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警魂'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解放初期的省公安廳(位於廣州抗日西路,現和平西路)。

譚政文 華南公安“拓荒牛”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廣東公安70年的歷史長河中,英才輩出,各領風騷,但從事業開拓方面來講,首任公安廳廳長譚政文堪稱廣東公安第一人。

譚政文是在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的任上調來廣東的,那是共和國開國禮炮震響不久的1949年11月。在這之前,他正鋪展開北平公安工作的宏圖大略。隨同譚政文南下的還有王寧、何明、湯光禮、張傑等北平市公安局的十幾名骨幹。南下的行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平靜:這不是春風得意地走馬上任,他們是去投入另一場戰鬥。那裡,大批國民黨散兵遊勇、土匪惡霸、潛伏特務正無孔不入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瘋狂反撲,譚政文完全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解放初期的省公安廳(位於廣州抗日西路,現和平西路)。

譚政文 華南公安“拓荒牛”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廣東公安70年的歷史長河中,英才輩出,各領風騷,但從事業開拓方面來講,首任公安廳廳長譚政文堪稱廣東公安第一人。

譚政文是在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的任上調來廣東的,那是共和國開國禮炮震響不久的1949年11月。在這之前,他正鋪展開北平公安工作的宏圖大略。隨同譚政文南下的還有王寧、何明、湯光禮、張傑等北平市公安局的十幾名骨幹。南下的行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平靜:這不是春風得意地走馬上任,他們是去投入另一場戰鬥。那裡,大批國民黨散兵遊勇、土匪惡霸、潛伏特務正無孔不入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瘋狂反撲,譚政文完全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不朽的警魂

譚政文在批閱文件。

譚政文南下後的職務是中共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廣州市公安局局長。他下火車後面臨的任務是立即組建公安廳和公安隊伍,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迅速打退敵人的瘋狂反撲,每個事項都千鈞一髮、刻不容緩。

當時負責譚政文辦公室機要、檔案等工作的王秀蘭同志說,譚政文到任後完全是一種忘我的狀態,盡顯鞠躬盡瘁的精神。譚政文當時住在廣州市東山區農林上路一幢2層小樓裡。在這個小房間裡,只有一張普通的辦公桌和一張很小的飯桌,外加幾把椅子,完全是作戰時期簡易指揮部的陳設佈置。譚政文就在這個簡陋的小空間裡,運籌指揮著“兩廣”的對敵鬥爭。

由於身兼多職,公務繁忙,他經常凌晨一兩點才能從華南分局開完會回來,緊接著又通知各處處長研究佈置工作到三四點,再處理急件後才能躺下,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五六個小時。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勸他不要長期熬夜,他說,工作上的事絕不能耽誤,公安工作就必須是這個樣子。他不苟言笑,雷厲風行,也實在沒有工夫說工作以外的話。他常教育大家,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自身也說到做到:早飯常年都是一碗粥、一個饅頭和一點榨菜。他性子較急,工作時批評起人來很嚴厲,但他也很關心同志,曾多次督催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王秀蘭學文化。

正是以這樣一種嘔心瀝血、雷厲風行、夜以繼日的精神,譚政文在1949年南下到1953年調任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的短短几年中,迅速開拓出一個華南公安工作新局面:以德、才、能,尤其是以德為標準,組建了廣東省公安廳。他所任用的各處、室負責人,以後不少擔任了廳長、政法委書記或省委省政府領導等職位,成為廣東省政法戰線的中堅力量。

創辦了廣東公安學校。在1950年對敵鬥爭仍十分艱鉅的情況下,譚政文即高屋建瓴地將培養公安人才提到了議事日程。出色完成了保衛華南分局機關的光榮任務,抓獲了企圖暗殺葉劍英同志的特務。

在華南分局的領導下,全省消滅國民黨反動武裝分子4萬餘名,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還禁絕了賭博、煙毒、娼妓等舊社會醜惡現象。僅3年,便極大地穩定了廣東社會治安局面。

但戰爭時期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建國後大量、超負荷的工作,嚴重損壞了譚政文的健康。1953年調任北京後,他的身體便處於不支的狀態。1961年12月12日,譚政文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51歲。

人物檔案

譚政文:1910年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一個窮苦農家,念過幾年小學,由於不甘忍受地主的剝削,1926年參加革命,同父親一道跟隨毛主席赤膽忠心、出生入死。在血雨腥風的第三次反圍剿中,父子倆在戰場上見了一面,即成永訣。擦乾眼淚,譚政文又投入了第四次反圍剿。

譚政文在蘇維埃時期即為中央偵察科科長、審訊科科長,後歷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副處長、晉綏分局社會部部長、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各種重要職務。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他出任北平市公安局局長,並任北平市委常委兼社會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其先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廣東省政府委員、公安廳廳長及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兼任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司令部第一政治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著有《審訊學》。

馬口英雄 在烈火中永生

1960年2月26日晚,英德商業局馬口造紙廠的一場大火,將英德這個粵北山區縣城的知名度,從韶關到廣東,再到全國,甚至引起了許多友好國家的關注,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馬口事件”和後續的“馬口滅火英雄大營救”。穿過59年的光陰,馬口烈士為將國家財產損失減至最低,在火海中旋進旋出、屢仆屢起的壯舉,仍然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

【烈火凶猛】數百警民浴火搶救國家財產

1960年2月26日黃昏,晚霞映照著英德縣(今英德市)馬口硫鐵礦。馬口硫鐵礦的公安幹部和警察剛吃過晚飯,突然,屋外傳來一陣緊張的呼喊:“西廟著火了,快跑,快跑!”

馬口礦區西北部的馬口造紙廠失火了!著火的是竹木結構的茅房,極易燃燒,起火後10餘分鐘便把宿舍燒燬,火勢快速蔓延至廠房,柴油、造紙的原材料等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駐礦警察(屬武警廣東總隊韶關大隊四中隊)和幹部迅速集中,民警隊副區隊長蔣文雄和採礦車間分隊長馬德林向大家說:“我們是人民的警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的財產受損,礦領導決定立刻組織搶救隊伍。誰願意去,請報名!”所有人都站出來說:“我去!我去!”49名民警和幹部被批准參加救火。

曾在執行任務時跌斷手骨的車間副主任高俊升拿著鋤頭,當上臨時的消防隊員,礦勞教所的管教幹部和一些勞教人員(當年馬口礦是勞動教養人員的改造點)也加入了滅火隊伍。奔跑的、坐汽車的、踩單車的……頃刻間,數百警民聚集到造紙廠前的空地。

當滅火隊伍趕到造紙廠時,廠房烈火騰空,火舌捲揚。“裡面還有什麼?”“幾桶柴油!機器!剛才已經爆炸了一桶,現在進去十分危險!”造紙廠職工告訴前來滅火的英雄們。

在那個困難時期,油比金子還貴,馬德林說:“一定要想辦法把油救出來。”

油桶已燒紅,上面的蓋子也鼓了起來,隨時都可能爆炸,但沒有人退縮。馬德林抱著一個滅火瓶,疾喝一聲,首先衝進火場。接著,他的戰友蔡明莊、郭良珍、蘇滿基、鄧光福、沈發福等毅然衝了進去。有的搶救物資,有的用滅火筒向烈火噴射,有的使勁挖土,將泥土一剷剷拋向烈火,有人甚至直接用手去搬油桶。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把柴油搶救出來,儘快把大火撲滅,把損失減到最低。就這樣,他們用血肉之軀搶救出兩桶一米多高的柴油。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解放初期的省公安廳(位於廣州抗日西路,現和平西路)。

譚政文 華南公安“拓荒牛”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廣東公安70年的歷史長河中,英才輩出,各領風騷,但從事業開拓方面來講,首任公安廳廳長譚政文堪稱廣東公安第一人。

