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蠻長一段時間之前,我和幾個熱愛三國史的朋友湊在一起閒話家常,聊到了“諸葛烏斯環”。


這個名詞具體的叫法當然純屬惡搞,不過其中代表的涵義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簡單來說,群體對於公眾性的人、物以及事,都會經歷一個明顯的“諸葛烏斯環”過程,有的人停在第一道彎口,有的人止步於第二個拐點,無論怎樣,能排開外界影響來到第三層都是一項非常珍稀的技能。


靈感大概來源於以下常見的認知過程


——“臥槽,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遇事就掏錦囊,牛逼啊雙擊666”。


——“納尼,草船借箭是孫權的?諸葛琴魔的鬼畜視頻是假的?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那你們還天天說他厲害,你們都被《三國演義》愚弄了,看我來撥亂反正,村夫就是個辣雞。”


——“唔......雖然諸葛亮不像演義那樣多智而近妖,雖然也會痛苦、疲憊,有耗盡心力想了幾夜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的瞬間。但他堅守道義,施政治軍,以一隅之力抗中原之軍不落下風。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千古難得的賢相啊。”


當然,這篇文章的開篇並沒有跑題,姚明是中國籃球圈內在諸葛烏斯環內盪漾最久的人,沒有之一。


這事既關於情緒,也關於認知。


"

​在蠻長一段時間之前,我和幾個熱愛三國史的朋友湊在一起閒話家常,聊到了“諸葛烏斯環”。


這個名詞具體的叫法當然純屬惡搞,不過其中代表的涵義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簡單來說,群體對於公眾性的人、物以及事,都會經歷一個明顯的“諸葛烏斯環”過程,有的人停在第一道彎口,有的人止步於第二個拐點,無論怎樣,能排開外界影響來到第三層都是一項非常珍稀的技能。


靈感大概來源於以下常見的認知過程


——“臥槽,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遇事就掏錦囊,牛逼啊雙擊666”。


——“納尼,草船借箭是孫權的?諸葛琴魔的鬼畜視頻是假的?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那你們還天天說他厲害,你們都被《三國演義》愚弄了,看我來撥亂反正,村夫就是個辣雞。”


——“唔......雖然諸葛亮不像演義那樣多智而近妖,雖然也會痛苦、疲憊,有耗盡心力想了幾夜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的瞬間。但他堅守道義,施政治軍,以一隅之力抗中原之軍不落下風。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千古難得的賢相啊。”


當然,這篇文章的開篇並沒有跑題,姚明是中國籃球圈內在諸葛烏斯環內盪漾最久的人,沒有之一。


這事既關於情緒,也關於認知。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說情緒,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再加上姚明的巔峰時期處於國內網絡起步發展的階段,大多數第一次認知NBA以及提取信息的渠道極為有限。姚明很容易被輕度的吃瓜群眾“捧”到一個極高的程度,並且滋長出“你敢說大姚缺點,你就是不愛國”這類的草履蟲式腦回路。


情緒滋養的環境下極易產生毫無道理的仇恨,而對NBA的認知加深,篩選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比賽和數據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後,姚明顯然掉進了諸葛烏斯環裡“我看他沒你們說的這樣完美,那我偏要說他是垃圾”的強烈逆反心,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怎麼中國還會有這麼多姚黑呢?


說認知,則是對比賽和球員的一些片面化印象導致的判斷偏差。


喜歡姚明的人,會記得大姚禁區騰挪翻轉的舞步,記得那絲滑柔順的勾手和擎天的身高,把增重前姚明的靈活、背運過人和機動性,與增重後姚明的力量、禁區破壞和殺傷力重合在一個人身上,變成能一個人終結小球時代的究極殺器。


不喜歡姚明的人,只會忽略姚明生涯大多數時光所搭檔的一號位和四號位能力不足且相性不和的事實,無限放大姚明獲得球權的困難和在對陣爵士時面對投籃型擋拆組合的乏力,再把姚明描繪成一個來到小球時代無所作為,整日只能疲於奔命的過氣中鋒。


所以,綜合出勤率、數據和技藝完善度,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2009年的姚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放到小球時代,又有哪些優點和缺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概的定位,下圖為2009和2019年聯盟所有純中鋒,橫軸為表示產量的USG%,縱軸為消除了時代差異後的REL-TS%(球員TS%-聯盟平均TS%)。


"

​在蠻長一段時間之前,我和幾個熱愛三國史的朋友湊在一起閒話家常,聊到了“諸葛烏斯環”。


這個名詞具體的叫法當然純屬惡搞,不過其中代表的涵義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簡單來說,群體對於公眾性的人、物以及事,都會經歷一個明顯的“諸葛烏斯環”過程,有的人停在第一道彎口,有的人止步於第二個拐點,無論怎樣,能排開外界影響來到第三層都是一項非常珍稀的技能。


靈感大概來源於以下常見的認知過程


——“臥槽,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遇事就掏錦囊,牛逼啊雙擊666”。


——“納尼,草船借箭是孫權的?諸葛琴魔的鬼畜視頻是假的?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那你們還天天說他厲害,你們都被《三國演義》愚弄了,看我來撥亂反正,村夫就是個辣雞。”


——“唔......雖然諸葛亮不像演義那樣多智而近妖,雖然也會痛苦、疲憊,有耗盡心力想了幾夜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的瞬間。但他堅守道義,施政治軍,以一隅之力抗中原之軍不落下風。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千古難得的賢相啊。”


當然,這篇文章的開篇並沒有跑題,姚明是中國籃球圈內在諸葛烏斯環內盪漾最久的人,沒有之一。


這事既關於情緒,也關於認知。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說情緒,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再加上姚明的巔峰時期處於國內網絡起步發展的階段,大多數第一次認知NBA以及提取信息的渠道極為有限。姚明很容易被輕度的吃瓜群眾“捧”到一個極高的程度,並且滋長出“你敢說大姚缺點,你就是不愛國”這類的草履蟲式腦回路。


情緒滋養的環境下極易產生毫無道理的仇恨,而對NBA的認知加深,篩選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比賽和數據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後,姚明顯然掉進了諸葛烏斯環裡“我看他沒你們說的這樣完美,那我偏要說他是垃圾”的強烈逆反心,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怎麼中國還會有這麼多姚黑呢?


