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

白馬股,當屬目前A股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投資品種。毫無疑問,伊利股份自從2005年進入潘剛時代以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經營業績和股價也就逐年蒸蒸日上,完美扛過了各種大小股災事件,跑出了累計漲幅超過40倍的驚豔成績,成為A股史上為數不多的千億市值大白馬。然而,就是這樣一直備受機構追捧的白馬股由於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掀起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

白馬股,當屬目前A股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投資品種。毫無疑問,伊利股份自從2005年進入潘剛時代以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經營業績和股價也就逐年蒸蒸日上,完美扛過了各種大小股災事件,跑出了累計漲幅超過40倍的驚豔成績,成為A股史上為數不多的千億市值大白馬。然而,就是這樣一直備受機構追捧的白馬股由於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掀起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8月5日,伊利股份發佈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公司限制性股票總計1.8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授予價格為15.46元/股。方案公佈後,小部分投資者提出質疑:這份看似激勵公司管理層的方案,實質授予價格不合理、解鎖條件難度太低,對中小股東不利。

然而通過仔細研究這份股權激勵計劃,無論行權價格、行權條件、激勵對象還是激勵時機,從專業的企業管理角度與政策法規來看,都是極為合理的。作為中小投資者應該真心希望骨幹團隊能成功解鎖這筆“鉅款”。

深度綁定,培育更穩定的管理團隊

2018年11月,證監會曾發佈《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伊利股份正是在此政策的鼓勵下,才斥資回購股份用於後期員工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是企業拿出部分股權用來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使用股權激勵比較著名的有小米、美團等公司,儘管會因為港股會計準則將這部分股權激勵視為損益,而導致淨利潤大幅度虧損,但是依然會毫無顧忌的執行。因為和發工資相比,股權激勵最大的特點是金額巨大,且受行情影響,並且帶有一系列條件,將股東、管理層、員工與企業利益深度捆綁,將個人利益和公司業務發展高度綁定,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促進業務發展,實現股東、管理層、員工、企業多方共贏。

伊利集團本次被激勵人員達到了474人,從激勵人數上看凡是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幫助的人,基本都囊括在內了。而且行權週期最長將達到6年,分5期解鎖,每期20%,分別是授予後的12-24個月,24-36個月,36-48個月,48-60個月,60-72個月。這是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深度捆綁,意味著至少未來6年,公司的核心管理、技術及業務團隊將保持穩定,同時將這474人骨幹團隊的個人利益,與公司業務發展深度捆綁,必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效能。像伊利這麼大的公司,效率的些許提升,就能對利潤形成不小的反哺。

而歷史表現也證明了此舉對於公司發展也是極其有利。自2009年起10年間,伊利股份的股價漲幅為2679%,年化收益率高達38.93%。2018年,伊利的市場佔有率是23.6%,位居行業第一;伊利的營業收入為795.53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此外,資產週轉率、現金流、管理費用、成本控制能力等凸顯企業管理能力的數據,伊利都在行業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翻看公司公告,在這期間正好公司實行過2次權激勵計劃和一次員工持股計劃,正是通過這樣深度綁定公司管理層的舉措,多年來伊利的管理團隊始終保持穩定,這跟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相比,是有很大不同。伊利穩定的管理層結構正是得益於公司內部股東結構穩定,以及合適激勵方式,使得公司、員工以及股東成為利益共同體,既起到激勵作用,又有穩定作用。

多維度、嚴標準,激發團隊的管理潛能

為了進一步保證激勵效果,本次伊利限制性股票激勵政策也進一步突出了對核心團隊的約束力:嚴格的“約束”考核指標既涵蓋了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和安全合規等方面進行個人綜合考核,也選取了“淨資產收益率”和“淨利潤增長率”這兩個核心指標作為業績指標。本次激勵方案的業績考核目標以2018年扣非淨利潤為基數,2019-2023年度扣非淨利潤增長率為8%、18%、28%、38%、48%,即CAGR8.2%。並且要求2019-2023年度淨資產收益率為15%。這個目標是公司綜合考慮了歷史業績、經營環境、行業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等相關因素制定的。

"

白馬股,當屬目前A股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投資品種。毫無疑問,伊利股份自從2005年進入潘剛時代以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經營業績和股價也就逐年蒸蒸日上,完美扛過了各種大小股災事件,跑出了累計漲幅超過40倍的驚豔成績,成為A股史上為數不多的千億市值大白馬。然而,就是這樣一直備受機構追捧的白馬股由於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掀起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8月5日,伊利股份發佈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公司限制性股票總計1.8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授予價格為15.46元/股。方案公佈後,小部分投資者提出質疑:這份看似激勵公司管理層的方案,實質授予價格不合理、解鎖條件難度太低,對中小股東不利。

