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奈命運不公,1976年3月,結婚不足三年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在車禍中雙雙亡故。葉嘉瑩默默操持後事,待喪禮結束,她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寫下《哭女詩十首》:“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半生的坎坷,讓葉嘉瑩開始反思自己勞碌一生的意義。不久之後,一則新聞吸引了她的眼光,也打開了一扇讓她走向輝煌的大門。

1978年,葉嘉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內地的學校需要教師,便即刻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申請信。她請願回國教書,而且自出旅費,不接受國家一分錢,也不要任何報酬。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翻譯成英文就遜色了許多。用英文授課,也往往不能盡其意。她想要回到她的詩詞故土,用漢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奈命運不公,1976年3月,結婚不足三年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在車禍中雙雙亡故。葉嘉瑩默默操持後事,待喪禮結束,她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寫下《哭女詩十首》:“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半生的坎坷,讓葉嘉瑩開始反思自己勞碌一生的意義。不久之後,一則新聞吸引了她的眼光,也打開了一扇讓她走向輝煌的大門。

1978年,葉嘉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內地的學校需要教師,便即刻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申請信。她請願回國教書,而且自出旅費,不接受國家一分錢,也不要任何報酬。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翻譯成英文就遜色了許多。用英文授課,也往往不能盡其意。她想要回到她的詩詞故土,用漢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第一次回國教書,葉嘉瑩特意從香港買了一件藍色的中式人民裝。據學生們回憶,她講課從來不拿講稿,而是隨講隨寫,這個習慣像極了她的恩師顧隨先生。她常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寫下文句,從右向左,豎排繁體,寫了又擦,擦了再寫。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所以她的手上經常貼著膠布。每次上講臺,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她說:“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願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我的蓮花總會凋零,但我想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蓮心留下來。”

當年葉先生講課的盛況,許多人至今仍然記得。南開中文系為她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當時“文革”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光是南開的學生,天津各個學校的學生都趕來聽課,把300人的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的。臨時加的椅子排到了講臺邊緣和教室門口,以至葉嘉瑩要走進教室都很困難。後來中文系不得不提出一個辦法:持聽課證入場。結果很多學生找塊蘿蔔刻章,自制聽課證。很多時候學生們聽得入迷,打了下課鈴也不願走,直到吹了熄燈號才紛紛離去。

葉嘉瑩講詩和其他老師不同,她不像是讀詩,而像是在唱詩。她提倡讀詩詞要合乎平仄,她通過純正的吟誦,在聲音中情通古人,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講臺上,她時而吟哦、時而講解,常常不自覺地抬起左手畫著圈,像是在應和詩歌的節奏。臺灣作家陳映真曾說:“她能在一整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著葉教授在中國舊詩詞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現藝術和文學之美。”作家白先勇也說,“聽葉先生講杜甫的詩,五十年後依然感動,我想葉先生對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奈命運不公,1976年3月,結婚不足三年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在車禍中雙雙亡故。葉嘉瑩默默操持後事,待喪禮結束,她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寫下《哭女詩十首》:“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半生的坎坷,讓葉嘉瑩開始反思自己勞碌一生的意義。不久之後,一則新聞吸引了她的眼光,也打開了一扇讓她走向輝煌的大門。

1978年,葉嘉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內地的學校需要教師,便即刻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申請信。她請願回國教書,而且自出旅費,不接受國家一分錢,也不要任何報酬。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翻譯成英文就遜色了許多。用英文授課,也往往不能盡其意。她想要回到她的詩詞故土,用漢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第一次回國教書,葉嘉瑩特意從香港買了一件藍色的中式人民裝。據學生們回憶,她講課從來不拿講稿,而是隨講隨寫,這個習慣像極了她的恩師顧隨先生。她常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寫下文句,從右向左,豎排繁體,寫了又擦,擦了再寫。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所以她的手上經常貼著膠布。每次上講臺,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她說:“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願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我的蓮花總會凋零,但我想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蓮心留下來。”

