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對斐洛塔斯的芥蒂越來越重,在一次叛亂活動中,無辜的斐洛塔斯受到牽連,被捕之後遭到酷刑拷問,亞歷山大藏身帷幕之後聆聽審訊,對這個老將之子受到的痛苦幸災樂禍,最終斐洛塔斯被處死。

殺死兒子之後,亞歷山大對其父親帕米尼奧在軍中的權勢和聲望感到忌憚,竟然立刻派人去把帕米尼奧也處決。

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的仇敵大流士之死時,尚且能有哀慟之心,為什麼殺死自己麾下的將領,他竟然做得好像理所當然?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對斐洛塔斯的芥蒂越來越重,在一次叛亂活動中,無辜的斐洛塔斯受到牽連,被捕之後遭到酷刑拷問,亞歷山大藏身帷幕之後聆聽審訊,對這個老將之子受到的痛苦幸災樂禍,最終斐洛塔斯被處死。

殺死兒子之後,亞歷山大對其父親帕米尼奧在軍中的權勢和聲望感到忌憚,竟然立刻派人去把帕米尼奧也處決。

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的仇敵大流士之死時,尚且能有哀慟之心,為什麼殺死自己麾下的將領,他竟然做得好像理所當然?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面對大流士之死

伊蘇斯會戰後,亞歷山大俘虜了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位未出嫁的女兒。他對這些女人們表示尊重,甚至並沒有減少對她們的供應,依舊提供了優渥和安全的生活。可是自己身邊的老將,卻成了這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將軍沒有死於戰場,卻死於君王的猜忌。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對斐洛塔斯的芥蒂越來越重,在一次叛亂活動中,無辜的斐洛塔斯受到牽連,被捕之後遭到酷刑拷問,亞歷山大藏身帷幕之後聆聽審訊,對這個老將之子受到的痛苦幸災樂禍,最終斐洛塔斯被處死。

殺死兒子之後,亞歷山大對其父親帕米尼奧在軍中的權勢和聲望感到忌憚,竟然立刻派人去把帕米尼奧也處決。

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的仇敵大流士之死時,尚且能有哀慟之心,為什麼殺死自己麾下的將領,他竟然做得好像理所當然?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面對大流士之死

伊蘇斯會戰後,亞歷山大俘虜了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位未出嫁的女兒。他對這些女人們表示尊重,甚至並沒有減少對她們的供應,依舊提供了優渥和安全的生活。可是自己身邊的老將,卻成了這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將軍沒有死於戰場,卻死於君王的猜忌。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伊蘇斯戰役後,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

殺死帕米尼奧是他做過的最殘忍的事之一,使他在軍中的形象極度惡劣,很多將領認為自己的國王行兔死狗烹之事,不公正且毫無憐憫之心,人人自危。

(四)他只是衝動,他不計後果

可見,如果我們以為亞歷山大是一個絕對善良、公正的領袖,那就錯了。能夠沙場征戰十年的將領,還有誰能天真可愛呢?更可況他還愛喝酒、剛愎自用。我們可以列出好些事情,證明亞歷山大是一個衝動的人,他沒有從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那裡學到多少理性:

波斯波利斯,是大流士一世在位時始建的城市,經由他的兒子薛西斯和孫子阿爾泰薛西斯續建,6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建築極其宏大富麗。波斯波利斯並不是政治意義上的波斯首都,而是宗教慶典等盛大儀式的場所。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對斐洛塔斯的芥蒂越來越重,在一次叛亂活動中,無辜的斐洛塔斯受到牽連,被捕之後遭到酷刑拷問,亞歷山大藏身帷幕之後聆聽審訊,對這個老將之子受到的痛苦幸災樂禍,最終斐洛塔斯被處死。

殺死兒子之後,亞歷山大對其父親帕米尼奧在軍中的權勢和聲望感到忌憚,竟然立刻派人去把帕米尼奧也處決。

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的仇敵大流士之死時,尚且能有哀慟之心,為什麼殺死自己麾下的將領,他竟然做得好像理所當然?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面對大流士之死

伊蘇斯會戰後,亞歷山大俘虜了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位未出嫁的女兒。他對這些女人們表示尊重,甚至並沒有減少對她們的供應,依舊提供了優渥和安全的生活。可是自己身邊的老將,卻成了這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將軍沒有死於戰場,卻死於君王的猜忌。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伊蘇斯戰役後,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

