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五、波魯斯優柔寡斷

在黑夜和狂風暴雨和掩護下,突擊隊的步兵和騎兵分別登上船筏,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一艘艘船筏向對岸駛去,當他們繞過島嶼快接近對岸時,船筏毫無遮擋,全部暴露了。岸上的印度哨兵在閃電中發現情況,飛馬向波魯斯報告。突擊隊立即下船登岸,以戰鬥隊形前進。前進不久,他們發現,登陸地點並不是河對岸,而是另一個河中小島。他們企圖再選擇一個理想的渡河點,時間已不允許,於是只草草地選擇了一個徒涉場。水道最深淺處也是淹及人的胸脯,馬匹剛能從水中露頭。

亞歷山大不顧艱險,帶頭跳進河中進行強渡,儘管水道較深,但還是成功地渡了過去。登陸後,亞歷山大命令馬上弓箭手充當前衛,騎兵集中右翼,近衛騎兵,兩個方陣步兵營構成左翼,其他弓箭手、標槍手和印度同盟軍部署在側後。調整好隊伍後,亞歷山大率領騎兵全速前進,步兵則以行軍隊形的速度在後面跟進,其他部隊也隨後前來。亞歷山大對印度軍可能的行動作了三種估計和安排:如果波魯斯以全部兵力向他們進攻,力爭用騎兵將其擊潰;如果不能取勝,就採取守勢,等步兵趕來後再反擊;如果波魯斯不戰而退,就乘機追趕,趁敵人潰逃時大量砍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波魯斯接到馬其頓部隊渡河的消息後,由於沒有弄清馬其頓部隊真正作戰意圖,因此,波魯斯猶豫不決,難以定下決心。他不知這是真正的主力攻擊,還是佯攻。假如是主力,不作全力抵抗,就會陷入危險;假如是佯攻而全力以赴,就會喪失控制全局的能力。後來,波魯斯決定派他的兒子率領二千騎兵和一百二十輛戰車前去迎戰。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五、波魯斯優柔寡斷

在黑夜和狂風暴雨和掩護下,突擊隊的步兵和騎兵分別登上船筏,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一艘艘船筏向對岸駛去,當他們繞過島嶼快接近對岸時,船筏毫無遮擋,全部暴露了。岸上的印度哨兵在閃電中發現情況,飛馬向波魯斯報告。突擊隊立即下船登岸,以戰鬥隊形前進。前進不久,他們發現,登陸地點並不是河對岸,而是另一個河中小島。他們企圖再選擇一個理想的渡河點,時間已不允許,於是只草草地選擇了一個徒涉場。水道最深淺處也是淹及人的胸脯,馬匹剛能從水中露頭。

亞歷山大不顧艱險,帶頭跳進河中進行強渡,儘管水道較深,但還是成功地渡了過去。登陸後,亞歷山大命令馬上弓箭手充當前衛,騎兵集中右翼,近衛騎兵,兩個方陣步兵營構成左翼,其他弓箭手、標槍手和印度同盟軍部署在側後。調整好隊伍後,亞歷山大率領騎兵全速前進,步兵則以行軍隊形的速度在後面跟進,其他部隊也隨後前來。亞歷山大對印度軍可能的行動作了三種估計和安排:如果波魯斯以全部兵力向他們進攻,力爭用騎兵將其擊潰;如果不能取勝,就採取守勢,等步兵趕來後再反擊;如果波魯斯不戰而退,就乘機追趕,趁敵人潰逃時大量砍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波魯斯接到馬其頓部隊渡河的消息後,由於沒有弄清馬其頓部隊真正作戰意圖,因此,波魯斯猶豫不決,難以定下決心。他不知這是真正的主力攻擊,還是佯攻。假如是主力,不作全力抵抗,就會陷入危險;假如是佯攻而全力以赴,就會喪失控制全局的能力。後來,波魯斯決定派他的兒子率領二千騎兵和一百二十輛戰車前去迎戰。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由於波魯斯優柔寡斷,決心下的太遲,馬其頓軍乘機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當印度軍趕來時,亞歷山大立即帶領騎兵猛撲過去,印度軍猝不及備,結果,波魯斯的兒子和四百名士兵陣亡,戰車和車上的士兵也因道路泥濘無法撤退當了俘虜。

波魯斯聽了逃兵的彙報,才深感由於自己的猶豫造成的損失,他決心不論情況如何,必須立即行動,以全部兵力向亞歷山大進軍。這時,波魯斯雖然也知道馬其頓留守大本營的另一支牽制部隊正在渡河,但他認為這不是主力,只留下幾隻戰象和少數兵力駐守營地,對付渡河的馬其頓軍,主力則準備跟亞歷山大率領的主力決一死戰。

波魯斯選擇了一個平坦而又堅硬的地形,將三千六百名騎兵、三萬名步兵和一百八十輛戰車、二百頭戰象擺成戰鬥隊形。其展開的陣勢是:陣線第一列是戰象,每頭戰象之間相隔三米;戰象的後面由步兵構成第二列,這樣做一方面如果敵步兵衝進大象的空隙中,不但大象可以轉身踐踏他們,而且也能受到後排步兵的阻擊,步兵填補大象之間的空隙。

此外,戰象的兩翼部署了步兵,步兵陣線的兩端又部署騎兵,騎兵的前面還擺有戰車。整個計劃是,中央以戰象為核心,形成強大的防禦力量,兩翼以騎兵為主體展開突擊。

亞歷山大看到印度軍開始展開陣勢,就立即命令騎兵停止前進,等待步兵到達,就地休息恢復體力,接著根據印度軍的部署相應展開隊形。亞歷山大深知自己的優勢在於騎兵,而印度軍中央力量強大,不易突破,兩翼騎兵也旗鼓相當,唯一辦法是調開敵人,打亂陣勢,亂中取勝。最後決定,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大部騎兵向敵人左翼斜進,以攻擊波魯斯的左側翼;另一部分騎兵部署在左翼,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左翼戰鬥展開,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後,再迅速插到敵人背後,和步兵方陣一起投入戰鬥。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五、波魯斯優柔寡斷

在黑夜和狂風暴雨和掩護下,突擊隊的步兵和騎兵分別登上船筏,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一艘艘船筏向對岸駛去,當他們繞過島嶼快接近對岸時,船筏毫無遮擋,全部暴露了。岸上的印度哨兵在閃電中發現情況,飛馬向波魯斯報告。突擊隊立即下船登岸,以戰鬥隊形前進。前進不久,他們發現,登陸地點並不是河對岸,而是另一個河中小島。他們企圖再選擇一個理想的渡河點,時間已不允許,於是只草草地選擇了一個徒涉場。水道最深淺處也是淹及人的胸脯,馬匹剛能從水中露頭。

