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電影《英雄兒女》,重溫抗美援朝故事,燃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

再看電影《英雄兒女》,重溫抗美援朝故事,燃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

《英雄兒女》是一部反應抗美援朝的戰爭片,影片是由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這部電影與我同年,記得小時候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一個夏天的晚上跟在大人的後面走了好幾里路到附近村子裡去看的。昨天晚上,央視電影頻道再次播放了這部曾經讓無數人感動的影片,真是感慨萬千啊!

影片中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時期,我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鬥中英勇作戰。剛從醫院治療完傷痛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這個時候,王文清才得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之後在戰鬥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

再看電影《英雄兒女》,重溫抗美援朝故事,燃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

後來在全體志願軍中開展向王成學習,這個過程中王文清認出了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繫。

可是,王文清並沒有馬上與王芳父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要向王成學習。王芳後來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人的飛機突然襲來,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最終前線團圓。

再看電影《英雄兒女》,重溫抗美援朝故事,燃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

最讓我感動的畫面是,王成所在的連隊為拖住敵人,堅守高地,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連隊的傷亡十分慘重,最後陣地上只剩下身負重傷的王成。他一面阻擊敵人,一面用步話機向指揮部報告戰情,終因寡不敵眾,被敵人團團圍住。王成卻毫不畏懼,他用對話機向我軍指揮所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就意味著粉身碎骨,但為了保家衛國這一崇高而神聖的目標,王成心甘情願。隨即拉響了爆破筒,衝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為我軍大反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生命誠可貴,祖國價更高。”建國初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的鼓舞,許多遊學國外的科學家、專家、學者,想盡千方百計回到祖國,參與新中國的建設。我想,如果沒有千千萬萬個像王成一樣的英雄,就沒有我們偉大的國家,就沒有我們今天祖國強大生活富足的幸福生活。

再看電影《英雄兒女》,重溫抗美援朝故事,燃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

今天,像華為這樣的優秀企業,之所以能夠在世界的高科技領域崛起,就是因為有無數的科技工作者,他們夜以繼日地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在默默地奮鬥著!可是,當今的世界並不太平,某些國家總想用卑鄙的手段對我們國家進行打壓。重溫《英雄兒女》,重溫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者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在這個關鍵時期尤其有必要,大不了再來一次“抗美援朝”!

後話:

影片中王成的扮演者劉世龍,1930年出生於安徽蕭縣龍城鎮,抗日戰爭爆發後,父親在1938年參加抗日遊擊隊,姐姐也隨父參加革命,母親主持農村婦救會,劉世龍家一度成為黨的地下聯絡站。抗戰時期參演過獨幕話劇《老太太覺悟》《抓壯丁》,歌劇《小放牛》《大成參軍》等。後於2017年因病去世。

再看電影《英雄兒女》,重溫抗美援朝故事,燃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

王成的原型之一蔣慶泉,1949年入伍,擔任步話機員。1953年4月18日,在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後來身負重任被運到了美國人的醫院,美國人給了他三條路:第一是去日本進修;第二是去臺灣,他都要都要不同意。最後第三條路是被關了起來。

作為戰俘的蔣慶泉,先後被押解到漢城、釜山和濟州島的戰俘集中營。直到1953年板門店停戰協議簽訂後,蔣慶泉和6000多名志願軍歸國戰俘一起才得以回國,並以“歸來人員”身份退伍回鄉。1956年28歲的蔣慶泉結婚,隨後在老家遼寧省錦州市松山新區大嶺鄉一直務農。

再看電影《英雄兒女》,重溫抗美援朝故事,燃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

影片中王芳的扮演者劉尚嫻,1941年12月出生,籍貫江蘇徐州。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除了主演過《英雄兒女》外,先後還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鐘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

王芳的真實原型是叫解秀梅,是中國人民志願軍68軍202師政治部文工隊的隊員。她是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榮立一等功的女戰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