殺死帕米尼奧是他做過的最殘忍的事之一,使他在軍中的形象極度惡劣,很多將領認為自己的國王行兔死狗烹之事,不公正且毫無憐憫之心,人人自危。

(四)他只是衝動,他不計後果

可見,如果我們以為亞歷山大是一個絕對善良、公正的領袖,那就錯了。能夠沙場征戰十年的將領,還有誰能天真可愛呢?更可況他還愛喝酒、剛愎自用。我們可以列出好些事情,證明亞歷山大是一個衝動的人,他沒有從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那裡學到多少理性:

波斯波利斯,是大流士一世在位時始建的城市,經由他的兒子薛西斯和孫子阿爾泰薛西斯續建,6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建築極其宏大富麗。波斯波利斯並不是政治意義上的波斯首都,而是宗教慶典等盛大儀式的場所。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殘存的波斯波利斯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對斐洛塔斯的芥蒂越來越重,在一次叛亂活動中,無辜的斐洛塔斯受到牽連,被捕之後遭到酷刑拷問,亞歷山大藏身帷幕之後聆聽審訊,對這個老將之子受到的痛苦幸災樂禍,最終斐洛塔斯被處死。

殺死兒子之後,亞歷山大對其父親帕米尼奧在軍中的權勢和聲望感到忌憚,竟然立刻派人去把帕米尼奧也處決。

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的仇敵大流士之死時,尚且能有哀慟之心,為什麼殺死自己麾下的將領,他竟然做得好像理所當然?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面對大流士之死

伊蘇斯會戰後,亞歷山大俘虜了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位未出嫁的女兒。他對這些女人們表示尊重,甚至並沒有減少對她們的供應,依舊提供了優渥和安全的生活。可是自己身邊的老將,卻成了這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將軍沒有死於戰場,卻死於君王的猜忌。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伊蘇斯戰役後,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

殺死帕米尼奧是他做過的最殘忍的事之一,使他在軍中的形象極度惡劣,很多將領認為自己的國王行兔死狗烹之事,不公正且毫無憐憫之心,人人自危。

(四)他只是衝動,他不計後果

可見,如果我們以為亞歷山大是一個絕對善良、公正的領袖,那就錯了。能夠沙場征戰十年的將領,還有誰能天真可愛呢?更可況他還愛喝酒、剛愎自用。我們可以列出好些事情,證明亞歷山大是一個衝動的人,他沒有從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那裡學到多少理性:

波斯波利斯,是大流士一世在位時始建的城市,經由他的兒子薛西斯和孫子阿爾泰薛西斯續建,6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建築極其宏大富麗。波斯波利斯並不是政治意義上的波斯首都,而是宗教慶典等盛大儀式的場所。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殘存的波斯波利斯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波斯波利斯復原圖

亞歷山大攻佔了波斯波利斯之後,士兵們洗劫了這裡。

某一晚,他和軍官以及其伴侶們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中飲宴。雅典人泰綺思(Thais,通常譯為塔伊斯或苔依絲,是後來成為埃及國王的托勒密的情人,一般也被認為是高級妓女)對亞歷山大說,她跟著軍隊走遍亞洲、終於來到薛西斯的宮殿,想當年薛西斯焚燒雅典,不如今夜由她來燒燬薛西斯的宮殿來報回那一箭之仇?

亞歷山大竟然答應了!於是馬其頓人放火燒掉了這座擁有接近兩百年曆史的高雅精美的王宮……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對斐洛塔斯的芥蒂越來越重,在一次叛亂活動中,無辜的斐洛塔斯受到牽連,被捕之後遭到酷刑拷問,亞歷山大藏身帷幕之後聆聽審訊,對這個老將之子受到的痛苦幸災樂禍,最終斐洛塔斯被處死。

殺死兒子之後,亞歷山大對其父親帕米尼奧在軍中的權勢和聲望感到忌憚,竟然立刻派人去把帕米尼奧也處決。

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的仇敵大流士之死時,尚且能有哀慟之心,為什麼殺死自己麾下的將領,他竟然做得好像理所當然?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面對大流士之死

伊蘇斯會戰後,亞歷山大俘虜了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位未出嫁的女兒。他對這些女人們表示尊重,甚至並沒有減少對她們的供應,依舊提供了優渥和安全的生活。可是自己身邊的老將,卻成了這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將軍沒有死於戰場,卻死於君王的猜忌。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伊蘇斯戰役後,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