譚政文是在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的任上調來廣東的,那是共和國開國禮炮震響不久的1949年11月。在這之前,他正鋪展開北平公安工作的宏圖大略。隨同譚政文南下的還有王寧、何明、湯光禮、張傑等北平市公安局的十幾名骨幹。南下的行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平靜:這不是春風得意地走馬上任,他們是去投入另一場戰鬥。那裡,大批國民黨散兵遊勇、土匪惡霸、潛伏特務正無孔不入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瘋狂反撲,譚政文完全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不朽的警魂

譚政文在批閱文件。

譚政文南下後的職務是中共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廣州市公安局局長。他下火車後面臨的任務是立即組建公安廳和公安隊伍,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迅速打退敵人的瘋狂反撲,每個事項都千鈞一髮、刻不容緩。

當時負責譚政文辦公室機要、檔案等工作的王秀蘭同志說,譚政文到任後完全是一種忘我的狀態,盡顯鞠躬盡瘁的精神。譚政文當時住在廣州市東山區農林上路一幢2層小樓裡。在這個小房間裡,只有一張普通的辦公桌和一張很小的飯桌,外加幾把椅子,完全是作戰時期簡易指揮部的陳設佈置。譚政文就在這個簡陋的小空間裡,運籌指揮著“兩廣”的對敵鬥爭。

由於身兼多職,公務繁忙,他經常凌晨一兩點才能從華南分局開完會回來,緊接著又通知各處處長研究佈置工作到三四點,再處理急件後才能躺下,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五六個小時。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勸他不要長期熬夜,他說,工作上的事絕不能耽誤,公安工作就必須是這個樣子。他不苟言笑,雷厲風行,也實在沒有工夫說工作以外的話。他常教育大家,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自身也說到做到:早飯常年都是一碗粥、一個饅頭和一點榨菜。他性子較急,工作時批評起人來很嚴厲,但他也很關心同志,曾多次督催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王秀蘭學文化。

正是以這樣一種嘔心瀝血、雷厲風行、夜以繼日的精神,譚政文在1949年南下到1953年調任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的短短几年中,迅速開拓出一個華南公安工作新局面:以德、才、能,尤其是以德為標準,組建了廣東省公安廳。他所任用的各處、室負責人,以後不少擔任了廳長、政法委書記或省委省政府領導等職位,成為廣東省政法戰線的中堅力量。

創辦了廣東公安學校。在1950年對敵鬥爭仍十分艱鉅的情況下,譚政文即高屋建瓴地將培養公安人才提到了議事日程。出色完成了保衛華南分局機關的光榮任務,抓獲了企圖暗殺葉劍英同志的特務。

在華南分局的領導下,全省消滅國民黨反動武裝分子4萬餘名,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還禁絕了賭博、煙毒、娼妓等舊社會醜惡現象。僅3年,便極大地穩定了廣東社會治安局面。

但戰爭時期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建國後大量、超負荷的工作,嚴重損壞了譚政文的健康。1953年調任北京後,他的身體便處於不支的狀態。1961年12月12日,譚政文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51歲。

人物檔案

譚政文:1910年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一個窮苦農家,念過幾年小學,由於不甘忍受地主的剝削,1926年參加革命,同父親一道跟隨毛主席赤膽忠心、出生入死。在血雨腥風的第三次反圍剿中,父子倆在戰場上見了一面,即成永訣。擦乾眼淚,譚政文又投入了第四次反圍剿。

譚政文在蘇維埃時期即為中央偵察科科長、審訊科科長,後歷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副處長、晉綏分局社會部部長、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各種重要職務。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他出任北平市公安局局長,並任北平市委常委兼社會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其先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廣東省政府委員、公安廳廳長及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兼任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司令部第一政治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著有《審訊學》。

馬口英雄 在烈火中永生

1960年2月26日晚,英德商業局馬口造紙廠的一場大火,將英德這個粵北山區縣城的知名度,從韶關到廣東,再到全國,甚至引起了許多友好國家的關注,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馬口事件”和後續的“馬口滅火英雄大營救”。穿過59年的光陰,馬口烈士為將國家財產損失減至最低,在火海中旋進旋出、屢仆屢起的壯舉,仍然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

【烈火凶猛】數百警民浴火搶救國家財產

1960年2月26日黃昏,晚霞映照著英德縣(今英德市)馬口硫鐵礦。馬口硫鐵礦的公安幹部和警察剛吃過晚飯,突然,屋外傳來一陣緊張的呼喊:“西廟著火了,快跑,快跑!”

馬口礦區西北部的馬口造紙廠失火了!著火的是竹木結構的茅房,極易燃燒,起火後10餘分鐘便把宿舍燒燬,火勢快速蔓延至廠房,柴油、造紙的原材料等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駐礦警察(屬武警廣東總隊韶關大隊四中隊)和幹部迅速集中,民警隊副區隊長蔣文雄和採礦車間分隊長馬德林向大家說:“我們是人民的警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的財產受損,礦領導決定立刻組織搶救隊伍。誰願意去,請報名!”所有人都站出來說:“我去!我去!”49名民警和幹部被批准參加救火。

曾在執行任務時跌斷手骨的車間副主任高俊升拿著鋤頭,當上臨時的消防隊員,礦勞教所的管教幹部和一些勞教人員(當年馬口礦是勞動教養人員的改造點)也加入了滅火隊伍。奔跑的、坐汽車的、踩單車的……頃刻間,數百警民聚集到造紙廠前的空地。

當滅火隊伍趕到造紙廠時,廠房烈火騰空,火舌捲揚。“裡面還有什麼?”“幾桶柴油!機器!剛才已經爆炸了一桶,現在進去十分危險!”造紙廠職工告訴前來滅火的英雄們。

在那個困難時期,油比金子還貴,馬德林說:“一定要想辦法把油救出來。”

油桶已燒紅,上面的蓋子也鼓了起來,隨時都可能爆炸,但沒有人退縮。馬德林抱著一個滅火瓶,疾喝一聲,首先衝進火場。接著,他的戰友蔡明莊、郭良珍、蘇滿基、鄧光福、沈發福等毅然衝了進去。有的搶救物資,有的用滅火筒向烈火噴射,有的使勁挖土,將泥土一剷剷拋向烈火,有人甚至直接用手去搬油桶。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把柴油搶救出來,儘快把大火撲滅,把損失減到最低。就這樣,他們用血肉之軀搶救出兩桶一米多高的柴油。

不朽的警魂

被炸壞的吉普車。

突然,他們發現旁邊還有半桶柴油,但情況已十分危急,隊長大喊一聲“快撤!退!”話音未落,一聲巨響,油桶炸開了,“火雨”頃刻間把勇士們燒成了“火人”。有人打滾,可剛犁過的田地並不平整,根本沒法壓滅火苗,於是他們通過互相摟抱來滅火;有人一次次衝進火海,把昏迷的戰友拖出來。有戰友去抱全身已被燒得不成樣子的馬德林,他卻不停地重複:前面,那個誰還在前面……

經過勇士們的奮力拼搏,大火終被撲滅。但鄧光福、阮恩裕等民警當場光榮犧牲,其餘人則被燒傷,暈倒在地。

【合力搶救】獻血隊伍排到幾公里外

起火和傷人的消息很快傳開。在省委的指示下,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立即派出醫生和護士前往英德縣參加搶救。全縣眾多機關幹部、工人、農民、學生、居民組成了2000餘人的輸血隊伍,從醫院一直排到大街幾公里外,三天三夜等待著驗血、獻血。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解放初期的省公安廳(位於廣州抗日西路,現和平西路)。

