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

文 | 笑 飲

被伊朗扣押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船員健康狀況良好,船主準備申請探望船員。這是英國北方海洋管理公司的代表日前發佈的消息。

7月19日,連續有兩艘英國油輪——“瑪斯達爾”號(Mesdar)和“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之後,伊朗放了“瑪斯達爾”號,而繼續扣押“史丹納帝國”號。

而此前的7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在其海外領地、位處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了一艘伊朗油船“格雷斯1號”(Grace 1)。

英國先動手,伊朗再還手,都是由海軍出手,抓扣油輪。這一連串的事件,英國和伊朗雙方都在聲稱對方油輪違法在先,可明眼人一看,都與美軍威脅進攻伊朗有關。令英國人撓頭的是——美國目前要搞“多國聯盟”,英國不得不跟進。這一點,笑飲在上週《美國要搞“多國聯盟”護航,英國的電動船就開去了,哈哈哈哈……》裡已經詳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英國和伊朗都做得較為聰明,不僅給了對方有限度的壓力,又將事態壓縮在可控制的範圍。可如果美軍不盡快撤出陣地,美國不盡快放下襲擊伊朗的架勢,未來,英國和伊朗互相扣船的事可能還會上演,甚至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亦未可知。


"

文 | 笑 飲

被伊朗扣押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船員健康狀況良好,船主準備申請探望船員。這是英國北方海洋管理公司的代表日前發佈的消息。

7月19日,連續有兩艘英國油輪——“瑪斯達爾”號(Mesdar)和“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之後,伊朗放了“瑪斯達爾”號,而繼續扣押“史丹納帝國”號。

而此前的7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在其海外領地、位處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了一艘伊朗油船“格雷斯1號”(Grace 1)。

英國先動手,伊朗再還手,都是由海軍出手,抓扣油輪。這一連串的事件,英國和伊朗雙方都在聲稱對方油輪違法在先,可明眼人一看,都與美軍威脅進攻伊朗有關。令英國人撓頭的是——美國目前要搞“多國聯盟”,英國不得不跟進。這一點,笑飲在上週《美國要搞“多國聯盟”護航,英國的電動船就開去了,哈哈哈哈……》裡已經詳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英國和伊朗都做得較為聰明,不僅給了對方有限度的壓力,又將事態壓縮在可控制的範圍。可如果美軍不盡快撤出陣地,美國不盡快放下襲擊伊朗的架勢,未來,英國和伊朗互相扣船的事可能還會上演,甚至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亦未可知。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伊朗扣押英國油輪位置

1

從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到近7月下旬伊朗逮住兩艘英國油輪,且放一艘、扣一艘,可以看出,英國和伊朗都在通過海軍來引導局勢變化,且都玩得溜轉。以英國為例,其是美國鐵桿小兄弟。在美國自行退出《伊核協議》這個群以後,英國並沒有跟著立即退出協議。之後,美國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除了俄羅斯和中國以外,當時簽署《伊核協議》的法、德亦表示出異議。同為《伊核協議》簽署國,英國到底是跟著歐盟範圍內的法、德走,還是跟著美國“大哥大”走,確實挺令人犯難的。不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吧,美國人不高興,特別是特朗普不高興;不跟著歐盟走吧,英國畢竟還沒完成“脫歐”程序;此時,亦恰恰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辭職的當口,英國要換首相,在此尷尬的時間節點,誰來決策呢?選擇在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出入口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一艘伊朗油輪,並稱這艘船上的石油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就佔據了這樣一個位置——給美國有個交代,自己畢竟在懟伊朗;做給歐洲盟友看,伊朗竟然給敘利亞運石油;也做給伊朗看,證明自己抓了個正著,但只要伊朗能夠證明這些油不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遲早可以把船放了。這事最終還能推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的身上——哎呦,是他們假報情報的啦。在笑飲看來,伊朗距離敘利亞那麼近,吃飽了撐的將原油通過地中海運往敘利亞?除非另有隱情。


"

文 | 笑 飲

被伊朗扣押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船員健康狀況良好,船主準備申請探望船員。這是英國北方海洋管理公司的代表日前發佈的消息。

7月19日,連續有兩艘英國油輪——“瑪斯達爾”號(Mesdar)和“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之後,伊朗放了“瑪斯達爾”號,而繼續扣押“史丹納帝國”號。