殺死帕米尼奧是他做過的最殘忍的事之一,使他在軍中的形象極度惡劣,很多將領認為自己的國王行兔死狗烹之事,不公正且毫無憐憫之心,人人自危。

(四)他只是衝動,他不計後果

可見,如果我們以為亞歷山大是一個絕對善良、公正的領袖,那就錯了。能夠沙場征戰十年的將領,還有誰能天真可愛呢?更可況他還愛喝酒、剛愎自用。我們可以列出好些事情,證明亞歷山大是一個衝動的人,他沒有從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那裡學到多少理性:

波斯波利斯,是大流士一世在位時始建的城市,經由他的兒子薛西斯和孫子阿爾泰薛西斯續建,6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建築極其宏大富麗。波斯波利斯並不是政治意義上的波斯首都,而是宗教慶典等盛大儀式的場所。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殘存的波斯波利斯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波斯波利斯復原圖

亞歷山大攻佔了波斯波利斯之後,士兵們洗劫了這裡。

某一晚,他和軍官以及其伴侶們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中飲宴。雅典人泰綺思(Thais,通常譯為塔伊斯或苔依絲,是後來成為埃及國王的托勒密的情人,一般也被認為是高級妓女)對亞歷山大說,她跟著軍隊走遍亞洲、終於來到薛西斯的宮殿,想當年薛西斯焚燒雅典,不如今夜由她來燒燬薛西斯的宮殿來報回那一箭之仇?

亞歷山大竟然答應了!於是馬其頓人放火燒掉了這座擁有接近兩百年曆史的高雅精美的王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英國畫家約書亞·雷諾茲畫出的泰依斯

這是在酒醉之後的衝動,還是早有預謀以代表希臘人對薛西斯的憤怒,我們現在已經不得而知。這座宮殿如今只剩斷壁殘垣,還有13根中央大廳的石柱,蕭索地立在波斯波利斯的臺基上,證明著這裡曾經的繁榮輝煌。1736年,亨德爾創作的頌歌《亞歷山大大帝盛宴》即表現此事。

"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君王也是人,而且很可能是猜忌心重、性情冷漠的人。跟在君王身邊固然有從龍之功,但也容易因為他的喜怒無常而突然喪命——連寫遺囑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的“宮心計”我們看得太多,來看看外國的君主。沐浴在同樣的太陽光之下,他們一樣殘暴昏庸,“不著調”的時候也令人心驚膽戰。

(一)你猜不出君主的決定

對古代的專制集權君王來說,大多數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決。這使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時會感嘆一聲:他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牽動著無數的金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

如果他心情好,畫面是這樣的:

亞歷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大帝之一,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有一次,他攻破了底比斯城,在這個城市中發生了一件“小事”,需要他來斷案——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的軍隊攻破底比斯城

城破以後,一位隊無法無天的隊長強姦了一位叫泰摩克利(Timoelea)的婦女。也許這個婦女的住宅看起來比較豪華,使泰摩克利動了“人財兩得”的念頭。他逼問剛剛被他凌辱過的女人,想知道這家人的錢財藏在哪裡,這位婦女非常冷靜,她說財寶都在花園的水井中。貪婪的隊長俯身查看水井時,婦女突然將他推下去,還扔下大石,把他殺死在井裡。

這有點像《西遊記》裡烏雞國的故事,只是這位泰摩克利是真死了,沒有豬八戒把他馱出來。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這位出身高貴、神情鎮靜的婦女被綁送到亞歷山大面前。她並沒有對亞歷山大喊冤,反而說,“我的兄弟瑟吉尼斯(Theagenes)曾經擔任指揮官,死於與你爹菲利普戰鬥的奇羅尼亞會戰中。”那意思好像是:我們兩家是世仇啊!亞歷山大你看著辦吧。

亞歷山大並不計較這段世仇,甚至認為泰摩克利死得活該。他體諒這位婦女,大方地釋放了她,允許她和她的兒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或許會給我們一個錯覺,亞歷山大是仁慈的,是講道理的、有廣闊胸襟的。

對,在某些時候,君王是仁慈的。但他不一定總是仁慈,比如那個被一矛刺死的克里斯都,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這位大帝荒謬而粗暴。