當年葉先生講課的盛況,許多人至今仍然記得。南開中文系為她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當時“文革”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光是南開的學生,天津各個學校的學生都趕來聽課,把300人的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的。臨時加的椅子排到了講臺邊緣和教室門口,以至葉嘉瑩要走進教室都很困難。後來中文系不得不提出一個辦法:持聽課證入場。結果很多學生找塊蘿蔔刻章,自制聽課證。很多時候學生們聽得入迷,打了下課鈴也不願走,直到吹了熄燈號才紛紛離去。

葉嘉瑩講詩和其他老師不同,她不像是讀詩,而像是在唱詩。她提倡讀詩詞要合乎平仄,她通過純正的吟誦,在聲音中情通古人,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講臺上,她時而吟哦、時而講解,常常不自覺地抬起左手畫著圈,像是在應和詩歌的節奏。臺灣作家陳映真曾說:“她能在一整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著葉教授在中國舊詩詞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現藝術和文學之美。”作家白先勇也說,“聽葉先生講杜甫的詩,五十年後依然感動,我想葉先生對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往事如煙,前塵若夢。在葉嘉瑩的記憶中,伯父曾經和她說起清代詞人陳維崧的別號叫迦陵,由於與“嘉瑩”相似的發音,“迦陵”這兩個字便成了她的筆名。在南開大學九十六年校慶日的當天,正式啟用了為她修建的迦陵學舍。在2018年的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94歲的葉嘉瑩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70年來她的詩教生涯從未間斷,溫家寶總理曾讚揚她說:您的心靈是純淨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詩詞給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

葉嘉瑩在講授詩詞時,常常說到“弱德之美”。這是葉嘉瑩自己創造的名詞,她說,“我不想從別人那裡去爭什麼,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並不是弱者”。

葉嘉瑩先生詩詞選抄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奈命運不公,1976年3月,結婚不足三年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在車禍中雙雙亡故。葉嘉瑩默默操持後事,待喪禮結束,她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寫下《哭女詩十首》:“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半生的坎坷,讓葉嘉瑩開始反思自己勞碌一生的意義。不久之後,一則新聞吸引了她的眼光,也打開了一扇讓她走向輝煌的大門。

1978年,葉嘉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內地的學校需要教師,便即刻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申請信。她請願回國教書,而且自出旅費,不接受國家一分錢,也不要任何報酬。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翻譯成英文就遜色了許多。用英文授課,也往往不能盡其意。她想要回到她的詩詞故土,用漢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第一次回國教書,葉嘉瑩特意從香港買了一件藍色的中式人民裝。據學生們回憶,她講課從來不拿講稿,而是隨講隨寫,這個習慣像極了她的恩師顧隨先生。她常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寫下文句,從右向左,豎排繁體,寫了又擦,擦了再寫。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所以她的手上經常貼著膠布。每次上講臺,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她說:“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願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我的蓮花總會凋零,但我想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蓮心留下來。”

當年葉先生講課的盛況,許多人至今仍然記得。南開中文系為她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當時“文革”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光是南開的學生,天津各個學校的學生都趕來聽課,把300人的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的。臨時加的椅子排到了講臺邊緣和教室門口,以至葉嘉瑩要走進教室都很困難。後來中文系不得不提出一個辦法:持聽課證入場。結果很多學生找塊蘿蔔刻章,自制聽課證。很多時候學生們聽得入迷,打了下課鈴也不願走,直到吹了熄燈號才紛紛離去。