亞歷山大不顧艱險,帶頭跳進河中進行強渡,儘管水道較深,但還是成功地渡了過去。登陸後,亞歷山大命令馬上弓箭手充當前衛,騎兵集中右翼,近衛騎兵,兩個方陣步兵營構成左翼,其他弓箭手、標槍手和印度同盟軍部署在側後。調整好隊伍後,亞歷山大率領騎兵全速前進,步兵則以行軍隊形的速度在後面跟進,其他部隊也隨後前來。亞歷山大對印度軍可能的行動作了三種估計和安排:如果波魯斯以全部兵力向他們進攻,力爭用騎兵將其擊潰;如果不能取勝,就採取守勢,等步兵趕來後再反擊;如果波魯斯不戰而退,就乘機追趕,趁敵人潰逃時大量砍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波魯斯接到馬其頓部隊渡河的消息後,由於沒有弄清馬其頓部隊真正作戰意圖,因此,波魯斯猶豫不決,難以定下決心。他不知這是真正的主力攻擊,還是佯攻。假如是主力,不作全力抵抗,就會陷入危險;假如是佯攻而全力以赴,就會喪失控制全局的能力。後來,波魯斯決定派他的兒子率領二千騎兵和一百二十輛戰車前去迎戰。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由於波魯斯優柔寡斷,決心下的太遲,馬其頓軍乘機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當印度軍趕來時,亞歷山大立即帶領騎兵猛撲過去,印度軍猝不及備,結果,波魯斯的兒子和四百名士兵陣亡,戰車和車上的士兵也因道路泥濘無法撤退當了俘虜。

波魯斯聽了逃兵的彙報,才深感由於自己的猶豫造成的損失,他決心不論情況如何,必須立即行動,以全部兵力向亞歷山大進軍。這時,波魯斯雖然也知道馬其頓留守大本營的另一支牽制部隊正在渡河,但他認為這不是主力,只留下幾隻戰象和少數兵力駐守營地,對付渡河的馬其頓軍,主力則準備跟亞歷山大率領的主力決一死戰。

波魯斯選擇了一個平坦而又堅硬的地形,將三千六百名騎兵、三萬名步兵和一百八十輛戰車、二百頭戰象擺成戰鬥隊形。其展開的陣勢是:陣線第一列是戰象,每頭戰象之間相隔三米;戰象的後面由步兵構成第二列,這樣做一方面如果敵步兵衝進大象的空隙中,不但大象可以轉身踐踏他們,而且也能受到後排步兵的阻擊,步兵填補大象之間的空隙。

此外,戰象的兩翼部署了步兵,步兵陣線的兩端又部署騎兵,騎兵的前面還擺有戰車。整個計劃是,中央以戰象為核心,形成強大的防禦力量,兩翼以騎兵為主體展開突擊。

亞歷山大看到印度軍開始展開陣勢,就立即命令騎兵停止前進,等待步兵到達,就地休息恢復體力,接著根據印度軍的部署相應展開隊形。亞歷山大深知自己的優勢在於騎兵,而印度軍中央力量強大,不易突破,兩翼騎兵也旗鼓相當,唯一辦法是調開敵人,打亂陣勢,亂中取勝。最後決定,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大部騎兵向敵人左翼斜進,以攻擊波魯斯的左側翼;另一部分騎兵部署在左翼,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左翼戰鬥展開,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後,再迅速插到敵人背後,和步兵方陣一起投入戰鬥。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六、戰鬥開始

戰鬥開始後,亞歷山大率領約一千名馬上弓箭手向印度軍左翼斜進,印度軍難以招架馬其頓軍的排箭和馬匹的衝撞,部署立刻被打亂。混亂之際,亞歷山大近衛騎兵飛奔敵軍左翼進行猛烈衝擊。波魯斯急忙抽調右翼騎兵前來支援,迎擊亞歷山大的衝鋒。馬其頓軍左翼看到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便乘機插向印度軍右翼的後側。波魯斯見此,立即改變計劃,以較強的力量對付馬其頓右翼,其餘兵力則集中對抗馬其頓左翼騎兵。

這樣,波魯斯的計劃被亞歷山大的行動全盤打亂了。印度軍被迫分兵兩線,亞歷山大抓住這個機會發起攻擊。印度軍正面兵力難以抵擋,急忙向中央戰象的陣線上退卻。戰象則立即向前迎擊馬其頓騎兵,那知早已準備好的馬其頓方陣也奮勇向前,騎兵乘機後撤。他們把戰象和馭手包圍起來,從四面八方向他們投槍射箭。

這場戰鬥與過去任何戰役都不一樣。衝擊反衝擊,包圍反包圍,戰鬥異常激烈。馬其頓方陣包圍了戰象,戰象又把他們衝散;開始印度騎兵被衝散,但他們趁著正面激戰之際,又重新集中起來,反過來衝擊馬其頓騎兵,而紀律嚴明、經驗豐富的馬其頓騎兵又回過來把他們擊退。結果,戰場越縮越小,使雙方混雜在一起,他們各自為戰,拼命砍殺。擠在中間的戰象胡亂衝撞,那些無人駕馭的戰象,更是瘋狂地左衝右突,橫衝直撞,不遺餘力,不管是敵是友都受到踐踏和破壞。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五、波魯斯優柔寡斷

在黑夜和狂風暴雨和掩護下,突擊隊的步兵和騎兵分別登上船筏,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一艘艘船筏向對岸駛去,當他們繞過島嶼快接近對岸時,船筏毫無遮擋,全部暴露了。岸上的印度哨兵在閃電中發現情況,飛馬向波魯斯報告。突擊隊立即下船登岸,以戰鬥隊形前進。前進不久,他們發現,登陸地點並不是河對岸,而是另一個河中小島。他們企圖再選擇一個理想的渡河點,時間已不允許,於是只草草地選擇了一個徒涉場。水道最深淺處也是淹及人的胸脯,馬匹剛能從水中露頭。

亞歷山大不顧艱險,帶頭跳進河中進行強渡,儘管水道較深,但還是成功地渡了過去。登陸後,亞歷山大命令馬上弓箭手充當前衛,騎兵集中右翼,近衛騎兵,兩個方陣步兵營構成左翼,其他弓箭手、標槍手和印度同盟軍部署在側後。調整好隊伍後,亞歷山大率領騎兵全速前進,步兵則以行軍隊形的速度在後面跟進,其他部隊也隨後前來。亞歷山大對印度軍可能的行動作了三種估計和安排:如果波魯斯以全部兵力向他們進攻,力爭用騎兵將其擊潰;如果不能取勝,就採取守勢,等步兵趕來後再反擊;如果波魯斯不戰而退,就乘機追趕,趁敵人潰逃時大量砍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波魯斯接到馬其頓部隊渡河的消息後,由於沒有弄清馬其頓部隊真正作戰意圖,因此,波魯斯猶豫不決,難以定下決心。他不知這是真正的主力攻擊,還是佯攻。假如是主力,不作全力抵抗,就會陷入危險;假如是佯攻而全力以赴,就會喪失控制全局的能力。後來,波魯斯決定派他的兒子率領二千騎兵和一百二十輛戰車前去迎戰。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由於波魯斯優柔寡斷,決心下的太遲,馬其頓軍乘機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當印度軍趕來時,亞歷山大立即帶領騎兵猛撲過去,印度軍猝不及備,結果,波魯斯的兒子和四百名士兵陣亡,戰車和車上的士兵也因道路泥濘無法撤退當了俘虜。

波魯斯聽了逃兵的彙報,才深感由於自己的猶豫造成的損失,他決心不論情況如何,必須立即行動,以全部兵力向亞歷山大進軍。這時,波魯斯雖然也知道馬其頓留守大本營的另一支牽制部隊正在渡河,但他認為這不是主力,只留下幾隻戰象和少數兵力駐守營地,對付渡河的馬其頓軍,主力則準備跟亞歷山大率領的主力決一死戰。