譚政文 華南公安“拓荒牛”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廣東公安70年的歷史長河中,英才輩出,各領風騷,但從事業開拓方面來講,首任公安廳廳長譚政文堪稱廣東公安第一人。

譚政文是在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的任上調來廣東的,那是共和國開國禮炮震響不久的1949年11月。在這之前,他正鋪展開北平公安工作的宏圖大略。隨同譚政文南下的還有王寧、何明、湯光禮、張傑等北平市公安局的十幾名骨幹。南下的行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平靜:這不是春風得意地走馬上任,他們是去投入另一場戰鬥。那裡,大批國民黨散兵遊勇、土匪惡霸、潛伏特務正無孔不入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瘋狂反撲,譚政文完全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不朽的警魂

譚政文在批閱文件。

譚政文南下後的職務是中共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廣州市公安局局長。他下火車後面臨的任務是立即組建公安廳和公安隊伍,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迅速打退敵人的瘋狂反撲,每個事項都千鈞一髮、刻不容緩。

當時負責譚政文辦公室機要、檔案等工作的王秀蘭同志說,譚政文到任後完全是一種忘我的狀態,盡顯鞠躬盡瘁的精神。譚政文當時住在廣州市東山區農林上路一幢2層小樓裡。在這個小房間裡,只有一張普通的辦公桌和一張很小的飯桌,外加幾把椅子,完全是作戰時期簡易指揮部的陳設佈置。譚政文就在這個簡陋的小空間裡,運籌指揮著“兩廣”的對敵鬥爭。

由於身兼多職,公務繁忙,他經常凌晨一兩點才能從華南分局開完會回來,緊接著又通知各處處長研究佈置工作到三四點,再處理急件後才能躺下,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五六個小時。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勸他不要長期熬夜,他說,工作上的事絕不能耽誤,公安工作就必須是這個樣子。他不苟言笑,雷厲風行,也實在沒有工夫說工作以外的話。他常教育大家,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自身也說到做到:早飯常年都是一碗粥、一個饅頭和一點榨菜。他性子較急,工作時批評起人來很嚴厲,但他也很關心同志,曾多次督催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王秀蘭學文化。

正是以這樣一種嘔心瀝血、雷厲風行、夜以繼日的精神,譚政文在1949年南下到1953年調任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的短短几年中,迅速開拓出一個華南公安工作新局面:以德、才、能,尤其是以德為標準,組建了廣東省公安廳。他所任用的各處、室負責人,以後不少擔任了廳長、政法委書記或省委省政府領導等職位,成為廣東省政法戰線的中堅力量。

創辦了廣東公安學校。在1950年對敵鬥爭仍十分艱鉅的情況下,譚政文即高屋建瓴地將培養公安人才提到了議事日程。出色完成了保衛華南分局機關的光榮任務,抓獲了企圖暗殺葉劍英同志的特務。

在華南分局的領導下,全省消滅國民黨反動武裝分子4萬餘名,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還禁絕了賭博、煙毒、娼妓等舊社會醜惡現象。僅3年,便極大地穩定了廣東社會治安局面。

但戰爭時期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建國後大量、超負荷的工作,嚴重損壞了譚政文的健康。1953年調任北京後,他的身體便處於不支的狀態。1961年12月12日,譚政文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51歲。

人物檔案

譚政文:1910年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一個窮苦農家,念過幾年小學,由於不甘忍受地主的剝削,1926年參加革命,同父親一道跟隨毛主席赤膽忠心、出生入死。在血雨腥風的第三次反圍剿中,父子倆在戰場上見了一面,即成永訣。擦乾眼淚,譚政文又投入了第四次反圍剿。

譚政文在蘇維埃時期即為中央偵察科科長、審訊科科長,後歷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副處長、晉綏分局社會部部長、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各種重要職務。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他出任北平市公安局局長,並任北平市委常委兼社會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其先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廣東省政府委員、公安廳廳長及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兼任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司令部第一政治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著有《審訊學》。

馬口英雄 在烈火中永生

1960年2月26日晚,英德商業局馬口造紙廠的一場大火,將英德這個粵北山區縣城的知名度,從韶關到廣東,再到全國,甚至引起了許多友好國家的關注,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馬口事件”和後續的“馬口滅火英雄大營救”。穿過59年的光陰,馬口烈士為將國家財產損失減至最低,在火海中旋進旋出、屢仆屢起的壯舉,仍然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

【烈火凶猛】數百警民浴火搶救國家財產

1960年2月26日黃昏,晚霞映照著英德縣(今英德市)馬口硫鐵礦。馬口硫鐵礦的公安幹部和警察剛吃過晚飯,突然,屋外傳來一陣緊張的呼喊:“西廟著火了,快跑,快跑!”

馬口礦區西北部的馬口造紙廠失火了!著火的是竹木結構的茅房,極易燃燒,起火後10餘分鐘便把宿舍燒燬,火勢快速蔓延至廠房,柴油、造紙的原材料等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駐礦警察(屬武警廣東總隊韶關大隊四中隊)和幹部迅速集中,民警隊副區隊長蔣文雄和採礦車間分隊長馬德林向大家說:“我們是人民的警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的財產受損,礦領導決定立刻組織搶救隊伍。誰願意去,請報名!”所有人都站出來說:“我去!我去!”49名民警和幹部被批准參加救火。

曾在執行任務時跌斷手骨的車間副主任高俊升拿著鋤頭,當上臨時的消防隊員,礦勞教所的管教幹部和一些勞教人員(當年馬口礦是勞動教養人員的改造點)也加入了滅火隊伍。奔跑的、坐汽車的、踩單車的……頃刻間,數百警民聚集到造紙廠前的空地。

當滅火隊伍趕到造紙廠時,廠房烈火騰空,火舌捲揚。“裡面還有什麼?”“幾桶柴油!機器!剛才已經爆炸了一桶,現在進去十分危險!”造紙廠職工告訴前來滅火的英雄們。

在那個困難時期,油比金子還貴,馬德林說:“一定要想辦法把油救出來。”

油桶已燒紅,上面的蓋子也鼓了起來,隨時都可能爆炸,但沒有人退縮。馬德林抱著一個滅火瓶,疾喝一聲,首先衝進火場。接著,他的戰友蔡明莊、郭良珍、蘇滿基、鄧光福、沈發福等毅然衝了進去。有的搶救物資,有的用滅火筒向烈火噴射,有的使勁挖土,將泥土一剷剷拋向烈火,有人甚至直接用手去搬油桶。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把柴油搶救出來,儘快把大火撲滅,把損失減到最低。就這樣,他們用血肉之軀搶救出兩桶一米多高的柴油。

不朽的警魂

被炸壞的吉普車。

突然,他們發現旁邊還有半桶柴油,但情況已十分危急,隊長大喊一聲“快撤!退!”話音未落,一聲巨響,油桶炸開了,“火雨”頃刻間把勇士們燒成了“火人”。有人打滾,可剛犁過的田地並不平整,根本沒法壓滅火苗,於是他們通過互相摟抱來滅火;有人一次次衝進火海,把昏迷的戰友拖出來。有戰友去抱全身已被燒得不成樣子的馬德林,他卻不停地重複:前面,那個誰還在前面……

經過勇士們的奮力拼搏,大火終被撲滅。但鄧光福、阮恩裕等民警當場光榮犧牲,其餘人則被燒傷,暈倒在地。

【合力搶救】獻血隊伍排到幾公里外

起火和傷人的消息很快傳開。在省委的指示下,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立即派出醫生和護士前往英德縣參加搶救。全縣眾多機關幹部、工人、農民、學生、居民組成了2000餘人的輸血隊伍,從醫院一直排到大街幾公里外,三天三夜等待著驗血、獻血。