葉嘉瑩講詩和其他老師不同,她不像是讀詩,而像是在唱詩。她提倡讀詩詞要合乎平仄,她通過純正的吟誦,在聲音中情通古人,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講臺上,她時而吟哦、時而講解,常常不自覺地抬起左手畫著圈,像是在應和詩歌的節奏。臺灣作家陳映真曾說:“她能在一整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著葉教授在中國舊詩詞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現藝術和文學之美。”作家白先勇也說,“聽葉先生講杜甫的詩,五十年後依然感動,我想葉先生對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往事如煙,前塵若夢。在葉嘉瑩的記憶中,伯父曾經和她說起清代詞人陳維崧的別號叫迦陵,由於與“嘉瑩”相似的發音,“迦陵”這兩個字便成了她的筆名。在南開大學九十六年校慶日的當天,正式啟用了為她修建的迦陵學舍。在2018年的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94歲的葉嘉瑩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70年來她的詩教生涯從未間斷,溫家寶總理曾讚揚她說:您的心靈是純淨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詩詞給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

葉嘉瑩在講授詩詞時,常常說到“弱德之美”。這是葉嘉瑩自己創造的名詞,她說,“我不想從別人那裡去爭什麼,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並不是弱者”。

葉嘉瑩先生詩詞選抄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明月棹孤舟 》

連日西風連夜雨,恁淒涼幾時才住。

孤雁單寒,秋雲淡薄,休向遠天寧凝佇。

寂寞黃花都老去,是繁華總歸塵土。

小院低牆,霜階露砌,多少暗蛩低語。

《生涯·日月等雙箭 》

日月等雙箭,生涯未可知。

甘為夸父死,敢笑魯陽痴。

眼底空花夢,天邊殘照詞。

前溪有流水,說與定相思。

《枉自·枉自濃陰聚 》

枉自濃陰聚,依然雪未成。

風高雲轉斂,月黑夜偏明。

迢遞江南夢,荒寒塞北情。

嚴冬何寂寞,撫劍意縱橫。

《銅盤·銅盤高共冷雲寒 》

銅盤高共冷雲寒,回首咸陽杳靄間。

秋草幾曾迷漢闕,酸風真欲射東關。

擊殘欸乃漁人老,閱盡興亡白水間。

一榻青燈眠未穩,潮聲新打夜城還。

《滇 池 》

鵬飛九萬高風遠,水擊三千絕世姿。

曾讀蒙莊勞想象,幾疑滇海即天池。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奈命運不公,1976年3月,結婚不足三年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在車禍中雙雙亡故。葉嘉瑩默默操持後事,待喪禮結束,她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寫下《哭女詩十首》:“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半生的坎坷,讓葉嘉瑩開始反思自己勞碌一生的意義。不久之後,一則新聞吸引了她的眼光,也打開了一扇讓她走向輝煌的大門。

1978年,葉嘉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內地的學校需要教師,便即刻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申請信。她請願回國教書,而且自出旅費,不接受國家一分錢,也不要任何報酬。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翻譯成英文就遜色了許多。用英文授課,也往往不能盡其意。她想要回到她的詩詞故土,用漢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第一次回國教書,葉嘉瑩特意從香港買了一件藍色的中式人民裝。據學生們回憶,她講課從來不拿講稿,而是隨講隨寫,這個習慣像極了她的恩師顧隨先生。她常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寫下文句,從右向左,豎排繁體,寫了又擦,擦了再寫。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所以她的手上經常貼著膠布。每次上講臺,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她說:“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願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我的蓮花總會凋零,但我想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蓮心留下來。”

當年葉先生講課的盛況,許多人至今仍然記得。南開中文系為她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當時“文革”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光是南開的學生,天津各個學校的學生都趕來聽課,把300人的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的。臨時加的椅子排到了講臺邊緣和教室門口,以至葉嘉瑩要走進教室都很困難。後來中文系不得不提出一個辦法:持聽課證入場。結果很多學生找塊蘿蔔刻章,自制聽課證。很多時候學生們聽得入迷,打了下課鈴也不願走,直到吹了熄燈號才紛紛離去。