而此前的7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在其海外領地、位處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了一艘伊朗油船“格雷斯1號”(Grace 1)。

英國先動手,伊朗再還手,都是由海軍出手,抓扣油輪。這一連串的事件,英國和伊朗雙方都在聲稱對方油輪違法在先,可明眼人一看,都與美軍威脅進攻伊朗有關。令英國人撓頭的是——美國目前要搞“多國聯盟”,英國不得不跟進。這一點,笑飲在上週《美國要搞“多國聯盟”護航,英國的電動船就開去了,哈哈哈哈……》裡已經詳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英國和伊朗都做得較為聰明,不僅給了對方有限度的壓力,又將事態壓縮在可控制的範圍。可如果美軍不盡快撤出陣地,美國不盡快放下襲擊伊朗的架勢,未來,英國和伊朗互相扣船的事可能還會上演,甚至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亦未可知。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伊朗扣押英國油輪位置

1

從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到近7月下旬伊朗逮住兩艘英國油輪,且放一艘、扣一艘,可以看出,英國和伊朗都在通過海軍來引導局勢變化,且都玩得溜轉。以英國為例,其是美國鐵桿小兄弟。在美國自行退出《伊核協議》這個群以後,英國並沒有跟著立即退出協議。之後,美國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除了俄羅斯和中國以外,當時簽署《伊核協議》的法、德亦表示出異議。同為《伊核協議》簽署國,英國到底是跟著歐盟範圍內的法、德走,還是跟著美國“大哥大”走,確實挺令人犯難的。不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吧,美國人不高興,特別是特朗普不高興;不跟著歐盟走吧,英國畢竟還沒完成“脫歐”程序;此時,亦恰恰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辭職的當口,英國要換首相,在此尷尬的時間節點,誰來決策呢?選擇在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出入口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一艘伊朗油輪,並稱這艘船上的石油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就佔據了這樣一個位置——給美國有個交代,自己畢竟在懟伊朗;做給歐洲盟友看,伊朗竟然給敘利亞運石油;也做給伊朗看,證明自己抓了個正著,但只要伊朗能夠證明這些油不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遲早可以把船放了。這事最終還能推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的身上——哎呦,是他們假報情報的啦。在笑飲看來,伊朗距離敘利亞那麼近,吃飽了撐的將原油通過地中海運往敘利亞?除非另有隱情。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在直布羅陀海域被英軍扣押的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

2

伊朗的聰明之處,在於並沒有立即做出過激反應,畢竟其實力沒有英國強,也沒有類似直布羅陀這樣的海外領地。伊朗一直在瞅機會報復英國一下,逮著機會,一抓竟然是兩艘船,然後再放掉一艘。以此證明——我這可不是存心報復啊,我只抓英國的違法船,沒違法的我可是放了啊。事實上,英國幾個意思,伊朗又是幾個意思,明眼人也都心知肚明著呢。顯示出伊朗決策高超之處的,還有抓捕英國油輪的時間,恰恰在英國選舉出新首相之前的週末。留守首相特雷莎·梅自然暈乎——這事,到底是管呢還是不管呢?畢竟,幾天後,自己就啥權力沒有了,到時候管到一半,這攤子事怎麼辦?


"

文 | 笑 飲

被伊朗扣押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船員健康狀況良好,船主準備申請探望船員。這是英國北方海洋管理公司的代表日前發佈的消息。

7月19日,連續有兩艘英國油輪——“瑪斯達爾”號(Mesdar)和“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之後,伊朗放了“瑪斯達爾”號,而繼續扣押“史丹納帝國”號。

而此前的7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在其海外領地、位處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了一艘伊朗油船“格雷斯1號”(Grace 1)。

英國先動手,伊朗再還手,都是由海軍出手,抓扣油輪。這一連串的事件,英國和伊朗雙方都在聲稱對方油輪違法在先,可明眼人一看,都與美軍威脅進攻伊朗有關。令英國人撓頭的是——美國目前要搞“多國聯盟”,英國不得不跟進。這一點,笑飲在上週《美國要搞“多國聯盟”護航,英國的電動船就開去了,哈哈哈哈……》裡已經詳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英國和伊朗都做得較為聰明,不僅給了對方有限度的壓力,又將事態壓縮在可控制的範圍。可如果美軍不盡快撤出陣地,美國不盡快放下襲擊伊朗的架勢,未來,英國和伊朗互相扣船的事可能還會上演,甚至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亦未可知。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伊朗扣押英國油輪位置

