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尼姑行善多年,死後火化,半夜竟活活嚇死村民

藥品 阿彌陀佛 故事 老蘇 2017-06-05

老尼姑行善多年,死後火化,半夜竟活活嚇死村民

故事:老尼姑行善多年,死後火化,半夜竟活活嚇死村民

原名:碧眼皁鵲

某日,客商孫曾林行至監縣紅丸山,心不在焉,因數月前損耗一大筆錢,折了本,正悶悶不樂,一個沒留意,被碎石絆了一跤,如滾地葫蘆,跌至山腳下,扭傷老腰,昏睡多時,迷迷糊糊聽到有人說話,急忙用盡氣力,高呼救命。

來者非旁人,乃是山腰白蓮庵老尼,年愈七旬,路過此處,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忽聽得草叢有人呼救,過去一瞧,看到孫曾林正伏在地上。

老尼頗懂些醫術,安慰孫曾林,讓他稍安勿噪,又下山尋來兩個村民,將孫曾林抬至白蓮庵對面亭裡,畢竟庵中只有老尼一人,又是供釋之地,不便讓孫曾林進去,附近村民多有跌打外傷,老尼都會贈藥,是以庵裡常備藥品。將孫曾林受傷後腰塗了一遍,又給他飲了一碗藥湯,鎮住疼痛,孫曾林千恩萬謝,是夜,就倚在亭中過了一宿。

次日一早,旭日東昇,孫曾林被鳥啼聲吵醒,睜眼一看,卻見一群黑漆漆的鳥雀,正將老尼圍在中間,爭食手裡米粒。這鳥雀大如拳頭,紅嘴紅爪,黑羽披身,兩隻眼睛竟是碧青顏色,孫曾林呆呆愣住,半晌不語。

待它們食飽飛遠了,孫曾林沖老尼施禮道:“老法師,此鳥模樣別緻,甚是奇異,在下眼拙,卻不知這鳥喚做什麼?”

老尼微微一笑,合什道:“施主有禮了,貧尼也不知此鳥稱呼,只是多年以來,每至天寒無食季節,它們便會找上門來,起初只有一隻,腿上有傷,貧尼醫好它後,喂其米粒,傷好離去,次日,竟有十餘隻鳥雀門前啼鳴,貧尼便將飯食省下一口,投餵它們。”

孫曾林道:“法師真是菩薩心腸,敢問第一次喂此鳥時大抵年月?”

老尼思忖一番,回答道:“應是十三年前,後來每年入冬,這鳥兒就來乞食,數量愈增,眼下如施主所見,已有近百隻了。”

老尼姑行善多年,死後火化,半夜竟活活嚇死村民

孫曾林聽罷,強壓狂喜,心道:“是了,是了,我見這鳥怪模怪樣,頗似傳說中的碧眼皁鵲,這珍禽此前只豢養深宮,乃藩屬火浣國進貢之物,世上罕見,十三年前,皇城譁變,這鳥兒再無蹤影,那藩國因將碧眼皁鵲悉數進貢中國,也無存貨,世人都道已絕種了。聽這老尼所言,日子無誤,聽聞這碧眼皁鵲極難與人同伍,捕捉甚難,我須小心慎行,煮熟的鴨子可不能讓它飛了。”雖心潮澎湃,面上波瀾不驚。

夜宿亭中十日之久,有老尼妙藥,骨傷愈得甚快,期間老尼端湯端食,伺候周詳,孫曾林又察覺,每日雖有村民來庵中討藥,卻無人識得這碧眼皁鵲,只將其當成尋常老鴰,孫曾林起初心急,逐漸大定,思忖道:“若我將這異禽珍獸一網捉了,豈非妙事?”