葉嘉瑩講詩和其他老師不同,她不像是讀詩,而像是在唱詩。她提倡讀詩詞要合乎平仄,她通過純正的吟誦,在聲音中情通古人,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講臺上,她時而吟哦、時而講解,常常不自覺地抬起左手畫著圈,像是在應和詩歌的節奏。臺灣作家陳映真曾說:“她能在一整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著葉教授在中國舊詩詞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現藝術和文學之美。”作家白先勇也說,“聽葉先生講杜甫的詩,五十年後依然感動,我想葉先生對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往事如煙,前塵若夢。在葉嘉瑩的記憶中,伯父曾經和她說起清代詞人陳維崧的別號叫迦陵,由於與“嘉瑩”相似的發音,“迦陵”這兩個字便成了她的筆名。在南開大學九十六年校慶日的當天,正式啟用了為她修建的迦陵學舍。在2018年的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94歲的葉嘉瑩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70年來她的詩教生涯從未間斷,溫家寶總理曾讚揚她說:您的心靈是純淨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詩詞給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

葉嘉瑩在講授詩詞時,常常說到“弱德之美”。這是葉嘉瑩自己創造的名詞,她說,“我不想從別人那裡去爭什麼,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並不是弱者”。

葉嘉瑩先生詩詞選抄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明月棹孤舟 》

連日西風連夜雨,恁淒涼幾時才住。

孤雁單寒,秋雲淡薄,休向遠天寧凝佇。

寂寞黃花都老去,是繁華總歸塵土。

小院低牆,霜階露砌,多少暗蛩低語。

《生涯·日月等雙箭 》

日月等雙箭,生涯未可知。

甘為夸父死,敢笑魯陽痴。

眼底空花夢,天邊殘照詞。

前溪有流水,說與定相思。

《枉自·枉自濃陰聚 》

枉自濃陰聚,依然雪未成。

風高雲轉斂,月黑夜偏明。

迢遞江南夢,荒寒塞北情。

嚴冬何寂寞,撫劍意縱橫。

《銅盤·銅盤高共冷雲寒 》

銅盤高共冷雲寒,回首咸陽杳靄間。

秋草幾曾迷漢闕,酸風真欲射東關。

擊殘欸乃漁人老,閱盡興亡白水間。

一榻青燈眠未穩,潮聲新打夜城還。

《滇 池 》

鵬飛九萬高風遠,水擊三千絕世姿。

曾讀蒙莊勞想象,幾疑滇海即天池。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鵲踏枝·寄梅子臺灣 》

記得當年花爛漫。

長日驅車,直欲尋春遍。

一自別來時序換,人間幾處滄桑變。

又見東風牽柳線。

聚首京華,此約何年踐。

惆悵花前心莫展,一灣水隔天涯遠。

《菩薩蠻·西風何處添蕭瑟 》

霜葉翻紅,遠山疊翠,暮霞影落秋江裡。

漁舟釣艇不歸來,朦朧月上風將起。

鴻雁飛時,蘆花開未,故園消息憑誰寄。

樓高莫更倚危欄,空城惟有寒潮至。

《荷葉杯·記得滿簾飛絮 》

記得滿簾飛絮,春暮。

爭信有而今,

半庭衰柳不成陰,黃葉沒階深。

從此五更風月,愁絕。

情緒幾人知,

繁華縱有隔年期,憔悴已如斯。

《破陣子·時序驚心流轉 》

時序驚心流轉,榴花觸眼鮮明。

芳意千重常似束,墜地依然未有聲,有誰只此生。

不厭花枝穠豔,可憐人世悽清。

但願枝頭紅不改,伴取筵前樽酒盈,年年歲歲情。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奈命運不公,1976年3月,結婚不足三年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在車禍中雙雙亡故。葉嘉瑩默默操持後事,待喪禮結束,她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寫下《哭女詩十首》:“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半生的坎坷,讓葉嘉瑩開始反思自己勞碌一生的意義。不久之後,一則新聞吸引了她的眼光,也打開了一扇讓她走向輝煌的大門。