1

從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到近7月下旬伊朗逮住兩艘英國油輪,且放一艘、扣一艘,可以看出,英國和伊朗都在通過海軍來引導局勢變化,且都玩得溜轉。以英國為例,其是美國鐵桿小兄弟。在美國自行退出《伊核協議》這個群以後,英國並沒有跟著立即退出協議。之後,美國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除了俄羅斯和中國以外,當時簽署《伊核協議》的法、德亦表示出異議。同為《伊核協議》簽署國,英國到底是跟著歐盟範圍內的法、德走,還是跟著美國“大哥大”走,確實挺令人犯難的。不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吧,美國人不高興,特別是特朗普不高興;不跟著歐盟走吧,英國畢竟還沒完成“脫歐”程序;此時,亦恰恰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辭職的當口,英國要換首相,在此尷尬的時間節點,誰來決策呢?選擇在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出入口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一艘伊朗油輪,並稱這艘船上的石油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就佔據了這樣一個位置——給美國有個交代,自己畢竟在懟伊朗;做給歐洲盟友看,伊朗竟然給敘利亞運石油;也做給伊朗看,證明自己抓了個正著,但只要伊朗能夠證明這些油不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遲早可以把船放了。這事最終還能推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的身上——哎呦,是他們假報情報的啦。在笑飲看來,伊朗距離敘利亞那麼近,吃飽了撐的將原油通過地中海運往敘利亞?除非另有隱情。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在直布羅陀海域被英軍扣押的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

2

伊朗的聰明之處,在於並沒有立即做出過激反應,畢竟其實力沒有英國強,也沒有類似直布羅陀這樣的海外領地。伊朗一直在瞅機會報復英國一下,逮著機會,一抓竟然是兩艘船,然後再放掉一艘。以此證明——我這可不是存心報復啊,我只抓英國的違法船,沒違法的我可是放了啊。事實上,英國幾個意思,伊朗又是幾個意思,明眼人也都心知肚明著呢。顯示出伊朗決策高超之處的,還有抓捕英國油輪的時間,恰恰在英國選舉出新首相之前的週末。留守首相特雷莎·梅自然暈乎——這事,到底是管呢還是不管呢?畢竟,幾天後,自己就啥權力沒有了,到時候管到一半,這攤子事怎麼辦?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特雷莎·梅

競選首相大位的現任外交大臣亨特也捉急——這事,到底是現在管呢,還是晚兩天管呢?現在管,自己是外交大臣,可以去斡旋,但自己畢竟不是國防大臣,更不是首相,許多事在自己的權力範圍之外。過兩天,一旦當選,當然可以通盤考慮。可自己畢竟還面臨競選對手約翰遜的挑戰。如果未來自己不是首相,還連外交大臣也沒得做,還趟這混水乾嘛?但一點也不作為吧,又授人以柄,不利於已經處於劣勢的選舉戰。於是,亨特也只能點到為止:“伊朗在海灣地區的行動釋放出一種令人擔憂的信號,即直布羅陀在合法扣押了伊朗油輪運往敘利亞的石油後,伊朗似乎正在選擇一條非法且會破壞穩定的危險道路。”


"

文 | 笑 飲

被伊朗扣押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船員健康狀況良好,船主準備申請探望船員。這是英國北方海洋管理公司的代表日前發佈的消息。

7月19日,連續有兩艘英國油輪——“瑪斯達爾”號(Mesdar)和“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之後,伊朗放了“瑪斯達爾”號,而繼續扣押“史丹納帝國”號。

而此前的7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在其海外領地、位處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了一艘伊朗油船“格雷斯1號”(Grace 1)。

英國先動手,伊朗再還手,都是由海軍出手,抓扣油輪。這一連串的事件,英國和伊朗雙方都在聲稱對方油輪違法在先,可明眼人一看,都與美軍威脅進攻伊朗有關。令英國人撓頭的是——美國目前要搞“多國聯盟”,英國不得不跟進。這一點,笑飲在上週《美國要搞“多國聯盟”護航,英國的電動船就開去了,哈哈哈哈……》裡已經詳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英國和伊朗都做得較為聰明,不僅給了對方有限度的壓力,又將事態壓縮在可控制的範圍。可如果美軍不盡快撤出陣地,美國不盡快放下襲擊伊朗的架勢,未來,英國和伊朗互相扣船的事可能還會上演,甚至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亦未可知。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伊朗扣押英國油輪位置

