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

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以“打樣板、做模式”為目標,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全面展示伊春的生態旅遊優勢,大力發展冰雪遊、避暑遊、森林遊、溼地遊、邊境遊,提升旅遊產品和旅遊業態供給能力。

伊春是一座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

伊春是一座森林城市,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大美溼地,702條清澈見底的河流,84.7%的森林覆蓋率,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萬個以上,夏季平均氣溫22攝氏度,夜晚溫度低於20攝氏度。

伊春有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9家,3A級景區19家,國家和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4家,4S級滑雪場2個,形成了以森林觀光、避暑度假、康體養生、賞冰嬉雪、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優勢特色產品體系。並相繼榮獲“中國最受關注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具潛力避暑旅遊城市”、“十佳魅力中國城”等多項殊榮。兼具國有重點林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等多重元素於一身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定位“生態立市、旅遊強市”,依託優質的生態供給念活“旅遊經”“富民經”,帶動東北老林區開啟“綠色振興”。

迎客不需酒,綠色就醉人


"

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以“打樣板、做模式”為目標,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全面展示伊春的生態旅遊優勢,大力發展冰雪遊、避暑遊、森林遊、溼地遊、邊境遊,提升旅遊產品和旅遊業態供給能力。

伊春是一座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

伊春是一座森林城市,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大美溼地,702條清澈見底的河流,84.7%的森林覆蓋率,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萬個以上,夏季平均氣溫22攝氏度,夜晚溫度低於20攝氏度。

伊春有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9家,3A級景區19家,國家和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4家,4S級滑雪場2個,形成了以森林觀光、避暑度假、康體養生、賞冰嬉雪、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優勢特色產品體系。並相繼榮獲“中國最受關注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具潛力避暑旅遊城市”、“十佳魅力中國城”等多項殊榮。兼具國有重點林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等多重元素於一身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定位“生態立市、旅遊強市”,依託優質的生態供給念活“旅遊經”“富民經”,帶動東北老林區開啟“綠色振興”。

迎客不需酒,綠色就醉人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在伊春市的一些景區遊玩,經常可以看見遊客和一個個木牌或塑料牌親密“合影”,牌子上面用醒目的數字標註著負氧離子的含量,這成為林區有趣的一景。

地處莽莽小興安嶺腹地、人口110多萬的伊春市,2018年接待遊客1584萬人次,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和28.8%。

這些遊客因何而來?答案正是生態環境。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8月的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裡,奇峰怪石,懸泉飛瀑,73歲的南方遊客張蘭走在林間的棧道,耳邊小鳥啁啾,情不自禁唱起歌來。同行的朋友們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有人跟著拍手哼唱起來。

“這裡的空氣太好了,感覺都要‘醉氧’了。”老人笑著說。

讓一些遊客笑稱“醉氧”的伊春市,擁有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溼地、700多條河流,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0000個以上,已逐步建立從森林到溼地,從野生動物到江河源頭的保護體系,被聯合國有關組織評為“城市森林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範例”。

亮眼的數字背後,成績得來不易。

伊春市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曾為國家建設提供優質木材2.7億立方米,用60噸標準火車皮連起來可繞地球1圈多,但是長期採伐也破壞了林業資源。

伊春市林草局副調研員吳立生說,2013年以前,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過熟林比例一度達到4:4:1:1,可開採林木僅為1/10,最嚴重時幾乎無林可採。

2013年底,伊春市在黑龍江省率先啟動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天然林,昔日滿載原木呼嘯奔馳的森林小火車駛進歷史,林區生產職能由木材生產轉為資源管護、森林培育。

尤其近3年來,生態環境加速恢復,森林蓄積量年均淨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相當於裝滿20萬個標準火車皮。目前伊春市林木蓄積量增至3.48億立方米,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1處、67萬公頃,入選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58歲的劉進國曾是伐木工人,當年每天能砍30多棵樹。現在他成了護林員,和同事巡護著10000多公頃的山林,每天巡山走兩三萬步再正常不過。“樹多了、草密了、空氣更新鮮,工作一點也不覺得累。”他說。

生態趨好,出現“虎蹤”,一隻體重約150公斤的東北虎今年在嘉蔭縣青山鄉被發現。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快速增加,甚至狍子跑進市中心、野豬闖進莊稼地的情況時有出現,一些農民不得不常備鞭炮驅趕野豬。

“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成為伊春市發展旅遊產業最重要的資本。”伊春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欣紅說。

2016年以來,伊春市的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連續三年保持同比20%以上的雙增長。曾是伐木工人的劉養順變成經營農家樂的能手,年接待遊客1萬餘人、純收入12萬元左右。“收入是過去好幾倍。”他說,桌子不夠用,今年擴大了營業面積,新增了好幾桌。

“一年一個樣”,林區旅遊“正青春”

“一年一個樣”,60多歲的大連遊客李先生連續8年到伊春市避暑旅遊,說起變化,他的感受很深。

今年他約上杭州的朋友前往友好區溪水經營所,坐落於此的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是他們共同的偏愛。“2012年我第一次來,這裡連一家飯店都沒有。”他說,最初就是看景,現在吃住行玩購一條龍都能解決,特別這兩三年的變化更大。

近年來,伊春市在守護好綠水青山基礎上,按提升夏季、突破冬季、拓展秋季思路,不斷加大旅遊產品和市場開發力度,加快配套建設,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從開始較單一的森林觀光起步,至今初步形成以生態旅遊、避暑度假、康體養生、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立體旅遊產業體系。森林生態旅遊業,已成為第一大引擎產業。

——旅遊基礎設施正加快改善。

伊春市發改委副主任姜峰介紹,出於發展經濟和旅遊的需要,2018年伊春市加快推進林都機場改擴建工程,伊湯公路及7條旅遊公路擴建升級,城市交通網進一步完善。鐵 力至伊春高速鐵路項目完成前期設計,湯嘉公路獲國家批覆。