1978年,葉嘉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內地的學校需要教師,便即刻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申請信。她請願回國教書,而且自出旅費,不接受國家一分錢,也不要任何報酬。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翻譯成英文就遜色了許多。用英文授課,也往往不能盡其意。她想要回到她的詩詞故土,用漢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第一次回國教書,葉嘉瑩特意從香港買了一件藍色的中式人民裝。據學生們回憶,她講課從來不拿講稿,而是隨講隨寫,這個習慣像極了她的恩師顧隨先生。她常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寫下文句,從右向左,豎排繁體,寫了又擦,擦了再寫。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所以她的手上經常貼著膠布。每次上講臺,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她說:“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願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我的蓮花總會凋零,但我想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蓮心留下來。”

當年葉先生講課的盛況,許多人至今仍然記得。南開中文系為她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當時“文革”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光是南開的學生,天津各個學校的學生都趕來聽課,把300人的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的。臨時加的椅子排到了講臺邊緣和教室門口,以至葉嘉瑩要走進教室都很困難。後來中文系不得不提出一個辦法:持聽課證入場。結果很多學生找塊蘿蔔刻章,自制聽課證。很多時候學生們聽得入迷,打了下課鈴也不願走,直到吹了熄燈號才紛紛離去。

葉嘉瑩講詩和其他老師不同,她不像是讀詩,而像是在唱詩。她提倡讀詩詞要合乎平仄,她通過純正的吟誦,在聲音中情通古人,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講臺上,她時而吟哦、時而講解,常常不自覺地抬起左手畫著圈,像是在應和詩歌的節奏。臺灣作家陳映真曾說:“她能在一整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著葉教授在中國舊詩詞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現藝術和文學之美。”作家白先勇也說,“聽葉先生講杜甫的詩,五十年後依然感動,我想葉先生對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往事如煙,前塵若夢。在葉嘉瑩的記憶中,伯父曾經和她說起清代詞人陳維崧的別號叫迦陵,由於與“嘉瑩”相似的發音,“迦陵”這兩個字便成了她的筆名。在南開大學九十六年校慶日的當天,正式啟用了為她修建的迦陵學舍。在2018年的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94歲的葉嘉瑩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70年來她的詩教生涯從未間斷,溫家寶總理曾讚揚她說:您的心靈是純淨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詩詞給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

葉嘉瑩在講授詩詞時,常常說到“弱德之美”。這是葉嘉瑩自己創造的名詞,她說,“我不想從別人那裡去爭什麼,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並不是弱者”。