1

從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到近7月下旬伊朗逮住兩艘英國油輪,且放一艘、扣一艘,可以看出,英國和伊朗都在通過海軍來引導局勢變化,且都玩得溜轉。以英國為例,其是美國鐵桿小兄弟。在美國自行退出《伊核協議》這個群以後,英國並沒有跟著立即退出協議。之後,美國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除了俄羅斯和中國以外,當時簽署《伊核協議》的法、德亦表示出異議。同為《伊核協議》簽署國,英國到底是跟著歐盟範圍內的法、德走,還是跟著美國“大哥大”走,確實挺令人犯難的。不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吧,美國人不高興,特別是特朗普不高興;不跟著歐盟走吧,英國畢竟還沒完成“脫歐”程序;此時,亦恰恰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辭職的當口,英國要換首相,在此尷尬的時間節點,誰來決策呢?選擇在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出入口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一艘伊朗油輪,並稱這艘船上的石油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就佔據了這樣一個位置——給美國有個交代,自己畢竟在懟伊朗;做給歐洲盟友看,伊朗竟然給敘利亞運石油;也做給伊朗看,證明自己抓了個正著,但只要伊朗能夠證明這些油不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遲早可以把船放了。這事最終還能推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的身上——哎呦,是他們假報情報的啦。在笑飲看來,伊朗距離敘利亞那麼近,吃飽了撐的將原油通過地中海運往敘利亞?除非另有隱情。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在直布羅陀海域被英軍扣押的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

2

伊朗的聰明之處,在於並沒有立即做出過激反應,畢竟其實力沒有英國強,也沒有類似直布羅陀這樣的海外領地。伊朗一直在瞅機會報復英國一下,逮著機會,一抓竟然是兩艘船,然後再放掉一艘。以此證明——我這可不是存心報復啊,我只抓英國的違法船,沒違法的我可是放了啊。事實上,英國幾個意思,伊朗又是幾個意思,明眼人也都心知肚明著呢。顯示出伊朗決策高超之處的,還有抓捕英國油輪的時間,恰恰在英國選舉出新首相之前的週末。留守首相特雷莎·梅自然暈乎——這事,到底是管呢還是不管呢?畢竟,幾天後,自己就啥權力沒有了,到時候管到一半,這攤子事怎麼辦?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特雷莎·梅

競選首相大位的現任外交大臣亨特也捉急——這事,到底是現在管呢,還是晚兩天管呢?現在管,自己是外交大臣,可以去斡旋,但自己畢竟不是國防大臣,更不是首相,許多事在自己的權力範圍之外。過兩天,一旦當選,當然可以通盤考慮。可自己畢竟還面臨競選對手約翰遜的挑戰。如果未來自己不是首相,還連外交大臣也沒得做,還趟這混水乾嘛?但一點也不作為吧,又授人以柄,不利於已經處於劣勢的選舉戰。於是,亨特也只能點到為止:“伊朗在海灣地區的行動釋放出一種令人擔憂的信號,即直布羅陀在合法扣押了伊朗油輪運往敘利亞的石油後,伊朗似乎正在選擇一條非法且會破壞穩定的危險道路。”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亨特

在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後大放厥詞的鮑里斯·約翰遜,如今作為新首相的頭號熱門人選,反倒是沒說什麼特別的。不過,英國各路媒體已經表示了——如果約翰遜走馬上任,他將面臨嚴峻的形勢。哎,伊朗著實夠他暈乎一陣子的。即便有著“英國特朗普”之稱,約翰遜真能如特朗普那樣在世界舞臺耍性子嗎?在笑飲看來,他做不到啊!畢竟,英國目前沒這個實力!能把“脫歐”問題捋明白了,都能算英國目前一等一的政治家了。


"

文 | 笑 飲

被伊朗扣押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船員健康狀況良好,船主準備申請探望船員。這是英國北方海洋管理公司的代表日前發佈的消息。