說認知,則是對比賽和球員的一些片面化印象導致的判斷偏差。


喜歡姚明的人,會記得大姚禁區騰挪翻轉的舞步,記得那絲滑柔順的勾手和擎天的身高,把增重前姚明的靈活、背運過人和機動性,與增重後姚明的力量、禁區破壞和殺傷力重合在一個人身上,變成能一個人終結小球時代的究極殺器。


不喜歡姚明的人,只會忽略姚明生涯大多數時光所搭檔的一號位和四號位能力不足且相性不和的事實,無限放大姚明獲得球權的困難和在對陣爵士時面對投籃型擋拆組合的乏力,再把姚明描繪成一個來到小球時代無所作為,整日只能疲於奔命的過氣中鋒。


所以,綜合出勤率、數據和技藝完善度,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2009年的姚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放到小球時代,又有哪些優點和缺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概的定位,下圖為2009和2019年聯盟所有純中鋒,橫軸為表示產量的USG%,縱軸為消除了時代差異後的REL-TS%(球員TS%-聯盟平均TS%)。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可以看到,如果排除掉博班這類出場時間過少的球員,姚明就是2009年個體進攻最好的中鋒。如果橫跨兩個時代,綜合產效,明顯優於武切維奇的姚明的USG%比恩比德低7%,REL-TS%高出4%;即使加上被算在大前和中鋒搖擺USG29%,REL-TS%6.2%的唐斯,也可以說他們三人幾乎處於一檔。


換句話說,自鯊魚老去之後,姚明就是二十一世紀至今中鋒個體進攻的天花板。


但是,幾個人的比賽卻遠不相同。


現役幾位超級中鋒裡,約基奇是混元一氣的怪胎,2019年橫行的沃頓與薩博尼斯。低位搓揉防守不在話下,但更愛高位+兩腰觀察,給擊地送空切,順便和穆雷擋拆玩手遞手伺機順下,低位不過25%;唐斯進攻發起稱心遂意,三分線內外左右勻稱,有攻框、會遠射,但低位佔比不過三成出頭,定點+參與擋拆的比例高達28.5%;恩比德生涯至今未和擋拆後衛搭檔過,但切入+定點照樣出色,低位比例也在三成浮動。


姚明呢,09年低位進攻佔比高達66.3%,參與擋拆、射定點籃和切入的機會,加起來不過15%,還沒有唐斯恩比德們的一項高,拿個體去比姚明未免太過小瞧,直接比2019年的30個球隊吧——橫軸為場均低位單打次數,縱軸為真實回合得分(背身每回合得分-聯盟平均每次進攻得分)。


擦亮你們的眼睛.......


"

​在蠻長一段時間之前,我和幾個熱愛三國史的朋友湊在一起閒話家常,聊到了“諸葛烏斯環”。


這個名詞具體的叫法當然純屬惡搞,不過其中代表的涵義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簡單來說,群體對於公眾性的人、物以及事,都會經歷一個明顯的“諸葛烏斯環”過程,有的人停在第一道彎口,有的人止步於第二個拐點,無論怎樣,能排開外界影響來到第三層都是一項非常珍稀的技能。


靈感大概來源於以下常見的認知過程


——“臥槽,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遇事就掏錦囊,牛逼啊雙擊666”。


——“納尼,草船借箭是孫權的?諸葛琴魔的鬼畜視頻是假的?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那你們還天天說他厲害,你們都被《三國演義》愚弄了,看我來撥亂反正,村夫就是個辣雞。”


——“唔......雖然諸葛亮不像演義那樣多智而近妖,雖然也會痛苦、疲憊,有耗盡心力想了幾夜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的瞬間。但他堅守道義,施政治軍,以一隅之力抗中原之軍不落下風。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千古難得的賢相啊。”


當然,這篇文章的開篇並沒有跑題,姚明是中國籃球圈內在諸葛烏斯環內盪漾最久的人,沒有之一。


這事既關於情緒,也關於認知。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說情緒,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再加上姚明的巔峰時期處於國內網絡起步發展的階段,大多數第一次認知NBA以及提取信息的渠道極為有限。姚明很容易被輕度的吃瓜群眾“捧”到一個極高的程度,並且滋長出“你敢說大姚缺點,你就是不愛國”這類的草履蟲式腦回路。


情緒滋養的環境下極易產生毫無道理的仇恨,而對NBA的認知加深,篩選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比賽和數據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後,姚明顯然掉進了諸葛烏斯環裡“我看他沒你們說的這樣完美,那我偏要說他是垃圾”的強烈逆反心,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怎麼中國還會有這麼多姚黑呢?


說認知,則是對比賽和球員的一些片面化印象導致的判斷偏差。


喜歡姚明的人,會記得大姚禁區騰挪翻轉的舞步,記得那絲滑柔順的勾手和擎天的身高,把增重前姚明的靈活、背運過人和機動性,與增重後姚明的力量、禁區破壞和殺傷力重合在一個人身上,變成能一個人終結小球時代的究極殺器。


不喜歡姚明的人,只會忽略姚明生涯大多數時光所搭檔的一號位和四號位能力不足且相性不和的事實,無限放大姚明獲得球權的困難和在對陣爵士時面對投籃型擋拆組合的乏力,再把姚明描繪成一個來到小球時代無所作為,整日只能疲於奔命的過氣中鋒。


所以,綜合出勤率、數據和技藝完善度,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2009年的姚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放到小球時代,又有哪些優點和缺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概的定位,下圖為2009和2019年聯盟所有純中鋒,橫軸為表示產量的USG%,縱軸為消除了時代差異後的REL-TS%(球員TS%-聯盟平均TS%)。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可以看到,如果排除掉博班這類出場時間過少的球員,姚明就是2009年個體進攻最好的中鋒。如果橫跨兩個時代,綜合產效,明顯優於武切維奇的姚明的USG%比恩比德低7%,REL-TS%高出4%;即使加上被算在大前和中鋒搖擺USG29%,REL-TS%6.2%的唐斯,也可以說他們三人幾乎處於一檔。


