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000億的市場年增長15%這個風口被他抓住悶聲賺錢

人最成功的那天並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的那天。----福樓拜

各位親愛的媒友們,僅用這段來相互共勉吧

坦白講我進入媒體純粹是為了掙錢的。是奔著補貼來的,前一段的搬運和操作了解了頭條的規則和運作模式。才真正瞭解它的初衷和本意。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頭條讓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這是要非常感謝頭條!我是擅長經營管理和營銷策略方面,經常會看到一些好的案例和市場的變化信息。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外賣行業的風口紅利期還有嗎?

一個1000億的市場年增長15%這個風口被他抓住悶聲賺錢

2016年中國餐飲總規模達到3.5億元,外賣市場超過1000億,滲透率還有待提高,市場的上升空間和潛力都非常大

2016年客單價環比增加30%,2017年增加15%,增幅均高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

2010年百團大戰,人們學會並習慣了團購,並藉此誕生了一大批團購網站。

最終只剩3家團購網站: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

這一串串數字足以證明外賣行業才剛剛開始!

近一年的的撕逼大戰目前外賣平臺以“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家為主。其他基本紛紛落馬或合併。中國的餐飲行業走到了一個新高度。外賣改變了中國人常規就餐方式,在經歷大幅度補貼之後,消費者開始習慣使用外賣,同時幾大平臺幾輪燒錢之後,外賣平臺趨於穩定。 

人們既然已經養成了叫外賣的習慣,競爭對手又幾乎所剩無幾,對於商家來說是不是紅利期來到了呢

一個1000億的市場年增長15%這個風口被他抓住悶聲賺錢

看一個例子

  一家中式連鎖快餐店,生意一般般,後來有了外賣,本想靠外賣做些副業。慢慢地外賣生意越來越好,幾乎佔據了總體收入的1/3。 

因為外賣生意好,一到飯點店裡來的快遞員,堂吃客人都差不多對半,加之快遞的工服顏色個個扎眼,看到景象。。。你懂得

可是近來外賣平臺一步步取消補貼,選擇平臺配送收取的配送費已經漲到了22%!這還不包括廣告費、活動補貼、還有客情維護等。

  也曾嘗試不做促銷,只是促銷一停,訂單數量呈斷崖式下降。嚇得自己不得不重新把促銷做回去。現在進退兩難,感覺不做外賣沒生意,做外賣利潤率低。

粗略算算,假設現在做活動滿35-12元。

顧客實際付款:35-12+5(消費者自付配送費)=28

外賣平臺收款:(35-12)x22%(實際交易額抽點)+5(消費者自付配送費)=10.06

商家實際收款:35-12-(35-12)x22%=17.94

算算實際折扣:4.8折!

這裡還不包括競價排名等其它費用。試問哪家餐廳能扛住天天4.8折?

算下來,一單毛利不僅少了,攤上房租人員成本,甚至還是虧的。

商家難呀,不引流沒生意,引流是給別人做嫁衣裳,怎麼破繭成蝶呢

目前來說,外賣對沙縣小吃、桂林米粉、重慶麻辣燙、蘭州牛肉麵這樣的單個社區店,小飯館的衝擊比較大。

決定消費者第一次吃你的外賣,可能是因為你的店鋪裝修、商品詳情頁、以及促銷活動。第二次決定他回來的,基本上是衝著你產品。

一個1000億的市場年增長15%這個風口被他抓住悶聲賺錢

這些社區小店都有自己的特色,修煉自己的內功,利用地緣優勢挖掘自身餐飲的特色,適當推出特色、時令、健康營養的套餐和貼心的服務,留住消費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