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前 受訪者供圖

長江中游北岸,全長162公里的黃柏河貫穿湖北宜昌市境內,它是宜昌市民的“母親河”,承擔著宜昌7個縣市區2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100萬畝農田灌溉的重任;它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其水質狀況直接影響著長江的水質。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黃柏河流域走訪獲悉,作為宜昌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所在地,宜昌市人大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在頂層制度設計上對黃柏河施行分區保護,並通過獨特的生態補償方案,即水質與資金補償、採礦指標“雙掛鉤”的方式,實現了既能開礦發展經濟又要保護好水源的雙贏。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前 受訪者供圖

長江中游北岸,全長162公里的黃柏河貫穿湖北宜昌市境內,它是宜昌市民的“母親河”,承擔著宜昌7個縣市區2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100萬畝農田灌溉的重任;它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其水質狀況直接影響著長江的水質。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黃柏河流域走訪獲悉,作為宜昌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所在地,宜昌市人大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在頂層制度設計上對黃柏河施行分區保護,並通過獨特的生態補償方案,即水質與資金補償、採礦指標“雙掛鉤”的方式,實現了既能開礦發展經濟又要保護好水源的雙贏。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後 受訪者供圖

2019年上半年,黃柏河東支流域生態補償18個監測斷面達到和優於II類水質佔比95.48%,比上年同期高9.03個百分點。

通過立法確立的頂層設計不僅保住了飲用水水源,也使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的總磷濃度持續下降。2018年,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荊州磚瓦廠斷面水質由2017年的III類提高到II類標準,主要汙染物總磷濃度較2015年下降了43.6%。

黃柏河流域的立法實踐是長江沿江省市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不斷嘗試的一個縮影,或為長江保護法立法提供思路。

200萬人的飲用水“危機”

在擔任宜昌市黃柏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之前,洪鈞長期在水利部門供職,那時,他一直覺得黃柏河的水質特別好,也從未擔心,有一天黃柏河的水質會變差。

“根據對黃柏河東支流域4座水庫的長期水質監測結果,2013年以前4座水庫水質基本保持在Ⅰ-Ⅱ類。”洪鈞說,“水利部門當時只管理黃柏河上游四座水庫,但那時,對於水庫周邊發生了什麼變化,渾然不知。”

量變到質變是個緩慢的過程,但對於磷礦資源豐富、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的黃柏河上游,含磷廢水的大量排放只需幾年,就讓黃柏河的水質變差。2013年5月開始,黃柏河流域內的天福廟、玄廟觀水庫相繼發生大面積水華,嚴重威脅到黃柏河的供水安全。

“當時(發生水華)我們感到震驚,怎麼可能一下子就發生水華了呢?發生水華肯定是富營養化,但這麼高濃度的磷是從哪兒來的呢?”正是那年5月,帶著這些疑問,洪鈞等人分了8組,用了一個星期,沿黃柏河溯流而上,對每一個支流、小溝周邊的養殖、企業、集鎮人口、種植面積都做了排查。

黃柏河流域內有亞洲最大的單體磷礦礦床,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現有磷礦採選企業60多家,隨著流域內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礦產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礦山廢水排放、農村面源汙染、畜禽養殖排汙等造成流域汙染加重,水質惡化。

通過沿途監測排查和專家論證,黃柏河流域的四大汙染源首當其衝的是磷礦,磷礦廢水對黃柏河總磷汙染的貢獻是75%以上,大部分總磷是懸浮物攜帶出來進入水體的。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前 受訪者供圖

長江中游北岸,全長162公里的黃柏河貫穿湖北宜昌市境內,它是宜昌市民的“母親河”,承擔著宜昌7個縣市區2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100萬畝農田灌溉的重任;它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其水質狀況直接影響著長江的水質。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黃柏河流域走訪獲悉,作為宜昌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所在地,宜昌市人大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在頂層制度設計上對黃柏河施行分區保護,並通過獨特的生態補償方案,即水質與資金補償、採礦指標“雙掛鉤”的方式,實現了既能開礦發展經濟又要保護好水源的雙贏。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後 受訪者供圖