目前伊春市10家4A級以上景區全部實現4G網絡覆蓋,建成智能化的遊客服務中心,“一部手機遊伊春”等智慧旅遊平臺為遊客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溪水經營所3年前只有1家農家樂,現在農家樂和民宿已達到34家。溪水經營所至林都機場等3條旅遊公路主體完工,去機場開車僅20分鐘。溪水國家森林公園副總經理張廣玲說,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園內囊括了小興安嶺所有高大喬木、低矮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珍貴樹種。隨著景區設施和交通日益完善,遊客數量逐年遞增,今年以來接待遊客4萬餘人,創下新高。

——旅遊項目和業態多元化,走出同質化怪圈。

王欣紅、姜峰等人表示,從市場需求看,遊客迫切需要的是體驗性、參與性、文化感強的新產品和業態。伊春市鞏固提升森林觀光、避暑度假、溫泉滑雪等傳統產品,並堅持市場細分,創新發展地質科考觀光、民宿研學、汽車營地、康體養生等產業,提升供給質量。

根據自駕遊發展趨勢,伊春市打造了五營和湯旺河汽車營地,集旅遊、休閒娛樂、交通服務等功能於一體。嘉蔭龍鄉頤養中心等多家醫養結合機構,今夏一床難求。

一位林區幹部坦言,伊春市旅遊發展也走過彎路,他舉例,當地曾計劃一口氣建10個五星級酒店。現今,林區針對個性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發展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民宿“白樺丁香”老闆陳剛說,“白樺丁香”保留了北方民居紅牆紅瓦、木屋小院、火牆土炕的鄉土民情,並結合林區文化,把過去工人採伐林子的道路,改造成歷史風貌觀光路。相較之下,民宿“嶺尚欲雪”更注重服務品質,通過開發與蜂農搖蜜、與農民掰苞米、林間適當勞作等私人訂製方式,增強深度遊體驗。

——突出旅遊機制創新和實效。

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服務是關鍵。王欣紅說,為營造“森林裡的家”,伊春市建立了旅遊消費維權先行賠付制度和涉旅投訴快速處理機制,設立旅遊誠信基金。當遊客與景區景點發生糾紛後,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先行賠付,再由處理機構進行後續調查。

理念之變掀起“綠色振興”

旅遊產業大變樣,林區經濟穩中向好,但在林區人眼中,最深刻的變化還是理念之變。

“有時看到被砍倒的樹,感覺就像是樹的‘遺骸’一樣,很心疼。”姜峰說。

“不砍樹,咱也能活,而且活得更好。”越來越多的林區人相信:綠色、生態是產業發展的前提。

2013年底伊春市全面停伐天然林,當地上千家企業關停,經濟增速驟然下降9.4%。伊春市堅守住“生態立市、旅遊強市”的發展定位,咬緊牙關,堅持走向林中轉、林下轉、林外轉之路。

林區不伐木,發展不停步。

“綠色轉型”讓靠山吃山的方式變了,過去“吃”木頭為主,現在“吃”自然景觀和林下經濟。以旅遊業為代表的一批綠色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全市產業轉型。2016年林區擺脫了停伐陣痛,經濟實現正增長。

隨著小興安嶺自然生態系統加快恢復,伊春市集中精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森林食品、藥材、綠色礦山等5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提高至47.6%,相比2016年提高了7.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18年伊春市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一業興,多業旺。”王欣紅說,旅遊產業關聯性強、帶動係數大,伊春市圍繞旅遊發展“大做文章”,收效明顯。

2018年,外地人到伊春避暑度假購房的比例攀升,佔到全市商品房銷量的25%。“醫養藥遊”一體化發展提速,依託廻龍灣休養中心、永翠河國際健康療養院等載體,開發中藥養生保健產業,全市藥材種改基地97個、52萬畝,“林都北藥”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翠巒區設立了黑龍江省唯一的生態經濟開發區,承接林業經濟林中發展項目,入駐企業35戶,建成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園,入孵小微企業50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4.2億元。其中,永達木藝文化旅遊研學體驗基地,推出親子科普和研學營地產品,已接待小學生8000多人次。

“綠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財富,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是伊春最大的優勢。”伊春市長韓庫說。

從旅遊等綠色產業項目中嚐到甜頭的伊春市,繼續以更大力度保護生態環境。近年來,伊春市主動放棄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億元以上項目達20餘個。在縣(市)區目標考核中增加了“生態分”比重,不管黨政領導在任時GDP增加多少,離任時如果生態環境賬不合格,都將被問責。


"

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以“打樣板、做模式”為目標,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全面展示伊春的生態旅遊優勢,大力發展冰雪遊、避暑遊、森林遊、溼地遊、邊境遊,提升旅遊產品和旅遊業態供給能力。

伊春是一座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

伊春是一座森林城市,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大美溼地,702條清澈見底的河流,84.7%的森林覆蓋率,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萬個以上,夏季平均氣溫22攝氏度,夜晚溫度低於20攝氏度。

伊春有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9家,3A級景區19家,國家和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4家,4S級滑雪場2個,形成了以森林觀光、避暑度假、康體養生、賞冰嬉雪、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優勢特色產品體系。並相繼榮獲“中國最受關注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具潛力避暑旅遊城市”、“十佳魅力中國城”等多項殊榮。兼具國有重點林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等多重元素於一身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定位“生態立市、旅遊強市”,依託優質的生態供給念活“旅遊經”“富民經”,帶動東北老林區開啟“綠色振興”。

迎客不需酒,綠色就醉人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在伊春市的一些景區遊玩,經常可以看見遊客和一個個木牌或塑料牌親密“合影”,牌子上面用醒目的數字標註著負氧離子的含量,這成為林區有趣的一景。

地處莽莽小興安嶺腹地、人口110多萬的伊春市,2018年接待遊客1584萬人次,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和28.8%。

這些遊客因何而來?答案正是生態環境。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8月的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裡,奇峰怪石,懸泉飛瀑,73歲的南方遊客張蘭走在林間的棧道,耳邊小鳥啁啾,情不自禁唱起歌來。同行的朋友們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有人跟著拍手哼唱起來。

“這裡的空氣太好了,感覺都要‘醉氧’了。”老人笑著說。

讓一些遊客笑稱“醉氧”的伊春市,擁有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溼地、700多條河流,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0000個以上,已逐步建立從森林到溼地,從野生動物到江河源頭的保護體系,被聯合國有關組織評為“城市森林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範例”。