7月19日,連續有兩艘英國油輪——“瑪斯達爾”號(Mesdar)和“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之後,伊朗放了“瑪斯達爾”號,而繼續扣押“史丹納帝國”號。

而此前的7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在其海外領地、位處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了一艘伊朗油船“格雷斯1號”(Grace 1)。

英國先動手,伊朗再還手,都是由海軍出手,抓扣油輪。這一連串的事件,英國和伊朗雙方都在聲稱對方油輪違法在先,可明眼人一看,都與美軍威脅進攻伊朗有關。令英國人撓頭的是——美國目前要搞“多國聯盟”,英國不得不跟進。這一點,笑飲在上週《美國要搞“多國聯盟”護航,英國的電動船就開去了,哈哈哈哈……》裡已經詳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英國和伊朗都做得較為聰明,不僅給了對方有限度的壓力,又將事態壓縮在可控制的範圍。可如果美軍不盡快撤出陣地,美國不盡快放下襲擊伊朗的架勢,未來,英國和伊朗互相扣船的事可能還會上演,甚至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亦未可知。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伊朗扣押英國油輪位置

1

從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到近7月下旬伊朗逮住兩艘英國油輪,且放一艘、扣一艘,可以看出,英國和伊朗都在通過海軍來引導局勢變化,且都玩得溜轉。以英國為例,其是美國鐵桿小兄弟。在美國自行退出《伊核協議》這個群以後,英國並沒有跟著立即退出協議。之後,美國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除了俄羅斯和中國以外,當時簽署《伊核協議》的法、德亦表示出異議。同為《伊核協議》簽署國,英國到底是跟著歐盟範圍內的法、德走,還是跟著美國“大哥大”走,確實挺令人犯難的。不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吧,美國人不高興,特別是特朗普不高興;不跟著歐盟走吧,英國畢竟還沒完成“脫歐”程序;此時,亦恰恰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辭職的當口,英國要換首相,在此尷尬的時間節點,誰來決策呢?選擇在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出入口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一艘伊朗油輪,並稱這艘船上的石油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就佔據了這樣一個位置——給美國有個交代,自己畢竟在懟伊朗;做給歐洲盟友看,伊朗竟然給敘利亞運石油;也做給伊朗看,證明自己抓了個正著,但只要伊朗能夠證明這些油不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遲早可以把船放了。這事最終還能推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的身上——哎呦,是他們假報情報的啦。在笑飲看來,伊朗距離敘利亞那麼近,吃飽了撐的將原油通過地中海運往敘利亞?除非另有隱情。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在直布羅陀海域被英軍扣押的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

2

伊朗的聰明之處,在於並沒有立即做出過激反應,畢竟其實力沒有英國強,也沒有類似直布羅陀這樣的海外領地。伊朗一直在瞅機會報復英國一下,逮著機會,一抓竟然是兩艘船,然後再放掉一艘。以此證明——我這可不是存心報復啊,我只抓英國的違法船,沒違法的我可是放了啊。事實上,英國幾個意思,伊朗又是幾個意思,明眼人也都心知肚明著呢。顯示出伊朗決策高超之處的,還有抓捕英國油輪的時間,恰恰在英國選舉出新首相之前的週末。留守首相特雷莎·梅自然暈乎——這事,到底是管呢還是不管呢?畢竟,幾天後,自己就啥權力沒有了,到時候管到一半,這攤子事怎麼辦?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特雷莎·梅

競選首相大位的現任外交大臣亨特也捉急——這事,到底是現在管呢,還是晚兩天管呢?現在管,自己是外交大臣,可以去斡旋,但自己畢竟不是國防大臣,更不是首相,許多事在自己的權力範圍之外。過兩天,一旦當選,當然可以通盤考慮。可自己畢竟還面臨競選對手約翰遜的挑戰。如果未來自己不是首相,還連外交大臣也沒得做,還趟這混水乾嘛?但一點也不作為吧,又授人以柄,不利於已經處於劣勢的選舉戰。於是,亨特也只能點到為止:“伊朗在海灣地區的行動釋放出一種令人擔憂的信號,即直布羅陀在合法扣押了伊朗油輪運往敘利亞的石油後,伊朗似乎正在選擇一條非法且會破壞穩定的危險道路。”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亨特

