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窗口期打開在即,天弘基金郭相博帶你尋找超預期醫藥黑馬

週三(4月3日)滬指成功站上了3200點,強勢行情還在延續,市場熱點此起彼伏。一向牛股倍出的醫藥板塊,今年表現略顯平淡。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窗口期的到來,這個業績確定性相對比較高的板塊是否孕育著不一樣的機會?4月3日,天弘醫療健康基金基金經理郭相博做客央視財經《交易時間》節目,教你如何尋找醫藥股中的超預期黑馬。

業績窗口期打開在即,天弘基金郭相博帶你尋找超預期醫藥黑馬

Q:科創板啟動,醫藥公司會有哪些機會?

郭相博:科創板的推出意義重大。生物醫藥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產業,從上交所公佈的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中,可以看到多個醫藥行業創新型企業的名字。

醫藥創新企業前期的研發投入非常高,是典型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融資需求旺盛。

之前我國醫藥創新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在一級市場,2018年國內醫療健康領域VC/PE融資總額達到980億元,超過了15/16/17年三年融資之和,融資事件數量達到了602起,同比2017年接近翻番。

業績窗口期打開在即,天弘基金郭相博帶你尋找超預期醫藥黑馬

數據來源:Wind

受制於A股現有的發行規則,未盈利的醫藥創新企業之前只能通過納斯達克等境外途徑實現上市,而科創板對於創新型醫藥企業打開了新的融資平臺。

按照目前標準,創新醫藥企業若市值大於等於40億,且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便可申請上市,體現了監管層對於醫藥行業創新的導向。

未來的科創板有望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醫藥將會是科創板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看到更多有價值,且值得長期投資的醫藥創新型企業,比如創新制劑、生物製藥、精準醫療、創新器械等,登陸科創板。

Q:科創板一旦啟動,對A股醫藥板塊的估值會產生什麼影響?是否會分流資金?

郭相博:投資人不需要過於擔心科創板對於A股的資金分流。科創板的推出,尤其是對於醫藥行業來說,應該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首先,創新是醫藥行業永恆的主題。科創板為前端的醫藥創新企業引入了活水,實際上直接利好A股醫藥板塊中的創新產業鏈,包括CRO/CMO等領域。

從估值上來講,目前A股醫藥通行的是PE等相對估值方法,在對創新企業估值時具有侷限性。

未來科創板推出後,對於未盈利醫藥公司的定價方式將採取國際通行的現金流折現法,相對應的,對於A股的醫藥科技公司來講,將是一個推動價值發現與估值重估的過程。

科創板啟動,會對醫藥板塊整體的風險偏好有顯著提升。醫藥行業投資上除了關注現有品種的增長,更要關注未來創新產品的成長潛力。

Q:現在是否是醫藥板塊適合的配置窗口?

郭相博:今年的醫藥板塊雖然漲幅可觀,但在A股行業排名中仍然屬於中間位置。隨著市場波動加劇,目前較為適合配置醫藥板塊。

首先從基本面的角度,大多數醫藥藍籌公司2019年仍保持穩健的增長,醫藥行業作為必需消費品的代表,有其內生增長的韌性。

其次從估值來看,目前醫藥板塊TTM估值在32倍,如果考慮到利潤增長,2019年的整體估值水平在26倍左右,從歷史上醫藥行業的絕對和相對估值來看,目前仍屬於合理偏低的位置。

2019年一季度我們已經看到了國產生物仿製藥上市,下半年醫藥行業仍然不斷會有新的重磅創新產品問世。2019年剛剛拉開醫藥行業成長大幕。

Q:醫藥行業2018年利空因素是否已基本釋放完畢?投資邏輯有什麼變化?

郭相博:2018年伴隨著國家醫保局的成立,醫藥行業的體制結構與行業政策發生較大變化,醫藥板塊的估值體系也出現了明顯分化。

尤其是“4+7”帶量採購試點出臺後,相關藥品的降價幅度較大,引發了市場較大反應,以仿製藥為代表的傳統醫藥板塊個股下跌幅度較大 。

隨著帶量採購政策在今年3月底逐漸落地,藥品降價暫告一段落,市場上對於醫藥行業最悲觀的預期和恐慌情緒實際上已經有所緩解。

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變化,是推動醫藥行業長期穩健增長的內生邏輯,這個邏輯仍然沒有變。

從投資上來講,仍然要繼續超配長期趨勢明顯向好的子行業,如創新藥、慢性病藥、生物製藥、創新器械板塊等。

醫藥行業更像是一個長跑冠軍,短期可能會有政策的擾動,但長期的大邏輯通順,從任何時候投資醫藥行業,拉長投資週期來看都是合適的。

Q:醫藥行業細分領域眾多,今年應該重點看哪些方向?

郭相博:目前即將迎來一季報的密集披露期,這段時間內估值合理,行業邏輯通順,一季報增速加快的個股會有相對較好的表現,比如特色原料藥產業鏈、醫藥消費品板塊等。

今年醫藥投資還是要牢牢把握住三條主線:

一是創新藥主線,包括相關創新藥公司與創新藥產業鏈。

二是自主知識產權,包括有進口替代邏輯的醫療設備公司。

三是進入國際市場的製劑出口板塊,尤其是注射劑出口。

Q:直接配置醫藥指數基金是否更具有安全性?

郭相博:直接配置醫藥指數基金確實是一個省心的辦法,但醫藥行業非常複雜,細分領域眾多,包括原料藥、化學制劑、中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每個子行業的投資邏輯都不相同,個股分化也比較大。

因此,自上而下選股的主動管理醫藥基金,跑贏指數的概率可能會更大一些。

醫藥是一個攻守兼備的板塊,防禦屬性來源於醫藥行業的長期成長邏輯和業績穩定增長,而近幾年醫藥行業的變化,尤其是創新藥和新技術公司的加入,還給板塊增加了更多的進攻性。

去年醫藥行業歷經了疫苗事件、集採降價等內部和外部的風波,使得醫藥行業強者恆強,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醫藥龍頭企業,競爭優勢和市場份額有了明顯提升。

另外一方面,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和創新藥加速審評等政策,讓醫藥行業無論是從監管還是藥品質量上,都有了質的變化。

一個更加規範、成熟的中國醫藥市場,投資的確定性實際上是在加強的。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