亮眼的數字背後,成績得來不易。

伊春市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曾為國家建設提供優質木材2.7億立方米,用60噸標準火車皮連起來可繞地球1圈多,但是長期採伐也破壞了林業資源。

伊春市林草局副調研員吳立生說,2013年以前,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過熟林比例一度達到4:4:1:1,可開採林木僅為1/10,最嚴重時幾乎無林可採。

2013年底,伊春市在黑龍江省率先啟動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天然林,昔日滿載原木呼嘯奔馳的森林小火車駛進歷史,林區生產職能由木材生產轉為資源管護、森林培育。

尤其近3年來,生態環境加速恢復,森林蓄積量年均淨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相當於裝滿20萬個標準火車皮。目前伊春市林木蓄積量增至3.48億立方米,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1處、67萬公頃,入選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58歲的劉進國曾是伐木工人,當年每天能砍30多棵樹。現在他成了護林員,和同事巡護著10000多公頃的山林,每天巡山走兩三萬步再正常不過。“樹多了、草密了、空氣更新鮮,工作一點也不覺得累。”他說。

生態趨好,出現“虎蹤”,一隻體重約150公斤的東北虎今年在嘉蔭縣青山鄉被發現。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快速增加,甚至狍子跑進市中心、野豬闖進莊稼地的情況時有出現,一些農民不得不常備鞭炮驅趕野豬。

“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成為伊春市發展旅遊產業最重要的資本。”伊春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欣紅說。

2016年以來,伊春市的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連續三年保持同比20%以上的雙增長。曾是伐木工人的劉養順變成經營農家樂的能手,年接待遊客1萬餘人、純收入12萬元左右。“收入是過去好幾倍。”他說,桌子不夠用,今年擴大了營業面積,新增了好幾桌。

“一年一個樣”,林區旅遊“正青春”

“一年一個樣”,60多歲的大連遊客李先生連續8年到伊春市避暑旅遊,說起變化,他的感受很深。

今年他約上杭州的朋友前往友好區溪水經營所,坐落於此的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是他們共同的偏愛。“2012年我第一次來,這裡連一家飯店都沒有。”他說,最初就是看景,現在吃住行玩購一條龍都能解決,特別這兩三年的變化更大。

近年來,伊春市在守護好綠水青山基礎上,按提升夏季、突破冬季、拓展秋季思路,不斷加大旅遊產品和市場開發力度,加快配套建設,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從開始較單一的森林觀光起步,至今初步形成以生態旅遊、避暑度假、康體養生、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立體旅遊產業體系。森林生態旅遊業,已成為第一大引擎產業。

——旅遊基礎設施正加快改善。

伊春市發改委副主任姜峰介紹,出於發展經濟和旅遊的需要,2018年伊春市加快推進林都機場改擴建工程,伊湯公路及7條旅遊公路擴建升級,城市交通網進一步完善。鐵 力至伊春高速鐵路項目完成前期設計,湯嘉公路獲國家批覆。

目前伊春市10家4A級以上景區全部實現4G網絡覆蓋,建成智能化的遊客服務中心,“一部手機遊伊春”等智慧旅遊平臺為遊客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溪水經營所3年前只有1家農家樂,現在農家樂和民宿已達到34家。溪水經營所至林都機場等3條旅遊公路主體完工,去機場開車僅20分鐘。溪水國家森林公園副總經理張廣玲說,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園內囊括了小興安嶺所有高大喬木、低矮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珍貴樹種。隨著景區設施和交通日益完善,遊客數量逐年遞增,今年以來接待遊客4萬餘人,創下新高。

——旅遊項目和業態多元化,走出同質化怪圈。

王欣紅、姜峰等人表示,從市場需求看,遊客迫切需要的是體驗性、參與性、文化感強的新產品和業態。伊春市鞏固提升森林觀光、避暑度假、溫泉滑雪等傳統產品,並堅持市場細分,創新發展地質科考觀光、民宿研學、汽車營地、康體養生等產業,提升供給質量。

根據自駕遊發展趨勢,伊春市打造了五營和湯旺河汽車營地,集旅遊、休閒娛樂、交通服務等功能於一體。嘉蔭龍鄉頤養中心等多家醫養結合機構,今夏一床難求。

一位林區幹部坦言,伊春市旅遊發展也走過彎路,他舉例,當地曾計劃一口氣建10個五星級酒店。現今,林區針對個性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發展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民宿“白樺丁香”老闆陳剛說,“白樺丁香”保留了北方民居紅牆紅瓦、木屋小院、火牆土炕的鄉土民情,並結合林區文化,把過去工人採伐林子的道路,改造成歷史風貌觀光路。相較之下,民宿“嶺尚欲雪”更注重服務品質,通過開發與蜂農搖蜜、與農民掰苞米、林間適當勞作等私人訂製方式,增強深度遊體驗。

——突出旅遊機制創新和實效。

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服務是關鍵。王欣紅說,為營造“森林裡的家”,伊春市建立了旅遊消費維權先行賠付制度和涉旅投訴快速處理機制,設立旅遊誠信基金。當遊客與景區景點發生糾紛後,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先行賠付,再由處理機構進行後續調查。

理念之變掀起“綠色振興”

旅遊產業大變樣,林區經濟穩中向好,但在林區人眼中,最深刻的變化還是理念之變。

“有時看到被砍倒的樹,感覺就像是樹的‘遺骸’一樣,很心疼。”姜峰說。

“不砍樹,咱也能活,而且活得更好。”越來越多的林區人相信:綠色、生態是產業發展的前提。

2013年底伊春市全面停伐天然林,當地上千家企業關停,經濟增速驟然下降9.4%。伊春市堅守住“生態立市、旅遊強市”的發展定位,咬緊牙關,堅持走向林中轉、林下轉、林外轉之路。

林區不伐木,發展不停步。

“綠色轉型”讓靠山吃山的方式變了,過去“吃”木頭為主,現在“吃”自然景觀和林下經濟。以旅遊業為代表的一批綠色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全市產業轉型。2016年林區擺脫了停伐陣痛,經濟實現正增長。