葉嘉瑩先生詩詞選抄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明月棹孤舟 》

連日西風連夜雨,恁淒涼幾時才住。

孤雁單寒,秋雲淡薄,休向遠天寧凝佇。

寂寞黃花都老去,是繁華總歸塵土。

小院低牆,霜階露砌,多少暗蛩低語。

《生涯·日月等雙箭 》

日月等雙箭,生涯未可知。

甘為夸父死,敢笑魯陽痴。

眼底空花夢,天邊殘照詞。

前溪有流水,說與定相思。

《枉自·枉自濃陰聚 》

枉自濃陰聚,依然雪未成。

風高雲轉斂,月黑夜偏明。

迢遞江南夢,荒寒塞北情。

嚴冬何寂寞,撫劍意縱橫。

《銅盤·銅盤高共冷雲寒 》

銅盤高共冷雲寒,回首咸陽杳靄間。

秋草幾曾迷漢闕,酸風真欲射東關。

擊殘欸乃漁人老,閱盡興亡白水間。

一榻青燈眠未穩,潮聲新打夜城還。

《滇 池 》

鵬飛九萬高風遠,水擊三千絕世姿。

曾讀蒙莊勞想象,幾疑滇海即天池。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鵲踏枝·寄梅子臺灣 》

記得當年花爛漫。

長日驅車,直欲尋春遍。

一自別來時序換,人間幾處滄桑變。

又見東風牽柳線。

聚首京華,此約何年踐。

惆悵花前心莫展,一灣水隔天涯遠。

《菩薩蠻·西風何處添蕭瑟 》

霜葉翻紅,遠山疊翠,暮霞影落秋江裡。

漁舟釣艇不歸來,朦朧月上風將起。

鴻雁飛時,蘆花開未,故園消息憑誰寄。

樓高莫更倚危欄,空城惟有寒潮至。

《荷葉杯·記得滿簾飛絮 》

記得滿簾飛絮,春暮。

爭信有而今,

半庭衰柳不成陰,黃葉沒階深。

從此五更風月,愁絕。

情緒幾人知,

繁華縱有隔年期,憔悴已如斯。

《破陣子·時序驚心流轉 》

時序驚心流轉,榴花觸眼鮮明。

芳意千重常似束,墜地依然未有聲,有誰只此生。

不厭花枝穠豔,可憐人世悽清。

但願枝頭紅不改,伴取筵前樽酒盈,年年歲歲情。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

張小笨

1939年的秋天,北平城內一座四合院的後花園裡,一個15歲的少女,看著一隻將死的蝴蝶,若有所思地吟道: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幾十年後有人問她,怎麼你十幾歲就寫出那樣意境孤寂清冷的詩?她想想也覺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總之,我寫了那樣的詩。”

淤泥不染清

葉嘉瑩本是蒙古裔旗人後代,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祖父不願意讓她拋頭露面去外面上學,於是請葉嘉瑩的姨母來做家庭教師,還讓葉嘉瑩的伯父教她念詩、寫詩。對於這樣的安排,祖父的理由是:“可以學新知識,但得尊舊道德”。葉嘉瑩的開蒙讀物是《論語》,那時她並不能全然領會書中的精義,只是依照要求努力背誦。不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價值的。葉嘉瑩後來回憶道。“背下來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裡,每當碰到事情需要做決斷的時候,腦子裡就常常無形中跳出一些‘論語’來,就會受它的影響。”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1937年,北平淪陷,葉嘉瑩的父親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後方。與父親斷了聯繫的她和母親、弟弟四處避難,靠混合面充飢度日——那是種日偽時期供應的、酸酸臭臭、乾燥粗糲、難以下嚥的糧食。關於那段時光,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她說的精神上的苦痛,是指母親的去世。就在葉嘉瑩入讀輔仁大學時,母親的腹中長了腫瘤,舅舅帶其去天津看病,但母親不放心他們姐弟倆,執意早早返回,結果在返程的火車上撒手人寰。那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她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八首哭母詩句句帶淚,深藏葉嘉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幸好,詩詞之於葉嘉瑩恰似一劑治癒良方,彼時的輔仁大學有一批才華橫溢、治學嚴謹的老師,其中對葉嘉瑩影響最大的是顧隨先生。顧先生的課 “旁徵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揮,皆具妙義”。這樣的講法使葉嘉瑩眼界大開:“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看到門窗開啟,見明朗天空,辨萬物形態。”在跟隨顧先生學習的六年時間裡,每次上課她都專心記筆記,由此積累了八本聽講記錄。這些手稿跟隨她輾轉漂泊幾十年,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棄。顧隨也很欣賞自己這個學生,在畢業前夕,他對葉嘉瑩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是可以滋養人的,但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葉嘉瑩的感情生活卻十分貧瘠。2016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都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愛情。她的小女兒也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與丈夫趙鍾蓀相識於一次同學聚會上。抗戰勝利後,兩人南下在上海結婚。臨行前,顧隨先生贈詩惜別:“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但那場草率而又失敗的婚姻,是雙方都始料不及的。1948年,由於趙鍾蓀當時在國民政府海軍部門工作,他們跟隨敗軍離開南京,就此開始了在臺灣的動盪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葉嘉瑩的小書桌只能放在走廊中,椅子一半在屋裡、一半在走廊。更糟糕的是,去臺不久,趙鍾蓀因被懷疑是“匪諜”而被抓了起來。第二年,葉嘉瑩與不滿週歲的女兒也被抓進警察局。雖然不久後她就被放了出來,但此時世間已沒有一寸她的棲身之所,她只好去投奔丈夫的姐姐。但姐姐家也很困難,只有兩間小臥室,姐姐和姐夫住一間,兩個孩子跟奶奶住另一間。於是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只好在走廊裡打地鋪,她是個不願麻煩別人的人,每天都是等到姐姐一家都入睡了,才帶著女兒睡下。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來,趕在別人起床前,把鋪蓋收拾乾淨。到了中午,她怕孩子吵到別人午休,就抱著女兒去遠處的樹蔭下徘徊乘涼。這年,她不過25歲。