波魯斯選擇了一個平坦而又堅硬的地形,將三千六百名騎兵、三萬名步兵和一百八十輛戰車、二百頭戰象擺成戰鬥隊形。其展開的陣勢是:陣線第一列是戰象,每頭戰象之間相隔三米;戰象的後面由步兵構成第二列,這樣做一方面如果敵步兵衝進大象的空隙中,不但大象可以轉身踐踏他們,而且也能受到後排步兵的阻擊,步兵填補大象之間的空隙。

此外,戰象的兩翼部署了步兵,步兵陣線的兩端又部署騎兵,騎兵的前面還擺有戰車。整個計劃是,中央以戰象為核心,形成強大的防禦力量,兩翼以騎兵為主體展開突擊。

亞歷山大看到印度軍開始展開陣勢,就立即命令騎兵停止前進,等待步兵到達,就地休息恢復體力,接著根據印度軍的部署相應展開隊形。亞歷山大深知自己的優勢在於騎兵,而印度軍中央力量強大,不易突破,兩翼騎兵也旗鼓相當,唯一辦法是調開敵人,打亂陣勢,亂中取勝。最後決定,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大部騎兵向敵人左翼斜進,以攻擊波魯斯的左側翼;另一部分騎兵部署在左翼,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左翼戰鬥展開,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後,再迅速插到敵人背後,和步兵方陣一起投入戰鬥。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六、戰鬥開始

戰鬥開始後,亞歷山大率領約一千名馬上弓箭手向印度軍左翼斜進,印度軍難以招架馬其頓軍的排箭和馬匹的衝撞,部署立刻被打亂。混亂之際,亞歷山大近衛騎兵飛奔敵軍左翼進行猛烈衝擊。波魯斯急忙抽調右翼騎兵前來支援,迎擊亞歷山大的衝鋒。馬其頓軍左翼看到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便乘機插向印度軍右翼的後側。波魯斯見此,立即改變計劃,以較強的力量對付馬其頓右翼,其餘兵力則集中對抗馬其頓左翼騎兵。

這樣,波魯斯的計劃被亞歷山大的行動全盤打亂了。印度軍被迫分兵兩線,亞歷山大抓住這個機會發起攻擊。印度軍正面兵力難以抵擋,急忙向中央戰象的陣線上退卻。戰象則立即向前迎擊馬其頓騎兵,那知早已準備好的馬其頓方陣也奮勇向前,騎兵乘機後撤。他們把戰象和馭手包圍起來,從四面八方向他們投槍射箭。

這場戰鬥與過去任何戰役都不一樣。衝擊反衝擊,包圍反包圍,戰鬥異常激烈。馬其頓方陣包圍了戰象,戰象又把他們衝散;開始印度騎兵被衝散,但他們趁著正面激戰之際,又重新集中起來,反過來衝擊馬其頓騎兵,而紀律嚴明、經驗豐富的馬其頓騎兵又回過來把他們擊退。結果,戰場越縮越小,使雙方混雜在一起,他們各自為戰,拼命砍殺。擠在中間的戰象胡亂衝撞,那些無人駕馭的戰象,更是瘋狂地左衝右突,橫衝直撞,不遺餘力,不管是敵是友都受到踐踏和破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但由於馬其頓軍多在外圍,迴旋餘地大,可以視情況衝鋒、退卻和追擊,而且標槍兵一直不停地進行投射,因而受大象的傷害較小,而夾雜在象群中間行動的印度步兵,卻遭到嚴重的傷害。最後,戰象精疲力竭,無力衝撞,就自動後撤。馬其頓騎兵乘機把印度軍全線包圍起來,馬其頓方陣把盾牌連接起來,組成密集隊形,緊緊地向他們壓過來,印度軍遭到慘重損失,只有少數人從馬其頓騎兵的空隙中逃了出去。

當戰鬥正酣時,作為牽制力量的馬其頓軍適時趕來,接替了已經疲勞的馬其頓軍,擔負起追擊印度軍的任務,繼續大量殺傷印度士兵。戰鬥中,波魯斯雖然已經身負重傷,但仍然堅持苦戰,勇敢精神極為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統帥,而且也是一名勇士。面對慘遭失敗的騎兵和戰象,大量陣亡的步兵,他毫不妥協,只要戰場上還有殘兵敗卒存在,就一直死戰不退,直到最後因失血過多,口渴力弱,無法支持,才被迫放下武器。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五、波魯斯優柔寡斷

在黑夜和狂風暴雨和掩護下,突擊隊的步兵和騎兵分別登上船筏,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一艘艘船筏向對岸駛去,當他們繞過島嶼快接近對岸時,船筏毫無遮擋,全部暴露了。岸上的印度哨兵在閃電中發現情況,飛馬向波魯斯報告。突擊隊立即下船登岸,以戰鬥隊形前進。前進不久,他們發現,登陸地點並不是河對岸,而是另一個河中小島。他們企圖再選擇一個理想的渡河點,時間已不允許,於是只草草地選擇了一個徒涉場。水道最深淺處也是淹及人的胸脯,馬匹剛能從水中露頭。

亞歷山大不顧艱險,帶頭跳進河中進行強渡,儘管水道較深,但還是成功地渡了過去。登陸後,亞歷山大命令馬上弓箭手充當前衛,騎兵集中右翼,近衛騎兵,兩個方陣步兵營構成左翼,其他弓箭手、標槍手和印度同盟軍部署在側後。調整好隊伍後,亞歷山大率領騎兵全速前進,步兵則以行軍隊形的速度在後面跟進,其他部隊也隨後前來。亞歷山大對印度軍可能的行動作了三種估計和安排:如果波魯斯以全部兵力向他們進攻,力爭用騎兵將其擊潰;如果不能取勝,就採取守勢,等步兵趕來後再反擊;如果波魯斯不戰而退,就乘機追趕,趁敵人潰逃時大量砍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波魯斯接到馬其頓部隊渡河的消息後,由於沒有弄清馬其頓部隊真正作戰意圖,因此,波魯斯猶豫不決,難以定下決心。他不知這是真正的主力攻擊,還是佯攻。假如是主力,不作全力抵抗,就會陷入危險;假如是佯攻而全力以赴,就會喪失控制全局的能力。後來,波魯斯決定派他的兒子率領二千騎兵和一百二十輛戰車前去迎戰。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由於波魯斯優柔寡斷,決心下的太遲,馬其頓軍乘機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當印度軍趕來時,亞歷山大立即帶領騎兵猛撲過去,印度軍猝不及備,結果,波魯斯的兒子和四百名士兵陣亡,戰車和車上的士兵也因道路泥濘無法撤退當了俘虜。

波魯斯聽了逃兵的彙報,才深感由於自己的猶豫造成的損失,他決心不論情況如何,必須立即行動,以全部兵力向亞歷山大進軍。這時,波魯斯雖然也知道馬其頓留守大本營的另一支牽制部隊正在渡河,但他認為這不是主力,只留下幾隻戰象和少數兵力駐守營地,對付渡河的馬其頓軍,主力則準備跟亞歷山大率領的主力決一死戰。