然而通過仔細研究這份股權激勵計劃,無論行權價格、行權條件、激勵對象還是激勵時機,從專業的企業管理角度與政策法規來看,都是極為合理的。作為中小投資者應該真心希望骨幹團隊能成功解鎖這筆“鉅款”。

深度綁定,培育更穩定的管理團隊

2018年11月,證監會曾發佈《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伊利股份正是在此政策的鼓勵下,才斥資回購股份用於後期員工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是企業拿出部分股權用來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使用股權激勵比較著名的有小米、美團等公司,儘管會因為港股會計準則將這部分股權激勵視為損益,而導致淨利潤大幅度虧損,但是依然會毫無顧忌的執行。因為和發工資相比,股權激勵最大的特點是金額巨大,且受行情影響,並且帶有一系列條件,將股東、管理層、員工與企業利益深度捆綁,將個人利益和公司業務發展高度綁定,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促進業務發展,實現股東、管理層、員工、企業多方共贏。

伊利集團本次被激勵人員達到了474人,從激勵人數上看凡是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幫助的人,基本都囊括在內了。而且行權週期最長將達到6年,分5期解鎖,每期20%,分別是授予後的12-24個月,24-36個月,36-48個月,48-60個月,60-72個月。這是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深度捆綁,意味著至少未來6年,公司的核心管理、技術及業務團隊將保持穩定,同時將這474人骨幹團隊的個人利益,與公司業務發展深度捆綁,必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效能。像伊利這麼大的公司,效率的些許提升,就能對利潤形成不小的反哺。

而歷史表現也證明了此舉對於公司發展也是極其有利。自2009年起10年間,伊利股份的股價漲幅為2679%,年化收益率高達38.93%。2018年,伊利的市場佔有率是23.6%,位居行業第一;伊利的營業收入為795.53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此外,資產週轉率、現金流、管理費用、成本控制能力等凸顯企業管理能力的數據,伊利都在行業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翻看公司公告,在這期間正好公司實行過2次權激勵計劃和一次員工持股計劃,正是通過這樣深度綁定公司管理層的舉措,多年來伊利的管理團隊始終保持穩定,這跟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相比,是有很大不同。伊利穩定的管理層結構正是得益於公司內部股東結構穩定,以及合適激勵方式,使得公司、員工以及股東成為利益共同體,既起到激勵作用,又有穩定作用。

多維度、嚴標準,激發團隊的管理潛能

為了進一步保證激勵效果,本次伊利限制性股票激勵政策也進一步突出了對核心團隊的約束力:嚴格的“約束”考核指標既涵蓋了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和安全合規等方面進行個人綜合考核,也選取了“淨資產收益率”和“淨利潤增長率”這兩個核心指標作為業績指標。本次激勵方案的業績考核目標以2018年扣非淨利潤為基數,2019-2023年度扣非淨利潤增長率為8%、18%、28%、38%、48%,即CAGR8.2%。並且要求2019-2023年度淨資產收益率為15%。這個目標是公司綜合考慮了歷史業績、經營環境、行業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等相關因素制定的。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

白馬股,當屬目前A股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投資品種。毫無疑問,伊利股份自從2005年進入潘剛時代以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經營業績和股價也就逐年蒸蒸日上,完美扛過了各種大小股災事件,跑出了累計漲幅超過40倍的驚豔成績,成為A股史上為數不多的千億市值大白馬。然而,就是這樣一直備受機構追捧的白馬股由於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掀起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8月5日,伊利股份發佈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公司限制性股票總計1.8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授予價格為15.46元/股。方案公佈後,小部分投資者提出質疑:這份看似激勵公司管理層的方案,實質授予價格不合理、解鎖條件難度太低,對中小股東不利。

然而通過仔細研究這份股權激勵計劃,無論行權價格、行權條件、激勵對象還是激勵時機,從專業的企業管理角度與政策法規來看,都是極為合理的。作為中小投資者應該真心希望骨幹團隊能成功解鎖這筆“鉅款”。

深度綁定,培育更穩定的管理團隊

2018年11月,證監會曾發佈《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伊利股份正是在此政策的鼓勵下,才斥資回購股份用於後期員工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是企業拿出部分股權用來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使用股權激勵比較著名的有小米、美團等公司,儘管會因為港股會計準則將這部分股權激勵視為損益,而導致淨利潤大幅度虧損,但是依然會毫無顧忌的執行。因為和發工資相比,股權激勵最大的特點是金額巨大,且受行情影響,並且帶有一系列條件,將股東、管理層、員工與企業利益深度捆綁,將個人利益和公司業務發展高度綁定,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促進業務發展,實現股東、管理層、員工、企業多方共贏。