25歲的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描述當時的情景:“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後來經師友舉薦,她同時在淡江、輔仁、臺大三所大學任教,苦苦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但意料不到的是,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的趙鍾蓀性情大變,常常無故大吵大鬧。小女兒剛出生趙鍾蓀一看是女孩,直接摔門就走。這讓已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葉嘉瑩更加身心俱疲。為此,她常噩夢連連,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這時,又是詩歌發揮了神奇的作用。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當頭棒喝。“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告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鬱郁不得志的丈夫,要寬容忍讓。而她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蓮實有心應不死

1954年,葉嘉瑩進入臺灣大學執教,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當時,為了教學、也為了調解臺灣舊體詩人與現代詩人之間的爭論,她利用暑假編寫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打字機的年代,她頂著酷暑,每天擠公共汽車去查書。葉嘉瑩一個圖書館、一個圖書館地跑,去找那些善本,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

在詩詞的海洋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1969年,葉嘉瑩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必須用英文去講古詩詞,她每晚查著英文字典備課到凌晨兩點。葉嘉瑩的學生、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玫儀曾說:當時老師每天早上準備兩個三明治、兩個加州橙帶到圖書館,中午泡上一杯飲料,就這樣度過一個白天。晚餐再從館外的推車上買個三明治,然後伏案到深夜。葉嘉瑩喜歡圖書館,喜歡那裡的寧靜和悠遠。1970年她第二次去哈佛,專門研究王國維的詩詞。哈佛燕京圖書館單獨給了她一把鑰匙,讓她閉館後仍可留下工作。夜晚,她獨自走過長長的、靜靜的通道,“竟有一種感覺,彷彿靜安先生(王國維字靜安)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奈命運不公,1976年3月,結婚不足三年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在車禍中雙雙亡故。葉嘉瑩默默操持後事,待喪禮結束,她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寫下《哭女詩十首》:“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半生的坎坷,讓葉嘉瑩開始反思自己勞碌一生的意義。不久之後,一則新聞吸引了她的眼光,也打開了一扇讓她走向輝煌的大門。

1978年,葉嘉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內地的學校需要教師,便即刻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申請信。她請願回國教書,而且自出旅費,不接受國家一分錢,也不要任何報酬。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翻譯成英文就遜色了許多。用英文授課,也往往不能盡其意。她想要回到她的詩詞故土,用漢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第一次回國教書,葉嘉瑩特意從香港買了一件藍色的中式人民裝。據學生們回憶,她講課從來不拿講稿,而是隨講隨寫,這個習慣像極了她的恩師顧隨先生。她常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寫下文句,從右向左,豎排繁體,寫了又擦,擦了再寫。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所以她的手上經常貼著膠布。每次上講臺,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她說:“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願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我的蓮花總會凋零,但我想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蓮心留下來。”

當年葉先生講課的盛況,許多人至今仍然記得。南開中文系為她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當時“文革”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光是南開的學生,天津各個學校的學生都趕來聽課,把300人的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的。臨時加的椅子排到了講臺邊緣和教室門口,以至葉嘉瑩要走進教室都很困難。後來中文系不得不提出一個辦法:持聽課證入場。結果很多學生找塊蘿蔔刻章,自制聽課證。很多時候學生們聽得入迷,打了下課鈴也不願走,直到吹了熄燈號才紛紛離去。