2019年上半年,黃柏河東支流域生態補償18個監測斷面達到和優於II類水質佔比95.48%,比上年同期高9.03個百分點。

通過立法確立的頂層設計不僅保住了飲用水水源,也使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的總磷濃度持續下降。2018年,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荊州磚瓦廠斷面水質由2017年的III類提高到II類標準,主要汙染物總磷濃度較2015年下降了43.6%。

黃柏河流域的立法實踐是長江沿江省市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不斷嘗試的一個縮影,或為長江保護法立法提供思路。

200萬人的飲用水“危機”

在擔任宜昌市黃柏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之前,洪鈞長期在水利部門供職,那時,他一直覺得黃柏河的水質特別好,也從未擔心,有一天黃柏河的水質會變差。

“根據對黃柏河東支流域4座水庫的長期水質監測結果,2013年以前4座水庫水質基本保持在Ⅰ-Ⅱ類。”洪鈞說,“水利部門當時只管理黃柏河上游四座水庫,但那時,對於水庫周邊發生了什麼變化,渾然不知。”

量變到質變是個緩慢的過程,但對於磷礦資源豐富、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的黃柏河上游,含磷廢水的大量排放只需幾年,就讓黃柏河的水質變差。2013年5月開始,黃柏河流域內的天福廟、玄廟觀水庫相繼發生大面積水華,嚴重威脅到黃柏河的供水安全。

“當時(發生水華)我們感到震驚,怎麼可能一下子就發生水華了呢?發生水華肯定是富營養化,但這麼高濃度的磷是從哪兒來的呢?”正是那年5月,帶著這些疑問,洪鈞等人分了8組,用了一個星期,沿黃柏河溯流而上,對每一個支流、小溝周邊的養殖、企業、集鎮人口、種植面積都做了排查。

黃柏河流域內有亞洲最大的單體磷礦礦床,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現有磷礦採選企業60多家,隨著流域內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礦產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礦山廢水排放、農村面源汙染、畜禽養殖排汙等造成流域汙染加重,水質惡化。

通過沿途監測排查和專家論證,黃柏河流域的四大汙染源首當其衝的是磷礦,磷礦廢水對黃柏河總磷汙染的貢獻是75%以上,大部分總磷是懸浮物攜帶出來進入水體的。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治理前,樟村坪鎮董家河村三組境內的“牛奶河” 受訪者供圖

流域保護與開發的矛盾

“那次摸查我們才第一次看到磷礦汙染的嚴重性,太觸目驚心了!”洪鈞說,老水利人心中以為,黃柏河上游沒有多少礦,即便開礦也沒有多大問題,可當他們真的跑到了礦區,親眼目睹才恍然發現自己錯了,“清澈見底的水變成了泥漿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礦技術水平不高,磷礦開採只打平洞,規模小,排水量也小。2000年以後,隨著探礦水平提高,湖北的磷礦越探越多,截至目前湖北省磷礦資源保有量居全國第一,宜昌位列全省之首,流域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十分突出。

黃柏河汙染的原因找到了,該怎麼治?當時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到底是宜昌市民喝水重要,還是開礦發展經濟重要?

實際上,宜昌雖然守著長江,但宜昌人喝的並不是長江水,而是水質更好的黃柏河水。黃柏河的發源地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鎮,原本少有工業、人口又少,水質長期保持I類,為了讓宜昌人喝上好水,2002年,宜昌將取水工程修到了黃柏河上游。

洪鈞告訴澎湃新聞,黃柏河汙染髮生後,當時有市領導認為水源地要放棄了,但也有市領導認為,水源地不能改,“原來我們是為了喝好水,把水源地從長江干流改到黃柏河上游的,如果現在因為上游汙染又把水源地改到長江去,對老百姓沒法交代,而且中央要求長江水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如果我們避開開礦造成的水汙染問題,把水源地都改了說不過去。”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前 受訪者供圖