換句話說,自鯊魚老去之後,姚明就是二十一世紀至今中鋒個體進攻的天花板。


但是,幾個人的比賽卻遠不相同。


現役幾位超級中鋒裡,約基奇是混元一氣的怪胎,2019年橫行的沃頓與薩博尼斯。低位搓揉防守不在話下,但更愛高位+兩腰觀察,給擊地送空切,順便和穆雷擋拆玩手遞手伺機順下,低位不過25%;唐斯進攻發起稱心遂意,三分線內外左右勻稱,有攻框、會遠射,但低位佔比不過三成出頭,定點+參與擋拆的比例高達28.5%;恩比德生涯至今未和擋拆後衛搭檔過,但切入+定點照樣出色,低位比例也在三成浮動。


姚明呢,09年低位進攻佔比高達66.3%,參與擋拆、射定點籃和切入的機會,加起來不過15%,還沒有唐斯恩比德們的一項高,拿個體去比姚明未免太過小瞧,直接比2019年的30個球隊吧——橫軸為場均低位單打次數,縱軸為真實回合得分(背身每回合得分-聯盟平均每次進攻得分)。


擦亮你們的眼睛.......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是的,對於2019年的NBA,如果要比背身單打,沒有人夠資格以“個體”的身份站在姚明面前,即使是窮極一支球隊的所有球員,背身單打總數能壓過姚明的,也只有馬刺和76兩隊而已。


事實上,縱貫整個NBA歷史,姚明在低位上的造詣與幾位大神的差距主要在“發起進攻的難度上”,如果切實要到了位置一對一撩開放對,自40年代至今,敢拍著胸脯說對位攻防不遜於姚明的——巴克利、麥克海爾、賈巴爾加上鯊魚和大夢,五人而已。


但除了膜拜大姚背身無敵之外,一份同樣的尷尬擺在了“背身”這個大命題面前


1.在2009年,NBA聯盟每回合進攻的得分回報是0.952分,而姚明背身進攻的得分效率是0.989分,差距是0.036。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做一個極端假設,認為姚明體力充沛,每回合都可以由他發起進攻,那麼一支“姚明背身隊”和一支進攻處於聯盟平均水平的球隊對毆,每百回合能多出3.6分。


足夠讓你從聯盟進攻第二十五的國王,變成進攻第十一的魔術。這樣子的姚明能撐起一支球隊的進攻嗎,毫無疑問,肯定是可以的。


2.在射手和機動性長人大行其道,空間恨不得被拉伸到對面半場的如今,擋拆外策動三分群,內搭橋供長人襲框已經取代了單挑和低位成為了聯盟的絕對主流。在2019年的今天,聯盟每次發起進攻的平均得分回報是0.987分,而三十支球隊的背身單打,只有黃蜂、火箭、太陽和馬刺四隊有能力讓自己隊伍的背身進攻高出聯盟平均水平線。而其中,只有馬刺一隊每場比賽背身進攻超過10次。


換句話說,除了有阿德的馬刺,剩下29個球隊每發起一次背身單打,都是宏觀上拖低球隊進攻效率的犯罪。事實上,場均背打超過五次的球員裡,只有恩比德、唐斯、阿德和約基奇四個人的回合背身得分超過了1分,也只有他們四個人有資格把背身當作球隊的一項常規戰術去發動。


這麼說,大姚的背身放到今天,只有每百回合讓一支球隊多得0.2分的實力嘍?


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


"

​在蠻長一段時間之前,我和幾個熱愛三國史的朋友湊在一起閒話家常,聊到了“諸葛烏斯環”。


這個名詞具體的叫法當然純屬惡搞,不過其中代表的涵義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簡單來說,群體對於公眾性的人、物以及事,都會經歷一個明顯的“諸葛烏斯環”過程,有的人停在第一道彎口,有的人止步於第二個拐點,無論怎樣,能排開外界影響來到第三層都是一項非常珍稀的技能。


靈感大概來源於以下常見的認知過程


——“臥槽,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遇事就掏錦囊,牛逼啊雙擊666”。


——“納尼,草船借箭是孫權的?諸葛琴魔的鬼畜視頻是假的?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那你們還天天說他厲害,你們都被《三國演義》愚弄了,看我來撥亂反正,村夫就是個辣雞。”


——“唔......雖然諸葛亮不像演義那樣多智而近妖,雖然也會痛苦、疲憊,有耗盡心力想了幾夜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的瞬間。但他堅守道義,施政治軍,以一隅之力抗中原之軍不落下風。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千古難得的賢相啊。”


當然,這篇文章的開篇並沒有跑題,姚明是中國籃球圈內在諸葛烏斯環內盪漾最久的人,沒有之一。


這事既關於情緒,也關於認知。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說情緒,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再加上姚明的巔峰時期處於國內網絡起步發展的階段,大多數第一次認知NBA以及提取信息的渠道極為有限。姚明很容易被輕度的吃瓜群眾“捧”到一個極高的程度,並且滋長出“你敢說大姚缺點,你就是不愛國”這類的草履蟲式腦回路。


情緒滋養的環境下極易產生毫無道理的仇恨,而對NBA的認知加深,篩選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比賽和數據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後,姚明顯然掉進了諸葛烏斯環裡“我看他沒你們說的這樣完美,那我偏要說他是垃圾”的強烈逆反心,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怎麼中國還會有這麼多姚黑呢?