(二)克里斯都:忠心耿耿卻被紮了個對穿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心情不好,或者是酒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克里斯都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著名將領。在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身陷重圍,敵軍將領一斧頭劈到亞歷山大頭上,幸好有頭盔擋住。第二斧再來時,是克里斯都挺身而出,阻擋了這致命的一斧,救下了亞歷山大的性命。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險些喪命,忠心將領及時護主

他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將。亞歷山大走到哪裡,他就跟著征戰到哪裡。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他也陪著去印度。此時他的身份已經很尊貴了,是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總督。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形象(第158窟)

也許是對印戰爭的失利重挫了亞歷山大軍隊的士氣,也許是從連年征戰的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反而覺得太閒,人生失去了方向,將士們的鬥志渙散了,就連克里斯都也逐漸對自己的大帝不滿了。公元前328年,從印度返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大家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從印度回國之路,就是一條飲宴之路。大家放肆地飲酒,都喝多了。

有人在飲宴時唱起詩歌,羞辱和嘲諷那些被蠻族打敗的馬其頓百夫長。老將們認為如此侮辱同袍實在不可接受,但亞歷山大身邊的年輕人們卻聽得很開心。

克里斯都喝醉了,他突然發怒說,這些馬其頓人即使運氣不好落入敵手,也比這些只會嘲笑他們的人強得多!

這句話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亞歷山大大帝本來就是馬其頓出身,馬其頓人都是從最初就跟著亞歷山大大帝打天下的元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候,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卻可能引爆全場。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我們相信他此時也已經喝多了——居然接口說:

克里斯都,你覺得他們是運氣不好而不是懦弱無能嗎?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覺得戳到了你的痛處了?

克里斯都立刻回敬說:

天神之子啊(亞歷山大自認、也被宣傳為宙斯的兒子),記得格拉尼庫斯會戰嗎,就是我這個懦夫救了你!你今天能夠坐上這個亞洲之王的寶座,可不是因為你吹噓的啥阿蒙神的兒子,而是靠你嘲笑的這些馬其頓人流的血和受的傷堆起來的!

以克里斯都對於亞歷山大的尊敬來看,這些話他平時是一個字都萬萬不敢說的,他擺明了是在發酒瘋。也許平時對自己的君王已經積累了太多不滿,他竟然當著四周許多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數落自己的國王,批評他重用波斯人而看輕一路跟著他打天下的馬其頓人,甚至居然還要大家放棄希臘的習慣,像蠻族一樣對著他的波斯腰帶和波斯白色袍服跪拜!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被波斯人俘虜的瓦勒良皇帝。注意,本圖僅供參考,該事件發生在亞歷山大去世五百餘年後……

亞歷山大接受波斯習俗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馬其頓人真心擁護,畢竟這麼多年來,波斯人一直是希臘人的大仇人。但亞歷山大容不得質疑,後來的凱利昔尼斯對採用波斯的跪拜禮儀有意見,也被殺了,可見這事真不能提。

憤怒的亞歷山大抓起蘋果砸到克里斯都身上,還想找佩劍砍他,好在衛士把劍藏起來了。亞歷山大又命令號角手吹號通知在營地裡發生了重大動亂,號角手擔心引起全軍恐慌,也沒有照做,被亞歷山大狠狠打了一拳。

喝醉了的克里斯都居然沒有想著趕緊逃跑。在亞歷山大怒火攻心的時候,勸架的朋友們把克里斯都拉到室外,想讓兩個人都冷靜一下,但克里斯都卻立刻從另一扇門走了進來,嘴裡傲慢地唱著歐里庇得斯《安德洛瑪克》中的臺詞:“可憐希臘人,相爭亂紛紛”。

這時狂暴的亞歷山大用從衛士手裡奪來的長矛,把剛剛掀起門簾走入的克里斯都刺了個透心涼。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酒後殺友

新總督克里斯都只來得及叫喊一聲,就撲倒在地,氣絕身亡。

狂怒的亞歷山大這才清醒過來,所有人都沉默看著克里斯都的屍體。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失去了他們的總督,亞歷山大失去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戰友。他後悔莫及,拔出長矛朝自己的咽喉刺去,被衛士阻止,拖回寢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三)雷霆雨露給了誰

被亞歷山大殺死的老臣和戰友,還不止克里斯都一個。甚至還有更荒謬的。

帕米尼奧是跟隨老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多年的將領,忠心耿耿地支持亞歷山大的任何征戰。他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指揮能力,是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高加米拉戰役