不朽的警魂

當年韶關醫院的醫護人員緊急搬運藥品,準備救治傷員。

在搶救滅火英雄傷員的日子裡,全國各地的慰問信像雪片一樣飛來;牛奶、罐頭等當時全國最好的食物被一批批送來;省人民醫院將普通病房改裝成隔離室,行政人員當起臨時木工、泥水工;最有經驗的醫生和最優秀的護士都被調來……

在黨中央和全國各地人民的熱切關懷以及醫務人員的奮力搶救下,有43名傷員康復出院,陸續重返戰鬥崗位,但其中13人(8名公安武警戰士和5名公安幹部)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解放初期的省公安廳(位於廣州抗日西路,現和平西路)。

譚政文 華南公安“拓荒牛”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廣東公安70年的歷史長河中,英才輩出,各領風騷,但從事業開拓方面來講,首任公安廳廳長譚政文堪稱廣東公安第一人。

譚政文是在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的任上調來廣東的,那是共和國開國禮炮震響不久的1949年11月。在這之前,他正鋪展開北平公安工作的宏圖大略。隨同譚政文南下的還有王寧、何明、湯光禮、張傑等北平市公安局的十幾名骨幹。南下的行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平靜:這不是春風得意地走馬上任,他們是去投入另一場戰鬥。那裡,大批國民黨散兵遊勇、土匪惡霸、潛伏特務正無孔不入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瘋狂反撲,譚政文完全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不朽的警魂

譚政文在批閱文件。

譚政文南下後的職務是中共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廣州市公安局局長。他下火車後面臨的任務是立即組建公安廳和公安隊伍,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迅速打退敵人的瘋狂反撲,每個事項都千鈞一髮、刻不容緩。

當時負責譚政文辦公室機要、檔案等工作的王秀蘭同志說,譚政文到任後完全是一種忘我的狀態,盡顯鞠躬盡瘁的精神。譚政文當時住在廣州市東山區農林上路一幢2層小樓裡。在這個小房間裡,只有一張普通的辦公桌和一張很小的飯桌,外加幾把椅子,完全是作戰時期簡易指揮部的陳設佈置。譚政文就在這個簡陋的小空間裡,運籌指揮著“兩廣”的對敵鬥爭。

由於身兼多職,公務繁忙,他經常凌晨一兩點才能從華南分局開完會回來,緊接著又通知各處處長研究佈置工作到三四點,再處理急件後才能躺下,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五六個小時。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勸他不要長期熬夜,他說,工作上的事絕不能耽誤,公安工作就必須是這個樣子。他不苟言笑,雷厲風行,也實在沒有工夫說工作以外的話。他常教育大家,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自身也說到做到:早飯常年都是一碗粥、一個饅頭和一點榨菜。他性子較急,工作時批評起人來很嚴厲,但他也很關心同志,曾多次督催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王秀蘭學文化。

正是以這樣一種嘔心瀝血、雷厲風行、夜以繼日的精神,譚政文在1949年南下到1953年調任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的短短几年中,迅速開拓出一個華南公安工作新局面:以德、才、能,尤其是以德為標準,組建了廣東省公安廳。他所任用的各處、室負責人,以後不少擔任了廳長、政法委書記或省委省政府領導等職位,成為廣東省政法戰線的中堅力量。

創辦了廣東公安學校。在1950年對敵鬥爭仍十分艱鉅的情況下,譚政文即高屋建瓴地將培養公安人才提到了議事日程。出色完成了保衛華南分局機關的光榮任務,抓獲了企圖暗殺葉劍英同志的特務。

在華南分局的領導下,全省消滅國民黨反動武裝分子4萬餘名,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還禁絕了賭博、煙毒、娼妓等舊社會醜惡現象。僅3年,便極大地穩定了廣東社會治安局面。

但戰爭時期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建國後大量、超負荷的工作,嚴重損壞了譚政文的健康。1953年調任北京後,他的身體便處於不支的狀態。1961年12月12日,譚政文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51歲。

人物檔案

譚政文:1910年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一個窮苦農家,念過幾年小學,由於不甘忍受地主的剝削,1926年參加革命,同父親一道跟隨毛主席赤膽忠心、出生入死。在血雨腥風的第三次反圍剿中,父子倆在戰場上見了一面,即成永訣。擦乾眼淚,譚政文又投入了第四次反圍剿。

譚政文在蘇維埃時期即為中央偵察科科長、審訊科科長,後歷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副處長、晉綏分局社會部部長、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各種重要職務。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他出任北平市公安局局長,並任北平市委常委兼社會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其先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廣東省政府委員、公安廳廳長及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兼任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司令部第一政治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著有《審訊學》。

馬口英雄 在烈火中永生

1960年2月26日晚,英德商業局馬口造紙廠的一場大火,將英德這個粵北山區縣城的知名度,從韶關到廣東,再到全國,甚至引起了許多友好國家的關注,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馬口事件”和後續的“馬口滅火英雄大營救”。穿過59年的光陰,馬口烈士為將國家財產損失減至最低,在火海中旋進旋出、屢仆屢起的壯舉,仍然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

【烈火凶猛】數百警民浴火搶救國家財產

1960年2月26日黃昏,晚霞映照著英德縣(今英德市)馬口硫鐵礦。馬口硫鐵礦的公安幹部和警察剛吃過晚飯,突然,屋外傳來一陣緊張的呼喊:“西廟著火了,快跑,快跑!”

馬口礦區西北部的馬口造紙廠失火了!著火的是竹木結構的茅房,極易燃燒,起火後10餘分鐘便把宿舍燒燬,火勢快速蔓延至廠房,柴油、造紙的原材料等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駐礦警察(屬武警廣東總隊韶關大隊四中隊)和幹部迅速集中,民警隊副區隊長蔣文雄和採礦車間分隊長馬德林向大家說:“我們是人民的警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的財產受損,礦領導決定立刻組織搶救隊伍。誰願意去,請報名!”所有人都站出來說:“我去!我去!”49名民警和幹部被批准參加救火。

曾在執行任務時跌斷手骨的車間副主任高俊升拿著鋤頭,當上臨時的消防隊員,礦勞教所的管教幹部和一些勞教人員(當年馬口礦是勞動教養人員的改造點)也加入了滅火隊伍。奔跑的、坐汽車的、踩單車的……頃刻間,數百警民聚集到造紙廠前的空地。

當滅火隊伍趕到造紙廠時,廠房烈火騰空,火舌捲揚。“裡面還有什麼?”“幾桶柴油!機器!剛才已經爆炸了一桶,現在進去十分危險!”造紙廠職工告訴前來滅火的英雄們。

在那個困難時期,油比金子還貴,馬德林說:“一定要想辦法把油救出來。”

油桶已燒紅,上面的蓋子也鼓了起來,隨時都可能爆炸,但沒有人退縮。馬德林抱著一個滅火瓶,疾喝一聲,首先衝進火場。接著,他的戰友蔡明莊、郭良珍、蘇滿基、鄧光福、沈發福等毅然衝了進去。有的搶救物資,有的用滅火筒向烈火噴射,有的使勁挖土,將泥土一剷剷拋向烈火,有人甚至直接用手去搬油桶。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把柴油搶救出來,儘快把大火撲滅,把損失減到最低。就這樣,他們用血肉之軀搶救出兩桶一米多高的柴油。

不朽的警魂

被炸壞的吉普車。

突然,他們發現旁邊還有半桶柴油,但情況已十分危急,隊長大喊一聲“快撤!退!”話音未落,一聲巨響,油桶炸開了,“火雨”頃刻間把勇士們燒成了“火人”。有人打滾,可剛犁過的田地並不平整,根本沒法壓滅火苗,於是他們通過互相摟抱來滅火;有人一次次衝進火海,把昏迷的戰友拖出來。有戰友去抱全身已被燒得不成樣子的馬德林,他卻不停地重複:前面,那個誰還在前面……