伊利集團本次被激勵人員達到了474人,從激勵人數上看凡是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幫助的人,基本都囊括在內了。而且行權週期最長將達到6年,分5期解鎖,每期20%,分別是授予後的12-24個月,24-36個月,36-48個月,48-60個月,60-72個月。這是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深度捆綁,意味著至少未來6年,公司的核心管理、技術及業務團隊將保持穩定,同時將這474人骨幹團隊的個人利益,與公司業務發展深度捆綁,必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效能。像伊利這麼大的公司,效率的些許提升,就能對利潤形成不小的反哺。

而歷史表現也證明了此舉對於公司發展也是極其有利。自2009年起10年間,伊利股份的股價漲幅為2679%,年化收益率高達38.93%。2018年,伊利的市場佔有率是23.6%,位居行業第一;伊利的營業收入為795.53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此外,資產週轉率、現金流、管理費用、成本控制能力等凸顯企業管理能力的數據,伊利都在行業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翻看公司公告,在這期間正好公司實行過2次權激勵計劃和一次員工持股計劃,正是通過這樣深度綁定公司管理層的舉措,多年來伊利的管理團隊始終保持穩定,這跟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相比,是有很大不同。伊利穩定的管理層結構正是得益於公司內部股東結構穩定,以及合適激勵方式,使得公司、員工以及股東成為利益共同體,既起到激勵作用,又有穩定作用。

多維度、嚴標準,激發團隊的管理潛能

為了進一步保證激勵效果,本次伊利限制性股票激勵政策也進一步突出了對核心團隊的約束力:嚴格的“約束”考核指標既涵蓋了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和安全合規等方面進行個人綜合考核,也選取了“淨資產收益率”和“淨利潤增長率”這兩個核心指標作為業績指標。本次激勵方案的業績考核目標以2018年扣非淨利潤為基數,2019-2023年度扣非淨利潤增長率為8%、18%、28%、38%、48%,即CAGR8.2%。並且要求2019-2023年度淨資產收益率為15%。這個目標是公司綜合考慮了歷史業績、經營環境、行業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等相關因素制定的。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由此可見,這1.83億股可不那麼容易就能被管理團隊輕易拿到手。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保持淨利潤8%以上的增公司只有210家,佔比只有6%。如果再加上淨資產收益率不能低於15%這一更硬核的指標,那就更難了,過去5年,A股市場上滿足要求的公司只有72家,佔比只有2%。

另外,伊利本次股權激勵計劃的授予價格為15.46元/股,雖遠低於公司當天30元/股的市場價,但其依舊是一個合理的價格。縱觀A股,很多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發佈時候都是市價的一半,而且解禁週期一般還比伊利集團規定6年短。而本次激勵對象購買限制性股票,需要自籌資金,伊利集團是個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才20多歲,激勵對象是需要貸款的,這可能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務成本,而且週期至少是6年,激勵對象自願購買、自擔風險,也並不是市場質疑的那樣給管理層“發錢”。實質上股權激勵本質上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它首先需要具有激勵性,而如果激勵力度過小或風險過大,其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由此可見,伊利不僅需要挑戰並超越過去的自己,更要力爭上游,擠進那金字塔尖的2%。這474人的骨幹團隊時刻都不能鬆懈,必須得帶領著全體員工,鉚足了勁的幹才行。伊利目前的市值超過1700億,用這3%的股權,去驅動這麼大的一個盤子,真可謂是四兩撥千斤了。

股權激勵和五強千億,機構一致看好

股權激勵的背後,是伊利股份的“五強千億”目標。

早在2014年,伊利股份就提出了在2020年實現“五強千億”的目標,其主要內容包括實現全球乳業五強和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而彼時,伊利股份的收入只有477.79億元,利潤32.01億元,利潤率只有6.7%。行業正處於轉型期,市場同質化嚴重,飽和度高,市場的不確定以及高不可攀的目標讓團隊士氣和信心嚴重不足,內外部阻力巨大,目標進展緩慢。

2016年,伊利股份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是270餘名核心業務和技術人員,在之後的3年裡伊利股份實現了高速穩健增長,2018年實現了789億元營收和64億元淨利潤的成績。

根據規劃,伊利股份將實現“五強千億”目標的時間結點放在了2020年。但目前,伊利股份面臨著新的競爭環境。伊利股份當前常溫板塊優勢明顯,但低溫、奶粉等業務仍然處於激烈競爭之中,而康飲、奶酪等事業部又剛剛起步,人才是快消品企業之競爭力根本,股權激勵有助於公司綁定核心管理骨幹,助力公司在衝擊更高目標時擁有更強戰鬥力。