說認知,則是對比賽和球員的一些片面化印象導致的判斷偏差。


喜歡姚明的人,會記得大姚禁區騰挪翻轉的舞步,記得那絲滑柔順的勾手和擎天的身高,把增重前姚明的靈活、背運過人和機動性,與增重後姚明的力量、禁區破壞和殺傷力重合在一個人身上,變成能一個人終結小球時代的究極殺器。


不喜歡姚明的人,只會忽略姚明生涯大多數時光所搭檔的一號位和四號位能力不足且相性不和的事實,無限放大姚明獲得球權的困難和在對陣爵士時面對投籃型擋拆組合的乏力,再把姚明描繪成一個來到小球時代無所作為,整日只能疲於奔命的過氣中鋒。


所以,綜合出勤率、數據和技藝完善度,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2009年的姚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放到小球時代,又有哪些優點和缺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概的定位,下圖為2009和2019年聯盟所有純中鋒,橫軸為表示產量的USG%,縱軸為消除了時代差異後的REL-TS%(球員TS%-聯盟平均TS%)。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可以看到,如果排除掉博班這類出場時間過少的球員,姚明就是2009年個體進攻最好的中鋒。如果橫跨兩個時代,綜合產效,明顯優於武切維奇的姚明的USG%比恩比德低7%,REL-TS%高出4%;即使加上被算在大前和中鋒搖擺USG29%,REL-TS%6.2%的唐斯,也可以說他們三人幾乎處於一檔。


換句話說,自鯊魚老去之後,姚明就是二十一世紀至今中鋒個體進攻的天花板。


但是,幾個人的比賽卻遠不相同。


現役幾位超級中鋒裡,約基奇是混元一氣的怪胎,2019年橫行的沃頓與薩博尼斯。低位搓揉防守不在話下,但更愛高位+兩腰觀察,給擊地送空切,順便和穆雷擋拆玩手遞手伺機順下,低位不過25%;唐斯進攻發起稱心遂意,三分線內外左右勻稱,有攻框、會遠射,但低位佔比不過三成出頭,定點+參與擋拆的比例高達28.5%;恩比德生涯至今未和擋拆後衛搭檔過,但切入+定點照樣出色,低位比例也在三成浮動。


姚明呢,09年低位進攻佔比高達66.3%,參與擋拆、射定點籃和切入的機會,加起來不過15%,還沒有唐斯恩比德們的一項高,拿個體去比姚明未免太過小瞧,直接比2019年的30個球隊吧——橫軸為場均低位單打次數,縱軸為真實回合得分(背身每回合得分-聯盟平均每次進攻得分)。


擦亮你們的眼睛.......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是的,對於2019年的NBA,如果要比背身單打,沒有人夠資格以“個體”的身份站在姚明面前,即使是窮極一支球隊的所有球員,背身單打總數能壓過姚明的,也只有馬刺和76兩隊而已。


事實上,縱貫整個NBA歷史,姚明在低位上的造詣與幾位大神的差距主要在“發起進攻的難度上”,如果切實要到了位置一對一撩開放對,自40年代至今,敢拍著胸脯說對位攻防不遜於姚明的——巴克利、麥克海爾、賈巴爾加上鯊魚和大夢,五人而已。


但除了膜拜大姚背身無敵之外,一份同樣的尷尬擺在了“背身”這個大命題面前


1.在2009年,NBA聯盟每回合進攻的得分回報是0.952分,而姚明背身進攻的得分效率是0.989分,差距是0.036。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做一個極端假設,認為姚明體力充沛,每回合都可以由他發起進攻,那麼一支“姚明背身隊”和一支進攻處於聯盟平均水平的球隊對毆,每百回合能多出3.6分。


足夠讓你從聯盟進攻第二十五的國王,變成進攻第十一的魔術。這樣子的姚明能撐起一支球隊的進攻嗎,毫無疑問,肯定是可以的。


2.在射手和機動性長人大行其道,空間恨不得被拉伸到對面半場的如今,擋拆外策動三分群,內搭橋供長人襲框已經取代了單挑和低位成為了聯盟的絕對主流。在2019年的今天,聯盟每次發起進攻的平均得分回報是0.987分,而三十支球隊的背身單打,只有黃蜂、火箭、太陽和馬刺四隊有能力讓自己隊伍的背身進攻高出聯盟平均水平線。而其中,只有馬刺一隊每場比賽背身進攻超過10次。


換句話說,除了有阿德的馬刺,剩下29個球隊每發起一次背身單打,都是宏觀上拖低球隊進攻效率的犯罪。事實上,場均背打超過五次的球員裡,只有恩比德、唐斯、阿德和約基奇四個人的回合背身得分超過了1分,也只有他們四個人有資格把背身當作球隊的一項常規戰術去發動。


這麼說,大姚的背身放到今天,只有每百回合讓一支球隊多得0.2分的實力嘍?


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對於姚明這類低位巨獸而言,他所處的時代最虧欠他的,並非一個傳球出色每每能把球吊給巨人的控衛,而是“空間”。


霸王橫行似鯊魚,要仰賴三角進攻為他拉清一側,奪冠時,身邊是格蘭特和霍利;妖冶優雅如大夢,進攻端神而明之一路超賽的95年季後賽,球隊放棄了索普選擇了霍利,更在三分線縮短的時代集齊了一幫子人來瘋射手。而在姚明最巔峰的08、09兩季,動輒吃掉首發四號位30分鐘上下時間的,是出手主要集中在中距離兩分球以下,同樣需要低位進行單打,用現在的眼光看和姚明相性極為不合的斯科拉。


那兩季,火箭全隊的三分球出手數目是20.8次和20.2次,命中率是34%和37%。而在2019年的今天,NBA場均出手30記三分,命中率35.5%——空間的加成直接反映到了球隊的進攻效率上,19年聯盟和09年聯盟每回合得分回報的漲幅接近4%。


如果我們簡單粗暴的把這個效率直接套在姚明身上,猜測他在2019年的進攻效率,大姚每次背身單打能得到1.025分。(請勿模仿)


每場發起次數達到12次,不借助隊友的對位進攻,每回合發起的得分回報又能超過聯盟平均進攻效率.......這種方式和保底能力。


等等,那豈不是說.......


