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4nm芯片研發受限,AMD與臺積電聯合壓制,華為已蓄勢待發

英特爾 臺積電 超微半導體 華為 Google 環球科技視界 2018-12-01

如今,所有企業最大的擔心就是發展不夠快。對手太強也好,時代推動也罷,沒有一家企業會找出現問題客觀的原因,一切弊病與不足的根源還在於自身。尖端製造業尤為如此。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發展加速的倪頭,當時的個別尖端技術製造企業還有一些導向趨勢,但到了如今,放眼整個市場對手太強,發展勢頭互不相讓,競爭的洪流使得業界的龍頭都不敢掉以輕心,落後一步就意味著淘汰危機的加劇。

英特爾14nm芯片研發受限,AMD與臺積電聯合壓制,華為已蓄勢待發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芯片製造行業。

在我們如今使用的絕大多數PC產品上,英特爾的處理器是佔有量最高的元件,這個地位,英特爾已經保持了十幾年。研發技術入手早,在佈局架構上觀念領先,這是英特爾在之前那麼多年保持領先的要訣,但現在,英特爾的地位有所動搖了。

英特爾14nm芯片研發受限,AMD與臺積電聯合壓制,華為已蓄勢待發

在芯片的14nm製程工藝落實之後,英特爾似乎止步不前了,連續五代的更新都沒有打破這一桎梏,人們看不到英特爾新的起色,甚至稱之為擠牙膏式的技術升級。前段時間,英特爾宣佈10nm製程工藝將會投入量產,但隨後被曝光出來產能不足,正式的量產可能被延遲到明年。一年的時間對於尖端製造業而言足以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前英特爾承諾的7nm工藝在量產不足之後變得遙遙無期。人們說如今的PC產品沒有重大更新,根源就是一直以來的霸主英特爾在技術升級上出現問題。

再來看英特爾的對手們。

目前排在英特爾之後的是AMD,去年AMD推出的Zen架構已經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市場開始有所傾斜,目前AMD就是在等待英特爾的10nm工藝究竟能否量產,這也是市場最關心的問題。如果英特爾此次表現不佳,再度讓人失望的話,那麼市場天平會徹底滑向AMD這一端。

英特爾14nm芯片研發受限,AMD與臺積電聯合壓制,華為已蓄勢待發

全球最尖端製造的代工廠臺積電近日向外透露,7nm級的EUV工藝在流片方面已經完成製作,接下來進入量產的準備階段。另外,5nm級的製程工藝預計在明年的4月份開始試生產。臺積電的芯片製作性能在全球享有盛譽,如今直接發展7nm工藝,在眾多芯片製造商們的眼裡,地位一目瞭然。

對於英特爾,更可怕的是這兩大勁敵預計聯手,據AMD給出的消息,明年將正式引進臺積電的7nm工藝。從目前兩家在技術發展上的動作在來看,這項合作也基本可以落實了。

英特爾14nm芯片研發受限,AMD與臺積電聯合壓制,華為已蓄勢待發

但來自中國華為的壓力也並不容輕視,華為雖然起步晚,但目前的增長速度在全球範圍內卻保持領先。在今年10月10日華為的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昇騰910和華為昇騰310兩款AI芯片正式亮相。這兩款新品分別主打不同的方向,910發展的方向是爭奪最強,據華為給出的數據,在目前已有的單芯片計算密度上,昇騰910芯片計算能力超過谷歌以及英偉達成為最強。而在310芯片方面,低功耗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大亮點。前者預計明年在第二季度開始量產,而後著已經量產,正式上市指日可待。由此可以看出,華為在芯片方面早已蓄勢待發了。

英特爾14nm芯片研發受限,AMD與臺積電聯合壓制,華為已蓄勢待發

相比之下的英特爾境遇漸冷,市場不存在同情,向來都是優勝劣汰。如今已經落後了一大截的英特爾再接下來是否還有反超的可能,我們還不得而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