隨著小興安嶺自然生態系統加快恢復,伊春市集中精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森林食品、藥材、綠色礦山等5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提高至47.6%,相比2016年提高了7.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18年伊春市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一業興,多業旺。”王欣紅說,旅遊產業關聯性強、帶動係數大,伊春市圍繞旅遊發展“大做文章”,收效明顯。

2018年,外地人到伊春避暑度假購房的比例攀升,佔到全市商品房銷量的25%。“醫養藥遊”一體化發展提速,依託廻龍灣休養中心、永翠河國際健康療養院等載體,開發中藥養生保健產業,全市藥材種改基地97個、52萬畝,“林都北藥”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翠巒區設立了黑龍江省唯一的生態經濟開發區,承接林業經濟林中發展項目,入駐企業35戶,建成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園,入孵小微企業50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4.2億元。其中,永達木藝文化旅遊研學體驗基地,推出親子科普和研學營地產品,已接待小學生8000多人次。

“綠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財富,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是伊春最大的優勢。”伊春市長韓庫說。

從旅遊等綠色產業項目中嚐到甜頭的伊春市,繼續以更大力度保護生態環境。近年來,伊春市主動放棄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億元以上項目達20餘個。在縣(市)區目標考核中增加了“生態分”比重,不管黨政領導在任時GDP增加多少,離任時如果生態環境賬不合格,都將被問責。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本屆旅發大會如何展現“北國好風光”?又如何詮釋“森林裡的家”?

新業態

重點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遊客開門見山、推窗見景,聽得見蛙叫蟲鳴、聞得到鳥語花香,暢享生態、擁抱自然。重點打造五營和湯旺河汽車營地,集旅遊接待、休閒娛樂、交通服務等功能於一體,既為暢遊在大森林裡的自駕遊客,創造了一個如家一般舒適愜意的旅居地,也為喜愛運動的遊客,創造了一個在大森林裡釋放運動激情的好去處。交旅深度融合新業態,將在本屆旅發大會上迸發新活力。

新模式

堅持生態優先、文旅融合。突出“文化+旅遊”“體育+旅遊”“康養+旅遊”“會展+旅遊”“產業+旅遊”模式的創新和拓展。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伊春文旅融合的豐富成果。

新體驗

突出文化體驗,開通了小火車,建了鐵路公園,努力喚醒林區的歷史記憶。突出研學體驗,打造了翠巒木藝研學體驗基地。

如何持續保持旅遊業快速發展?

 1、持續推動旅遊產業整體提升

圍繞實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重點開發森林康養綜合體、特色民宿、親子研學、溫泉度假、特色小鎮等新產品、新業態、新項目,持續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2、持續推動旅遊產業項目招商建設

重點針對冰雪遊、森林遊、邊境遊、溼地遊、避暑遊,招引一批實力雄厚、影響力強的優質企業和項目,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層級和水平。

 3、持續推動“全產業+旅遊”融合發展

充分發揮旅遊業關聯性強的特點,推動文化、體育、會展、康養“+旅遊”全產業鏈發展,以產業的大融合推動經濟快發展,把伊春早日建成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卓越的森林旅遊目的地。

伊春旅遊吉祥物嘟嘟和木木

吉祥物是整個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視覺系統主角,更是一座重要旅遊城市的城市IP。為迎接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今年四月,伊春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確定了伊春旅遊吉祥物啄木鳥“木木”和松鼠“嘟嘟”,並將其作為主角,設計了微信表情包,受到市民遊客喜愛。


"

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以“打樣板、做模式”為目標,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全面展示伊春的生態旅遊優勢,大力發展冰雪遊、避暑遊、森林遊、溼地遊、邊境遊,提升旅遊產品和旅遊業態供給能力。

伊春是一座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

伊春是一座森林城市,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大美溼地,702條清澈見底的河流,84.7%的森林覆蓋率,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萬個以上,夏季平均氣溫22攝氏度,夜晚溫度低於20攝氏度。

伊春有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9家,3A級景區19家,國家和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4家,4S級滑雪場2個,形成了以森林觀光、避暑度假、康體養生、賞冰嬉雪、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優勢特色產品體系。並相繼榮獲“中國最受關注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具潛力避暑旅遊城市”、“十佳魅力中國城”等多項殊榮。兼具國有重點林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等多重元素於一身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定位“生態立市、旅遊強市”,依託優質的生態供給念活“旅遊經”“富民經”,帶動東北老林區開啟“綠色振興”。

迎客不需酒,綠色就醉人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在伊春市的一些景區遊玩,經常可以看見遊客和一個個木牌或塑料牌親密“合影”,牌子上面用醒目的數字標註著負氧離子的含量,這成為林區有趣的一景。

地處莽莽小興安嶺腹地、人口110多萬的伊春市,2018年接待遊客1584萬人次,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和28.8%。

這些遊客因何而來?答案正是生態環境。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8月的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裡,奇峰怪石,懸泉飛瀑,73歲的南方遊客張蘭走在林間的棧道,耳邊小鳥啁啾,情不自禁唱起歌來。同行的朋友們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有人跟著拍手哼唱起來。

“這裡的空氣太好了,感覺都要‘醉氧’了。”老人笑著說。

讓一些遊客笑稱“醉氧”的伊春市,擁有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溼地、700多條河流,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0000個以上,已逐步建立從森林到溼地,從野生動物到江河源頭的保護體系,被聯合國有關組織評為“城市森林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範例”。

亮眼的數字背後,成績得來不易。

伊春市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曾為國家建設提供優質木材2.7億立方米,用60噸標準火車皮連起來可繞地球1圈多,但是長期採伐也破壞了林業資源。

伊春市林草局副調研員吳立生說,2013年以前,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過熟林比例一度達到4:4:1:1,可開採林木僅為1/10,最嚴重時幾乎無林可採。

2013年底,伊春市在黑龍江省率先啟動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天然林,昔日滿載原木呼嘯奔馳的森林小火車駛進歷史,林區生產職能由木材生產轉為資源管護、森林培育。

