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前連遭恐襲,政客已看清英國人想要什麼

英國 恐怖襲擊 政治 美國 第一財經 2017-06-08

近來接連遭遇恐怖襲擊的英國將在當地時間8日迎來大選,這將是英國民眾對於暴力、國家安全以及同外部世界關係態度的一場最新測試。同時有分析認為,最近這一系列襲擊為英國大選插入一種不可預知的新動態。

變數

當地時間3日晚間10點,倫敦市中心的倫敦橋,以及倫敦橋附近的博羅市場和沃克斯豪爾地區相繼發生三起襲擊事件,造成7人死亡,逾40人受傷。這是近3個月來英國發生的第3起襲擊事件,距離上月22日的曼徹斯特體育館自殺式爆炸事件過去不到2周。而在今年3月22日,一名男子駕駛汽車在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議會大廈附近衝撞人群並隨後棄車持刀行凶,造成5人死亡,約40人受傷。

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稱,最近這一系列襲擊為本週的英國大選插入一種不可預知的新動態,即恐怖主義在選民中引發的恐懼和不確定性。

此前,大部分民調認為,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所在的保守黨在此番大選中將佔據絕對優勢。在梅宣佈將提前舉行大選時,民調機構YouGov的調查顯示工黨的支持率比保守黨低了約20個百分點。博彩公司甚至為工黨在選舉勝出保守黨設了高達10:1的賠率。當時的多數民調顯示,梅可能會像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1983年大選中的表現一樣,以壓倒之勢贏得絕對多數席位,甚至重現前首相布萊爾在1997年帶領工黨贏得絕對多數席位的場面。

梅自己也曾表示,她宣佈提前進行大選旨在鞏固保守黨的絕對多數地位,然而近日來,這場開局明朗的大選變得越來越難以看清結局。更有民調顯示,接連的襲擊事件甚至像是為工黨領導人科爾賓(Jeremy Corbyn)提供了一條生命線。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家菲爾德豪斯(Edward Fieldhouse)說,一系列的襲擊事件即便不會改變結果,也將動搖此次選舉。一般來說這樣的襲擊事件對選民的判斷有短期影響,而此次發生的時間距離大選如此之近。“可以預期它會帶來一些影響。”他說,“而且這是和安全相關的問題,因此可以預期這對右翼政黨更有利。”

有專家認為,襲擊事件的發生突出了領導能力的問題,目前該問題甚至已經取代英國脫歐成為當前英國大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美國範德堡大學政治學家切赫美斯特(Elizabeth J. Zechmeister)說:“遇到危機時期的個體希望領導人擁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力量,進而能恢復希望的感覺。”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大西洋兩岸都很激烈的政治鬥爭中,最後的結果將清楚地顯示出恐怖主義已多麼深入地動搖西方政治文化,選民不願開放邊界和全球市場,都偏愛那些承諾給予他們保護的候選人。

耶魯大學歷史學家斯奈爾說,騷動是極右翼政客渴望的反應,鑑於恐怖主義令人們恐慌,對於極右翼領導人來說,這是給他們一個將注意力從權利和福利等問題上轉移的機會。

機會

有研究顯示,恐怖主義通常會增加現任領導人的支持率,尤其是保守派領導人。在本週的選舉中,一個利好是梅曾經擔任6年的內政大臣,負責監督管理和國家安全,經驗豐富。梅在5日的講話中也強調,現在沒有時間來學習如何擔任領導人。而工黨領導人科爾賓此前因領導能力而遭到質疑。

不過,倫敦室內設計師高夫(Bella Gough)說,3日的襲擊令她對現任首相梅感到失望,她指責梅削減安保服務,並稱現在的問題是:“誰能負責以及誰能成為一個強大的領導人?”

科爾賓也確實在抓緊機會對梅政府發起攻擊,他指責梅和保守黨削減警力,威脅公眾安全。他在英國北部城市卡萊爾的一次演講中稱:“你不能指望用最小的代價就能保護公眾。”

梅則再一次展現了強硬的態度,她稱英國一直以來對極端主義過於寬容,同時宣佈了一項“四管齊下”打擊極端主義的計劃,稱未來保守黨政府將考慮賦予警察和情報機構更多的權力,重判極端主義違法行為。

切赫美斯特說,梅堅定的迴應說明,她估計英國公眾願意用公民自由換取安全承諾。她稱:“我們的研究顯示,襲擊發生後公眾趨向於渴望得到梅這樣準確表達立場的聲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