波魯斯選擇了一個平坦而又堅硬的地形,將三千六百名騎兵、三萬名步兵和一百八十輛戰車、二百頭戰象擺成戰鬥隊形。其展開的陣勢是:陣線第一列是戰象,每頭戰象之間相隔三米;戰象的後面由步兵構成第二列,這樣做一方面如果敵步兵衝進大象的空隙中,不但大象可以轉身踐踏他們,而且也能受到後排步兵的阻擊,步兵填補大象之間的空隙。

此外,戰象的兩翼部署了步兵,步兵陣線的兩端又部署騎兵,騎兵的前面還擺有戰車。整個計劃是,中央以戰象為核心,形成強大的防禦力量,兩翼以騎兵為主體展開突擊。

亞歷山大看到印度軍開始展開陣勢,就立即命令騎兵停止前進,等待步兵到達,就地休息恢復體力,接著根據印度軍的部署相應展開隊形。亞歷山大深知自己的優勢在於騎兵,而印度軍中央力量強大,不易突破,兩翼騎兵也旗鼓相當,唯一辦法是調開敵人,打亂陣勢,亂中取勝。最後決定,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大部騎兵向敵人左翼斜進,以攻擊波魯斯的左側翼;另一部分騎兵部署在左翼,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左翼戰鬥展開,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後,再迅速插到敵人背後,和步兵方陣一起投入戰鬥。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六、戰鬥開始

戰鬥開始後,亞歷山大率領約一千名馬上弓箭手向印度軍左翼斜進,印度軍難以招架馬其頓軍的排箭和馬匹的衝撞,部署立刻被打亂。混亂之際,亞歷山大近衛騎兵飛奔敵軍左翼進行猛烈衝擊。波魯斯急忙抽調右翼騎兵前來支援,迎擊亞歷山大的衝鋒。馬其頓軍左翼看到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便乘機插向印度軍右翼的後側。波魯斯見此,立即改變計劃,以較強的力量對付馬其頓右翼,其餘兵力則集中對抗馬其頓左翼騎兵。

這樣,波魯斯的計劃被亞歷山大的行動全盤打亂了。印度軍被迫分兵兩線,亞歷山大抓住這個機會發起攻擊。印度軍正面兵力難以抵擋,急忙向中央戰象的陣線上退卻。戰象則立即向前迎擊馬其頓騎兵,那知早已準備好的馬其頓方陣也奮勇向前,騎兵乘機後撤。他們把戰象和馭手包圍起來,從四面八方向他們投槍射箭。

這場戰鬥與過去任何戰役都不一樣。衝擊反衝擊,包圍反包圍,戰鬥異常激烈。馬其頓方陣包圍了戰象,戰象又把他們衝散;開始印度騎兵被衝散,但他們趁著正面激戰之際,又重新集中起來,反過來衝擊馬其頓騎兵,而紀律嚴明、經驗豐富的馬其頓騎兵又回過來把他們擊退。結果,戰場越縮越小,使雙方混雜在一起,他們各自為戰,拼命砍殺。擠在中間的戰象胡亂衝撞,那些無人駕馭的戰象,更是瘋狂地左衝右突,橫衝直撞,不遺餘力,不管是敵是友都受到踐踏和破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但由於馬其頓軍多在外圍,迴旋餘地大,可以視情況衝鋒、退卻和追擊,而且標槍兵一直不停地進行投射,因而受大象的傷害較小,而夾雜在象群中間行動的印度步兵,卻遭到嚴重的傷害。最後,戰象精疲力竭,無力衝撞,就自動後撤。馬其頓騎兵乘機把印度軍全線包圍起來,馬其頓方陣把盾牌連接起來,組成密集隊形,緊緊地向他們壓過來,印度軍遭到慘重損失,只有少數人從馬其頓騎兵的空隙中逃了出去。

當戰鬥正酣時,作為牽制力量的馬其頓軍適時趕來,接替了已經疲勞的馬其頓軍,擔負起追擊印度軍的任務,繼續大量殺傷印度士兵。戰鬥中,波魯斯雖然已經身負重傷,但仍然堅持苦戰,勇敢精神極為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統帥,而且也是一名勇士。面對慘遭失敗的騎兵和戰象,大量陣亡的步兵,他毫不妥協,只要戰場上還有殘兵敗卒存在,就一直死戰不退,直到最後因失血過多,口渴力弱,無法支持,才被迫放下武器。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七、戰爭結局

這一戰,印度步兵陣亡二萬人,騎兵損失三千人,戰車全部被毀,倖存的戰象全被俘獲。波魯斯的兩個兒子、本地區的總督以及其他指揮官也幾乎全被打死。而馬其頓軍隊陣亡的騎兵僅三百人,步兵七百人。

赫達斯庇戰役是古希臘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以戰術而論,是亞歷山大軍事生涯中最卓越的一個。他善於調動敵人,佯動惑敵,使印度軍鬥志麻痺鬆懈,然後進行迂迴襲擊;使敵人從有準備之敵變為混亂和倉促之敵,使之不但在力量上遇到削弱,精神上也受到打擊,從而達到在數量上以少勝多的目的。

赫達斯庇戰役結束後,亞歷山大沒有因此併吞波魯斯統治的印度,印度的王權仍交給了波魯斯,侵佔的部分土地也如數交還。因為一方面波魯斯的勇敢精神使亞歷山大深為敬佩,更主要的是,印度河流域地理廣闊複雜,亞歷山大無法也無力統治。還交國土,不僅可以以誠相待獲得印度人的好感,還可望將來得到波魯斯的支持,有利於穩定東疆。

公元前326年深秋,馬其頓軍隊離開赫達斯庇河,向南攻陷桑加拉,接著準備抵達希發西斯河,以安定整個東疆。不過,這最後的計劃沒有能夠實現。因為馬其頓軍由於長途行軍,不停戰鬥,從珀拉出發,行程已達二萬七千公里,整整度過了八年的光陰。長期的征戰,使這些“征服者”既無完備地武器,又無充足的衣物,“一身襤褸,赤足而行”。同時由於這裡天氣炎熱,暴雨不斷,河水氾濫,加上毒蛇出沒,傳染病流行,使得他們疲憊不堪,銳氣日見下降。部隊混亂,叫苦連天,士兵們私自舉行集會,紛紛要求不再遠征。

亞歷山大雄心不已,盡了最大的努力,許下許多諾言,勸說士兵跟著他完成其整個征服計劃。然而,不管他許下什麼諾言,都無濟於事,就連他的心腹戰友也都思念家鄉,主張歸國。最後,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繼續遠征的計劃,宣佈班師回國。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五、波魯斯優柔寡斷

在黑夜和狂風暴雨和掩護下,突擊隊的步兵和騎兵分別登上船筏,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一艘艘船筏向對岸駛去,當他們繞過島嶼快接近對岸時,船筏毫無遮擋,全部暴露了。岸上的印度哨兵在閃電中發現情況,飛馬向波魯斯報告。突擊隊立即下船登岸,以戰鬥隊形前進。前進不久,他們發現,登陸地點並不是河對岸,而是另一個河中小島。他們企圖再選擇一個理想的渡河點,時間已不允許,於是只草草地選擇了一個徒涉場。水道最深淺處也是淹及人的胸脯,馬匹剛能從水中露頭。