方案公佈後市場上眾多的機構一致看好,分析師給出了維持“買入”評級。

國金證券8月6日發表研報稱,伊利近兩年搭建了新的事業部,在東南亞市場開設分部,後續還會考慮做中國的健康食品公司;未來一方面要把乳製品地位持續加強,另一方面也要開拓新的市場及品類。基於這樣的人才儲備需要以及企業將面臨的新挑戰,此次股權激勵基本上覆蓋了全部新領域及現有核心業務,而6年期限也意味著管理層的穩定性。

中銀國際證券研報也表示,伊利股份本輪激勵範圍更廣,力度更大,立足長期。本輪股權激勵計劃預計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22億元,分5年攤銷。根據其測算,考慮攤銷費用後(假設所得稅稅率15%),伊利2019年-2023年扣非後淨利增速分別不低於3.3%、-0.6%、15.3%、10.9%、9.1%。考慮到競爭激烈與成本壓力,其適當下調此前盈利預測,股權激勵凝聚核心人才,利好長遠發展,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招商證券研報顯示,伊利在歷次的股權激勵計劃下,其股價總的來說在不斷創新高。


"

白馬股,當屬目前A股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投資品種。毫無疑問,伊利股份自從2005年進入潘剛時代以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經營業績和股價也就逐年蒸蒸日上,完美扛過了各種大小股災事件,跑出了累計漲幅超過40倍的驚豔成績,成為A股史上為數不多的千億市值大白馬。然而,就是這樣一直備受機構追捧的白馬股由於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掀起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8月5日,伊利股份發佈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公司限制性股票總計1.8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授予價格為15.46元/股。方案公佈後,小部分投資者提出質疑:這份看似激勵公司管理層的方案,實質授予價格不合理、解鎖條件難度太低,對中小股東不利。

然而通過仔細研究這份股權激勵計劃,無論行權價格、行權條件、激勵對象還是激勵時機,從專業的企業管理角度與政策法規來看,都是極為合理的。作為中小投資者應該真心希望骨幹團隊能成功解鎖這筆“鉅款”。

深度綁定,培育更穩定的管理團隊

2018年11月,證監會曾發佈《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伊利股份正是在此政策的鼓勵下,才斥資回購股份用於後期員工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是企業拿出部分股權用來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使用股權激勵比較著名的有小米、美團等公司,儘管會因為港股會計準則將這部分股權激勵視為損益,而導致淨利潤大幅度虧損,但是依然會毫無顧忌的執行。因為和發工資相比,股權激勵最大的特點是金額巨大,且受行情影響,並且帶有一系列條件,將股東、管理層、員工與企業利益深度捆綁,將個人利益和公司業務發展高度綁定,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促進業務發展,實現股東、管理層、員工、企業多方共贏。

伊利集團本次被激勵人員達到了474人,從激勵人數上看凡是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幫助的人,基本都囊括在內了。而且行權週期最長將達到6年,分5期解鎖,每期20%,分別是授予後的12-24個月,24-36個月,36-48個月,48-60個月,60-72個月。這是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深度捆綁,意味著至少未來6年,公司的核心管理、技術及業務團隊將保持穩定,同時將這474人骨幹團隊的個人利益,與公司業務發展深度捆綁,必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效能。像伊利這麼大的公司,效率的些許提升,就能對利潤形成不小的反哺。

而歷史表現也證明了此舉對於公司發展也是極其有利。自2009年起10年間,伊利股份的股價漲幅為2679%,年化收益率高達38.93%。2018年,伊利的市場佔有率是23.6%,位居行業第一;伊利的營業收入為795.53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此外,資產週轉率、現金流、管理費用、成本控制能力等凸顯企業管理能力的數據,伊利都在行業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翻看公司公告,在這期間正好公司實行過2次權激勵計劃和一次員工持股計劃,正是通過這樣深度綁定公司管理層的舉措,多年來伊利的管理團隊始終保持穩定,這跟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相比,是有很大不同。伊利穩定的管理層結構正是得益於公司內部股東結構穩定,以及合適激勵方式,使得公司、員工以及股東成為利益共同體,既起到激勵作用,又有穩定作用。

