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

點擊上方可訂閱關注我們哦!

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

作者:戴永紅,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儉平,四川大學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博士研究生

來源:澎湃新聞

微信平臺編輯:周悅

前幾日,在G20大阪峰會即將落幕之際,在本次峰會所達成的重要成果《大阪數字經濟宣言》的簽字儀式上,卻未見印度總理莫迪的身影,他本人甚至缺席了關於此份協議的大會討論。

印度這一看似特立獨行的立場,實際上反映了莫迪關於本國國家安全的深層憂慮,也折射出了當前印美貿易爭端的“內核”所在。

印度數字經濟繁盛背後的“中空”

一直以來,印度作為後發國家一直是“數字經濟”界的勵志傳說,其近年來領先於世界的GDP增長率有相當部分便是來自於互聯網的強力推動,印度也在莫迪的治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信市場。

今年3月召開的“數字化印度峰會”上,印度法律與司法部長、電子與信息技術部部長拉維·尚卡爾·普拉薩德(Ravi Shankar Prasad)聲稱印度於未來4-5年將實現3萬億美元(數字)經濟體的目標,並將印度打造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業中心,其中子產業創造1000萬個就業崗位,軟件業創造350-400萬個就業崗位。此外,印度政府於去年起便逐漸完善相關電子商務法規,可見印度對於本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無論是目標還是策略都是較為明確的。

然而,G20峰會上的莫迪為何又對數字經濟議題如此淡漠,甚至都沒去參加相關會議的討論,反而對數據全球化發展表現出一種“閉關鎖國”似的態度?這完全不符合以往莫迪對於印度的國際定位。

莫迪此次在G20峰會上“逃避”數字經濟的根源就在於,一旦印度數字經濟看似繁榮背後的“中空”暴露在全球資本巨鱷的面前,會顯得脆弱無比。

從技術角度來看,印度在“數字經濟”領域的虛弱,主要是由於數字基礎設施的薄弱所決定的。任何一國的數字基礎設施都是由管—端—雲這三塊所組成,而印度在這三個領域基本都處於相當弱勢的地位,這是當前印度“數字經濟”繁榮的表面下令人難堪的現實。

就“管”的層面而言,印度的數字鴻溝驚人,數據“窪地”可能成為數據流通的犧牲品。直至2018年仍然有65%的人口居住在偏遠地區,其電話普及率只有56%,而網絡普及率更是全球墊底(與坦桑尼亞同一個水平),有10億人全年無法上網(見下圖)。

一旦實現此次G20峰會所倡導的允許數據跨境自由流動的“數據流通圈”,外國政府或企業很有可能會利用資本和技術的優勢,先於印度政府掌握甚至是控制這10億尚未開發的市場,而這意味著印度政府將會失去對本國國民數據安全的控制權。此外,印度在5G、微波、量子通信等新興通訊載體的技術前沿基本處於空白或是相對落後的尷尬狀態,喪失了與掌握先進技術國家進行談判的籌碼。這一窘迫狀態促使莫迪放棄“倉促”參與數據流通的全球化進程,對本國的電信和互聯網產業進行市場保護,延續以往“攘外必先安內”的開放策略。

「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

2018年印度網絡普及率全球排名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 圖

就“端”的層面而言,在印度,作為互聯網載體的智能手機市場基本被外國公司瓜分。印度本國的手機制造商依然還停留在“功能機”階段,這一方面是由於技術的原因,但更多地還是由於印度電信基礎設施薄弱、貧困偏遠人口眾多所導致的。即使是在迅速崛起的智能機市場,印度本土的Micromax在2018年僅僅是佔了5%的份額,全年銷售前十的智能機品牌也僅有Micromax一家上榜,國外的手機品牌佔據了印度市場的半壁江山。

就“雲”的層面而言,印度在設備和雲計算領域都極為落後。“雲計算”可謂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它是數據採集和分析的關鍵樞紐,但印度的“雲計算”卻連基本的數據採集都無法保證。據聯合國統計,印度僅僅符合基本雲服務的“最低”互聯網基礎設施標準,資本的欠缺使得光纖和寬帶的建設成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瓶頸。不僅如此,印度本土雖然有一些雲計算服務公司,如Tata諮詢服務公司、Infosys和WIPRO等,但超大型數據中心卻掌握在美國企業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s)和微軟(Microsoft Azure)的手中,技術的鴻溝與代差是顯而易見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印度數字經濟的“高樓”卻建立在基礎設施(管—端—雲)都極為薄弱的“窪地”甚至是“沼澤”之上,這直接決定了莫迪在G20峰會上對數字經濟議題的態度,也引發了印美貿易戰難以調和的深層次矛盾。