在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後大放厥詞的鮑里斯·約翰遜,如今作為新首相的頭號熱門人選,反倒是沒說什麼特別的。不過,英國各路媒體已經表示了——如果約翰遜走馬上任,他將面臨嚴峻的形勢。哎,伊朗著實夠他暈乎一陣子的。即便有著“英國特朗普”之稱,約翰遜真能如特朗普那樣在世界舞臺耍性子嗎?在笑飲看來,他做不到啊!畢竟,英國目前沒這個實力!能把“脫歐”問題捋明白了,都能算英國目前一等一的政治家了。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約翰遜

3

對英國來說,目前最務實的做法是做好衝突發生的準備與預案。譬如,英國航空已經宣佈,本週,飛埃及的航班統統取消,並希望英國船隻近期不要前往波斯灣。好吧,整個中東都被英國認為是“火藥桶”了。這就不免令人聞到一股硝煙即起的味道了。伊朗革命衛隊的聲明,卻相當於在反諷英國方面。伊朗人說,“史丹納帝國”號在通過霍爾木茲海峽時與一艘伊朗漁船相撞,但其不理會漁船的求救訊號,直接開走了。瞧瞧,這事還是你英國佬惹的啊!既然你撞了我伊朗漁民的船,我伊朗的軍人自當保護本國的人民啊!至於放掉的船,本是懷疑其走私,伊朗人員上船檢查後放行,反過來在證明伊朗並不是胡來。以伊朗的態度而論,選擇不來波斯灣是英國自己的決定,伊朗在這一回合的戰術角力上顯然是勝了。接下來,就看是英國先放伊朗船,還是伊朗先放英國船了。在笑飲看來,只要美國不繼續增兵波斯灣,伊朗局勢一旦緩和下來,英國和伊朗之間本也沒有什麼深仇深怨,事態一定能緩和下來。但如果美軍繼續在伊朗周邊“上發條”,甚至搞什麼“多國聯盟”護航之類的,則擦槍走火都是難以避免之事。


"

文 | 笑 飲

被伊朗扣押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船員健康狀況良好,船主準備申請探望船員。這是英國北方海洋管理公司的代表日前發佈的消息。

7月19日,連續有兩艘英國油輪——“瑪斯達爾”號(Mesdar)和“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之後,伊朗放了“瑪斯達爾”號,而繼續扣押“史丹納帝國”號。

而此前的7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在其海外領地、位處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了一艘伊朗油船“格雷斯1號”(Grace 1)。

英國先動手,伊朗再還手,都是由海軍出手,抓扣油輪。這一連串的事件,英國和伊朗雙方都在聲稱對方油輪違法在先,可明眼人一看,都與美軍威脅進攻伊朗有關。令英國人撓頭的是——美國目前要搞“多國聯盟”,英國不得不跟進。這一點,笑飲在上週《美國要搞“多國聯盟”護航,英國的電動船就開去了,哈哈哈哈……》裡已經詳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英國和伊朗都做得較為聰明,不僅給了對方有限度的壓力,又將事態壓縮在可控制的範圍。可如果美軍不盡快撤出陣地,美國不盡快放下襲擊伊朗的架勢,未來,英國和伊朗互相扣船的事可能還會上演,甚至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亦未可知。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伊朗扣押英國油輪位置

1

從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到近7月下旬伊朗逮住兩艘英國油輪,且放一艘、扣一艘,可以看出,英國和伊朗都在通過海軍來引導局勢變化,且都玩得溜轉。以英國為例,其是美國鐵桿小兄弟。在美國自行退出《伊核協議》這個群以後,英國並沒有跟著立即退出協議。之後,美國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除了俄羅斯和中國以外,當時簽署《伊核協議》的法、德亦表示出異議。同為《伊核協議》簽署國,英國到底是跟著歐盟範圍內的法、德走,還是跟著美國“大哥大”走,確實挺令人犯難的。不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吧,美國人不高興,特別是特朗普不高興;不跟著歐盟走吧,英國畢竟還沒完成“脫歐”程序;此時,亦恰恰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辭職的當口,英國要換首相,在此尷尬的時間節點,誰來決策呢?選擇在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出入口直布羅陀海域抓扣一艘伊朗油輪,並稱這艘船上的石油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就佔據了這樣一個位置——給美國有個交代,自己畢竟在懟伊朗;做給歐洲盟友看,伊朗竟然給敘利亞運石油;也做給伊朗看,證明自己抓了個正著,但只要伊朗能夠證明這些油不是運往敘利亞的,英國遲早可以把船放了。這事最終還能推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的身上——哎呦,是他們假報情報的啦。在笑飲看來,伊朗距離敘利亞那麼近,吃飽了撐的將原油通過地中海運往敘利亞?除非另有隱情。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在直布羅陀海域被英軍扣押的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