"

​在蠻長一段時間之前,我和幾個熱愛三國史的朋友湊在一起閒話家常,聊到了“諸葛烏斯環”。


這個名詞具體的叫法當然純屬惡搞,不過其中代表的涵義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簡單來說,群體對於公眾性的人、物以及事,都會經歷一個明顯的“諸葛烏斯環”過程,有的人停在第一道彎口,有的人止步於第二個拐點,無論怎樣,能排開外界影響來到第三層都是一項非常珍稀的技能。


靈感大概來源於以下常見的認知過程


——“臥槽,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遇事就掏錦囊,牛逼啊雙擊666”。


——“納尼,草船借箭是孫權的?諸葛琴魔的鬼畜視頻是假的?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那你們還天天說他厲害,你們都被《三國演義》愚弄了,看我來撥亂反正,村夫就是個辣雞。”


——“唔......雖然諸葛亮不像演義那樣多智而近妖,雖然也會痛苦、疲憊,有耗盡心力想了幾夜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的瞬間。但他堅守道義,施政治軍,以一隅之力抗中原之軍不落下風。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千古難得的賢相啊。”


當然,這篇文章的開篇並沒有跑題,姚明是中國籃球圈內在諸葛烏斯環內盪漾最久的人,沒有之一。


這事既關於情緒,也關於認知。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說情緒,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再加上姚明的巔峰時期處於國內網絡起步發展的階段,大多數第一次認知NBA以及提取信息的渠道極為有限。姚明很容易被輕度的吃瓜群眾“捧”到一個極高的程度,並且滋長出“你敢說大姚缺點,你就是不愛國”這類的草履蟲式腦回路。


情緒滋養的環境下極易產生毫無道理的仇恨,而對NBA的認知加深,篩選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比賽和數據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後,姚明顯然掉進了諸葛烏斯環裡“我看他沒你們說的這樣完美,那我偏要說他是垃圾”的強烈逆反心,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怎麼中國還會有這麼多姚黑呢?


說認知,則是對比賽和球員的一些片面化印象導致的判斷偏差。


喜歡姚明的人,會記得大姚禁區騰挪翻轉的舞步,記得那絲滑柔順的勾手和擎天的身高,把增重前姚明的靈活、背運過人和機動性,與增重後姚明的力量、禁區破壞和殺傷力重合在一個人身上,變成能一個人終結小球時代的究極殺器。


不喜歡姚明的人,只會忽略姚明生涯大多數時光所搭檔的一號位和四號位能力不足且相性不和的事實,無限放大姚明獲得球權的困難和在對陣爵士時面對投籃型擋拆組合的乏力,再把姚明描繪成一個來到小球時代無所作為,整日只能疲於奔命的過氣中鋒。


所以,綜合出勤率、數據和技藝完善度,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2009年的姚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放到小球時代,又有哪些優點和缺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概的定位,下圖為2009和2019年聯盟所有純中鋒,橫軸為表示產量的USG%,縱軸為消除了時代差異後的REL-TS%(球員TS%-聯盟平均TS%)。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可以看到,如果排除掉博班這類出場時間過少的球員,姚明就是2009年個體進攻最好的中鋒。如果橫跨兩個時代,綜合產效,明顯優於武切維奇的姚明的USG%比恩比德低7%,REL-TS%高出4%;即使加上被算在大前和中鋒搖擺USG29%,REL-TS%6.2%的唐斯,也可以說他們三人幾乎處於一檔。


換句話說,自鯊魚老去之後,姚明就是二十一世紀至今中鋒個體進攻的天花板。


但是,幾個人的比賽卻遠不相同。


現役幾位超級中鋒裡,約基奇是混元一氣的怪胎,2019年橫行的沃頓與薩博尼斯。低位搓揉防守不在話下,但更愛高位+兩腰觀察,給擊地送空切,順便和穆雷擋拆玩手遞手伺機順下,低位不過25%;唐斯進攻發起稱心遂意,三分線內外左右勻稱,有攻框、會遠射,但低位佔比不過三成出頭,定點+參與擋拆的比例高達28.5%;恩比德生涯至今未和擋拆後衛搭檔過,但切入+定點照樣出色,低位比例也在三成浮動。


姚明呢,09年低位進攻佔比高達66.3%,參與擋拆、射定點籃和切入的機會,加起來不過15%,還沒有唐斯恩比德們的一項高,拿個體去比姚明未免太過小瞧,直接比2019年的30個球隊吧——橫軸為場均低位單打次數,縱軸為真實回合得分(背身每回合得分-聯盟平均每次進攻得分)。


擦亮你們的眼睛.......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是的,對於2019年的NBA,如果要比背身單打,沒有人夠資格以“個體”的身份站在姚明面前,即使是窮極一支球隊的所有球員,背身單打總數能壓過姚明的,也只有馬刺和76兩隊而已。


事實上,縱貫整個NBA歷史,姚明在低位上的造詣與幾位大神的差距主要在“發起進攻的難度上”,如果切實要到了位置一對一撩開放對,自40年代至今,敢拍著胸脯說對位攻防不遜於姚明的——巴克利、麥克海爾、賈巴爾加上鯊魚和大夢,五人而已。


但除了膜拜大姚背身無敵之外,一份同樣的尷尬擺在了“背身”這個大命題面前


1.在2009年,NBA聯盟每回合進攻的得分回報是0.952分,而姚明背身進攻的得分效率是0.989分,差距是0.036。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做一個極端假設,認為姚明體力充沛,每回合都可以由他發起進攻,那麼一支“姚明背身隊”和一支進攻處於聯盟平均水平的球隊對毆,每百回合能多出3.6分。


足夠讓你從聯盟進攻第二十五的國王,變成進攻第十一的魔術。這樣子的姚明能撐起一支球隊的進攻嗎,毫無疑問,肯定是可以的。


2.在射手和機動性長人大行其道,空間恨不得被拉伸到對面半場的如今,擋拆外策動三分群,內搭橋供長人襲框已經取代了單挑和低位成為了聯盟的絕對主流。在2019年的今天,聯盟每次發起進攻的平均得分回報是0.987分,而三十支球隊的背身單打,只有黃蜂、火箭、太陽和馬刺四隊有能力讓自己隊伍的背身進攻高出聯盟平均水平線。而其中,只有馬刺一隊每場比賽背身進攻超過10次。


換句話說,除了有阿德的馬刺,剩下29個球隊每發起一次背身單打,都是宏觀上拖低球隊進攻效率的犯罪。事實上,場均背打超過五次的球員裡,只有恩比德、唐斯、阿德和約基奇四個人的回合背身得分超過了1分,也只有他們四個人有資格把背身當作球隊的一項常規戰術去發動。


這麼說,大姚的背身放到今天,只有每百回合讓一支球隊多得0.2分的實力嘍?


