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靠燉燕窩一年賣出3個億,獲周鴻禕、陳數投資

2011年央視3·15曝光的“假血燕”事件引發行業海嘯,隨後國家下架了大陸市場的全部“血燕”,並禁止海外燕窩產品的進口,燕窩行業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度跌至冰點。

行業的回暖出現在2013年底,國家重新制定了燕窩行業標準並恢復了燕窩進口,但當時市面上的燕窩以幹燕窩和即食燕窩為主,幹燕窩主要用於自燉食用,即食燕窩主要用於送禮。

但這兩種燕窩都存在明顯的痛點,幹燕窩自燉需要泡發、去毛等多道工序非常麻煩,而即食燕窩的滋補性和口感都打了折扣,因此燕窩在消費群體中並不受歡迎。

2014年,林小仙創立小仙燉鮮燉燕窩,通過當天燉煮冷鏈配送的方式解決口感差、食用麻煩的痛點。

鮮燉燕窩的模式打開了消費市場,2018年小仙燉的銷售額達到3億人民幣,相較2017年增長兩倍多,消費用戶有十幾萬,復購率52%。在剛剛過去的618大促中,小仙燉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97%,在多個電商的燕窩品類中銷量第一。

融資方面,小仙燉曾於2017年4月完成由明星陳數投資的2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6年4月拿到周鴻禕的Pre-A輪投資,2015年3月拿到洪泰基金的天使投資。

C2M模式打開市場

林小仙曾在廣州生活了8年,受南方滋補文化的影響一直堅持吃燕窩,2014年剛到北京時卻發現,北方的燕窩市場相對空白,大多數人並沒有日常吃燕窩的習慣。於是林小仙做起了幹燕窩的生意,剛開始順風順水,第一個月就做到了30萬的銷售額。“幹燕窩特別好賣,客戶一次就買一斤,一斤就一萬多元。”

但到了第二個月,小仙燉的銷量就開始急轉直下。林小仙做了一次用戶調研,發現大多數顧客都因為不會做或者做不好吃而將幹燕窩存了起來。“幹燕窩的食用特性決定了它的復購難度比較大,除非擁有大量的客源,否則無法存活。”

幹燕窩銷量下滑之後,之前的用戶給林小仙提了個需求,能不能燉煮7份燕窩分裝在瓶中,這樣就可以每天從冰箱裡拿出一瓶即食。林小仙受此啟發想要做一款鮮燉燕窩,燉好之後通過冷鏈配送給用戶,雖然保質期短但是也能保證口感和營養。

於是林小仙跑到即食燕窩的工廠考察了一番,她發現廠家為了讓即食燕窩有更長的保質期,往往會在燕窩中加入防腐劑或大量糖,最終燕窩口感會偏硬而且過甜,燕窩含量也較少。

她靠燉燕窩一年賣出3個億,獲周鴻禕、陳數投資

林小仙決定自己做。2015年林小仙拿到洪泰基金天使投資後建立了“鮮燉燕窩”生產線,並自主研發了燉煮設備,實現95度低溫燉煮確保燕窩營養的留存。

一開始“鮮燉燕窩”的模式也遭受過質疑:用戶的認知不強,銷售難度會很大。但林小仙想試一試,如果能解決燕窩易用性差和品質差的痛點,就能打開燕窩消費市場。

小仙燉的原材料主要以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森林雨季燕盞為主,團隊會在每年的3、4月份雨季集中採購全年使用的燕窩原料。

在銷售方式上,小仙燉主要採用C2M模式。用戶先通過線上下單,工廠接到訂單後當天燉煮,當天順豐冷鮮配送。由於鮮燉燕窩中不含有添加劑,所以必須在冷藏環境下儲存,保質期只有15天。

據林小仙介紹,截至目前小仙燉的主要用戶群體集中在26-35歲,而19-25歲更年輕的用戶群體也在不斷擴大。

砍掉長尾產品與渠道

對於燕窩這樣的高客單價消費品來說,市場口碑和產品同樣重要。搞定供應鏈端的產品線之後,林小仙開始著力建設小仙燉的市場與品牌。

2017年小仙燉放棄了大多數企業通過明星代言人進行產品推廣的方式,而是專注於打造林小仙的個人IP,林小仙“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的身份也讓小仙燉“專業”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除了品牌形象,小仙燉也開始在品類和渠道上聚焦。 “我們砍品類、砍品線、砍渠道,只有聚焦才能在鮮燉燕窩方向做到足夠專業。”

之前小仙燉一直保留了幹燕窩業務,雖然不可持續,但依靠一次性消費也有可以帶來部分收益,為了符合鮮燉燕窩的定位,小仙燉切掉了幹燕窩品類。

而品線也從最開始的老薑黑糖款、桂花去火款、美顏款、椰奶款以及冰糖款砍到只剩最後一種。“當時需求最大的還是傳統冰糖款,這樣我就有精力將冰糖口味做得更好。”

渠道方面,原本小仙燉有20多個銷售渠道。“小的渠道月銷售額只有幾萬元卻還要有專人負責,投入產出比並不高。”渠道聚焦之後,目前小仙燉只保留了天貓、京東、小紅書、小仙燉微信商城以及網易考拉5個銷售渠道,僅去年一年,小仙燉就做到了3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在頭部市場還沒有發展好之前,長尾是沒有意義的。‘斷舍離’之後的小仙燉會把時間和資源用來提升效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