葉嘉瑩講詩和其他老師不同,她不像是讀詩,而像是在唱詩。她提倡讀詩詞要合乎平仄,她通過純正的吟誦,在聲音中情通古人,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講臺上,她時而吟哦、時而講解,常常不自覺地抬起左手畫著圈,像是在應和詩歌的節奏。臺灣作家陳映真曾說:“她能在一整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著葉教授在中國舊詩詞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現藝術和文學之美。”作家白先勇也說,“聽葉先生講杜甫的詩,五十年後依然感動,我想葉先生對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往事如煙,前塵若夢。在葉嘉瑩的記憶中,伯父曾經和她說起清代詞人陳維崧的別號叫迦陵,由於與“嘉瑩”相似的發音,“迦陵”這兩個字便成了她的筆名。在南開大學九十六年校慶日的當天,正式啟用了為她修建的迦陵學舍。在2018年的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94歲的葉嘉瑩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70年來她的詩教生涯從未間斷,溫家寶總理曾讚揚她說:您的心靈是純淨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詩詞給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

葉嘉瑩在講授詩詞時,常常說到“弱德之美”。這是葉嘉瑩自己創造的名詞,她說,“我不想從別人那裡去爭什麼,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並不是弱者”。

葉嘉瑩先生詩詞選抄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明月棹孤舟 》

連日西風連夜雨,恁淒涼幾時才住。

孤雁單寒,秋雲淡薄,休向遠天寧凝佇。

寂寞黃花都老去,是繁華總歸塵土。

小院低牆,霜階露砌,多少暗蛩低語。

《生涯·日月等雙箭 》

日月等雙箭,生涯未可知。

甘為夸父死,敢笑魯陽痴。

眼底空花夢,天邊殘照詞。

前溪有流水,說與定相思。

《枉自·枉自濃陰聚 》

枉自濃陰聚,依然雪未成。

風高雲轉斂,月黑夜偏明。

迢遞江南夢,荒寒塞北情。

嚴冬何寂寞,撫劍意縱橫。

《銅盤·銅盤高共冷雲寒 》

銅盤高共冷雲寒,回首咸陽杳靄間。

秋草幾曾迷漢闕,酸風真欲射東關。

擊殘欸乃漁人老,閱盡興亡白水間。

一榻青燈眠未穩,潮聲新打夜城還。

《滇 池 》

鵬飛九萬高風遠,水擊三千絕世姿。

曾讀蒙莊勞想象,幾疑滇海即天池。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鵲踏枝·寄梅子臺灣 》

記得當年花爛漫。

長日驅車,直欲尋春遍。

一自別來時序換,人間幾處滄桑變。

又見東風牽柳線。

聚首京華,此約何年踐。

惆悵花前心莫展,一灣水隔天涯遠。

《菩薩蠻·西風何處添蕭瑟 》

霜葉翻紅,遠山疊翠,暮霞影落秋江裡。

漁舟釣艇不歸來,朦朧月上風將起。

鴻雁飛時,蘆花開未,故園消息憑誰寄。

樓高莫更倚危欄,空城惟有寒潮至。

《荷葉杯·記得滿簾飛絮 》

記得滿簾飛絮,春暮。

爭信有而今,

半庭衰柳不成陰,黃葉沒階深。

從此五更風月,愁絕。

情緒幾人知,

繁華縱有隔年期,憔悴已如斯。

《破陣子·時序驚心流轉 》

時序驚心流轉,榴花觸眼鮮明。

芳意千重常似束,墜地依然未有聲,有誰只此生。

不厭花枝穠豔,可憐人世悽清。

但願枝頭紅不改,伴取筵前樽酒盈,年年歲歲情。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無論紅塵多跌宕,惟願詩心賦中華一一致敬葉嘉瑩先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