多維度、嚴標準,激發團隊的管理潛能

為了進一步保證激勵效果,本次伊利限制性股票激勵政策也進一步突出了對核心團隊的約束力:嚴格的“約束”考核指標既涵蓋了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和安全合規等方面進行個人綜合考核,也選取了“淨資產收益率”和“淨利潤增長率”這兩個核心指標作為業績指標。本次激勵方案的業績考核目標以2018年扣非淨利潤為基數,2019-2023年度扣非淨利潤增長率為8%、18%、28%、38%、48%,即CAGR8.2%。並且要求2019-2023年度淨資產收益率為15%。這個目標是公司綜合考慮了歷史業績、經營環境、行業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等相關因素制定的。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由此可見,這1.83億股可不那麼容易就能被管理團隊輕易拿到手。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保持淨利潤8%以上的增公司只有210家,佔比只有6%。如果再加上淨資產收益率不能低於15%這一更硬核的指標,那就更難了,過去5年,A股市場上滿足要求的公司只有72家,佔比只有2%。

另外,伊利本次股權激勵計劃的授予價格為15.46元/股,雖遠低於公司當天30元/股的市場價,但其依舊是一個合理的價格。縱觀A股,很多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發佈時候都是市價的一半,而且解禁週期一般還比伊利集團規定6年短。而本次激勵對象購買限制性股票,需要自籌資金,伊利集團是個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才20多歲,激勵對象是需要貸款的,這可能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務成本,而且週期至少是6年,激勵對象自願購買、自擔風險,也並不是市場質疑的那樣給管理層“發錢”。實質上股權激勵本質上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它首先需要具有激勵性,而如果激勵力度過小或風險過大,其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由此可見,伊利不僅需要挑戰並超越過去的自己,更要力爭上游,擠進那金字塔尖的2%。這474人的骨幹團隊時刻都不能鬆懈,必須得帶領著全體員工,鉚足了勁的幹才行。伊利目前的市值超過1700億,用這3%的股權,去驅動這麼大的一個盤子,真可謂是四兩撥千斤了。

股權激勵和五強千億,機構一致看好

股權激勵的背後,是伊利股份的“五強千億”目標。

早在2014年,伊利股份就提出了在2020年實現“五強千億”的目標,其主要內容包括實現全球乳業五強和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而彼時,伊利股份的收入只有477.79億元,利潤32.01億元,利潤率只有6.7%。行業正處於轉型期,市場同質化嚴重,飽和度高,市場的不確定以及高不可攀的目標讓團隊士氣和信心嚴重不足,內外部阻力巨大,目標進展緩慢。

2016年,伊利股份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是270餘名核心業務和技術人員,在之後的3年裡伊利股份實現了高速穩健增長,2018年實現了789億元營收和64億元淨利潤的成績。

根據規劃,伊利股份將實現“五強千億”目標的時間結點放在了2020年。但目前,伊利股份面臨著新的競爭環境。伊利股份當前常溫板塊優勢明顯,但低溫、奶粉等業務仍然處於激烈競爭之中,而康飲、奶酪等事業部又剛剛起步,人才是快消品企業之競爭力根本,股權激勵有助於公司綁定核心管理骨幹,助力公司在衝擊更高目標時擁有更強戰鬥力。

方案公佈後市場上眾多的機構一致看好,分析師給出了維持“買入”評級。

國金證券8月6日發表研報稱,伊利近兩年搭建了新的事業部,在東南亞市場開設分部,後續還會考慮做中國的健康食品公司;未來一方面要把乳製品地位持續加強,另一方面也要開拓新的市場及品類。基於這樣的人才儲備需要以及企業將面臨的新挑戰,此次股權激勵基本上覆蓋了全部新領域及現有核心業務,而6年期限也意味著管理層的穩定性。

中銀國際證券研報也表示,伊利股份本輪激勵範圍更廣,力度更大,立足長期。本輪股權激勵計劃預計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22億元,分5年攤銷。根據其測算,考慮攤銷費用後(假設所得稅稅率15%),伊利2019年-2023年扣非後淨利增速分別不低於3.3%、-0.6%、15.3%、10.9%、9.1%。考慮到競爭激烈與成本壓力,其適當下調此前盈利預測,股權激勵凝聚核心人才,利好長遠發展,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招商證券研報顯示,伊利在歷次的股權激勵計劃下,其股價總的來說在不斷創新高。


伊利股權激勵方案出爐:激活核心團隊積極性,挑戰世界乳業格局


2018年伊利再次提出2030年成為全球乳業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的宏遠目標,在這個伊利發展的重要關口,再一次推出股票激勵計劃,讓企業與核心團隊的目標高度一致,顯然將為伊利未來的發展提供新動力。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所營造的“共贏”之局,也將成為中國企業撬動世界乳業格局的重要支點。

所以,股權激勵是很有必要的,伊利股份需要這樣的激勵政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