長江中游北岸,全長162公里的黃柏河貫穿湖北宜昌市境內,它是宜昌市民的“母親河”,承擔著宜昌7個縣市區2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100萬畝農田灌溉的重任;它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其水質狀況直接影響著長江的水質。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黃柏河流域走訪獲悉,作為宜昌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所在地,宜昌市人大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在頂層制度設計上對黃柏河施行分區保護,並通過獨特的生態補償方案,即水質與資金補償、採礦指標“雙掛鉤”的方式,實現了既能開礦發展經濟又要保護好水源的雙贏。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後 受訪者供圖

2019年上半年,黃柏河東支流域生態補償18個監測斷面達到和優於II類水質佔比95.48%,比上年同期高9.03個百分點。

通過立法確立的頂層設計不僅保住了飲用水水源,也使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的總磷濃度持續下降。2018年,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荊州磚瓦廠斷面水質由2017年的III類提高到II類標準,主要汙染物總磷濃度較2015年下降了43.6%。

黃柏河流域的立法實踐是長江沿江省市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不斷嘗試的一個縮影,或為長江保護法立法提供思路。

200萬人的飲用水“危機”

在擔任宜昌市黃柏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之前,洪鈞長期在水利部門供職,那時,他一直覺得黃柏河的水質特別好,也從未擔心,有一天黃柏河的水質會變差。

“根據對黃柏河東支流域4座水庫的長期水質監測結果,2013年以前4座水庫水質基本保持在Ⅰ-Ⅱ類。”洪鈞說,“水利部門當時只管理黃柏河上游四座水庫,但那時,對於水庫周邊發生了什麼變化,渾然不知。”

量變到質變是個緩慢的過程,但對於磷礦資源豐富、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的黃柏河上游,含磷廢水的大量排放只需幾年,就讓黃柏河的水質變差。2013年5月開始,黃柏河流域內的天福廟、玄廟觀水庫相繼發生大面積水華,嚴重威脅到黃柏河的供水安全。

“當時(發生水華)我們感到震驚,怎麼可能一下子就發生水華了呢?發生水華肯定是富營養化,但這麼高濃度的磷是從哪兒來的呢?”正是那年5月,帶著這些疑問,洪鈞等人分了8組,用了一個星期,沿黃柏河溯流而上,對每一個支流、小溝周邊的養殖、企業、集鎮人口、種植面積都做了排查。

黃柏河流域內有亞洲最大的單體磷礦礦床,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現有磷礦採選企業60多家,隨著流域內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礦產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礦山廢水排放、農村面源汙染、畜禽養殖排汙等造成流域汙染加重,水質惡化。

通過沿途監測排查和專家論證,黃柏河流域的四大汙染源首當其衝的是磷礦,磷礦廢水對黃柏河總磷汙染的貢獻是75%以上,大部分總磷是懸浮物攜帶出來進入水體的。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治理前,樟村坪鎮董家河村三組境內的“牛奶河” 受訪者供圖

流域保護與開發的矛盾

“那次摸查我們才第一次看到磷礦汙染的嚴重性,太觸目驚心了!”洪鈞說,老水利人心中以為,黃柏河上游沒有多少礦,即便開礦也沒有多大問題,可當他們真的跑到了礦區,親眼目睹才恍然發現自己錯了,“清澈見底的水變成了泥漿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礦技術水平不高,磷礦開採只打平洞,規模小,排水量也小。2000年以後,隨著探礦水平提高,湖北的磷礦越探越多,截至目前湖北省磷礦資源保有量居全國第一,宜昌位列全省之首,流域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十分突出。

黃柏河汙染的原因找到了,該怎麼治?當時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到底是宜昌市民喝水重要,還是開礦發展經濟重要?

