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精華|解禁壓力猶存 藥明康德海外業務存波動風險

導讀

藥明康德存在海外業務波動和解禁壓力的風險,受股權激勵費用、投資收益基數、匯兌損益等多重因素影響,其今年在利潤端的增速或將低於收入端

文| 記者 牟雅菲

自股份解禁後,藥明康德( 603259.SH ,02359.HK)的股東們便不斷減持股份。8月13日晚間,藥明康德發佈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稱,Glorious MoonlightLimited、嘉世康恆投資、平安置業、金藥投資等7名股東擬通過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在2019年8月19日至2019年11月16日期間,合計減持不超過10.74%的上市公司股份。藥明康德目前總市值逾1100億元,以此計算,上述股東減持市值最高將超過100億元。

此次股東擬減持股份全部為藥明康德IPO前取得的股份及衍生的公積金轉增股本所獲得的股份。對於此次計劃減持的原因,HCFII WX (HK) Holdings Limited表示是股東自身資金需求,其餘6位股東的減持理由則為基金投資正常退出。

藥明康德成立於2000年,2007年登陸美股,美股上市期間業績持續增長,但股價並未一同上漲,2015年從美股以33億美元的價格退市,此後根據業務類型拆分成合全藥業、藥明生物、藥明康德三家公司,分別在新三板、港股、A+H雙上市。2018年5月8日,藥明康德在A股上市,今年5月8日,該公司解禁股份共計6.14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2.51%。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閱讀網站“財新網”。點擊文末閱讀全文訂閱,可暢讀本公號和財新網所有精彩文章)

藥明康德(603259.SH ,02359.HK)自4月18日晚間至4月19日發佈多份公告,表示其控股子公司合全藥業(832159.OC)將從新三板摘牌,藥明康德將收購其剩餘少數股權,交易價格不超過31億元。

藥明康德在今年3月8日公告稱,合全藥業將從新三板摘牌,當時正值科創板政策開閘,市場猜測合全藥業或藉此登陸科創板,藥明康德隨後否認了這一計劃,並表示“合全藥業三年內不謀求上市”。此次上市公司出手收購合全藥業少數股權,為市場揭曉答案。

藥明康德是國內藥物研發生產代工領域的頭部公司,其客戶涵蓋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企業,合全藥業的主營業務是小分子創新藥研發CDMO(合同開發與加工外包)服務。藥明康德通過全資子公司持有合全藥業85.71%的股份,此次計劃以每股48元/股收購剩餘14.29%股份,或按照公佈摘牌前9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39.77元/股進行收購,藥明康德最高動用31億元人民幣。

中國創新藥研發爆發 藥明康德收入淨利增兩成[2019-03-23]

中國市場創新藥研發潮刺激,藥明康德增長強勁。藥明康德(603259.SH /02359.HK)於3月23日晚間公佈2018全年業績,在IFRS會計準則下,營收同比增長23.8%至96.14億元,淨利潤增長84.2%至22.61億元,扣除權益類投資、佔合營公司盈虧等因素的影響,經調整的Non-IFRS淨利潤增長23.3%至17.42億元。

財報披露,來自於中國的收入同比增長55.5%。其中,中國區實驗室服務收入佔比超過一半,收入達到51.13億元,是毛利最高的板塊,達到43.17%。與之對比,美國實驗室營收12.04億元,毛利率為24.02%。

藥明康德為藥企提供藥物研發、生產環節的相關服務。從業務來看,2018年新增客戶超過1400家,活躍客戶超過3500家。2018年在國內獲批的兩款新藥由藥明康德生產,包括歌禮制藥的丙型肝炎新藥戈諾衛,和記黃埔的結直腸癌新藥愛優特。

藥明康德等領投美國新藥發現公司Schrödinger [2019-01-08]

藥明康德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領投美國藥物發現公司Schrödinger,幫助Schrödinger擴大藥物發現管線,拓展研發人員團隊。比爾•蓋茨已先後三次以個人名義或通過旗下基金,投資Schrödinger。

1月4日,美國藥物發現及材料設計公司Schrödinger LLC.(下稱Schrödinger)宣佈,完成8500萬美元(約合5.83億人民幣)融資,藥明康德( 603259.SH )風險基金和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信託基金共同領投。Schrödinger稱,本輪募資將用於支持研發及擴展團隊。

本輪融資的其他投資者還包括中國啟明創投、美國生命科學和技術投資企業DeerfieldManagement、美國投資公司Baron Funds和GV(原名谷歌風投)。

閱讀以上精彩文章,請關注財新網。

責編|蔣飛

版面|劉登輝 劉紫霜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商務合作:Fiona 1861289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