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今晚8點,中國男子籃球隊將在世界盃上迎來非洲勁旅尼日利亞隊。儘管喪失了晉級十六強的資格,但只要男籃能夠在這場比賽中拿下對手,就仍可以取得一張通往明年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不過,考慮到男籃上一場比賽僅以4分的微弱優勢戰勝韓國,而尼日利亞則42分大勝韓國,所以留給中國男籃唯有拼搏二字。

到目前為止,可以蓋棺論定的是,本屆男籃國家隊的表現算不上盡如人意。假如今晚一戰不能拿到東京奧運會正賽的參賽資格,那就意味著從1984年以來,男籃首次缺席奧運會籃球比賽。對於廣大球迷來說,這不啻為一個晴天霹靂。很多人會發出疑問:“不是都讓姚明當籃協主席了嗎,怎麼成績反而越來越差?”

球迷的呼聲並不難理解,因為就在去年亞運會男子籃球比賽,五人制、三人制國家隊一共拿下4枚金牌。儘管中國男籃稱霸亞洲的場面並不令人驚奇,但類似這種大滿貫式的收割,還是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加上今年上半年,男籃世界盃的小組抽籤結果出爐後,國內輿論普遍對姚明時期的這一屆國家隊信心大漲。這種一起一落,使得媒體和球迷的情緒更受衝擊。

一定程度上,輿論是最無情的,也是最短視的。成績好的時候,輿論能把中國男籃捧上天,成績滑坡的時候,姚明現場提點中鋒周琦也被某些媒體人解讀為“籃協主席越權指導”。由此可見,縱使是姚明這樣百年難遇的中國籃球巨星,一旦走上管理崗位,也必須接受輿論的審判和評價。

但值得指出的是,即使今晚男籃失利,35年來首次丟掉了參加奧運會正賽資格,天都沒有塌下來,作為籃協主席的姚明也依舊值得我們信任。事實上,在2004年和2008年兩屆奧運會上,正是由於姚明的存在,才使得中國隊能夠進入奧運會八強。此後的2012年和2016年兩屆奧運會,姚明都已經退役,中國隊都是五戰皆敗,排名倒數第一。可以說,中國男籃的衰落跡象早已十分明顯。

從邏輯層面來看,正是因為中國男籃國家隊的水平在下滑,CBA這樣的職業聯賽發展方向也不夠清晰,所以才需要姚明這樣一位喝過洋墨水、打出過名堂的專業人士出馬,出任籃協主席。從姚明上任至今,時間不過兩年多,要備戰奧運,實現新老交替,絕非三兩年時間可以完成。更何況,要真正提升中國籃球水平,必須擴大群眾基礎、加大青訓投入、規範職業聯賽,這些都需要時間來積累。

從具體措施來看,姚明上臺之後,很快衝破阻力,開始增加聯賽數量、推行球員標準合同、明確贊助體系、將國家隊劃分紅藍兩隊,以及推廣校園籃球和三人制籃球賽等。顯然,姚明和他的團隊希望通過這些具體的改革措施,能夠使中國籃球在國家隊層面和職業聯賽層面均有所突破。而從成效來看,姚明的很多措施都贏得了業內人士的肯定。

正是從這一層面出發,男籃世界盃的戰績雖然遠遠不如賽前人們的預料,但理性的球迷應該意識到,男籃改革並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任何大改革都需要時間、需要沉澱、需要耐心,這一點,也許改革者和業內人士非常清楚,但外圍觀眾卻不甚瞭解。因為以一屆成績的好壞,來決定此前改革是否繼續,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對於中國籃球來說,也不是一個好消息。

當然,競技體育離不開對成績的追求。人們之所以願意相信姚明以及他領導的團隊,不只是因為姚明本人過去的職業經歷堪稱輝煌,更因為大家都在期待姚明能夠提供一劑快速有效無副作用的藥方。

從姚明的角度來說,他的目的既在乎一屆奧運會的成績,但更在乎籃球的群眾基礎有無擴大、作為國手來源的職業聯賽發展得如何。因為相對而言,只要籃球的基礎和職業聯賽搞好了,國家隊的水平也會水漲船高。但問題在於,奧運成績有著清晰可見的評價體系,而青訓、聯賽則很難在短期內進行顯性評價。對於這個問題,姚明必須忍受一定的非議,而球迷則也應該保持必要的耐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