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毫米一億隻晶體管,難產的英特爾10納米工藝有多先進

英特爾 臺積電 超微半導體 三星 CPU 科技也有料 2018-12-02

集成電路技術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工藝發展速度已經逐漸放緩。特別是現在的集成電路加工工藝已經進入納米時代,隨著電路寬度越來越接近電子的波長,由於量子效應,電子隧穿現象的影響,要保持摩爾定律的快速發展已經越來越難。即便是對於業界的霸主Intel來說也一樣。就在競爭對手AMD攜手臺積電推出7納米制程工藝的CPU時,沿用多年14納米工藝的Intel卻遲遲未能發佈下一代的10納米工藝CPU。以Intel的技術來說,為何僅僅是跨越到10納米工藝就如此艱難呢?是Intel的技術沒有臺積電先進麼?

每平方毫米一億隻晶體管,難產的英特爾10納米工藝有多先進

首先明確一點,就是Intel和三星、臺積電衡量制程工藝的標準有所不同。相比三星、臺積電一味追求工藝尺度上的極致不同,Intel更嚴謹,更注重挖掘和追求每一代工藝的最高技術指標。這也是為何Intel一直宣稱它所使用的14nm工藝就可以達到三星、臺積電10nm工藝的水平,而Intel的10nm工藝就達到三星、臺積電7nm工藝的水平。

每平方毫米一億隻晶體管,難產的英特爾10納米工藝有多先進

國外媒體分析的Intel 10nm芯片

有國外技術媒體分析了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已經出貨的Intel 10nmCPU,由聯想IdeaPad330筆記本首發的Corei3-8121U。而從實際分析來看,Intel 10nm工藝的確達到了其宣稱的水平。首先Intel 10nm工藝使用了第三代FinFET立體晶體管技術,晶體管密度達到了每平方毫米1.008億顆,是目前14nm技術的2.7倍。而三星的10nm工藝晶體管密度只有每平方毫米5510萬個,僅僅相當於Intel的一半,而7nm的晶體管密度也才剛剛超過Intel的10nm,每平方毫米1.0123億個。而臺積電的7nm工藝的晶體管密度比三星還低。

每平方毫米一億隻晶體管,難產的英特爾10納米工藝有多先進

由此可知,僅就晶體管密度而言,即便Intel的10nm工藝也已經和三星、臺積電的7nm工藝處於同一水準,甚至更好。而同時Intel 10nm的最小柵極間距縮小到了54nm,最小金屬間距縮小到了36nm,一樣遠勝對手。而就是由於intel追求這樣的極致性能,導致10nm一直沒能量產,而最新一次的調整,已經將量產日期延遲到2019年了。

每平方毫米一億隻晶體管,難產的英特爾10納米工藝有多先進

ASML光刻機光刻時的光路

​作為牙膏廠的Intel,這麼多年一直通過緩慢的提升產品性能,來最大限度的榨取優勢產品的價值。而這次AMD在工藝上的逆襲,可以說出乎了intel的意料,打亂了它的陣腳,才會在下一代工藝標準上遲遲不能突破。不過畢竟Intel的底蘊還在,只要10nm工藝能夠量產,應該可以繼續佔據市場性能之王的寶座。不過有了AMD,intel再也不能繼續擠牙膏了。而相比較國外這些芯片巨頭的技術,我們國內的確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畢竟以前欠賬太多,而對於做芯片而言,不但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還需要頂級的人才,而最重要的,芯片研發的路,道阻且長,需要有沉的住的心。而我們的社會能提供這樣的環境麼?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本文,請點贊支持或關注,您的關注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