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四川對外開放結碩果 “朋友圈”遍佈五大洲

英特爾 朋友圈 歐洲 格羅方德 巴州區人民檢察院 2017-05-05

喜迎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四川對外開放結碩果 “朋友圈”遍佈五大洲

5月2日,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到訪四川,開啟了他的訪華之旅。巧合的是,26天前,緬甸總統廷覺首次訪華,第一站同樣也選擇了四川。來中國,來四川;設領館,開航線,辦企業;參峰會,籤協議……這已成為越來越多全球政商界大腕的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高水平、高端化推進對外開放,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開放熱度越來越高,獨具特點的內陸開放高地呼之欲出。

□本報記者 阮長安

熱度更熱

重量級人物接踵而至,高端國際會議論壇落地

一個月內,熱情的四川人民迎來丹麥首相、緬甸總統兩位重量級嘉賓。記者梳理髮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卡梅倫等一大批重量級嘉賓陸續訪川,熱情的四川迎來了600餘批7000餘人重要外賓團組。

從禮節性訪問到考察、簽約,四川與世界的友誼之手不斷延伸,合作之手握得更緊。

去年7月,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首次來到中國西部,數十位世界“金融大佬”齊聚成都。

11月,第十六屆西博會如約而至,37位境外部長級官員、107家世界500強企業負責人來蓉洽談合作。

引進來,走出去。重量級人物不斷訪川的同時,四川也加快向全球推介的步伐。

去年9月28日,四川全球推介活動在外交部新聞發佈廳舉行,來自140多個國家的駐華大使、領事官員與會。“開放的中國:看四川·看世界”,四川省全球推介活動主題“一言點睛”。外交部部長王毅盛讚:四川是中國開放的先行者,已成為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生力軍。

廣度更廣

領館增加,友城增加,航線增加

去年4月,丹麥在成都新設簽證申請中心。當年,成都遊客赴丹麥旅遊同比2015年增加520%。11月,瑞士駐成都總領事館在成都開館,這是在成都設立的第16家領事館。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谷立言說,3年見證5國總領事館在成都落戶,這反映了成都的國際化進程異常迅猛。

四川省委、省政府對開放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堅定了這些國家來蓉設領的信心。2013年,四川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的意見》的指導性文件。2014年6月,省委專門出臺推進對外開放八條舉措,再次強調推進四川跨越發展,必須擴大開放。

高朋滿座,朋友圈遍佈五大洲,內陸四川,與世界的聯繫更緊密。

2017年1月,四川資陽與美國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市締結友好城市,四川的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總數已增至232對。

朋友圈要擴容,便利的交通是基礎條件之一。目前,成都雙流機場已開通95條國際和地區航線。與此同時,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如火如荼。

四川,正成為中國西部聯通世界、對接全球的重要支點,“走出去”“請進來”步履堅定而自信。

高度更高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世界500強接連落戶

4月1日上午,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總面積119.99平方公里的四川自貿試驗區,將立足內陸、承東啟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

2016年6月,中波兩國元首見證了由成都始發中歐班列首達歐洲(波蘭)的儀式。這條2013年開通的陸上通道,沿“一帶一路”串起東亞、中亞、歐洲。作為重要起點,四川也更便利地串起不同民族的你來我往。

練好內功,築巢引鳳。高水平、高端化推進對外開放,一大批世界知名企業紛紛來川尋覓商機。

今年2月10日,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芯片製造商格羅方德宣佈在成都建立12英寸晶圓製造基地。格羅方德落戶成都的背後,是成都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最新數據顯示,世界500強中落戶四川的達321家,四川正在加快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四川與世界的開放合作空間更廣,底氣更足,步子更大。

圓桌

他們眼中的“對外開放這五年”

主持人

本報記者 袁婧

嘉賓

慕新海 省外事僑務辦主任

李後強 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張榮華 成都麥聯室內裝飾工程設計公司總經理、成都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2013年5月,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鮮明提出“擴大開放是四川推進‘兩個跨越’的必由之路”。回首四川“對外開放這五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記者就此採訪了三位嘉賓,聽聽他們口中“開放的四川”。

記者:過去5年,四川在對外開放上有哪些成效?

慕新海:從省外事僑務辦的工作而言,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堅持服務國家對外關係大局的總原則,四川國際影響同步提升。二是唱響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主旋律,四川發展活力持續迸發。三是緊扣“對標先進、突出重點”的關鍵詞,四川開放實效更加凸顯。

李後強:過去五年,四川的對外開放在質、量、度、效上有了極大提升,主要是開放的品質、體量、深度以及實效上都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形成了“走出去”和“請進來”並舉的開放格局。

張榮華:坦白講,15年前,我剛到成都的時候,其實相對是有優越感的。隨著四川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我的優越感也漸漸變弱了。尤其是近5年,在成都要找一個美國的設計師、意大利的設計師真是太容易了。

記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四川對外開放還有哪些機遇,將如何著力?

慕新海:上個月,省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全省對外工作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我省將圍繞積極搭建對外交往平臺載體、著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大力加強對外人文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完善對外開放合作體制機制等方面,繼續擴大四川對外開放。

李後強:對四川而言,未來面臨著西進、東拓、北帶、南路以及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機遇。從硬件來看,四川交通條件良好;從軟件來看,管理、文化、人才配置等有了較好的基礎;伴隨著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自貿試驗區等,制度也將迎來新突破,四川的對外開放將實現新跨越。

喜迎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四川對外開放結碩果 “朋友圈”遍佈五大洲

鳥瞰成都國際鐵路港。中國成都國際鐵路港是我省唯一的國際鐵路貨運樞紐,為促進中國西部與中亞、中東、歐洲和獨聯體國家經貿往來提供穩定、快捷、安全物流通道。 (本報資料圖片)

新聞當事人

他見證西部開放高地的崛起

□本報記者 曾小清

“五一”期間,英特爾成都公司高端測試工廠(“駿馬”項目)加足馬力生產。從去年外貿止滑回升,到今年一季度實現高增長,“駿馬”項目是重要力量。

技術與製造事業部副總裁兼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成剛透露,自去年11月“駿馬”量產以來,當年英特爾成都公司外貿進出口一直保持快速增長。

2014年,英特爾宣佈新增16億美元,在成都投資“駿馬”項目,引起全球轟動。不到兩年,項目正式量產。“比預期快。”卞成剛說。

快,除了企業自身轉型的動力使然,更得益於四川開放環境的推波助瀾。作為英特爾成都公司的掌舵者,卞成剛見證了西部開放高地的崛起。

這三年,四川的開放機制體制逐步與國際接軌。成都海關根據英特爾需求,首創推出特殊監管區域保稅貨物的“區間結轉”模式,一年為企業節約了上百萬元的物流成本,海關總署將這一四川經驗推向了全國。

這三年,四川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繼2015年破6000億元之後,2016年突破了7000億元,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已初步形成從設計、芯片製造、晶圓、封裝測試到配套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

這三年,四川交通樞紐建設越來越有國際範。截至2016年底,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95條國際航線,公、鐵、空、水多箭齊發,有效降低了英特爾的物流成本;“下游企業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正加速拓展歐洲市場。”卞成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