亞歷山大不顧艱險,帶頭跳進河中進行強渡,儘管水道較深,但還是成功地渡了過去。登陸後,亞歷山大命令馬上弓箭手充當前衛,騎兵集中右翼,近衛騎兵,兩個方陣步兵營構成左翼,其他弓箭手、標槍手和印度同盟軍部署在側後。調整好隊伍後,亞歷山大率領騎兵全速前進,步兵則以行軍隊形的速度在後面跟進,其他部隊也隨後前來。亞歷山大對印度軍可能的行動作了三種估計和安排:如果波魯斯以全部兵力向他們進攻,力爭用騎兵將其擊潰;如果不能取勝,就採取守勢,等步兵趕來後再反擊;如果波魯斯不戰而退,就乘機追趕,趁敵人潰逃時大量砍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波魯斯接到馬其頓部隊渡河的消息後,由於沒有弄清馬其頓部隊真正作戰意圖,因此,波魯斯猶豫不決,難以定下決心。他不知這是真正的主力攻擊,還是佯攻。假如是主力,不作全力抵抗,就會陷入危險;假如是佯攻而全力以赴,就會喪失控制全局的能力。後來,波魯斯決定派他的兒子率領二千騎兵和一百二十輛戰車前去迎戰。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由於波魯斯優柔寡斷,決心下的太遲,馬其頓軍乘機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當印度軍趕來時,亞歷山大立即帶領騎兵猛撲過去,印度軍猝不及備,結果,波魯斯的兒子和四百名士兵陣亡,戰車和車上的士兵也因道路泥濘無法撤退當了俘虜。

波魯斯聽了逃兵的彙報,才深感由於自己的猶豫造成的損失,他決心不論情況如何,必須立即行動,以全部兵力向亞歷山大進軍。這時,波魯斯雖然也知道馬其頓留守大本營的另一支牽制部隊正在渡河,但他認為這不是主力,只留下幾隻戰象和少數兵力駐守營地,對付渡河的馬其頓軍,主力則準備跟亞歷山大率領的主力決一死戰。

波魯斯選擇了一個平坦而又堅硬的地形,將三千六百名騎兵、三萬名步兵和一百八十輛戰車、二百頭戰象擺成戰鬥隊形。其展開的陣勢是:陣線第一列是戰象,每頭戰象之間相隔三米;戰象的後面由步兵構成第二列,這樣做一方面如果敵步兵衝進大象的空隙中,不但大象可以轉身踐踏他們,而且也能受到後排步兵的阻擊,步兵填補大象之間的空隙。

此外,戰象的兩翼部署了步兵,步兵陣線的兩端又部署騎兵,騎兵的前面還擺有戰車。整個計劃是,中央以戰象為核心,形成強大的防禦力量,兩翼以騎兵為主體展開突擊。

亞歷山大看到印度軍開始展開陣勢,就立即命令騎兵停止前進,等待步兵到達,就地休息恢復體力,接著根據印度軍的部署相應展開隊形。亞歷山大深知自己的優勢在於騎兵,而印度軍中央力量強大,不易突破,兩翼騎兵也旗鼓相當,唯一辦法是調開敵人,打亂陣勢,亂中取勝。最後決定,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大部騎兵向敵人左翼斜進,以攻擊波魯斯的左側翼;另一部分騎兵部署在左翼,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左翼戰鬥展開,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後,再迅速插到敵人背後,和步兵方陣一起投入戰鬥。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六、戰鬥開始

戰鬥開始後,亞歷山大率領約一千名馬上弓箭手向印度軍左翼斜進,印度軍難以招架馬其頓軍的排箭和馬匹的衝撞,部署立刻被打亂。混亂之際,亞歷山大近衛騎兵飛奔敵軍左翼進行猛烈衝擊。波魯斯急忙抽調右翼騎兵前來支援,迎擊亞歷山大的衝鋒。馬其頓軍左翼看到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便乘機插向印度軍右翼的後側。波魯斯見此,立即改變計劃,以較強的力量對付馬其頓右翼,其餘兵力則集中對抗馬其頓左翼騎兵。

這樣,波魯斯的計劃被亞歷山大的行動全盤打亂了。印度軍被迫分兵兩線,亞歷山大抓住這個機會發起攻擊。印度軍正面兵力難以抵擋,急忙向中央戰象的陣線上退卻。戰象則立即向前迎擊馬其頓騎兵,那知早已準備好的馬其頓方陣也奮勇向前,騎兵乘機後撤。他們把戰象和馭手包圍起來,從四面八方向他們投槍射箭。

這場戰鬥與過去任何戰役都不一樣。衝擊反衝擊,包圍反包圍,戰鬥異常激烈。馬其頓方陣包圍了戰象,戰象又把他們衝散;開始印度騎兵被衝散,但他們趁著正面激戰之際,又重新集中起來,反過來衝擊馬其頓騎兵,而紀律嚴明、經驗豐富的馬其頓騎兵又回過來把他們擊退。結果,戰場越縮越小,使雙方混雜在一起,他們各自為戰,拼命砍殺。擠在中間的戰象胡亂衝撞,那些無人駕馭的戰象,更是瘋狂地左衝右突,橫衝直撞,不遺餘力,不管是敵是友都受到踐踏和破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但由於馬其頓軍多在外圍,迴旋餘地大,可以視情況衝鋒、退卻和追擊,而且標槍兵一直不停地進行投射,因而受大象的傷害較小,而夾雜在象群中間行動的印度步兵,卻遭到嚴重的傷害。最後,戰象精疲力竭,無力衝撞,就自動後撤。馬其頓騎兵乘機把印度軍全線包圍起來,馬其頓方陣把盾牌連接起來,組成密集隊形,緊緊地向他們壓過來,印度軍遭到慘重損失,只有少數人從馬其頓騎兵的空隙中逃了出去。

當戰鬥正酣時,作為牽制力量的馬其頓軍適時趕來,接替了已經疲勞的馬其頓軍,擔負起追擊印度軍的任務,繼續大量殺傷印度士兵。戰鬥中,波魯斯雖然已經身負重傷,但仍然堅持苦戰,勇敢精神極為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統帥,而且也是一名勇士。面對慘遭失敗的騎兵和戰象,大量陣亡的步兵,他毫不妥協,只要戰場上還有殘兵敗卒存在,就一直死戰不退,直到最後因失血過多,口渴力弱,無法支持,才被迫放下武器。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七、戰爭結局

這一戰,印度步兵陣亡二萬人,騎兵損失三千人,戰車全部被毀,倖存的戰象全被俘獲。波魯斯的兩個兒子、本地區的總督以及其他指揮官也幾乎全被打死。而馬其頓軍隊陣亡的騎兵僅三百人,步兵七百人。

赫達斯庇戰役是古希臘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以戰術而論,是亞歷山大軍事生涯中最卓越的一個。他善於調動敵人,佯動惑敵,使印度軍鬥志麻痺鬆懈,然後進行迂迴襲擊;使敵人從有準備之敵變為混亂和倉促之敵,使之不但在力量上遇到削弱,精神上也受到打擊,從而達到在數量上以少勝多的目的。