實際上,宜昌雖然守著長江,但宜昌人喝的並不是長江水,而是水質更好的黃柏河水。黃柏河的發源地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鎮,原本少有工業、人口又少,水質長期保持I類,為了讓宜昌人喝上好水,2002年,宜昌將取水工程修到了黃柏河上游。

洪鈞告訴澎湃新聞,黃柏河汙染髮生後,當時有市領導認為水源地要放棄了,但也有市領導認為,水源地不能改,“原來我們是為了喝好水,把水源地從長江干流改到黃柏河上游的,如果現在因為上游汙染又把水源地改到長江去,對老百姓沒法交代,而且中央要求長江水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如果我們避開開礦造成的水汙染問題,把水源地都改了說不過去。”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夷陵區城區段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攝

“礦要開,水要好”

黃柏河治水必須治礦。

為此,宜昌市先後制定了《關於加強黃柏河東支流域磷礦開發利用環境監督管理的意見》、《黃柏河東支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16-2020年)》,嚴格控制磷礦年度開採總量。

2017年地方有立法權後,宜昌市人大常委會歷時一年制定了《宜昌市黃柏河流域保護條例》(簡稱《條例》),並於2018年2月正式實施。自此,黃柏河流域保護由“有章可循”上升為“有法可依”。

“黃柏河流域立法最根本的就是解決開礦與環境保護相沖突的問題,這個問題通過流域立法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宜昌市夷陵區委書記王璽瑋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在黃柏河流域立法系列的頂層設計中,存在一個內在的經濟激勵機制,即開礦的分配製度與水質斷面考核相掛鉤。

“礦的開採量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和經濟效益,所以就會有極大的動力來關心流域斷面的水質是否達標,而一旦企業不能達標壓縮它的開礦指標,這就產生了雙重效應:一是企業停產後,為推動生產恢復,從而有動力改善環保投入;第二停了它的礦,企業的汙染排放量就會自然降低。”王璽瑋解釋說。

此外,宜昌市還出臺了《黃柏河東支流域生態補償方案(試行)》,在黃柏河流域探索建立生態補償制度。

該補償制度以流域穩定達到II類水質為目標,市級設立1000萬元生態補償金,流域內夷陵區、遠安縣每年分別向市繳納700萬、300萬元水質保證金,通過對兩區縣考核,實行斷面水質達標情況與生態補償資金、礦產資源開採指標“雙掛鉤”,以流域水質指標倒逼企業排放提標升級,以生態補償倒逼化工企業打造綠色礦山,推進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通過實施水質“約法”這種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探索性舉措,既建立了體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導向的考核機制,又在“立個規矩”的前提下,引導縣(區)加快構建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形成縣區、企業等各利益相關方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融合的合力。王璽瑋說,2018年度生態補償考核獎勵已兌現到位,2019年上半年已完成生態補償考核。

“實際上,現在全國許多流域都已實施了生態補償,但整個長江流域還未實施。”洪鈞認為,實行生態補償機制將對促進長江保護具有促進作用。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前 受訪者供圖

長江中游北岸,全長162公里的黃柏河貫穿湖北宜昌市境內,它是宜昌市民的“母親河”,承擔著宜昌7個縣市區2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100萬畝農田灌溉的重任;它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其水質狀況直接影響著長江的水質。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黃柏河流域走訪獲悉,作為宜昌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所在地,宜昌市人大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在頂層制度設計上對黃柏河施行分區保護,並通過獨特的生態補償方案,即水質與資金補償、採礦指標“雙掛鉤”的方式,實現了既能開礦發展經濟又要保護好水源的雙贏。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磷礦渣場整治後 受訪者供圖

2019年上半年,黃柏河東支流域生態補償18個監測斷面達到和優於II類水質佔比95.48%,比上年同期高9.03個百分點。

通過立法確立的頂層設計不僅保住了飲用水水源,也使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的總磷濃度持續下降。2018年,長江干流宜昌出境斷面荊州磚瓦廠斷面水質由2017年的III類提高到II類標準,主要汙染物總磷濃度較2015年下降了43.6%。

黃柏河流域的立法實踐是長江沿江省市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不斷嘗試的一個縮影,或為長江保護法立法提供思路。

200萬人的飲用水“危機”