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對於姚明這類低位巨獸而言,他所處的時代最虧欠他的,並非一個傳球出色每每能把球吊給巨人的控衛,而是“空間”。


霸王橫行似鯊魚,要仰賴三角進攻為他拉清一側,奪冠時,身邊是格蘭特和霍利;妖冶優雅如大夢,進攻端神而明之一路超賽的95年季後賽,球隊放棄了索普選擇了霍利,更在三分線縮短的時代集齊了一幫子人來瘋射手。而在姚明最巔峰的08、09兩季,動輒吃掉首發四號位30分鐘上下時間的,是出手主要集中在中距離兩分球以下,同樣需要低位進行單打,用現在的眼光看和姚明相性極為不合的斯科拉。


那兩季,火箭全隊的三分球出手數目是20.8次和20.2次,命中率是34%和37%。而在2019年的今天,NBA場均出手30記三分,命中率35.5%——空間的加成直接反映到了球隊的進攻效率上,19年聯盟和09年聯盟每回合得分回報的漲幅接近4%。


如果我們簡單粗暴的把這個效率直接套在姚明身上,猜測他在2019年的進攻效率,大姚每次背身單打能得到1.025分。(請勿模仿)


每場發起次數達到12次,不借助隊友的對位進攻,每回合發起的得分回報又能超過聯盟平均進攻效率.......這種方式和保底能力。


等等,那豈不是說.......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你有想起來一點什麼嗎,沒錯,就是火箭萬能鑰匙強解法——哈登的面框單打。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放到小球時代,進攻端的姚明會被配齊射手和空間型四號位,再加上一個謹慎持重不莽撞的後衛,降速減少轉換,用大量輪轉鎖對方的機會球,把比賽帶入陣地攻防。然後發揮姚明的體型和單挑,把他當內線版本的哈登和科比用無差別背身保證球隊的產量和效率。


這樣子的姚明依然是能撐起一個體系的巨星嗎?當然是,但同樣,問題也來了。


先不論大姚的身體能不能在一支爭冠球隊裡,扛住一賽季高強度的對位強解型角色。單以進攻方式而論,唯一以對位打做強解法還能把球隊帶成進攻強隊的,哈登18年是10次單挑,每回合1.22分,這是一個不借助三分球不可能達到的對位效率;19年場均16.4次單挑每次1.1.分,這是一個不是具備大量球權和運球能力的後衛不可能達到的次數。


直接簡明一點,對位單挑式球員最大的賣點是不依賴戰術環境,不需要跑位前置,不管防守人是葷是素,信手拈來,隨時隨地,所以能當一個球隊的效率保底和萬能鑰匙。而內線的對位單挑雖然也是一打一,但畢竟不是能運球決定進攻的外線,他們發起進攻需要後衛調運,要球隊跑位做戰術前置,哈登發起一次對位強吃需要5秒,但內線發起一次對位強吃需要10-15秒,在中途遭遇夾擊失敗後再發起一次進攻的成本風險也大不相同。


是的,進攻型內線當家的種類就這麼多,要麼是擋拆+面框的機動性達人(濃眉、小斯);要麼是中轉軸心,戰術支點(沃頓、約基奇、鄧肯);要麼就是一對一毀滅對位,定向打擊(麥克海爾、大姚)。而歷史上最頂尖的中鋒要麼身兼後兩者之長(賈巴爾、大夢),要麼就是奪冠年份身邊都有超級後衛,當兜底的第二選項(鯊魚與科比+韋德)。


是的,大姚的問題就在於,他的機動性和體格優勢,決定了把他當機動性達人使,太浪費;他的出球雖然周正,但是生涯助攻率最高不過12.3%(鄧肯大夢鯊魚都有兩倍於此的賽季),失誤率卻在15%浮動,因此當不成軸心後衛;他的最佳角色就是一對一定點打擊的核武器,不自私的麥克海爾和削了傳球的鯊魚,但這種角色當內線核心天生有其上限,他又沒能遇到合適的隊友。


姚明的進攻在2019年毫無疑問會更強,但是姚明這種類型球員的缺憾,在越來越難降速,核心後衛越來越多的2019年,只會在對比下更加明顯。而如果大量減重強行順著時代潮流,又是放棄了自己最強的戰略價值。


思來想去,大姚在2019年最適合的角色或許是帝皇PLUS版本的大洛。用柔和的手感練出一手遠射,和核心後衛或者極具衝擊力的側翼搭檔,在必要的時候出馬,一對一毀滅對位。


"

​在蠻長一段時間之前,我和幾個熱愛三國史的朋友湊在一起閒話家常,聊到了“諸葛烏斯環”。


這個名詞具體的叫法當然純屬惡搞,不過其中代表的涵義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簡單來說,群體對於公眾性的人、物以及事,都會經歷一個明顯的“諸葛烏斯環”過程,有的人停在第一道彎口,有的人止步於第二個拐點,無論怎樣,能排開外界影響來到第三層都是一項非常珍稀的技能。


靈感大概來源於以下常見的認知過程


——“臥槽,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遇事就掏錦囊,牛逼啊雙擊666”。


——“納尼,草船借箭是孫權的?諸葛琴魔的鬼畜視頻是假的?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那你們還天天說他厲害,你們都被《三國演義》愚弄了,看我來撥亂反正,村夫就是個辣雞。”


——“唔......雖然諸葛亮不像演義那樣多智而近妖,雖然也會痛苦、疲憊,有耗盡心力想了幾夜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的瞬間。但他堅守道義,施政治軍,以一隅之力抗中原之軍不落下風。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千古難得的賢相啊。”


當然,這篇文章的開篇並沒有跑題,姚明是中國籃球圈內在諸葛烏斯環內盪漾最久的人,沒有之一。


這事既關於情緒,也關於認知。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說情緒,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再加上姚明的巔峰時期處於國內網絡起步發展的階段,大多數第一次認知NBA以及提取信息的渠道極為有限。姚明很容易被輕度的吃瓜群眾“捧”到一個極高的程度,並且滋長出“你敢說大姚缺點,你就是不愛國”這類的草履蟲式腦回路。


情緒滋養的環境下極易產生毫無道理的仇恨,而對NBA的認知加深,篩選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比賽和數據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後,姚明顯然掉進了諸葛烏斯環裡“我看他沒你們說的這樣完美,那我偏要說他是垃圾”的強烈逆反心,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怎麼中國還會有這麼多姚黑呢?


