盟》毫無關係了。對一個沒看過《啦啦啦德瑪西亞》和前幾部《超神學院》,而直接從《雄兵連》開始接觸這部作品的受眾而言,他已經不會看出任何與《英雄聯盟》相關的因素了,“我已經找不出兩者有什麼雷同點,如果非要找一個,就是主角都使用一把大劍。”劉懷說,“但整個去遊戲化的過程還是蠻長的,我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

從《啦啦啦德瑪西亞》的製作開始,超神影業團隊就已經考慮到版權問題了,但他們對版權的重視也有一個過程,這中間很重要的一個推動因素是融資。“2013年我們融天使輪的時候,資方還沒有很在意這個問題,也想著利用《啦啦啦德瑪西亞》的人氣推動作品後續開發。但版權始終存在著風險,越到後來,資方就開始持懷疑態度,2015年我們融資時,資方就對《超神學院》第一、二季的版權提出了質疑。再加上一開始我們自己也沒想到這個IP會做成長線作品,就想著做完《啦啦啦德瑪西亞》幾十集就完了,但後來看到人氣越來越高,在後續不斷的開發中版權問題就越來越突出了。”

從版權隱患中成功突圍的劉懷,並不認可同人動畫的開發。“之前動畫沒什麼盈利的契機,看不到太多利益空間,版權不那麼受重視。但隨著產業的發展,盈利的機會越來越多,版權的概念會界定得越來越清晰,版權問題會越來越尖銳。這種情況下,做同人作品是沒有意義的,除非IP本身的版權方來投資你。但同時,版權本來就很複雜,很多時候你也無法判斷版權到底歸誰,所以同人動畫的版權始終是有風險。”

另外,“你一開始做得越好,續作就越難擺脫前面的影響,所以如果要做長線作品,對作品進行商業化開發,那最好不要做同人作品”。

律師說法:即使不商用,同人創作也要有“度和量”

同人動畫的開發,不僅業內人不看好,專業律師也給出了否定的看法。

米律聯合創始人吳亞君對三文娛表示,除著作權法約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外,同人應當獲得原著版權所有人或擁有合法對外授權權利人(也就是所謂“版權方”)的許可,除非版權方允許並且不追究。

“對於原創同人來說,大家都覺得只要不進行商業使用即可,但這也要看是怎麼樣的使用,這裡有度和量的問題。比如,原著形象有進行商品授權的,你也製作了相應的商品,可能量不大,可能都是贈送,但對於商品的被授權商來說都可以將其歸類為‘盜版’—— 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的收益。”

在吳亞君看來,二次同人創作雖然有原創的成份在,但畢竟還是有基於原著的人設等元素來進行的創作。“特別是在宣傳上利用原著知名度的方式進行爆光、利用原著部分元素進行‘新作品孵化’的,這樣做是不是會引起消費者誤解呢?”

同人與原著歷來是愛恨交加的關係,在吳亞君看來,從業者還是要增強版權意識,也要有契約精神。同時,她也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1.版權方建立同人授權專區,發佈聯繫方式、簡化同人的授權流程;

2.版權方制定同人創作的遊戲規則;

3.獲版權方認可的同人創作者可以有特殊標識,擁有該標識的同人創作者在行業內可以被認同,擁有一些優先權;

4.同人創作者應當在其作品中體現來源;

5.同人創作者儘量主動聯繫版權方獲得許可;有條件的,可以建立商業合作關係。

顯然,為愛發電只是同人動畫誕生的起點,並不能保證動畫作品做得長久,即使只是為了給作品續命,IP的商業化遲早會成為擺在製作團隊面前的現實問題。而一旦商用,同人動畫就碰上了版權問題這座大山。

在動畫製作公司從代加工企業轉型為創作型公司的過程中,原創作品成為內容公司最根本的制勝法寶,而同人動畫作為一種建立在“母作品”根基之上的內容產品,在原創程度的含金量上終究帶有“原罪”。雖然原始IP能夠帶來粉絲基礎,為其推廣降低門檻,但版權隱患始終都在。對於想通過內容在行業站穩腳跟的製作公司而言,同人動畫或許並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