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馬”非馬:她是明清時期揚州圈養美女的總稱

一種稱呼的起源,總有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對美麗漂亮女子的稱呼,古今大有不同,古代常用“淑女、伊人、粉黛、紅袖、蛾眉、玉嬌、驚鴻、傾城、尤物”等詞來形容女子的美麗,聽起來就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現代則多直呼“美女、靚妹、靚女”等,且有是個人都稱為美女的趨勢,與古人比起來,太直白無文了些。除此之外,古代還有一種對漂亮女子的奇怪稱呼——“瘦馬”,且加了地名限定,就是明清時期大名鼎鼎的“揚州瘦馬”,那為何要用“瘦馬”指稱揚州的美麗女子呢?她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群人?為何又成為士大夫和商人趨之若鶩的尤物?

“瘦馬”非馬:她是明清時期揚州圈養美女的總稱

“瘦馬”一詞,最早見於唐代,杜甫就有《瘦馬行》一詩,彼時的“瘦馬”,並非指美麗女子,據《九家集註杜詩》的解釋,杜詩中的“瘦馬”喻指“賢才”。那麼,“瘦馬”何時用來指代美人?亦並非一般研究所稱為明清時期,而是始於元代,據《西廂記諸宮調》卷六《仙呂•賞花時》雲:

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吹瘦馬,一徑入天涯。荒涼古岸,衰草帶霜滑。瞥見個孤林端入畫,籬落蕭疏帶淺沙。一個老大伯捕魚蝦,橫橋流水,茅舍映荻花。
“瘦馬”非馬:她是明清時期揚州圈養美女的總稱

林梅村撰《瘦馬非馬——山西元代壁畫墓出土散曲〈西江月〉名實辨》一文,辨之甚明,這裡的“瘦馬”就是指“揚州瘦馬”。對此,《馬可波羅遊記》亦有載:“蠻子州中貧民無力撫養兒女者,多以兒女售之富人。冀其養育之易,生活之豐。”由此可見,當時養女售富人的現象已比較流行。後因元末明初社會大變亂,這種盛況暫時沉寂。

明興以後,隨著商業貿易的興盛,社會經濟極為繁榮,出現了諸多著名的商幫,這些大商人云集江南,在追逐金錢的同時,也開始追逐美色。而此時讀書人的世界裡,也流行著一句俗語,說中了進士之後,就要“改個號,娶個小”,納妾之風極為興盛。所以,“揚州瘦馬”又開始興盛起來了。但為何唯獨她們受到士大夫和商人追逐?是因其有特別之處,王士性《廣志繹》卷二《兩都》中解釋了原因:

“瘦馬”非馬:她是明清時期揚州圈養美女的總稱
廣陵蓄姬妾家,俗稱養瘦馬,多謂取他人子女而鞠育之,然不啻己生也。天下不少美婦人,而必於廣陵者,其保姆教訓,嚴閨門,習禮法,上者善琴棋歌詠,最上者書畫,次者亦刺繡女工。至於趨侍嫡長,退讓儕輩,極其進退淺深,不失常度,不致憨戇起爭,費男子心神,故納侍者類於廣陵覓之。

這裡說出了“揚州瘦馬”討人喜歡的理由,就是她們既有婦人必備之色,又有琴棋、廚藝一類之技,更因為她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人之妾後維持家庭的安寧。於此,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23《廣陵姬》也說,這些瘦馬曾經接受過“自安卑賤,曲事主母”的教育,因此,即使是大家庭中的妒婦,也有“嚴於他方,寬於揚產者”。商人、士大夫納妾,最擔心的就是妻妒忌,妾爭寵,但納揚州瘦馬為妾,他們能免於此類煩惱,於是,也就喜歡追逐這些“瘦馬”,其名聲也就越來越大。經過文人士大夫撰文渲染與買妾人的親身體驗,“揚州瘦馬”成為明清時期最廣為人知的美女稱呼,一句“要娶小,揚州討”的俗語,道盡了“揚州瘦馬”的妙處。

“瘦馬”非馬:她是明清時期揚州圈養美女的總稱

那麼,這些“瘦馬”從何處而來?又是如何教育的?明人謝肇淛《五雜俎》有文對此略有提及:

維揚居天下之中,川澤秀媚,故女子多美麗,而性情溫柔,舉止婉慧,⋯⋯然揚人習以為奇貨,市販各處童女,加意裝束,教以書、算、琴、棋之屬,以徼厚值,謂之瘦馬。

芬利沱行者《竹西花事小錄》對此也有記載:

廣陵為鹺運所在,雖富商巨賈迥異於前,而徵歌選色,習為故常,獵粉漁脂,寢成風氣。閭閻老嫗,畜養女娃,教以箏琶,加以梳裹,粗解謳唱,即伶倚門。說者謂人人盡玉,樹樹皆花,當非虛妄。

由此兩段史料可知,這些“瘦馬”是一群被販賣的童女養成,養其之人,不僅裝束她們,也會從十三四就開始學琴棋書畫等技藝,還會教她們詩書禮儀,使其養成內外兼修的麗人,以待富貴人家前來買娶。至於怎麼買娶,晚明精於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張岱,在其《陶庵夢憶》裡專寫《揚州瘦馬》予以介紹:

“瘦馬”非馬:她是明清時期揚州圈養美女的總稱
揚州人日飲食於瘦馬之身者數十百人。娶妾者切勿露意,稍透消息,牙婆駔儈,鹹集其門,如蠅附羶,撩撲不去。黎明,即促之出門,媒人先到者先挾之去,其餘尾其後,接踵伺之。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轉身。”轉身嚮明立,面出。曰:“姑娘藉手睄睄。”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睄相公。”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曰幾歲,聲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門裙幅先響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請回。”一人進,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鹹如之。看中者,用金簪或釵一股插其鬢,曰“插帶”。插帶後,本家出一紅單,上寫綵緞若干,金花若干,財禮若干,布匹若干,用筆蘸墨,送客點閱。客批財禮及緞匹如其意,則肅客歸。歸未抵寓,而鼓樂盤擔、紅綠羊酒在其門久矣。不一刻,而禮幣、糕果俱齊,鼓樂導之去。去未半里,而花轎、花燈、擎燎、火把、山人、儐相、紙燭、供果、牲醴之屬,門前環侍。廚子挑一擔至,則蔬果、餚饌湯點、花棚糖餅、桌圍坐褥、酒壺杯箸、龍虎壽星、撒帳牽紅、小唱絃索之類,又畢備矣。不待覆命,亦不待主人命,而花轎及親送小轎一齊往迎,鼓樂燈燎,新人轎與親送轎一時俱到矣。新人拜堂,親送上席,小唱鼓吹,喧闐熱鬧。日未午而討賞遽去,急往他家,又復如是。
“瘦馬”非馬:她是明清時期揚州圈養美女的總稱

從這個描述來看,這個自稱啥也沒學好的末代公子張岱,顯然親自去選過“揚州瘦馬”,懂得其中的道道,非常嫻熟。為了做成一樁“瘦馬”買賣,須把“瘦馬”的面、手、臂、膚、眼、聲、趾等都一一加以考察,等到“插帶”了,交易才算基本談成。“插帶”後,本家出一紅單,上寫採緞若干、金花若干、財禮若干、布匹若干,用筆蘸墨,送客點閱。客批財禮及緞匹如其意,則肅客歸。”最後的拍板成交,還須看買主和賣主討價還價的結果。對這些女子來說,其實是非常殘酷的。可以說,“養瘦馬”實質上是一種買賣婦女、誘良為娼的不法行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