在擔任宜昌市黃柏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之前,洪鈞長期在水利部門供職,那時,他一直覺得黃柏河的水質特別好,也從未擔心,有一天黃柏河的水質會變差。

“根據對黃柏河東支流域4座水庫的長期水質監測結果,2013年以前4座水庫水質基本保持在Ⅰ-Ⅱ類。”洪鈞說,“水利部門當時只管理黃柏河上游四座水庫,但那時,對於水庫周邊發生了什麼變化,渾然不知。”

量變到質變是個緩慢的過程,但對於磷礦資源豐富、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的黃柏河上游,含磷廢水的大量排放只需幾年,就讓黃柏河的水質變差。2013年5月開始,黃柏河流域內的天福廟、玄廟觀水庫相繼發生大面積水華,嚴重威脅到黃柏河的供水安全。

“當時(發生水華)我們感到震驚,怎麼可能一下子就發生水華了呢?發生水華肯定是富營養化,但這麼高濃度的磷是從哪兒來的呢?”正是那年5月,帶著這些疑問,洪鈞等人分了8組,用了一個星期,沿黃柏河溯流而上,對每一個支流、小溝周邊的養殖、企業、集鎮人口、種植面積都做了排查。

黃柏河流域內有亞洲最大的單體磷礦礦床,磷礦開採企業集聚,現有磷礦採選企業60多家,隨著流域內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礦產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礦山廢水排放、農村面源汙染、畜禽養殖排汙等造成流域汙染加重,水質惡化。

通過沿途監測排查和專家論證,黃柏河流域的四大汙染源首當其衝的是磷礦,磷礦廢水對黃柏河總磷汙染的貢獻是75%以上,大部分總磷是懸浮物攜帶出來進入水體的。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治理前,樟村坪鎮董家河村三組境內的“牛奶河” 受訪者供圖

流域保護與開發的矛盾

“那次摸查我們才第一次看到磷礦汙染的嚴重性,太觸目驚心了!”洪鈞說,老水利人心中以為,黃柏河上游沒有多少礦,即便開礦也沒有多大問題,可當他們真的跑到了礦區,親眼目睹才恍然發現自己錯了,“清澈見底的水變成了泥漿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礦技術水平不高,磷礦開採只打平洞,規模小,排水量也小。2000年以後,隨著探礦水平提高,湖北的磷礦越探越多,截至目前湖北省磷礦資源保有量居全國第一,宜昌位列全省之首,流域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十分突出。

黃柏河汙染的原因找到了,該怎麼治?當時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到底是宜昌市民喝水重要,還是開礦發展經濟重要?

實際上,宜昌雖然守著長江,但宜昌人喝的並不是長江水,而是水質更好的黃柏河水。黃柏河的發源地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鎮,原本少有工業、人口又少,水質長期保持I類,為了讓宜昌人喝上好水,2002年,宜昌將取水工程修到了黃柏河上游。

洪鈞告訴澎湃新聞,黃柏河汙染髮生後,當時有市領導認為水源地要放棄了,但也有市領導認為,水源地不能改,“原來我們是為了喝好水,把水源地從長江干流改到黃柏河上游的,如果現在因為上游汙染又把水源地改到長江去,對老百姓沒法交代,而且中央要求長江水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如果我們避開開礦造成的水汙染問題,把水源地都改了說不過去。”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夷陵區城區段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攝

“礦要開,水要好”

黃柏河治水必須治礦。

為此,宜昌市先後制定了《關於加強黃柏河東支流域磷礦開發利用環境監督管理的意見》、《黃柏河東支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16-2020年)》,嚴格控制磷礦年度開採總量。

2017年地方有立法權後,宜昌市人大常委會歷時一年制定了《宜昌市黃柏河流域保護條例》(簡稱《條例》),並於2018年2月正式實施。自此,黃柏河流域保護由“有章可循”上升為“有法可依”。

“黃柏河流域立法最根本的就是解決開礦與環境保護相沖突的問題,這個問題通過流域立法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宜昌市夷陵區委書記王璽瑋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在黃柏河流域立法系列的頂層設計中,存在一個內在的經濟激勵機制,即開礦的分配製度與水質斷面考核相掛鉤。