莫迪“先打掃”與美國“先請客”

作為尼赫魯之後最具改革精神的莫迪總理,他深刻認識到印度數字經濟繁榮背後的虛弱,因而自他上任以來便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試圖帶領印度實現跨越式發展,進而在“打掃乾淨屋子”的前提下再歡迎全球數據流通這位“客人”——數據強國(如美國、日本)。

莫迪上任後不久,便於2016進行“壯士斷腕”式的改革——推行“廢鈔令”,看似是打擊腐敗,實際上是莫迪總理意欲強行將印度拉入“無現金社會”的數字經濟時代,這從政府引入基於Aadhaar的KYC(實名制)、推出BHIM(貨幣統一界面)、移動互聯網商業化以及在監管範圍內識別金融科技的進步等政策措施便可見端倪。

然而,印度國內使用數字平臺進行購物或社交網絡使其成為技術公司利潤豐厚市場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數據洩露事件(如2018年7月,印度聯邦警察調查劍橋分析公司濫用 Facebook用戶數據的情況,新德里懷疑其中包括有關印度用戶的信息)促使政府制定強有力的數據保護規則。為了本國的數據安全,印度政府於2018年確定了一項總體數據保護法,當局希望將信息存儲在本地,以便調查機構和國家安全機構在進行調查時獲取信息,更希望以此來保證本國相關敏感數據不被他國所利用。

但是,印度這一“先打掃”的政策卻侵犯到了美國的科技巨頭,更影響到了美國對於印度的勢力滲透。亞馬遜、IBM、微軟、谷歌、甲骨文公司,以及銷售力量網絡公司等提供雲服務的美國企業將遭受衝擊,他們將不得不增設在印度境內的雲存儲設備,以便繼續為印度企業提供服務,而印度電費等成本較高,企業利潤空間勢必縮小,而數據使用的自由度更是直接受限。

不僅如此,這背後的政治利益更是超出了其表面的“商業利益”。當前數字經濟風起雲湧,在前沿推動的貌似是一些跨國企業,但他們的背後卻是美國金融霸權的代言人,“數字經濟”是一個“強者恆強、更強”的馬太效應遊戲。美國利用金融、數字技術的優勢,掌握關乎各國國家安全的經濟數據,甚至是推動“全球數字貨幣”的發行(如最近甚囂塵上的天秤幣——Libra)以控制各國的國計民生,便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肆無忌憚地實現霸權的“長臂管轄”。

因此,特朗普發怒了!他無法接受美國企業利益受損,更不滿於莫迪“維護本國國家安全”的舉動,這也成為美國以終止印度普惠制(GSP)貿易地位的決定來“敲打”印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出人意料的是,莫迪拒絕妥協!自6月16日起,印度對28種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此為標誌,美印貿易戰打響。

印美貿易爭端未來可能走多遠

其實,莫迪並非沒有妥協過,作為一個“貧油國”卻放棄了“價廉油美”的伊朗,就是希望以此來換取特朗普在貿易政策上的讓步,而結果卻令莫迪失望,“特惠制”的取消依然是如約而至。當然,莫迪的反擊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印度硬氣的一面,但筆者卻對莫迪能強硬到何時表示懷疑。

筆者認為,莫迪並沒有反擊美國的底氣,也沒有嘲諷特朗普的實力,更承擔不起美國強有力的制裁。以歷史和現實的經驗來看,敢於應戰美國的國家至少需要具備這幾個條件:(1)歷史上戰勝過美國的記憶與經驗;(2)強大的經濟和工業實力;(3)獨立且完備的軍工體系、有效的核威懾和常規軍備。

不幸的是,印度這三樣非但沒有,而且在資本、技術以及軍工的對外依賴度都極高,很難承受“高強度”的貿易戰。因此,莫迪很可能會妥協,但妥協也會有彈性。一者是由於美國絕不會不考慮印度的“戰略價值”,一旦印度徹底倒向中俄那將會引發全球的地緣劇震,美國將會面臨極為嚴苛的國際政治形勢。再者是由於印度與中國的合作正在“深化”,不僅可以逐漸擺脫對於西方和美國的依賴,甚至可以依靠中國實現自身的獨立發展,而這無疑是莫迪在談判桌面對特朗普的“最大籌碼”。

「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

數字經濟智庫

「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印度觀察」戴永紅 王儉平:數字經濟:莫迪在G20的心病,美印貿易爭端的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