尤其近3年來,生態環境加速恢復,森林蓄積量年均淨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相當於裝滿20萬個標準火車皮。目前伊春市林木蓄積量增至3.48億立方米,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1處、67萬公頃,入選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58歲的劉進國曾是伐木工人,當年每天能砍30多棵樹。現在他成了護林員,和同事巡護著10000多公頃的山林,每天巡山走兩三萬步再正常不過。“樹多了、草密了、空氣更新鮮,工作一點也不覺得累。”他說。

生態趨好,出現“虎蹤”,一隻體重約150公斤的東北虎今年在嘉蔭縣青山鄉被發現。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快速增加,甚至狍子跑進市中心、野豬闖進莊稼地的情況時有出現,一些農民不得不常備鞭炮驅趕野豬。

“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成為伊春市發展旅遊產業最重要的資本。”伊春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欣紅說。

2016年以來,伊春市的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連續三年保持同比20%以上的雙增長。曾是伐木工人的劉養順變成經營農家樂的能手,年接待遊客1萬餘人、純收入12萬元左右。“收入是過去好幾倍。”他說,桌子不夠用,今年擴大了營業面積,新增了好幾桌。

“一年一個樣”,林區旅遊“正青春”

“一年一個樣”,60多歲的大連遊客李先生連續8年到伊春市避暑旅遊,說起變化,他的感受很深。

今年他約上杭州的朋友前往友好區溪水經營所,坐落於此的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是他們共同的偏愛。“2012年我第一次來,這裡連一家飯店都沒有。”他說,最初就是看景,現在吃住行玩購一條龍都能解決,特別這兩三年的變化更大。

近年來,伊春市在守護好綠水青山基礎上,按提升夏季、突破冬季、拓展秋季思路,不斷加大旅遊產品和市場開發力度,加快配套建設,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從開始較單一的森林觀光起步,至今初步形成以生態旅遊、避暑度假、康體養生、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立體旅遊產業體系。森林生態旅遊業,已成為第一大引擎產業。

——旅遊基礎設施正加快改善。

伊春市發改委副主任姜峰介紹,出於發展經濟和旅遊的需要,2018年伊春市加快推進林都機場改擴建工程,伊湯公路及7條旅遊公路擴建升級,城市交通網進一步完善。鐵 力至伊春高速鐵路項目完成前期設計,湯嘉公路獲國家批覆。

目前伊春市10家4A級以上景區全部實現4G網絡覆蓋,建成智能化的遊客服務中心,“一部手機遊伊春”等智慧旅遊平臺為遊客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溪水經營所3年前只有1家農家樂,現在農家樂和民宿已達到34家。溪水經營所至林都機場等3條旅遊公路主體完工,去機場開車僅20分鐘。溪水國家森林公園副總經理張廣玲說,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園內囊括了小興安嶺所有高大喬木、低矮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珍貴樹種。隨著景區設施和交通日益完善,遊客數量逐年遞增,今年以來接待遊客4萬餘人,創下新高。

——旅遊項目和業態多元化,走出同質化怪圈。

王欣紅、姜峰等人表示,從市場需求看,遊客迫切需要的是體驗性、參與性、文化感強的新產品和業態。伊春市鞏固提升森林觀光、避暑度假、溫泉滑雪等傳統產品,並堅持市場細分,創新發展地質科考觀光、民宿研學、汽車營地、康體養生等產業,提升供給質量。

根據自駕遊發展趨勢,伊春市打造了五營和湯旺河汽車營地,集旅遊、休閒娛樂、交通服務等功能於一體。嘉蔭龍鄉頤養中心等多家醫養結合機構,今夏一床難求。

一位林區幹部坦言,伊春市旅遊發展也走過彎路,他舉例,當地曾計劃一口氣建10個五星級酒店。現今,林區針對個性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發展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民宿“白樺丁香”老闆陳剛說,“白樺丁香”保留了北方民居紅牆紅瓦、木屋小院、火牆土炕的鄉土民情,並結合林區文化,把過去工人採伐林子的道路,改造成歷史風貌觀光路。相較之下,民宿“嶺尚欲雪”更注重服務品質,通過開發與蜂農搖蜜、與農民掰苞米、林間適當勞作等私人訂製方式,增強深度遊體驗。

——突出旅遊機制創新和實效。

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服務是關鍵。王欣紅說,為營造“森林裡的家”,伊春市建立了旅遊消費維權先行賠付制度和涉旅投訴快速處理機制,設立旅遊誠信基金。當遊客與景區景點發生糾紛後,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先行賠付,再由處理機構進行後續調查。

理念之變掀起“綠色振興”

旅遊產業大變樣,林區經濟穩中向好,但在林區人眼中,最深刻的變化還是理念之變。

“有時看到被砍倒的樹,感覺就像是樹的‘遺骸’一樣,很心疼。”姜峰說。

“不砍樹,咱也能活,而且活得更好。”越來越多的林區人相信:綠色、生態是產業發展的前提。

2013年底伊春市全面停伐天然林,當地上千家企業關停,經濟增速驟然下降9.4%。伊春市堅守住“生態立市、旅遊強市”的發展定位,咬緊牙關,堅持走向林中轉、林下轉、林外轉之路。

林區不伐木,發展不停步。

“綠色轉型”讓靠山吃山的方式變了,過去“吃”木頭為主,現在“吃”自然景觀和林下經濟。以旅遊業為代表的一批綠色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全市產業轉型。2016年林區擺脫了停伐陣痛,經濟實現正增長。

隨著小興安嶺自然生態系統加快恢復,伊春市集中精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森林食品、藥材、綠色礦山等5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提高至47.6%,相比2016年提高了7.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18年伊春市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一業興,多業旺。”王欣紅說,旅遊產業關聯性強、帶動係數大,伊春市圍繞旅遊發展“大做文章”,收效明顯。

2018年,外地人到伊春避暑度假購房的比例攀升,佔到全市商品房銷量的25%。“醫養藥遊”一體化發展提速,依託廻龍灣休養中心、永翠河國際健康療養院等載體,開發中藥養生保健產業,全市藥材種改基地97個、52萬畝,“林都北藥”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翠巒區設立了黑龍江省唯一的生態經濟開發區,承接林業經濟林中發展項目,入駐企業35戶,建成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園,入孵小微企業50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4.2億元。其中,永達木藝文化旅遊研學體驗基地,推出親子科普和研學營地產品,已接待小學生8000多人次。

“綠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財富,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是伊春最大的優勢。”伊春市長韓庫說。

從旅遊等綠色產業項目中嚐到甜頭的伊春市,繼續以更大力度保護生態環境。近年來,伊春市主動放棄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億元以上項目達20餘個。在縣(市)區目標考核中增加了“生態分”比重,不管黨政領導在任時GDP增加多少,離任時如果生態環境賬不合格,都將被問責。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本屆旅發大會如何展現“北國好風光”?又如何詮釋“森林裡的家”?