說認知,則是對比賽和球員的一些片面化印象導致的判斷偏差。


喜歡姚明的人,會記得大姚禁區騰挪翻轉的舞步,記得那絲滑柔順的勾手和擎天的身高,把增重前姚明的靈活、背運過人和機動性,與增重後姚明的力量、禁區破壞和殺傷力重合在一個人身上,變成能一個人終結小球時代的究極殺器。


不喜歡姚明的人,只會忽略姚明生涯大多數時光所搭檔的一號位和四號位能力不足且相性不和的事實,無限放大姚明獲得球權的困難和在對陣爵士時面對投籃型擋拆組合的乏力,再把姚明描繪成一個來到小球時代無所作為,整日只能疲於奔命的過氣中鋒。


所以,綜合出勤率、數據和技藝完善度,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2009年的姚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放到小球時代,又有哪些優點和缺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概的定位,下圖為2009和2019年聯盟所有純中鋒,橫軸為表示產量的USG%,縱軸為消除了時代差異後的REL-TS%(球員TS%-聯盟平均TS%)。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可以看到,如果排除掉博班這類出場時間過少的球員,姚明就是2009年個體進攻最好的中鋒。如果橫跨兩個時代,綜合產效,明顯優於武切維奇的姚明的USG%比恩比德低7%,REL-TS%高出4%;即使加上被算在大前和中鋒搖擺USG29%,REL-TS%6.2%的唐斯,也可以說他們三人幾乎處於一檔。


換句話說,自鯊魚老去之後,姚明就是二十一世紀至今中鋒個體進攻的天花板。


但是,幾個人的比賽卻遠不相同。


現役幾位超級中鋒裡,約基奇是混元一氣的怪胎,2019年橫行的沃頓與薩博尼斯。低位搓揉防守不在話下,但更愛高位+兩腰觀察,給擊地送空切,順便和穆雷擋拆玩手遞手伺機順下,低位不過25%;唐斯進攻發起稱心遂意,三分線內外左右勻稱,有攻框、會遠射,但低位佔比不過三成出頭,定點+參與擋拆的比例高達28.5%;恩比德生涯至今未和擋拆後衛搭檔過,但切入+定點照樣出色,低位比例也在三成浮動。


姚明呢,09年低位進攻佔比高達66.3%,參與擋拆、射定點籃和切入的機會,加起來不過15%,還沒有唐斯恩比德們的一項高,拿個體去比姚明未免太過小瞧,直接比2019年的30個球隊吧——橫軸為場均低位單打次數,縱軸為真實回合得分(背身每回合得分-聯盟平均每次進攻得分)。


擦亮你們的眼睛.......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是的,對於2019年的NBA,如果要比背身單打,沒有人夠資格以“個體”的身份站在姚明面前,即使是窮極一支球隊的所有球員,背身單打總數能壓過姚明的,也只有馬刺和76兩隊而已。


事實上,縱貫整個NBA歷史,姚明在低位上的造詣與幾位大神的差距主要在“發起進攻的難度上”,如果切實要到了位置一對一撩開放對,自40年代至今,敢拍著胸脯說對位攻防不遜於姚明的——巴克利、麥克海爾、賈巴爾加上鯊魚和大夢,五人而已。


但除了膜拜大姚背身無敵之外,一份同樣的尷尬擺在了“背身”這個大命題面前


1.在2009年,NBA聯盟每回合進攻的得分回報是0.952分,而姚明背身進攻的得分效率是0.989分,差距是0.036。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做一個極端假設,認為姚明體力充沛,每回合都可以由他發起進攻,那麼一支“姚明背身隊”和一支進攻處於聯盟平均水平的球隊對毆,每百回合能多出3.6分。


足夠讓你從聯盟進攻第二十五的國王,變成進攻第十一的魔術。這樣子的姚明能撐起一支球隊的進攻嗎,毫無疑問,肯定是可以的。


2.在射手和機動性長人大行其道,空間恨不得被拉伸到對面半場的如今,擋拆外策動三分群,內搭橋供長人襲框已經取代了單挑和低位成為了聯盟的絕對主流。在2019年的今天,聯盟每次發起進攻的平均得分回報是0.987分,而三十支球隊的背身單打,只有黃蜂、火箭、太陽和馬刺四隊有能力讓自己隊伍的背身進攻高出聯盟平均水平線。而其中,只有馬刺一隊每場比賽背身進攻超過10次。


換句話說,除了有阿德的馬刺,剩下29個球隊每發起一次背身單打,都是宏觀上拖低球隊進攻效率的犯罪。事實上,場均背打超過五次的球員裡,只有恩比德、唐斯、阿德和約基奇四個人的回合背身得分超過了1分,也只有他們四個人有資格把背身當作球隊的一項常規戰術去發動。


這麼說,大姚的背身放到今天,只有每百回合讓一支球隊多得0.2分的實力嘍?