“礦的開採量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和經濟效益,所以就會有極大的動力來關心流域斷面的水質是否達標,而一旦企業不能達標壓縮它的開礦指標,這就產生了雙重效應:一是企業停產後,為推動生產恢復,從而有動力改善環保投入;第二停了它的礦,企業的汙染排放量就會自然降低。”王璽瑋解釋說。

此外,宜昌市還出臺了《黃柏河東支流域生態補償方案(試行)》,在黃柏河流域探索建立生態補償制度。

該補償制度以流域穩定達到II類水質為目標,市級設立1000萬元生態補償金,流域內夷陵區、遠安縣每年分別向市繳納700萬、300萬元水質保證金,通過對兩區縣考核,實行斷面水質達標情況與生態補償資金、礦產資源開採指標“雙掛鉤”,以流域水質指標倒逼企業排放提標升級,以生態補償倒逼化工企業打造綠色礦山,推進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通過實施水質“約法”這種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探索性舉措,既建立了體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導向的考核機制,又在“立個規矩”的前提下,引導縣(區)加快構建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形成縣區、企業等各利益相關方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融合的合力。王璽瑋說,2018年度生態補償考核獎勵已兌現到位,2019年上半年已完成生態補償考核。

“實際上,現在全國許多流域都已實施了生態補償,但整個長江流域還未實施。”洪鈞認為,實行生態補償機制將對促進長江保護具有促進作用。

“礦要開,水要好”,湖北宜昌黃柏河流域立法保護帶來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治理後,工人正在進行河道保潔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攝

黃柏河流域立法實踐的啟示

黃柏河流域保護執法涉及跨區域(夷陵、遠安兩區縣)、跨部門(水利、環保、漁業、海事等部門),過去由市、縣(區)兩級多部門主管、多頭執法,職責不清、執法能力分散,“九龍治水”最後成了“無龍治水”。

在黃柏河流域立法的頂層設計中,宜昌市打破行政區劃和部門分工,成立了宜昌市黃柏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局。該單位經湖北省政府授權,集中行使水利、環保、農業、漁業、海事6項行政監督檢查、96項行政處罰、14項行政強制職能,不僅避免了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過程中的權能交叉、職責不清問題,而且改變了以往執法能力分散、監管力量不足的現狀,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原來“九龍治水水不治”的困局。

洪鈞向澎湃新聞表示,建立統一的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機構在整個長江流域未必能夠複製,但部門協同的理念是長江保護法在制度設計上可以借鑑的。

對整個長江流域而言,在現有法律授權下,長江流域管理體制上“九龍治水”、條塊分割與各自為政是現實的存在,能否建立協同型管理體制是關鍵所在。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制定《長江保護法》列入一類立法計劃,並啟動了立法工作。《長江保護法》將是我國首部國家層面的流域性法律。

作為長江的一級支流,黃柏河的流域立法實踐為《長江保護法》的立法提供了一個思路,即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協調了過去流域保護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矛盾,調動了流域內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集聚政府、企業、社會各級各部門力量,開展上下游、左右岸、水上水下全方位綜合治理和管控,形成了全民參與、全社會努力的流域保護局面。

“從《條例》到《生態小公民》校本教材就形成了六個維度的閉環。”王璽瑋手拿一本薄薄的《條例》和一本是彩色封面的《生態小公民》校本教材說,黃柏河立法是通過法治來進行的生態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立法之後再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環保基礎設施投入、行政執法體系改革、智慧監測平臺建設以及編寫《生態小公民》校本教材等,是抓生態環境管理的體系化建設。

通過立法,黃柏河流域內的生產生活方式正逐步轉變。黃柏河流域實施綜合治理以來,流域內各級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的理念正在轉變。流域內鄉鎮產業發展逐步由磷礦開發為主向生態農業、旅遊觀光轉變,從鎮村到社區都在努力實踐綠色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