新業態

重點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遊客開門見山、推窗見景,聽得見蛙叫蟲鳴、聞得到鳥語花香,暢享生態、擁抱自然。重點打造五營和湯旺河汽車營地,集旅遊接待、休閒娛樂、交通服務等功能於一體,既為暢遊在大森林裡的自駕遊客,創造了一個如家一般舒適愜意的旅居地,也為喜愛運動的遊客,創造了一個在大森林裡釋放運動激情的好去處。交旅深度融合新業態,將在本屆旅發大會上迸發新活力。

新模式

堅持生態優先、文旅融合。突出“文化+旅遊”“體育+旅遊”“康養+旅遊”“會展+旅遊”“產業+旅遊”模式的創新和拓展。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伊春文旅融合的豐富成果。

新體驗

突出文化體驗,開通了小火車,建了鐵路公園,努力喚醒林區的歷史記憶。突出研學體驗,打造了翠巒木藝研學體驗基地。

如何持續保持旅遊業快速發展?

 1、持續推動旅遊產業整體提升

圍繞實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重點開發森林康養綜合體、特色民宿、親子研學、溫泉度假、特色小鎮等新產品、新業態、新項目,持續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2、持續推動旅遊產業項目招商建設

重點針對冰雪遊、森林遊、邊境遊、溼地遊、避暑遊,招引一批實力雄厚、影響力強的優質企業和項目,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層級和水平。

 3、持續推動“全產業+旅遊”融合發展

充分發揮旅遊業關聯性強的特點,推動文化、體育、會展、康養“+旅遊”全產業鏈發展,以產業的大融合推動經濟快發展,把伊春早日建成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卓越的森林旅遊目的地。

伊春旅遊吉祥物嘟嘟和木木

吉祥物是整個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視覺系統主角,更是一座重要旅遊城市的城市IP。為迎接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今年四月,伊春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確定了伊春旅遊吉祥物啄木鳥“木木”和松鼠“嘟嘟”,並將其作為主角,設計了微信表情包,受到市民遊客喜愛。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伊春市旅遊吉祥物嘟嘟和木木在推介會上。資料圖

啄木鳥是“森林衛士”,更是伊春的“市鳥”。啄木鳥“木木”是一位姑娘,它有著大大咧咧和真實善良的性格,極具正義感,正如熱情淳樸、正直善良的伊春人。它喜歡在春季的杜鵑花中跳舞,夏季的樹蔭中打盹,秋季的落葉中捉迷藏,冬季的冰雪中滑行。雖然它是一隻小胖子,但是十分靈巧,總是喜歡在伊春的樹林裡飛翔穿梭。

可愛的小松鼠“嘟嘟”是一個勇敢熱愛冒險的男孩子,它善於探索、機靈可愛,具備伊春人勇往直前、聰明睿智的性格。它熱愛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林的家鄉,更熱愛在雪地裡。

這兩隻吉祥物的名字定義也是有意義的,啄木鳥“木木”和松鼠“嘟嘟”,名字合在一起為“林都”之意。既有翱翔於藍天的飛鳥,也有穿梭於森林中的小動物,無不體現了伊春優良生態資源的多樣性、健康、綠色。

據瞭解,伊春市還特邀專業團隊設計製作了24個伊春旅遊吉祥物動態表情包。林都空氣、大森林、天然滑雪、自然水域、伊春美食等元素和伊春代名詞在其中都有所體現,同時還運用了“開森”“浪起來”“一起搖擺”“好吃到飛”等時尚網絡用語。


"

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以“打樣板、做模式”為目標,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全面展示伊春的生態旅遊優勢,大力發展冰雪遊、避暑遊、森林遊、溼地遊、邊境遊,提升旅遊產品和旅遊業態供給能力。

伊春是一座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

伊春是一座森林城市,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大美溼地,702條清澈見底的河流,84.7%的森林覆蓋率,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萬個以上,夏季平均氣溫22攝氏度,夜晚溫度低於20攝氏度。

伊春有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9家,3A級景區19家,國家和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4家,4S級滑雪場2個,形成了以森林觀光、避暑度假、康體養生、賞冰嬉雪、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優勢特色產品體系。並相繼榮獲“中國最受關注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具潛力避暑旅遊城市”、“十佳魅力中國城”等多項殊榮。兼具國有重點林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等多重元素於一身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定位“生態立市、旅遊強市”,依託優質的生態供給念活“旅遊經”“富民經”,帶動東北老林區開啟“綠色振興”。

迎客不需酒,綠色就醉人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在伊春市的一些景區遊玩,經常可以看見遊客和一個個木牌或塑料牌親密“合影”,牌子上面用醒目的數字標註著負氧離子的含量,這成為林區有趣的一景。

地處莽莽小興安嶺腹地、人口110多萬的伊春市,2018年接待遊客1584萬人次,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和28.8%。

這些遊客因何而來?答案正是生態環境。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8月的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裡,奇峰怪石,懸泉飛瀑,73歲的南方遊客張蘭走在林間的棧道,耳邊小鳥啁啾,情不自禁唱起歌來。同行的朋友們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有人跟著拍手哼唱起來。