2

伊朗的聰明之處,在於並沒有立即做出過激反應,畢竟其實力沒有英國強,也沒有類似直布羅陀這樣的海外領地。伊朗一直在瞅機會報復英國一下,逮著機會,一抓竟然是兩艘船,然後再放掉一艘。以此證明——我這可不是存心報復啊,我只抓英國的違法船,沒違法的我可是放了啊。事實上,英國幾個意思,伊朗又是幾個意思,明眼人也都心知肚明著呢。顯示出伊朗決策高超之處的,還有抓捕英國油輪的時間,恰恰在英國選舉出新首相之前的週末。留守首相特雷莎·梅自然暈乎——這事,到底是管呢還是不管呢?畢竟,幾天後,自己就啥權力沒有了,到時候管到一半,這攤子事怎麼辦?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特雷莎·梅

競選首相大位的現任外交大臣亨特也捉急——這事,到底是現在管呢,還是晚兩天管呢?現在管,自己是外交大臣,可以去斡旋,但自己畢竟不是國防大臣,更不是首相,許多事在自己的權力範圍之外。過兩天,一旦當選,當然可以通盤考慮。可自己畢竟還面臨競選對手約翰遜的挑戰。如果未來自己不是首相,還連外交大臣也沒得做,還趟這混水乾嘛?但一點也不作為吧,又授人以柄,不利於已經處於劣勢的選舉戰。於是,亨特也只能點到為止:“伊朗在海灣地區的行動釋放出一種令人擔憂的信號,即直布羅陀在合法扣押了伊朗油輪運往敘利亞的石油後,伊朗似乎正在選擇一條非法且會破壞穩定的危險道路。”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亨特

在7月上旬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後大放厥詞的鮑里斯·約翰遜,如今作為新首相的頭號熱門人選,反倒是沒說什麼特別的。不過,英國各路媒體已經表示了——如果約翰遜走馬上任,他將面臨嚴峻的形勢。哎,伊朗著實夠他暈乎一陣子的。即便有著“英國特朗普”之稱,約翰遜真能如特朗普那樣在世界舞臺耍性子嗎?在笑飲看來,他做不到啊!畢竟,英國目前沒這個實力!能把“脫歐”問題捋明白了,都能算英國目前一等一的政治家了。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約翰遜

3

對英國來說,目前最務實的做法是做好衝突發生的準備與預案。譬如,英國航空已經宣佈,本週,飛埃及的航班統統取消,並希望英國船隻近期不要前往波斯灣。好吧,整個中東都被英國認為是“火藥桶”了。這就不免令人聞到一股硝煙即起的味道了。伊朗革命衛隊的聲明,卻相當於在反諷英國方面。伊朗人說,“史丹納帝國”號在通過霍爾木茲海峽時與一艘伊朗漁船相撞,但其不理會漁船的求救訊號,直接開走了。瞧瞧,這事還是你英國佬惹的啊!既然你撞了我伊朗漁民的船,我伊朗的軍人自當保護本國的人民啊!至於放掉的船,本是懷疑其走私,伊朗人員上船檢查後放行,反過來在證明伊朗並不是胡來。以伊朗的態度而論,選擇不來波斯灣是英國自己的決定,伊朗在這一回合的戰術角力上顯然是勝了。接下來,就看是英國先放伊朗船,還是伊朗先放英國船了。在笑飲看來,只要美國不繼續增兵波斯灣,伊朗局勢一旦緩和下來,英國和伊朗之間本也沒有什麼深仇深怨,事態一定能緩和下來。但如果美軍繼續在伊朗周邊“上發條”,甚至搞什麼“多國聯盟”護航之類的,則擦槍走火都是難以避免之事。


軍事 | 英國伊朗互相扣船,特朗普是解圍還是繼續點火?


“史丹納帝國”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