當下按捺不住,想了一計,假意辭別老尼,實則去縣城購買網罟,設置機關。

再悄然返回白蓮庵,時值中午,卻見一群村民抬著老尼屍體,放在柴堆上,孫曾林不知出了何事,詢問旁邊一村民,那村民嘆息道:“師太兩個時辰前,正在喂鳥,白虎村的老王前來討藥,師太回庵去拿,半天不出來,老頭等得著急,喚了多聲,師太也不理會,於是進庵觀瞧,卻見師太倒在觀音大士像前,已無鼻息,心窩也冷了,竟是圓寂了,師太早先曾言,若是哪天死了,便一把火燒掉,我們遵她吩咐,火化她哩。”

孫曾林心道,死得正好,省卻我諸多麻煩,趁眾人不備,晃身進了尼姑臥房,翻出一件僧衣,暗叫天助我也。

又假惺惺呆在一旁,看老尼屍體漸漸燒成灰燼。因老尼並非俗人,自然不依濁世縟節,事畢之後,眾人盛了骨灰,安放神案之上,長吁短嘆,各回各家。

金烏西墜,孫曾林見四下無人,換上老尼僧衣,那老尼身材高大,加之僧衣寬鬆,穿上倒是合身,又戴了僧帽,颳了鬍鬚,在白蓮庵前設好機關,只待天亮那群碧眼皁鵲來時,看到“老尼”依然立在庵前,定會下來觀瞧,到時他觸動機關,將它們悉數盡收,這番買賣,鐵定賺個盆滿缽滿,想到此處,孫曾林失口喜道:“不枉我腰傷一場,卻是有天大的富貴在等著我哩,老尼姑,你倒是死得其所。”

萬事俱備之後,又去便溺,一拐彎,碰到一個打著燈籠的老漢,那老漢老眼昏花,瞧不清楚,只見一人僧衣僧帽,附近三十里,只有死去老尼是這般打扮,還以為是鬼魂,當下駭碎肝膽,大叫一聲,直挺挺倒了下去。

老尼姑行善多年,死後火化,半夜竟活活嚇死村民

孫曾林霎時明白,這老傢伙定是將他當成老尼了,心慌意亂,正不知如何是好,又瞅見幾盞燈籠飄飄悠悠,和這老漢同行的幾人,聽到驚叫,紛紛趕來,孫曾林一看不好,怕被發現,拔腿就跑,人多膽壯,除了一人留下照顧老漢,餘下三人狂攆不捨。

孫曾林路況不熟,竟又在上次跌倒之處栽了後跟,滾下山崖,被村民活捉,問他何故半夜假扮尼姑,是何居心。

那老漢的兒子,將他揍得鼻青臉腫,五花大綁,破曉之後,押到縣衙。

原來,這老漢白天也來觀看老尼火葬,卻丟失了一塊玉佩,天黑之後,方才察覺,膽子又小,就喚幾個村民同行,料想是在尼姑庵丟的,就來尋覓,誰知不巧看到尼姑打扮的孫曾林,竟活活嚇死了。

邑令升堂,質問孫曾林,為何裝神弄鬼,孫曾林舊傷復發,疼得冷汗涔涔,支支吾吾不說實話,一通棍棒伺候下來,才一五一十和盤托出,弄出人命可是死罪,不若以此立功,捕得珍禽,或可讓這邑令網開一面。

邑令聽罷,兩眼發亮,喝令暫且將孫曾林收押,擇日再審,退堂之後,邑令又細細問了孫曾林諸多事宜,孫曾林知無不言,只求能折功抵罪。

邑令也是立功心切,心想倘若捕了這碧眼皁鵲,獻給朝廷,可謂天大的美事。喚來衙差,親自督陣,去尼姑庵捉鳥。

找一身材相仿的差人,穿上尼姑僧衣,守至次日天明,果然時辰一至,那群異鳥吱吱亂叫,半空降下,衙差們大網一收,一個沒逃,全部捉住。

邑令豬油蒙心,回署後便急急修公函一封,快馬加鞭,送往省城。

哪知才過幾日,這百餘隻碧眼皁鵲,居然全都不飲不食,活活餓死。上級追究下來,邑令幻夢破滅,以戲弄上司之罪,被貶為平民,每日覺得胸口似壓著千鈞巨石,未有兩載,鬱鬱而終。

在這之前,孫曾林也病死獄中。

那死者老漢的兒子,憤憤不平,逢人便說,若非老尼濫發善心,每日投食這什麼勞子鳥鵲,豈會引來他人覬覦,自己爹爹也不會因此而死。

不多日,那放置老尼骨灰的甕壇,被村民發現,打碎在山道上,骨灰吹得七零八落,人們懷疑,是老漢兒子乾的,只是苦於無證,只得作罷。

(故事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