“這裡的空氣太好了,感覺都要‘醉氧’了。”老人笑著說。

讓一些遊客笑稱“醉氧”的伊春市,擁有400萬公頃浩瀚森林、40萬公頃溼地、700多條河流,森林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可達20000個以上,已逐步建立從森林到溼地,從野生動物到江河源頭的保護體系,被聯合國有關組織評為“城市森林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範例”。

亮眼的數字背後,成績得來不易。

伊春市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曾為國家建設提供優質木材2.7億立方米,用60噸標準火車皮連起來可繞地球1圈多,但是長期採伐也破壞了林業資源。

伊春市林草局副調研員吳立生說,2013年以前,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過熟林比例一度達到4:4:1:1,可開採林木僅為1/10,最嚴重時幾乎無林可採。

2013年底,伊春市在黑龍江省率先啟動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天然林,昔日滿載原木呼嘯奔馳的森林小火車駛進歷史,林區生產職能由木材生產轉為資源管護、森林培育。

尤其近3年來,生態環境加速恢復,森林蓄積量年均淨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相當於裝滿20萬個標準火車皮。目前伊春市林木蓄積量增至3.48億立方米,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1處、67萬公頃,入選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58歲的劉進國曾是伐木工人,當年每天能砍30多棵樹。現在他成了護林員,和同事巡護著10000多公頃的山林,每天巡山走兩三萬步再正常不過。“樹多了、草密了、空氣更新鮮,工作一點也不覺得累。”他說。

生態趨好,出現“虎蹤”,一隻體重約150公斤的東北虎今年在嘉蔭縣青山鄉被發現。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快速增加,甚至狍子跑進市中心、野豬闖進莊稼地的情況時有出現,一些農民不得不常備鞭炮驅趕野豬。

“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成為伊春市發展旅遊產業最重要的資本。”伊春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欣紅說。

2016年以來,伊春市的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連續三年保持同比20%以上的雙增長。曾是伐木工人的劉養順變成經營農家樂的能手,年接待遊客1萬餘人、純收入12萬元左右。“收入是過去好幾倍。”他說,桌子不夠用,今年擴大了營業面積,新增了好幾桌。

“一年一個樣”,林區旅遊“正青春”

“一年一個樣”,60多歲的大連遊客李先生連續8年到伊春市避暑旅遊,說起變化,他的感受很深。

今年他約上杭州的朋友前往友好區溪水經營所,坐落於此的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是他們共同的偏愛。“2012年我第一次來,這裡連一家飯店都沒有。”他說,最初就是看景,現在吃住行玩購一條龍都能解決,特別這兩三年的變化更大。

近年來,伊春市在守護好綠水青山基礎上,按提升夏季、突破冬季、拓展秋季思路,不斷加大旅遊產品和市場開發力度,加快配套建設,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從開始較單一的森林觀光起步,至今初步形成以生態旅遊、避暑度假、康體養生、溫泉霧凇、民宿研學為代表的立體旅遊產業體系。森林生態旅遊業,已成為第一大引擎產業。

——旅遊基礎設施正加快改善。

伊春市發改委副主任姜峰介紹,出於發展經濟和旅遊的需要,2018年伊春市加快推進林都機場改擴建工程,伊湯公路及7條旅遊公路擴建升級,城市交通網進一步完善。鐵 力至伊春高速鐵路項目完成前期設計,湯嘉公路獲國家批覆。

目前伊春市10家4A級以上景區全部實現4G網絡覆蓋,建成智能化的遊客服務中心,“一部手機遊伊春”等智慧旅遊平臺為遊客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溪水經營所3年前只有1家農家樂,現在農家樂和民宿已達到34家。溪水經營所至林都機場等3條旅遊公路主體完工,去機場開車僅20分鐘。溪水國家森林公園副總經理張廣玲說,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園內囊括了小興安嶺所有高大喬木、低矮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珍貴樹種。隨著景區設施和交通日益完善,遊客數量逐年遞增,今年以來接待遊客4萬餘人,創下新高。

——旅遊項目和業態多元化,走出同質化怪圈。

王欣紅、姜峰等人表示,從市場需求看,遊客迫切需要的是體驗性、參與性、文化感強的新產品和業態。伊春市鞏固提升森林觀光、避暑度假、溫泉滑雪等傳統產品,並堅持市場細分,創新發展地質科考觀光、民宿研學、汽車營地、康體養生等產業,提升供給質量。

根據自駕遊發展趨勢,伊春市打造了五營和湯旺河汽車營地,集旅遊、休閒娛樂、交通服務等功能於一體。嘉蔭龍鄉頤養中心等多家醫養結合機構,今夏一床難求。

一位林區幹部坦言,伊春市旅遊發展也走過彎路,他舉例,當地曾計劃一口氣建10個五星級酒店。現今,林區針對個性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發展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民宿“白樺丁香”老闆陳剛說,“白樺丁香”保留了北方民居紅牆紅瓦、木屋小院、火牆土炕的鄉土民情,並結合林區文化,把過去工人採伐林子的道路,改造成歷史風貌觀光路。相較之下,民宿“嶺尚欲雪”更注重服務品質,通過開發與蜂農搖蜜、與農民掰苞米、林間適當勞作等私人訂製方式,增強深度遊體驗。

——突出旅遊機制創新和實效。

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服務是關鍵。王欣紅說,為營造“森林裡的家”,伊春市建立了旅遊消費維權先行賠付制度和涉旅投訴快速處理機制,設立旅遊誠信基金。當遊客與景區景點發生糾紛後,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先行賠付,再由處理機構進行後續調查。

理念之變掀起“綠色振興”

旅遊產業大變樣,林區經濟穩中向好,但在林區人眼中,最深刻的變化還是理念之變。

“有時看到被砍倒的樹,感覺就像是樹的‘遺骸’一樣,很心疼。”姜峰說。

“不砍樹,咱也能活,而且活得更好。”越來越多的林區人相信:綠色、生態是產業發展的前提。

2013年底伊春市全面停伐天然林,當地上千家企業關停,經濟增速驟然下降9.4%。伊春市堅守住“生態立市、旅遊強市”的發展定位,咬緊牙關,堅持走向林中轉、林下轉、林外轉之路。