經過勇士們的奮力拼搏,大火終被撲滅。但鄧光福、阮恩裕等民警當場光榮犧牲,其餘人則被燒傷,暈倒在地。

【合力搶救】獻血隊伍排到幾公里外

起火和傷人的消息很快傳開。在省委的指示下,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立即派出醫生和護士前往英德縣參加搶救。全縣眾多機關幹部、工人、農民、學生、居民組成了2000餘人的輸血隊伍,從醫院一直排到大街幾公里外,三天三夜等待著驗血、獻血。

不朽的警魂

當年韶關醫院的醫護人員緊急搬運藥品,準備救治傷員。

在搶救滅火英雄傷員的日子裡,全國各地的慰問信像雪片一樣飛來;牛奶、罐頭等當時全國最好的食物被一批批送來;省人民醫院將普通病房改裝成隔離室,行政人員當起臨時木工、泥水工;最有經驗的醫生和最優秀的護士都被調來……

在黨中央和全國各地人民的熱切關懷以及醫務人員的奮力搶救下,有43名傷員康復出院,陸續重返戰鬥崗位,但其中13人(8名公安武警戰士和5名公安幹部)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不朽的警魂

2005年4月1日,《羊城晚報》一則《馬口事件不止13人犧牲,埋名六壯士揭出塵封內幕》的報道,揭示當年因馬口硫鐵礦大火犧牲的英雄不止13人,那場戰鬥中還有3名解除勞教就業人員和3名正在勞教的人員獻出了生命。但由於身份“特殊”,他們的名字始終沒有出現在滅火英雄譜中。據此,在“馬口事件”中犧牲的勇士應為19人。

方子林 為反特鬥爭獻出23歲的生命

方子林,江門開平人,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2月5日,廣東省佛山專員公署任命其為江門市公安局副局長。

1957年,臺灣當局採用爆破手段對大陸進行恐怖活動,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0月12日,方子林在接受一項特別偵破任務時,不幸被特務分子的定時炸彈炸中,光榮犧牲,年僅23歲。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解放初期的省公安廳(位於廣州抗日西路,現和平西路)。

譚政文 華南公安“拓荒牛”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廣東公安70年的歷史長河中,英才輩出,各領風騷,但從事業開拓方面來講,首任公安廳廳長譚政文堪稱廣東公安第一人。

譚政文是在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的任上調來廣東的,那是共和國開國禮炮震響不久的1949年11月。在這之前,他正鋪展開北平公安工作的宏圖大略。隨同譚政文南下的還有王寧、何明、湯光禮、張傑等北平市公安局的十幾名骨幹。南下的行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平靜:這不是春風得意地走馬上任,他們是去投入另一場戰鬥。那裡,大批國民黨散兵遊勇、土匪惡霸、潛伏特務正無孔不入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瘋狂反撲,譚政文完全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不朽的警魂

譚政文在批閱文件。

譚政文南下後的職務是中共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廣州市公安局局長。他下火車後面臨的任務是立即組建公安廳和公安隊伍,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迅速打退敵人的瘋狂反撲,每個事項都千鈞一髮、刻不容緩。

當時負責譚政文辦公室機要、檔案等工作的王秀蘭同志說,譚政文到任後完全是一種忘我的狀態,盡顯鞠躬盡瘁的精神。譚政文當時住在廣州市東山區農林上路一幢2層小樓裡。在這個小房間裡,只有一張普通的辦公桌和一張很小的飯桌,外加幾把椅子,完全是作戰時期簡易指揮部的陳設佈置。譚政文就在這個簡陋的小空間裡,運籌指揮著“兩廣”的對敵鬥爭。

由於身兼多職,公務繁忙,他經常凌晨一兩點才能從華南分局開完會回來,緊接著又通知各處處長研究佈置工作到三四點,再處理急件後才能躺下,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五六個小時。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勸他不要長期熬夜,他說,工作上的事絕不能耽誤,公安工作就必須是這個樣子。他不苟言笑,雷厲風行,也實在沒有工夫說工作以外的話。他常教育大家,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自身也說到做到:早飯常年都是一碗粥、一個饅頭和一點榨菜。他性子較急,工作時批評起人來很嚴厲,但他也很關心同志,曾多次督催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王秀蘭學文化。

正是以這樣一種嘔心瀝血、雷厲風行、夜以繼日的精神,譚政文在1949年南下到1953年調任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的短短几年中,迅速開拓出一個華南公安工作新局面:以德、才、能,尤其是以德為標準,組建了廣東省公安廳。他所任用的各處、室負責人,以後不少擔任了廳長、政法委書記或省委省政府領導等職位,成為廣東省政法戰線的中堅力量。

創辦了廣東公安學校。在1950年對敵鬥爭仍十分艱鉅的情況下,譚政文即高屋建瓴地將培養公安人才提到了議事日程。出色完成了保衛華南分局機關的光榮任務,抓獲了企圖暗殺葉劍英同志的特務。

在華南分局的領導下,全省消滅國民黨反動武裝分子4萬餘名,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還禁絕了賭博、煙毒、娼妓等舊社會醜惡現象。僅3年,便極大地穩定了廣東社會治安局面。

但戰爭時期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建國後大量、超負荷的工作,嚴重損壞了譚政文的健康。1953年調任北京後,他的身體便處於不支的狀態。1961年12月12日,譚政文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51歲。

人物檔案

譚政文:1910年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一個窮苦農家,念過幾年小學,由於不甘忍受地主的剝削,1926年參加革命,同父親一道跟隨毛主席赤膽忠心、出生入死。在血雨腥風的第三次反圍剿中,父子倆在戰場上見了一面,即成永訣。擦乾眼淚,譚政文又投入了第四次反圍剿。

譚政文在蘇維埃時期即為中央偵察科科長、審訊科科長,後歷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副處長、晉綏分局社會部部長、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各種重要職務。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他出任北平市公安局局長,並任北平市委常委兼社會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其先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廣東省政府委員、公安廳廳長及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兼任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司令部第一政治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著有《審訊學》。

馬口英雄 在烈火中永生

1960年2月26日晚,英德商業局馬口造紙廠的一場大火,將英德這個粵北山區縣城的知名度,從韶關到廣東,再到全國,甚至引起了許多友好國家的關注,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馬口事件”和後續的“馬口滅火英雄大營救”。穿過59年的光陰,馬口烈士為將國家財產損失減至最低,在火海中旋進旋出、屢仆屢起的壯舉,仍然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

【烈火凶猛】數百警民浴火搶救國家財產

1960年2月26日黃昏,晚霞映照著英德縣(今英德市)馬口硫鐵礦。馬口硫鐵礦的公安幹部和警察剛吃過晚飯,突然,屋外傳來一陣緊張的呼喊:“西廟著火了,快跑,快跑!”

