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加快方溪水庫移民安置區塊建設

移民 建築 社會 浙江新聞 浙江新聞 2017-09-04
臨海加快方溪水庫移民安置區塊建設

10臺大型挖掘機鐵臂揮舞,25輛工程車來回穿梭……烈日下,建設者們揮汗如雨,在各自崗位辛勤忙碌……

近日,記者走進臨海方溪水庫移民安置區塊工地現場,一幅如火如荼戰項目的場景撲面而來,到處是搶天時、抓節點、爭進度的沸騰景象。

支部變“引擎” 幹群協力推項目

方溪水庫是省重點工程、省“百項千億”防洪排澇項目。水庫以供水為主,結合防洪,兼顧灌溉、發電,建成後不僅能為臨海中西部50萬人口提供清潔可靠的飲用水源,還將使下游防洪能力從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今年1月,移民安置區塊開工建設以來,臨海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用重兵”,由市領導“掛帥出征”,組建項目攻堅團隊,掛圖作戰,倒排時間,全力以赴推進項目進度。

“這裡原先有兩座小山,如今已是一塊平地。”在方家弄安置區塊,膚色晒得黝黑的大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臻告訴記者,項目最大的難點就是要“搬山卸嶺”。攻堅團隊同心協力,山體爆破後,僅

一週時間,完成白石、方家弄、孔嶴等三個區塊的填土作業,工程量達21.5萬方,涉及面積約210畝。

為加快方溪水庫移民安置區塊建設,早日讓群眾住上安心房,臨海將涉及水庫安置區塊的3個行政村聯合起來組建方溪水庫項目臨時黨支部,由大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任支部書記,把黨員主題黨日活動放到項目一線,使黨員成為攻堅主力,使項目臨時黨支部成為助推項目進度的“紅色引擎”,帶動村“兩委”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擼起袖子加油幹。

在移民安置區塊墳墓搬遷政策處理的關鍵時期,村“兩委”黨員幹部發揮表率,帶頭搬遷,600多穴墳墓搬遷,只用了一個半月時間,展現了臨海速度和鐵軍擔當。

安置為“安居” 民生工程惠移民

剛剛掛好針,大田街道方家弄村駐村幹部陳永勝又來到施工現場查看項目進度。家住大田街道下街頭村的他,每天圍著項目轉,“白加黑”“五加二”已是家常便飯。

在大田街道一樓“龍虎榜”公開欄裡,方溪水庫攻堅進度表吹響了“比、學、趕、超”衝鋒號。開展“百大項目、百團攻堅”行動以來,街道紀工委牽頭的督查組,定期到項目一線拉清單、對賬單、晒出“成績單”,營造衝鋒攻堅的濃厚氛圍,全力確保項目進度和工作實效。

“安置區塊填土填渣、場地平整工作已全面完成。”大田街道黨工委書記謝偉表示,接下來街道將快馬加鞭,確保完成所有剩渣處理工作。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方溪水庫移民安置方家弄區塊效果圖上,一溪清泉繞村莊,幢幢新房拔地起,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預示著這片即將容光煥發的土地,明天會更美好。

據瞭解,方溪水庫移民方家弄安置區塊近鄰35省道,距甬臺溫高速北出口約4公里,交通便利,鄰近工業區園區,可以解決移民的部分就業問題,附近小學、中學教育資源充足,又能很好地解決移民的就學問題。移民小區規劃總建築面積22.5萬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5.4萬平方米,立地式住宅1112間,文娛教體,功能景觀,一應俱全,地理位置和配套設施相當優越。

夜幕降臨,安置區塊施工場地上小太陽照明燈亮起,這場爭分奪秒只為早日圓水庫移民安居夢的大會戰還在繼續……

(據台州日報,原標題《【拉高標杆 爭先進位】臨海加快方溪水庫移民安置區塊建設》,原作者:陳 耿、洪 潔,編輯:程思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