林區不伐木,發展不停步。

“綠色轉型”讓靠山吃山的方式變了,過去“吃”木頭為主,現在“吃”自然景觀和林下經濟。以旅遊業為代表的一批綠色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全市產業轉型。2016年林區擺脫了停伐陣痛,經濟實現正增長。

隨著小興安嶺自然生態系統加快恢復,伊春市集中精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森林食品、藥材、綠色礦山等5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提高至47.6%,相比2016年提高了7.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18年伊春市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一業興,多業旺。”王欣紅說,旅遊產業關聯性強、帶動係數大,伊春市圍繞旅遊發展“大做文章”,收效明顯。

2018年,外地人到伊春避暑度假購房的比例攀升,佔到全市商品房銷量的25%。“醫養藥遊”一體化發展提速,依託廻龍灣休養中心、永翠河國際健康療養院等載體,開發中藥養生保健產業,全市藥材種改基地97個、52萬畝,“林都北藥”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翠巒區設立了黑龍江省唯一的生態經濟開發區,承接林業經濟林中發展項目,入駐企業35戶,建成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園,入孵小微企業50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4.2億元。其中,永達木藝文化旅遊研學體驗基地,推出親子科普和研學營地產品,已接待小學生8000多人次。

“綠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財富,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是伊春最大的優勢。”伊春市長韓庫說。

從旅遊等綠色產業項目中嚐到甜頭的伊春市,繼續以更大力度保護生態環境。近年來,伊春市主動放棄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億元以上項目達20餘個。在縣(市)區目標考核中增加了“生態分”比重,不管黨政領導在任時GDP增加多少,離任時如果生態環境賬不合格,都將被問責。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本屆旅發大會如何展現“北國好風光”?又如何詮釋“森林裡的家”?

新業態

重點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遊客開門見山、推窗見景,聽得見蛙叫蟲鳴、聞得到鳥語花香,暢享生態、擁抱自然。重點打造五營和湯旺河汽車營地,集旅遊接待、休閒娛樂、交通服務等功能於一體,既為暢遊在大森林裡的自駕遊客,創造了一個如家一般舒適愜意的旅居地,也為喜愛運動的遊客,創造了一個在大森林裡釋放運動激情的好去處。交旅深度融合新業態,將在本屆旅發大會上迸發新活力。

新模式

堅持生態優先、文旅融合。突出“文化+旅遊”“體育+旅遊”“康養+旅遊”“會展+旅遊”“產業+旅遊”模式的創新和拓展。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伊春文旅融合的豐富成果。

新體驗

突出文化體驗,開通了小火車,建了鐵路公園,努力喚醒林區的歷史記憶。突出研學體驗,打造了翠巒木藝研學體驗基地。

如何持續保持旅遊業快速發展?

 1、持續推動旅遊產業整體提升

圍繞實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重點開發森林康養綜合體、特色民宿、親子研學、溫泉度假、特色小鎮等新產品、新業態、新項目,持續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2、持續推動旅遊產業項目招商建設

重點針對冰雪遊、森林遊、邊境遊、溼地遊、避暑遊,招引一批實力雄厚、影響力強的優質企業和項目,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層級和水平。

 3、持續推動“全產業+旅遊”融合發展

充分發揮旅遊業關聯性強的特點,推動文化、體育、會展、康養“+旅遊”全產業鏈發展,以產業的大融合推動經濟快發展,把伊春早日建成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卓越的森林旅遊目的地。

伊春旅遊吉祥物嘟嘟和木木

吉祥物是整個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視覺系統主角,更是一座重要旅遊城市的城市IP。為迎接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今年四月,伊春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確定了伊春旅遊吉祥物啄木鳥“木木”和松鼠“嘟嘟”,並將其作為主角,設計了微信表情包,受到市民遊客喜愛。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伊春市旅遊吉祥物嘟嘟和木木在推介會上。資料圖

啄木鳥是“森林衛士”,更是伊春的“市鳥”。啄木鳥“木木”是一位姑娘,它有著大大咧咧和真實善良的性格,極具正義感,正如熱情淳樸、正直善良的伊春人。它喜歡在春季的杜鵑花中跳舞,夏季的樹蔭中打盹,秋季的落葉中捉迷藏,冬季的冰雪中滑行。雖然它是一隻小胖子,但是十分靈巧,總是喜歡在伊春的樹林裡飛翔穿梭。

可愛的小松鼠“嘟嘟”是一個勇敢熱愛冒險的男孩子,它善於探索、機靈可愛,具備伊春人勇往直前、聰明睿智的性格。它熱愛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林的家鄉,更熱愛在雪地裡。

這兩隻吉祥物的名字定義也是有意義的,啄木鳥“木木”和松鼠“嘟嘟”,名字合在一起為“林都”之意。既有翱翔於藍天的飛鳥,也有穿梭於森林中的小動物,無不體現了伊春優良生態資源的多樣性、健康、綠色。

據瞭解,伊春市還特邀專業團隊設計製作了24個伊春旅遊吉祥物動態表情包。林都空氣、大森林、天然滑雪、自然水域、伊春美食等元素和伊春代名詞在其中都有所體現,同時還運用了“開森”“浪起來”“一起搖擺”“好吃到飛”等時尚網絡用語。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三個新”、“7大活動”、“8個項目”進入“伊春時間”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

主要活動

8月26日

第二屆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暨文化旅遊推介會

西嶺森林康養項目考察、全國龍菜烹飪大賽暨龍江食材採購大會

8月27日

伊春市重點產業項目招商推介會

中國科學院伊春森工院士工作站、國家環境保護衛星遙感重點試驗室揭牌儀式

《青山不墨》大型電視成劇開機儀式

部分文旅嘉年華活動、媒體專訪

《森林裡的家》文旅嘉年華活動

旅遊項目

旅遊觀光小火車項目、湯旺河旅遊度假區項目、五營汽車營地項目、湯旺河汽車營地項目、西嶺寶宇森林生態旅遊度假區項目、上甘嶺區溪水景區及民宿項目、金山小鎮項目、嘉蔭恐龍特色文化小鎮項目

(綜合來源:黑龍江日報、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經濟參考報、東北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