馬口礦區西北部的馬口造紙廠失火了!著火的是竹木結構的茅房,極易燃燒,起火後10餘分鐘便把宿舍燒燬,火勢快速蔓延至廠房,柴油、造紙的原材料等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駐礦警察(屬武警廣東總隊韶關大隊四中隊)和幹部迅速集中,民警隊副區隊長蔣文雄和採礦車間分隊長馬德林向大家說:“我們是人民的警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的財產受損,礦領導決定立刻組織搶救隊伍。誰願意去,請報名!”所有人都站出來說:“我去!我去!”49名民警和幹部被批准參加救火。

曾在執行任務時跌斷手骨的車間副主任高俊升拿著鋤頭,當上臨時的消防隊員,礦勞教所的管教幹部和一些勞教人員(當年馬口礦是勞動教養人員的改造點)也加入了滅火隊伍。奔跑的、坐汽車的、踩單車的……頃刻間,數百警民聚集到造紙廠前的空地。

當滅火隊伍趕到造紙廠時,廠房烈火騰空,火舌捲揚。“裡面還有什麼?”“幾桶柴油!機器!剛才已經爆炸了一桶,現在進去十分危險!”造紙廠職工告訴前來滅火的英雄們。

在那個困難時期,油比金子還貴,馬德林說:“一定要想辦法把油救出來。”

油桶已燒紅,上面的蓋子也鼓了起來,隨時都可能爆炸,但沒有人退縮。馬德林抱著一個滅火瓶,疾喝一聲,首先衝進火場。接著,他的戰友蔡明莊、郭良珍、蘇滿基、鄧光福、沈發福等毅然衝了進去。有的搶救物資,有的用滅火筒向烈火噴射,有的使勁挖土,將泥土一剷剷拋向烈火,有人甚至直接用手去搬油桶。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把柴油搶救出來,儘快把大火撲滅,把損失減到最低。就這樣,他們用血肉之軀搶救出兩桶一米多高的柴油。

不朽的警魂

被炸壞的吉普車。

突然,他們發現旁邊還有半桶柴油,但情況已十分危急,隊長大喊一聲“快撤!退!”話音未落,一聲巨響,油桶炸開了,“火雨”頃刻間把勇士們燒成了“火人”。有人打滾,可剛犁過的田地並不平整,根本沒法壓滅火苗,於是他們通過互相摟抱來滅火;有人一次次衝進火海,把昏迷的戰友拖出來。有戰友去抱全身已被燒得不成樣子的馬德林,他卻不停地重複:前面,那個誰還在前面……

經過勇士們的奮力拼搏,大火終被撲滅。但鄧光福、阮恩裕等民警當場光榮犧牲,其餘人則被燒傷,暈倒在地。

【合力搶救】獻血隊伍排到幾公里外

起火和傷人的消息很快傳開。在省委的指示下,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立即派出醫生和護士前往英德縣參加搶救。全縣眾多機關幹部、工人、農民、學生、居民組成了2000餘人的輸血隊伍,從醫院一直排到大街幾公里外,三天三夜等待著驗血、獻血。

不朽的警魂

當年韶關醫院的醫護人員緊急搬運藥品,準備救治傷員。

在搶救滅火英雄傷員的日子裡,全國各地的慰問信像雪片一樣飛來;牛奶、罐頭等當時全國最好的食物被一批批送來;省人民醫院將普通病房改裝成隔離室,行政人員當起臨時木工、泥水工;最有經驗的醫生和最優秀的護士都被調來……

在黨中央和全國各地人民的熱切關懷以及醫務人員的奮力搶救下,有43名傷員康復出院,陸續重返戰鬥崗位,但其中13人(8名公安武警戰士和5名公安幹部)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不朽的警魂

2005年4月1日,《羊城晚報》一則《馬口事件不止13人犧牲,埋名六壯士揭出塵封內幕》的報道,揭示當年因馬口硫鐵礦大火犧牲的英雄不止13人,那場戰鬥中還有3名解除勞教就業人員和3名正在勞教的人員獻出了生命。但由於身份“特殊”,他們的名字始終沒有出現在滅火英雄譜中。據此,在“馬口事件”中犧牲的勇士應為19人。

方子林 為反特鬥爭獻出23歲的生命

方子林,江門開平人,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2月5日,廣東省佛山專員公署任命其為江門市公安局副局長。

1957年,臺灣當局採用爆破手段對大陸進行恐怖活動,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0月12日,方子林在接受一項特別偵破任務時,不幸被特務分子的定時炸彈炸中,光榮犧牲,年僅23歲。

不朽的警魂

放棄出國建設祖國

1934年,方子林出生於開平縣一個貧苦僑工家庭,其父親和開平大多數貧苦農民一樣,早年隻身飄洋過海去美國打工,母親帶著他們姐弟幾人在鄉下以種田為生。少年的方子林聰明好學,他一邊幫母親放牛、種田,一邊在鄉私塾讀書。解放初期,他的母親及其姐弟陸續出境定居,而方子林卻與當年無數熱血青年一樣,懷著對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滿腔熱情,憧憬著祖國的美好未來,雖經母親再三規勸,其仍留下來為社會主義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

1951年7月,方子林應徵入伍,被分配到解放軍軍事幹部學校第三期學習。不料到了省城廣州報到後,在準備集中到軍校學習前,方子林得了嚴重的腸胃病,遺憾未能成行。

回到開平後,方子林積極要求參加革命工作,這一年8月,由粵中地委團組織推薦,他加入了江門市公安局,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

剛參加公安工作的方子林聰明肯動腦筋,又虛心好學,他先在縣公安局執行股工作,積極參加當時正在全國開展的大規模鎮壓反革命運動,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貢獻自己的力量。1953年12月,年僅20歲的方子林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8月,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他被提拔為江門市公安局祕書股副股長,1955年2月被調至江門市公安局任負責偵查工作的政保股副股長,不久就升任股長。1956年12月,年輕的方子林再次被提任為江門市公安局副局長,主管偵查工作。

粉碎敵特炸船陰謀

方子林在公安機關工作的短短6年多時間,正是臺灣特務機關瘋狂對大陸進行派遣破壞時期。方子林被調到對敵鬥爭第一線的工作崗位後,全力投入反美蔣特務行動破壞鬥爭中,帶領江門偵查民警連續破獲多起臺灣特務機關派遣行動特務破壞案。

1957年5月,臺灣特務機關國防部情報局駐澳門情報組策劃爆炸來往江門至澳門的客輪。負責行動的特務組組長陳維方找上江門至澳門航線“大成興”號客船的拖輪駕駛員鄺敏,引誘其加入特務組織,任務是利用其航行於澳門與內地的方便捎帶一些東西,每次報酬100港元。當時航行於境外的船員經常接受公安機關的安全防範教育,警惕性都很高,鄺敏遂馬上將情況報告公安機關。省公安廳接報後指示方子林直接負責聯繫鄺敏,讓其假意應承敵人,以便隨時掌握敵特意圖。之後,鄺敏幫陳維方帶過兩次縱火器,這些器材最後都巧妙地落到公安機關手上。

這一年的10月,陳維方又找到鄺敏,說上頭指示要放置定時炸彈,爆炸江門至澳門的客船,事成後鄺敏可獲獎金1000港元。兩人分開後,鄺敏馬上將情況報告方子林。

10月11日15時許,鄺敏駕駛拖輪拖著“大成興”號客船到了澳門碼頭,陳維方藉口找老鄉溜上拖輪,將一個方形鐵盒和100港元交給鄺敏。為免引起陳維方的懷疑,鄺敏硬著頭皮接下。

次日7時許,鄺敏駕駛拖輪拖著“大成興”號慢慢駛離澳門碼頭。8時許,“大成興”號慢慢靠上珠海拱北口岸碼頭,旅客全部集中到邊檢口岸候檢區等候海關檢查。趁此間隙,鄺敏將鐵盒悄悄交給一名事先約好的邊檢員。很快,鐵盒就轉到方子林的手裡。

接到鐵盒後,方子林與幾名偵查員初步判斷那可能是定時炸彈,緊急磋商後決定馬上將鐵盒送往省公安廳,由省公安廳的拆彈專家進行技術處理後再帶回來給鄺敏,以免鄺敏暴露身份。

