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和娛票兒合併在即?在線票務市場仍是阿里與騰訊的角鬥

移動互聯網 互聯網 科技 首席娛樂官 2017-07-28

日前,《首席娛樂官》獲悉,騰訊目前已經在微影時代做盡調,貓眼和娛票兒的合併談判已經到了尾聲。

知情人士稱,在談判中,貓眼佔據了更大的主動權,目前來看更有可能是貓眼合併娛票兒;但也有人持保守觀點,認為二者還在談判當中,儘管結果將很快公佈,但也仍然存在著最後沒談攏的可能性。雖然此前頻傳的二者合併的消息曾遭到微影時代CEO林寧的否認,如今看來幾將成定局。

騰訊是貓眼和娛票兒的幕後推手

貓眼電影的前身是美團網在2012年2月推出的美團電影,隨後在2013年1月更名為貓眼電影,並在2014年首次在行業中推出在線電影發行業務;2015年7月獨立為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貓眼和娛票兒合併在即?在線票務市場仍是阿里與騰訊的角鬥

娛票兒則來源於微信電影票,2014年從騰訊獨立,成立微影時代;2015年app娛票兒上線,“微信電影票”改為“娛票兒”;同年12月,微影時代合併另一家擁有在線電影票務業務的格瓦拉,宣佈雙品牌獨立運營。

貓眼和娛票兒合併在即?在線票務市場仍是阿里與騰訊的角鬥

分析二者的背景後,不難看出此次合併背後的一個重要推手——騰訊。騰訊目前雖只佔微影時代15.79%的股份,但仍是最大的股東;而對於貓眼,騰訊則是間接持股,通過光線和美團這兩大貓眼股東而持有共計90%股份。

在線票務市場三足鼎立的局面或將打破

從在線票務市場份額來看,根據比達諮詢《2017年第1季度中國在線電影票市場研究報告》,貓眼雖不再有當年佔據整個市場70%份額的一家獨大的地位,但目前也有22.96%的市佔率,仍為行業第一。

微影時代和阿里系的淘票票分別以19.77%和15.79%的市佔率排行第二、第三。可以看出,這三家加起來就已經佔據了在線票務市場的大半壁江山。隨之顯而易見的是,若是貓眼與娛票兒合併,原本“三足鼎立”的格局將徹底打破。

儘管2015年阿里巴巴以24億元入股光線傳媒,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從而目前間接持有貓眼5.05%的股份。但阿里的這個數字在這場交易中無足輕重,恐怕難以有什麼話語權。若真的面對“貓眼+娛票兒”將近50%的市佔率,阿里影業的淘票票恐怕坐立難安。

貓眼和娛票兒合併在即?在線票務市場仍是阿里與騰訊的角鬥

而就在7月24日,阿里影業宣佈將收購包括寧波鼎暉、和和影業、浙江博納、浙江華策、杭州寶派及天津聯瑞在內六家公司所持有的淘票票股權,合計約9.12%,總價約13.33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後阿里影業將持有淘票票約96.71%股權。

阿里影業在公告中稱,“應電影行業大勢和消費者行為的快速迭代演變,集團將持續圍繞娛樂實業生態進行佈局和業務升級,打造電影行業的新基礎設施”,“要將淘票票打造為電影產業新基礎設施的核心平臺,符合公司圍繞娛樂實業生態進行佈局和業務升級的需求”。

此前,針對2016年度阿里影業整體虧損9.59億的問題,阿里影業董事長俞永福也曾表示,阿里影業賬面資金仍有百億規模,未來還將繼續加大對淘票票的投入,不設上限。

此次增持可以被認為是打給淘票票的一針強心劑,未來不論是在“三足鼎立”局面中的廝殺,還是面對“貓眼+娛票兒”聯合進攻,都使其更有底氣與實力,在行業中站住腳。不論貓眼和娛票兒最終是否合併成功,在線票務市場本質上仍然是阿里與騰訊的角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