赫達斯庇戰役結束後,亞歷山大沒有因此併吞波魯斯統治的印度,印度的王權仍交給了波魯斯,侵佔的部分土地也如數交還。因為一方面波魯斯的勇敢精神使亞歷山大深為敬佩,更主要的是,印度河流域地理廣闊複雜,亞歷山大無法也無力統治。還交國土,不僅可以以誠相待獲得印度人的好感,還可望將來得到波魯斯的支持,有利於穩定東疆。

公元前326年深秋,馬其頓軍隊離開赫達斯庇河,向南攻陷桑加拉,接著準備抵達希發西斯河,以安定整個東疆。不過,這最後的計劃沒有能夠實現。因為馬其頓軍由於長途行軍,不停戰鬥,從珀拉出發,行程已達二萬七千公里,整整度過了八年的光陰。長期的征戰,使這些“征服者”既無完備地武器,又無充足的衣物,“一身襤褸,赤足而行”。同時由於這裡天氣炎熱,暴雨不斷,河水氾濫,加上毒蛇出沒,傳染病流行,使得他們疲憊不堪,銳氣日見下降。部隊混亂,叫苦連天,士兵們私自舉行集會,紛紛要求不再遠征。

亞歷山大雄心不已,盡了最大的努力,許下許多諾言,勸說士兵跟著他完成其整個征服計劃。然而,不管他許下什麼諾言,都無濟於事,就連他的心腹戰友也都思念家鄉,主張歸國。最後,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繼續遠征的計劃,宣佈班師回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八、戰爭的影響

公元前326年11月間,馬其頓軍隊回師赫達斯庇河,隨即沿河分水陸兩路而下,第二年7月,到達印度河出海口三角洲。在那裡,大部分兵力由海上返回,其餘由亞歷山大率領沿阿拉伯海岸西返。公元前325年冬天,馬其頓軍隊回到新都巴比倫,結束了東征。

十年的征戰,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然而,靠武力征服取得的帝國是極不穩固的。為了鞏固政權,亞歷山大費盡心機,組織帝國機構,調整各國家、民族之間的關係,改革制度,以求安定,結果卻正好相反,使社會矛盾日漸尖銳。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患病死後,帝國迅速分裂,馬其頓將領各據一方,長期混戰,最後在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上形成好幾個各自獨立的王國。古典希臘城邦的歷史,由於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而結束,隨著亞歷山大帝國的崩潰,後期古希臘的歷史又由羅馬帝國的勃興而結束。

"

公元前326年6月,馬其頓軍在印度河上游的支流赫達斯庇河與印度軍展開激戰。這就是著名的赫達斯庇戰役。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一、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宣稱“大帝”。但是,這個靠武力奪得的政權是不鞏固的,邊境動亂,殘敵尤在,而帝國東部尚待征服。

另外,亞歷山大稱“大帝”後,使得過去的朋友和同伴降為臣僕,宮廷裡,大帝與臣僕之間,採取了東方的禮節和服裝,使他們更感不安。這就潛伏著不和睦的因素。後來,

亞歷山大堅持繼續東征,而他的戰友和同伴則要求結束戰爭,並反對與波斯協和,要求把他們逐出宮廷之外,亞歷山大則不同意。隨著這些因素的擴大和發展,竟形成了一個暗殺亞歷山大的陰謀集團。但這個陰謀被亞歷山大粉碎了,陰謀集團的首犯被處決。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至波斯東部和印度河流域。從軍事上說,這些行動是掃蕩波斯帝國境內的殘敵,政治上,則是為了全力鞏固整個大帝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公元前330年深秋,亞歷山大首先征服裡海地區,肅清殘敵,然後,率領重新整編了的部隊經赫拉特向南,過德蘭吉亞那地區向東北,通過荒無人煙的積雪地帶,並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329年春天,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巴克特里亞地區。後經巴克特臘渡過阿姆河(注:我國曆史上稱烏滸河)。在這裡,馬其頓先遣分隊俘獲了殺死了大流士的比蘇斯。

接著,馬其頓軍又經過粟特的皇城撒馬爾罕,進抵錫爾河(注:我國曆史上稱藥殺水)。這一帶住著遊牧民族。他們盤踞在大草原上,經常神出鬼沒,從後方突襲、騷擾馬其頓軍。亞歷山大花了很長時間和力量,才消滅了這些“騎兵游擊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

後來,這些地區的居民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避開主力,襲擊駐守在這一帶城鎮的零星的馬其頓士兵,使馬其頓軍受到損失。馬其頓軍又分兵幾路,消耗了很大力量。才鎮壓了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重新奪取“城池”。公元前328年,馬其頓軍消滅了當地部落首領斯皮塔米斯率領的反抗大軍。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二、亞歷山大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

公元前327年初,馬其頓軍包圍了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山寨。這裡四周積雪深厚,並有大量的糧草儲備。被圍者認為,憑著這天然屏障和優厚的條件,馬其頓人根本不可能攻進來。他們向馬其頓挑戰說,只有長翅膀的兵才能攻克這個防禦高地。

亞歷山大接受挑戰,立即召集部隊向他們宣佈:誰能第一個爬上山頂就給極其豐厚的獎勵,第二名以下依次給予不同的獎賞。三百名士兵帶著繩索和大鐵釘,在無人防禦的石壁下,把鐵釘插在岩石的裂縫中或冰塊裡,從懸崖上往上爬。第二天早晨,被圍者發現敵人已經佔領山頭,他們被敵人的突然出現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俯首投降。

亞歷山大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征服中亞細亞(注:該地區東起天山山麓,西達裡海,北抵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和東南部,南至興都庫什山),穩定了波斯帝國的東部北疆境。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於西部地區。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當地人民深受波斯人的奴役,因而他們視馬其頓軍隊為救星。東方卻不同,他們受到馬其頓軍殘酷的鎮壓,因而視他們為強盜、侵略者。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為此,亞歷山大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加強設防;另一方面,則竭力改變一些政策、措施,拉攏當地貴族,蒐羅所需要的軍事人員。如改換服裝,實行匍伏跪拜禮,亞歷山大與巴克特里亞國王的女兒結婚等,這些對於爭取當地部族歸順是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

但是,由於一些過火行為的滋長和陰謀者的諂媚,亞歷山大本身也越來越粗野狂妄,使得馬其頓軍的將領公開表露了一些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演變為兩次反亞歷山大的陰謀。隨著馬其頓貴族集團內部的互相鬥爭和作戰情況的變化,亞歷山大感到舊有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需要,決定對其進行改革。他把各種武裝力量聯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把留下來的同盟部隊和混合部隊的原來指揮人員全部免職,改用自己的心腹。同時,增加和擴大騎兵部隊,建立了騎兵、矛兵和弓弩手的特種部隊,以提高和加強馬其頓方陣的機動能力。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三、亞歷山大的野心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

隨著東北邊疆的平定和軍事改革,亞歷山大的野心隨之膨脹,矛頭又指向印度河流域,決心把遠征東方的計劃推向新階段。公元前327年春,馬其頓派二萬步兵、二千六百名騎兵援助。亞歷山大留下一萬名步兵、三千五百名騎兵駐防,其餘約二萬七千到三萬人的步、騎兵,由他率領遠征印度。