考慮到時間十分緊迫,方子林提出由他親自運送炸彈。由於怕汽車行駛時顛簸觸發炸彈,方子林將鐵盒小心翼翼地捧在懷中。9時40分,車輛行駛到珠海前山約2公里翠薇村附近時,轟隆一聲響,鐵盒突然爆炸,方子林當場被炸倒,一旁駕駛的司機也被炸成重傷,車輛失控翻在公路邊。

當時交通條件落後,廣珠公路來往車輛稀少,10餘分鐘後,過往的一輛客車發現了側翻在路邊的車輛。但等到省公安廳設在前山鎮的反行動破壞指揮點接到報告後派人趕到事發現場,方子林已經犧牲。

事件發生後,省公安廳立即指示江門市公安局嚴密封鎖消息。陳維方也因任務失敗,失去臺灣特務機關對其的信任,被調回臺灣看管倉庫。1962年11月1日,由陳維方任情報組組長的一股武裝特務在臺山赤溪蛇鼻灣偷登時被全殲,陳維方被當場擊斃,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不朽的警魂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瘋狂反撲、無孔不入的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土匪惡霸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廣東公安民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中很多人雖然離開了,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不朽的警魂

解放初期的省公安廳(位於廣州抗日西路,現和平西路)。

譚政文 華南公安“拓荒牛”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廣東公安70年的歷史長河中,英才輩出,各領風騷,但從事業開拓方面來講,首任公安廳廳長譚政文堪稱廣東公安第一人。

譚政文是在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的任上調來廣東的,那是共和國開國禮炮震響不久的1949年11月。在這之前,他正鋪展開北平公安工作的宏圖大略。隨同譚政文南下的還有王寧、何明、湯光禮、張傑等北平市公安局的十幾名骨幹。南下的行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平靜:這不是春風得意地走馬上任,他們是去投入另一場戰鬥。那裡,大批國民黨散兵遊勇、土匪惡霸、潛伏特務正無孔不入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瘋狂反撲,譚政文完全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不朽的警魂

譚政文在批閱文件。

譚政文南下後的職務是中共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廣州市公安局局長。他下火車後面臨的任務是立即組建公安廳和公安隊伍,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迅速打退敵人的瘋狂反撲,每個事項都千鈞一髮、刻不容緩。

當時負責譚政文辦公室機要、檔案等工作的王秀蘭同志說,譚政文到任後完全是一種忘我的狀態,盡顯鞠躬盡瘁的精神。譚政文當時住在廣州市東山區農林上路一幢2層小樓裡。在這個小房間裡,只有一張普通的辦公桌和一張很小的飯桌,外加幾把椅子,完全是作戰時期簡易指揮部的陳設佈置。譚政文就在這個簡陋的小空間裡,運籌指揮著“兩廣”的對敵鬥爭。

由於身兼多職,公務繁忙,他經常凌晨一兩點才能從華南分局開完會回來,緊接著又通知各處處長研究佈置工作到三四點,再處理急件後才能躺下,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五六個小時。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勸他不要長期熬夜,他說,工作上的事絕不能耽誤,公安工作就必須是這個樣子。他不苟言笑,雷厲風行,也實在沒有工夫說工作以外的話。他常教育大家,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自身也說到做到:早飯常年都是一碗粥、一個饅頭和一點榨菜。他性子較急,工作時批評起人來很嚴厲,但他也很關心同志,曾多次督催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王秀蘭學文化。

正是以這樣一種嘔心瀝血、雷厲風行、夜以繼日的精神,譚政文在1949年南下到1953年調任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的短短几年中,迅速開拓出一個華南公安工作新局面:以德、才、能,尤其是以德為標準,組建了廣東省公安廳。他所任用的各處、室負責人,以後不少擔任了廳長、政法委書記或省委省政府領導等職位,成為廣東省政法戰線的中堅力量。

創辦了廣東公安學校。在1950年對敵鬥爭仍十分艱鉅的情況下,譚政文即高屋建瓴地將培養公安人才提到了議事日程。出色完成了保衛華南分局機關的光榮任務,抓獲了企圖暗殺葉劍英同志的特務。

在華南分局的領導下,全省消滅國民黨反動武裝分子4萬餘名,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還禁絕了賭博、煙毒、娼妓等舊社會醜惡現象。僅3年,便極大地穩定了廣東社會治安局面。

但戰爭時期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建國後大量、超負荷的工作,嚴重損壞了譚政文的健康。1953年調任北京後,他的身體便處於不支的狀態。1961年12月12日,譚政文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51歲。

人物檔案

譚政文:1910年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一個窮苦農家,念過幾年小學,由於不甘忍受地主的剝削,1926年參加革命,同父親一道跟隨毛主席赤膽忠心、出生入死。在血雨腥風的第三次反圍剿中,父子倆在戰場上見了一面,即成永訣。擦乾眼淚,譚政文又投入了第四次反圍剿。

譚政文在蘇維埃時期即為中央偵察科科長、審訊科科長,後歷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副處長、晉綏分局社會部部長、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各種重要職務。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他出任北平市公安局局長,並任北平市委常委兼社會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其先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廣東省政府委員、公安廳廳長及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兼任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司令部第一政治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著有《審訊學》。

馬口英雄 在烈火中永生

1960年2月26日晚,英德商業局馬口造紙廠的一場大火,將英德這個粵北山區縣城的知名度,從韶關到廣東,再到全國,甚至引起了許多友好國家的關注,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馬口事件”和後續的“馬口滅火英雄大營救”。穿過59年的光陰,馬口烈士為將國家財產損失減至最低,在火海中旋進旋出、屢仆屢起的壯舉,仍然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

【烈火凶猛】數百警民浴火搶救國家財產

1960年2月26日黃昏,晚霞映照著英德縣(今英德市)馬口硫鐵礦。馬口硫鐵礦的公安幹部和警察剛吃過晚飯,突然,屋外傳來一陣緊張的呼喊:“西廟著火了,快跑,快跑!”

馬口礦區西北部的馬口造紙廠失火了!著火的是竹木結構的茅房,極易燃燒,起火後10餘分鐘便把宿舍燒燬,火勢快速蔓延至廠房,柴油、造紙的原材料等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駐礦警察(屬武警廣東總隊韶關大隊四中隊)和幹部迅速集中,民警隊副區隊長蔣文雄和採礦車間分隊長馬德林向大家說:“我們是人民的警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的財產受損,礦領導決定立刻組織搶救隊伍。誰願意去,請報名!”所有人都站出來說:“我去!我去!”49名民警和幹部被批准參加救火。

曾在執行任務時跌斷手骨的車間副主任高俊升拿著鋤頭,當上臨時的消防隊員,礦勞教所的管教幹部和一些勞教人員(當年馬口礦是勞動教養人員的改造點)也加入了滅火隊伍。奔跑的、坐汽車的、踩單車的……頃刻間,數百警民聚集到造紙廠前的空地。

當滅火隊伍趕到造紙廠時,廠房烈火騰空,火舌捲揚。“裡面還有什麼?”“幾桶柴油!機器!剛才已經爆炸了一桶,現在進去十分危險!”造紙廠職工告訴前來滅火的英雄們。

在那個困難時期,油比金子還貴,馬德林說:“一定要想辦法把油救出來。”

油桶已燒紅,上面的蓋子也鼓了起來,隨時都可能爆炸,但沒有人退縮。馬德林抱著一個滅火瓶,疾喝一聲,首先衝進火場。接著,他的戰友蔡明莊、郭良珍、蘇滿基、鄧光福、沈發福等毅然衝了進去。有的搶救物資,有的用滅火筒向烈火噴射,有的使勁挖土,將泥土一剷剷拋向烈火,有人甚至直接用手去搬油桶。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把柴油搶救出來,儘快把大火撲滅,把損失減到最低。就這樣,他們用血肉之軀搶救出兩桶一米多高的柴油。