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對於姚明這類低位巨獸而言,他所處的時代最虧欠他的,並非一個傳球出色每每能把球吊給巨人的控衛,而是“空間”。


霸王橫行似鯊魚,要仰賴三角進攻為他拉清一側,奪冠時,身邊是格蘭特和霍利;妖冶優雅如大夢,進攻端神而明之一路超賽的95年季後賽,球隊放棄了索普選擇了霍利,更在三分線縮短的時代集齊了一幫子人來瘋射手。而在姚明最巔峰的08、09兩季,動輒吃掉首發四號位30分鐘上下時間的,是出手主要集中在中距離兩分球以下,同樣需要低位進行單打,用現在的眼光看和姚明相性極為不合的斯科拉。


那兩季,火箭全隊的三分球出手數目是20.8次和20.2次,命中率是34%和37%。而在2019年的今天,NBA場均出手30記三分,命中率35.5%——空間的加成直接反映到了球隊的進攻效率上,19年聯盟和09年聯盟每回合得分回報的漲幅接近4%。


如果我們簡單粗暴的把這個效率直接套在姚明身上,猜測他在2019年的進攻效率,大姚每次背身單打能得到1.025分。(請勿模仿)


每場發起次數達到12次,不借助隊友的對位進攻,每回合發起的得分回報又能超過聯盟平均進攻效率.......這種方式和保底能力。


等等,那豈不是說.......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你有想起來一點什麼嗎,沒錯,就是火箭萬能鑰匙強解法——哈登的面框單打。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放到小球時代,進攻端的姚明會被配齊射手和空間型四號位,再加上一個謹慎持重不莽撞的後衛,降速減少轉換,用大量輪轉鎖對方的機會球,把比賽帶入陣地攻防。然後發揮姚明的體型和單挑,把他當內線版本的哈登和科比用無差別背身保證球隊的產量和效率。


這樣子的姚明依然是能撐起一個體系的巨星嗎?當然是,但同樣,問題也來了。


先不論大姚的身體能不能在一支爭冠球隊裡,扛住一賽季高強度的對位強解型角色。單以進攻方式而論,唯一以對位打做強解法還能把球隊帶成進攻強隊的,哈登18年是10次單挑,每回合1.22分,這是一個不借助三分球不可能達到的對位效率;19年場均16.4次單挑每次1.1.分,這是一個不是具備大量球權和運球能力的後衛不可能達到的次數。


直接簡明一點,對位單挑式球員最大的賣點是不依賴戰術環境,不需要跑位前置,不管防守人是葷是素,信手拈來,隨時隨地,所以能當一個球隊的效率保底和萬能鑰匙。而內線的對位單挑雖然也是一打一,但畢竟不是能運球決定進攻的外線,他們發起進攻需要後衛調運,要球隊跑位做戰術前置,哈登發起一次對位強吃需要5秒,但內線發起一次對位強吃需要10-15秒,在中途遭遇夾擊失敗後再發起一次進攻的成本風險也大不相同。


是的,進攻型內線當家的種類就這麼多,要麼是擋拆+面框的機動性達人(濃眉、小斯);要麼是中轉軸心,戰術支點(沃頓、約基奇、鄧肯);要麼就是一對一毀滅對位,定向打擊(麥克海爾、大姚)。而歷史上最頂尖的中鋒要麼身兼後兩者之長(賈巴爾、大夢),要麼就是奪冠年份身邊都有超級後衛,當兜底的第二選項(鯊魚與科比+韋德)。


是的,大姚的問題就在於,他的機動性和體格優勢,決定了把他當機動性達人使,太浪費;他的出球雖然周正,但是生涯助攻率最高不過12.3%(鄧肯大夢鯊魚都有兩倍於此的賽季),失誤率卻在15%浮動,因此當不成軸心後衛;他的最佳角色就是一對一定點打擊的核武器,不自私的麥克海爾和削了傳球的鯊魚,但這種角色當內線核心天生有其上限,他又沒能遇到合適的隊友。


姚明的進攻在2019年毫無疑問會更強,但是姚明這種類型球員的缺憾,在越來越難降速,核心後衛越來越多的2019年,只會在對比下更加明顯。而如果大量減重強行順著時代潮流,又是放棄了自己最強的戰略價值。


思來想去,大姚在2019年最適合的角色或許是帝皇PLUS版本的大洛。用柔和的手感練出一手遠射,和核心後衛或者極具衝擊力的側翼搭檔,在必要的時候出馬,一對一毀滅對位。


姚明,能否終結小球時代?

至於防守,反倒不是什麼特別需要擔心的點了。


目前最流行的“擋拆投死姚明說”,本質上是對比賽過程不夠了解,把籃球遊戲當成三國殺,一張錦囊對應一張無懈可擊的想法。防擋拆的方式,包括繞防、夾擊持球人,防掩護人回縮與延誤後歸為,防持球人繞防、擠掩護和追防,是由防守方的策略和防守資源決定的。籃球史發展至今持球找錯位能力不是第一也是前三的哈登,17年帶著一種射手,怎麼就不能隨意搓揉馬刺雙塔呢?


內線搭檔配上查克海耶斯,外線防持球人的火箭生涯麥迪和阿爾斯通的姚明防擋拆選擇收縮,身邊是哈克萊斯/阿米奴/追夢/西亞卡姆/,領防人是格林、倫納德、布萊索和洛瑞時的防法,能一樣嗎?


更何況,2009年姚明常規賽在場上時,足夠讓對手有效命中率直降3.1%,這個投籃效率,大概是讓今年東部第六有效命中率排第十八的籃網,直接變成聯盟倒數第一的蔡恩隊騎士。


讓對手的百回合得分直降5.5分,是把今年聯盟第一的勇士,直接變成了只有米切爾一人攻堅,聯盟第十五的爵士。


只記得姚明防繞掩護中投不好,姚明提供的護框,能借助姚明護框,配齊合適配置的後場防守資源後開展的防守策略,又該怎麼算呢?格林+姚明玩起來shadow,比格林+加索爾/阿德/大衛李又如何呢?


在諸葛烏斯環裡盪漾了這麼久,姚明既不會是“隻手毀滅小球時代”,也不可能是“被持球擋拆打的上不了場威力大減”,這就是一個有血有肉,又缺陷和弱點,和不同的隊友搭檔能發揮出不同攻防價值的巨星。也正因此,他在NBA拼搏,領袖,以及不斷進化的歷程,才如此的驕傲和可貴。


歡迎關注公眾號:安可的五維口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