初夏,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山南的亞歷山大城,接著分路而進,針對戰區情況,對佔據有利地形之敵,通常採取幾路縱隊,衝擊最易突破的一點;對被圍之敵,不是四面堵截,而是給敵人留下一條逃路,把他們趕出有利地形後再消滅,對分兵固守的城鎮,則進行各個擊破。

征服奧托斯班那以後,馬其頓軍繼續向南,渡過印度河,取道坦叉始羅,到達布克法拉城。沿途許多部落紛紛派代表前往迎接,願意結成同盟,並派兵助戰。亞歷山大乘機改組了騎兵隊伍,把近衛騎兵分為七個旅,重新任命指揮官。之後又率軍向赫達斯庇河推進。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這時,在赫達斯庇河的彼岸,集結了印度軍騎兵四千人,步兵三萬人,戰車三百輛以及二百頭戰象。印度王波魯斯親自坐陣,沿河設防,決定阻擋馬其頓軍向印度進軍。亞歷山大得悉,立即派人回印度河調運船隻,他自己則率領二萬名步兵,五千騎兵和五千名印度同盟軍繼續前進。

四、亞歷山大的計劃

公元前326年6月初,馬其頓軍隊到達赫達斯庇河。亞歷山大首先派使節向印度王波魯斯發出通牒,要求他放棄阻擊,親自向亞歷山大表示臣服,結果遭到波魯斯的堅決拒絕。印度軍隊隔岸嚴加設防,分兵把守,一切可以渡河的地點都增哨加崗,戒備森嚴。

怎樣才能渡河呢?經過考慮,亞歷山大心生一計。他把部隊分成幾部分,在河岸上同時向不同的方向來回運動,使波魯斯難以捉摸馬其頓軍隊的真正意圖。亞歷山大本人則帶領一部分兵力乘機偵察一切可能的渡河的渡口和徒涉場。

時值夏季,印度到處大雨滂沱,印度河發源地積雪溶化,赫達斯庇河水漲流急。亞歷山大在來回調動部隊的同時,還命令部分從四面八方運來大量糧食物資,堆積在赫達斯庇河邊營地。開始印度王波魯斯比較警覺,時刻注視可能的變化,但馬其頓軍頻繁調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忙著搬運糧食,使波魯斯造成錯覺,以為馬其頓軍隊已經被洪水陰隔,無法渡河,準備長期駐紮,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時再渡河。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然而,亞歷山大一面拉開一個長期駐紮、等待時機的架勢,一面利用皮筏偵察河川,進行暗中窺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準備一旦有機可乘,就出其不意地偷渡。經過較長時間的偵察,亞歷山大認為波魯斯一人駐守的那一帶難以渡過,那裡兵力雄厚,還有許多戰象,而且裝備齊全,陣容嚴整。而在河道上游三十公里的拐彎處有一個拐角,拐有對面河中還有一個小島,那裡林木森森,人跡罕見,便於隱蔽,適於渡河。於是,亞歷山大便選擇這裡作為渡河地點。

為保證渡河成功,亞歷山大又巧設了一個計謀:夜裡,他命令騎兵在河岸上有意高喊殺聲,來回奔跑,並用其他各種辦法搞得河岸亂哄哄,吵嚷嚷,喧囂一片;同時還點起熊熊篝火,設崗傳令,彷彿大軍就要渡河的樣子。波魯斯不知是計,急忙趕著他的部隊,帶著戰象,隨著聲響來回奔跑,以阻止馬其頓軍隊渡河。這樣如此反覆多次,來回折騰了好幾夜,波魯斯發現原來這些喧嚷都是假的。因而就放鬆了警惕,不再跟著跑了,只是派哨兵沿岸監視。

亞歷山大看到波魯斯給穩住了,就乘此時機公開地進行渡河準備。他把三千騎兵、八千步兵留在營地,先作為牽制兵力,以欺騙敵人,然後作為後備力量,擔任支援或接替渡河突擊隊戰鬥的任務。另以五千騎兵、一萬步兵組成突擊隊作為迂迴兵力,由亞歷山大親自指揮,向渡河地點出發。為防止敵人發覺,部隊與河川保持一定距離祕密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上游三十公里處的渡河地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五、波魯斯優柔寡斷

在黑夜和狂風暴雨和掩護下,突擊隊的步兵和騎兵分別登上船筏,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一艘艘船筏向對岸駛去,當他們繞過島嶼快接近對岸時,船筏毫無遮擋,全部暴露了。岸上的印度哨兵在閃電中發現情況,飛馬向波魯斯報告。突擊隊立即下船登岸,以戰鬥隊形前進。前進不久,他們發現,登陸地點並不是河對岸,而是另一個河中小島。他們企圖再選擇一個理想的渡河點,時間已不允許,於是只草草地選擇了一個徒涉場。水道最深淺處也是淹及人的胸脯,馬匹剛能從水中露頭。

亞歷山大不顧艱險,帶頭跳進河中進行強渡,儘管水道較深,但還是成功地渡了過去。登陸後,亞歷山大命令馬上弓箭手充當前衛,騎兵集中右翼,近衛騎兵,兩個方陣步兵營構成左翼,其他弓箭手、標槍手和印度同盟軍部署在側後。調整好隊伍後,亞歷山大率領騎兵全速前進,步兵則以行軍隊形的速度在後面跟進,其他部隊也隨後前來。亞歷山大對印度軍可能的行動作了三種估計和安排:如果波魯斯以全部兵力向他們進攻,力爭用騎兵將其擊潰;如果不能取勝,就採取守勢,等步兵趕來後再反擊;如果波魯斯不戰而退,就乘機追趕,趁敵人潰逃時大量砍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波魯斯接到馬其頓部隊渡河的消息後,由於沒有弄清馬其頓部隊真正作戰意圖,因此,波魯斯猶豫不決,難以定下決心。他不知這是真正的主力攻擊,還是佯攻。假如是主力,不作全力抵抗,就會陷入危險;假如是佯攻而全力以赴,就會喪失控制全局的能力。後來,波魯斯決定派他的兒子率領二千騎兵和一百二十輛戰車前去迎戰。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由於波魯斯優柔寡斷,決心下的太遲,馬其頓軍乘機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當印度軍趕來時,亞歷山大立即帶領騎兵猛撲過去,印度軍猝不及備,結果,波魯斯的兒子和四百名士兵陣亡,戰車和車上的士兵也因道路泥濘無法撤退當了俘虜。

波魯斯聽了逃兵的彙報,才深感由於自己的猶豫造成的損失,他決心不論情況如何,必須立即行動,以全部兵力向亞歷山大進軍。這時,波魯斯雖然也知道馬其頓留守大本營的另一支牽制部隊正在渡河,但他認為這不是主力,只留下幾隻戰象和少數兵力駐守營地,對付渡河的馬其頓軍,主力則準備跟亞歷山大率領的主力決一死戰。

波魯斯選擇了一個平坦而又堅硬的地形,將三千六百名騎兵、三萬名步兵和一百八十輛戰車、二百頭戰象擺成戰鬥隊形。其展開的陣勢是:陣線第一列是戰象,每頭戰象之間相隔三米;戰象的後面由步兵構成第二列,這樣做一方面如果敵步兵衝進大象的空隙中,不但大象可以轉身踐踏他們,而且也能受到後排步兵的阻擊,步兵填補大象之間的空隙。