不朽的警魂

被炸壞的吉普車。

突然,他們發現旁邊還有半桶柴油,但情況已十分危急,隊長大喊一聲“快撤!退!”話音未落,一聲巨響,油桶炸開了,“火雨”頃刻間把勇士們燒成了“火人”。有人打滾,可剛犁過的田地並不平整,根本沒法壓滅火苗,於是他們通過互相摟抱來滅火;有人一次次衝進火海,把昏迷的戰友拖出來。有戰友去抱全身已被燒得不成樣子的馬德林,他卻不停地重複:前面,那個誰還在前面……

經過勇士們的奮力拼搏,大火終被撲滅。但鄧光福、阮恩裕等民警當場光榮犧牲,其餘人則被燒傷,暈倒在地。

【合力搶救】獻血隊伍排到幾公里外

起火和傷人的消息很快傳開。在省委的指示下,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立即派出醫生和護士前往英德縣參加搶救。全縣眾多機關幹部、工人、農民、學生、居民組成了2000餘人的輸血隊伍,從醫院一直排到大街幾公里外,三天三夜等待著驗血、獻血。

不朽的警魂

當年韶關醫院的醫護人員緊急搬運藥品,準備救治傷員。

在搶救滅火英雄傷員的日子裡,全國各地的慰問信像雪片一樣飛來;牛奶、罐頭等當時全國最好的食物被一批批送來;省人民醫院將普通病房改裝成隔離室,行政人員當起臨時木工、泥水工;最有經驗的醫生和最優秀的護士都被調來……

在黨中央和全國各地人民的熱切關懷以及醫務人員的奮力搶救下,有43名傷員康復出院,陸續重返戰鬥崗位,但其中13人(8名公安武警戰士和5名公安幹部)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不朽的警魂

2005年4月1日,《羊城晚報》一則《馬口事件不止13人犧牲,埋名六壯士揭出塵封內幕》的報道,揭示當年因馬口硫鐵礦大火犧牲的英雄不止13人,那場戰鬥中還有3名解除勞教就業人員和3名正在勞教的人員獻出了生命。但由於身份“特殊”,他們的名字始終沒有出現在滅火英雄譜中。據此,在“馬口事件”中犧牲的勇士應為19人。

方子林 為反特鬥爭獻出23歲的生命

方子林,江門開平人,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2月5日,廣東省佛山專員公署任命其為江門市公安局副局長。

1957年,臺灣當局採用爆破手段對大陸進行恐怖活動,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0月12日,方子林在接受一項特別偵破任務時,不幸被特務分子的定時炸彈炸中,光榮犧牲,年僅23歲。

不朽的警魂

放棄出國建設祖國

1934年,方子林出生於開平縣一個貧苦僑工家庭,其父親和開平大多數貧苦農民一樣,早年隻身飄洋過海去美國打工,母親帶著他們姐弟幾人在鄉下以種田為生。少年的方子林聰明好學,他一邊幫母親放牛、種田,一邊在鄉私塾讀書。解放初期,他的母親及其姐弟陸續出境定居,而方子林卻與當年無數熱血青年一樣,懷著對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滿腔熱情,憧憬著祖國的美好未來,雖經母親再三規勸,其仍留下來為社會主義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

1951年7月,方子林應徵入伍,被分配到解放軍軍事幹部學校第三期學習。不料到了省城廣州報到後,在準備集中到軍校學習前,方子林得了嚴重的腸胃病,遺憾未能成行。

回到開平後,方子林積極要求參加革命工作,這一年8月,由粵中地委團組織推薦,他加入了江門市公安局,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

剛參加公安工作的方子林聰明肯動腦筋,又虛心好學,他先在縣公安局執行股工作,積極參加當時正在全國開展的大規模鎮壓反革命運動,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貢獻自己的力量。1953年12月,年僅20歲的方子林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8月,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他被提拔為江門市公安局祕書股副股長,1955年2月被調至江門市公安局任負責偵查工作的政保股副股長,不久就升任股長。1956年12月,年輕的方子林再次被提任為江門市公安局副局長,主管偵查工作。

粉碎敵特炸船陰謀

方子林在公安機關工作的短短6年多時間,正是臺灣特務機關瘋狂對大陸進行派遣破壞時期。方子林被調到對敵鬥爭第一線的工作崗位後,全力投入反美蔣特務行動破壞鬥爭中,帶領江門偵查民警連續破獲多起臺灣特務機關派遣行動特務破壞案。

1957年5月,臺灣特務機關國防部情報局駐澳門情報組策劃爆炸來往江門至澳門的客輪。負責行動的特務組組長陳維方找上江門至澳門航線“大成興”號客船的拖輪駕駛員鄺敏,引誘其加入特務組織,任務是利用其航行於澳門與內地的方便捎帶一些東西,每次報酬100港元。當時航行於境外的船員經常接受公安機關的安全防範教育,警惕性都很高,鄺敏遂馬上將情況報告公安機關。省公安廳接報後指示方子林直接負責聯繫鄺敏,讓其假意應承敵人,以便隨時掌握敵特意圖。之後,鄺敏幫陳維方帶過兩次縱火器,這些器材最後都巧妙地落到公安機關手上。

這一年的10月,陳維方又找到鄺敏,說上頭指示要放置定時炸彈,爆炸江門至澳門的客船,事成後鄺敏可獲獎金1000港元。兩人分開後,鄺敏馬上將情況報告方子林。

10月11日15時許,鄺敏駕駛拖輪拖著“大成興”號客船到了澳門碼頭,陳維方藉口找老鄉溜上拖輪,將一個方形鐵盒和100港元交給鄺敏。為免引起陳維方的懷疑,鄺敏硬著頭皮接下。

次日7時許,鄺敏駕駛拖輪拖著“大成興”號慢慢駛離澳門碼頭。8時許,“大成興”號慢慢靠上珠海拱北口岸碼頭,旅客全部集中到邊檢口岸候檢區等候海關檢查。趁此間隙,鄺敏將鐵盒悄悄交給一名事先約好的邊檢員。很快,鐵盒就轉到方子林的手裡。

接到鐵盒後,方子林與幾名偵查員初步判斷那可能是定時炸彈,緊急磋商後決定馬上將鐵盒送往省公安廳,由省公安廳的拆彈專家進行技術處理後再帶回來給鄺敏,以免鄺敏暴露身份。

考慮到時間十分緊迫,方子林提出由他親自運送炸彈。由於怕汽車行駛時顛簸觸發炸彈,方子林將鐵盒小心翼翼地捧在懷中。9時40分,車輛行駛到珠海前山約2公里翠薇村附近時,轟隆一聲響,鐵盒突然爆炸,方子林當場被炸倒,一旁駕駛的司機也被炸成重傷,車輛失控翻在公路邊。

當時交通條件落後,廣珠公路來往車輛稀少,10餘分鐘後,過往的一輛客車發現了側翻在路邊的車輛。但等到省公安廳設在前山鎮的反行動破壞指揮點接到報告後派人趕到事發現場,方子林已經犧牲。

事件發生後,省公安廳立即指示江門市公安局嚴密封鎖消息。陳維方也因任務失敗,失去臺灣特務機關對其的信任,被調回臺灣看管倉庫。1962年11月1日,由陳維方任情報組組長的一股武裝特務在臺山赤溪蛇鼻灣偷登時被全殲,陳維方被當場擊斃,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不朽的警魂

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如需授權轉載請後臺回覆“轉載”

未經授權轉載原創稿件將舉報維權

歡迎朋友圈分享

記者 張旭東 張偉

編輯 王曉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