帕米尼奧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已經陣亡在亞歷山大的戰場上只有第三個兒子斐洛塔斯還在。斐洛塔斯非常信任一個從大馬士革獲得的波斯少女,常常在她面前抱怨亞歷山大,有時甚至口出狂言。天曉得這位少女通過什麼渠道,居然把這些話傳到了亞歷山大耳朵裡

於是她成了亞歷山大的一個眼線。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對斐洛塔斯的芥蒂越來越重,在一次叛亂活動中,無辜的斐洛塔斯受到牽連,被捕之後遭到酷刑拷問,亞歷山大藏身帷幕之後聆聽審訊,對這個老將之子受到的痛苦幸災樂禍,最終斐洛塔斯被處死。

殺死兒子之後,亞歷山大對其父親帕米尼奧在軍中的權勢和聲望感到忌憚,竟然立刻派人去把帕米尼奧也處決。

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的仇敵大流士之死時,尚且能有哀慟之心,為什麼殺死自己麾下的將領,他竟然做得好像理所當然?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亞歷山大面對大流士之死

伊蘇斯會戰後,亞歷山大俘虜了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位未出嫁的女兒。他對這些女人們表示尊重,甚至並沒有減少對她們的供應,依舊提供了優渥和安全的生活。可是自己身邊的老將,卻成了這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將軍沒有死於戰場,卻死於君王的猜忌。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伊蘇斯戰役後,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

殺死帕米尼奧是他做過的最殘忍的事之一,使他在軍中的形象極度惡劣,很多將領認為自己的國王行兔死狗烹之事,不公正且毫無憐憫之心,人人自危。

(四)他只是衝動,他不計後果

可見,如果我們以為亞歷山大是一個絕對善良、公正的領袖,那就錯了。能夠沙場征戰十年的將領,還有誰能天真可愛呢?更可況他還愛喝酒、剛愎自用。我們可以列出好些事情,證明亞歷山大是一個衝動的人,他沒有從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那裡學到多少理性:

波斯波利斯,是大流士一世在位時始建的城市,經由他的兒子薛西斯和孫子阿爾泰薛西斯續建,6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建築極其宏大富麗。波斯波利斯並不是政治意義上的波斯首都,而是宗教慶典等盛大儀式的場所。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殘存的波斯波利斯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波斯波利斯復原圖

亞歷山大攻佔了波斯波利斯之後,士兵們洗劫了這裡。

某一晚,他和軍官以及其伴侶們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中飲宴。雅典人泰綺思(Thais,通常譯為塔伊斯或苔依絲,是後來成為埃及國王的托勒密的情人,一般也被認為是高級妓女)對亞歷山大說,她跟著軍隊走遍亞洲、終於來到薛西斯的宮殿,想當年薛西斯焚燒雅典,不如今夜由她來燒燬薛西斯的宮殿來報回那一箭之仇?

亞歷山大竟然答應了!於是馬其頓人放火燒掉了這座擁有接近兩百年曆史的高雅精美的王宮……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英國畫家約書亞·雷諾茲畫出的泰依斯

這是在酒醉之後的衝動,還是早有預謀以代表希臘人對薛西斯的憤怒,我們現在已經不得而知。這座宮殿如今只剩斷壁殘垣,還有13根中央大廳的石柱,蕭索地立在波斯波利斯的臺基上,證明著這裡曾經的繁榮輝煌。1736年,亨德爾創作的頌歌《亞歷山大大帝盛宴》即表現此事。

隨他征戰,臨危救駕,剛當上總督就被大帝一矛刺死:伴君如伴虎

殘存的波斯波利斯

我們總會形成一個感覺,雖然亞歷山大貴為馬其頓乃至全希臘的首領,更佔有了從波斯到印度河流域的廣袤土地,被稱為是古代最卓越的名將之一,但是他的心中似乎從來沒有安全感——他本人的命運不安全,馬其頓不安全,他現在所擁有的龐大帝國也不安全……這使他時不時就會有猜忌心理,而且易於發怒,有些嗜血

有位幕僚放棄了由他防守的城堡,被殺死;

有個蠻族叛亂,被他親手用箭射死;

遠征印度期間他就感到有一些將領和總督不夠老實,就把那些忠誠度不夠的一律處死……

是啊,連克里斯都和帕米尼奧都被冤殺,別人還有誰的命能算是命呢?

注: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