此外,戰象的兩翼部署了步兵,步兵陣線的兩端又部署騎兵,騎兵的前面還擺有戰車。整個計劃是,中央以戰象為核心,形成強大的防禦力量,兩翼以騎兵為主體展開突擊。

亞歷山大看到印度軍開始展開陣勢,就立即命令騎兵停止前進,等待步兵到達,就地休息恢復體力,接著根據印度軍的部署相應展開隊形。亞歷山大深知自己的優勢在於騎兵,而印度軍中央力量強大,不易突破,兩翼騎兵也旗鼓相當,唯一辦法是調開敵人,打亂陣勢,亂中取勝。最後決定,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大部騎兵向敵人左翼斜進,以攻擊波魯斯的左側翼;另一部分騎兵部署在左翼,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左翼戰鬥展開,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後,再迅速插到敵人背後,和步兵方陣一起投入戰鬥。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六、戰鬥開始

戰鬥開始後,亞歷山大率領約一千名馬上弓箭手向印度軍左翼斜進,印度軍難以招架馬其頓軍的排箭和馬匹的衝撞,部署立刻被打亂。混亂之際,亞歷山大近衛騎兵飛奔敵軍左翼進行猛烈衝擊。波魯斯急忙抽調右翼騎兵前來支援,迎擊亞歷山大的衝鋒。馬其頓軍左翼看到印度騎兵全部投入戰鬥,便乘機插向印度軍右翼的後側。波魯斯見此,立即改變計劃,以較強的力量對付馬其頓右翼,其餘兵力則集中對抗馬其頓左翼騎兵。

這樣,波魯斯的計劃被亞歷山大的行動全盤打亂了。印度軍被迫分兵兩線,亞歷山大抓住這個機會發起攻擊。印度軍正面兵力難以抵擋,急忙向中央戰象的陣線上退卻。戰象則立即向前迎擊馬其頓騎兵,那知早已準備好的馬其頓方陣也奮勇向前,騎兵乘機後撤。他們把戰象和馭手包圍起來,從四面八方向他們投槍射箭。

這場戰鬥與過去任何戰役都不一樣。衝擊反衝擊,包圍反包圍,戰鬥異常激烈。馬其頓方陣包圍了戰象,戰象又把他們衝散;開始印度騎兵被衝散,但他們趁著正面激戰之際,又重新集中起來,反過來衝擊馬其頓騎兵,而紀律嚴明、經驗豐富的馬其頓騎兵又回過來把他們擊退。結果,戰場越縮越小,使雙方混雜在一起,他們各自為戰,拼命砍殺。擠在中間的戰象胡亂衝撞,那些無人駕馭的戰象,更是瘋狂地左衝右突,橫衝直撞,不遺餘力,不管是敵是友都受到踐踏和破壞。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但由於馬其頓軍多在外圍,迴旋餘地大,可以視情況衝鋒、退卻和追擊,而且標槍兵一直不停地進行投射,因而受大象的傷害較小,而夾雜在象群中間行動的印度步兵,卻遭到嚴重的傷害。最後,戰象精疲力竭,無力衝撞,就自動後撤。馬其頓騎兵乘機把印度軍全線包圍起來,馬其頓方陣把盾牌連接起來,組成密集隊形,緊緊地向他們壓過來,印度軍遭到慘重損失,只有少數人從馬其頓騎兵的空隙中逃了出去。

當戰鬥正酣時,作為牽制力量的馬其頓軍適時趕來,接替了已經疲勞的馬其頓軍,擔負起追擊印度軍的任務,繼續大量殺傷印度士兵。戰鬥中,波魯斯雖然已經身負重傷,但仍然堅持苦戰,勇敢精神極為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統帥,而且也是一名勇士。面對慘遭失敗的騎兵和戰象,大量陣亡的步兵,他毫不妥協,只要戰場上還有殘兵敗卒存在,就一直死戰不退,直到最後因失血過多,口渴力弱,無法支持,才被迫放下武器。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七、戰爭結局

這一戰,印度步兵陣亡二萬人,騎兵損失三千人,戰車全部被毀,倖存的戰象全被俘獲。波魯斯的兩個兒子、本地區的總督以及其他指揮官也幾乎全被打死。而馬其頓軍隊陣亡的騎兵僅三百人,步兵七百人。

赫達斯庇戰役是古希臘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以戰術而論,是亞歷山大軍事生涯中最卓越的一個。他善於調動敵人,佯動惑敵,使印度軍鬥志麻痺鬆懈,然後進行迂迴襲擊;使敵人從有準備之敵變為混亂和倉促之敵,使之不但在力量上遇到削弱,精神上也受到打擊,從而達到在數量上以少勝多的目的。

赫達斯庇戰役結束後,亞歷山大沒有因此併吞波魯斯統治的印度,印度的王權仍交給了波魯斯,侵佔的部分土地也如數交還。因為一方面波魯斯的勇敢精神使亞歷山大深為敬佩,更主要的是,印度河流域地理廣闊複雜,亞歷山大無法也無力統治。還交國土,不僅可以以誠相待獲得印度人的好感,還可望將來得到波魯斯的支持,有利於穩定東疆。

公元前326年深秋,馬其頓軍隊離開赫達斯庇河,向南攻陷桑加拉,接著準備抵達希發西斯河,以安定整個東疆。不過,這最後的計劃沒有能夠實現。因為馬其頓軍由於長途行軍,不停戰鬥,從珀拉出發,行程已達二萬七千公里,整整度過了八年的光陰。長期的征戰,使這些“征服者”既無完備地武器,又無充足的衣物,“一身襤褸,赤足而行”。同時由於這裡天氣炎熱,暴雨不斷,河水氾濫,加上毒蛇出沒,傳染病流行,使得他們疲憊不堪,銳氣日見下降。部隊混亂,叫苦連天,士兵們私自舉行集會,紛紛要求不再遠征。

亞歷山大雄心不已,盡了最大的努力,許下許多諾言,勸說士兵跟著他完成其整個征服計劃。然而,不管他許下什麼諾言,都無濟於事,就連他的心腹戰友也都思念家鄉,主張歸國。最後,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繼續遠征的計劃,宣佈班師回國。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八、戰爭的影響

公元前326年11月間,馬其頓軍隊回師赫達斯庇河,隨即沿河分水陸兩路而下,第二年7月,到達印度河出海口三角洲。在那裡,大部分兵力由海上返回,其餘由亞歷山大率領沿阿拉伯海岸西返。公元前325年冬天,馬其頓軍隊回到新都巴比倫,結束了東征。

十年的征戰,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然而,靠武力征服取得的帝國是極不穩固的。為了鞏固政權,亞歷山大費盡心機,組織帝國機構,調整各國家、民族之間的關係,改革制度,以求安定,結果卻正好相反,使社會矛盾日漸尖銳。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患病死後,帝國迅速分裂,馬其頓將領各據一方,長期混戰,最後在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上形成好幾個各自獨立的王國。古典希臘城邦的歷史,由於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而結束,隨著亞歷山大帝國的崩潰,後期古希臘的歷史又由羅馬帝國的勃興而結束。

赫達斯庇戰役:馬其頓軍在亞歷山大指揮下,以少勝多幾乎完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