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凱所說的“後發劣勢”已經應驗,你還支持林毅夫?

迄今為止,楊小凱的學術成果和重要觀點,並沒有隨著其去世而煙消雲散。作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兩次提名的華人學者,他的學術成就迄今無人超越。在他生前,與北大教授林毅夫有過“後發劣勢”與“後發優勢”的爭論。在他去世後,北大教授張維迎成為楊小凱觀點最著名的繼承者和闡揚者,繼續與林毅夫論戰,並廣受關注。但是,他在經濟學專業領域的貢獻,卻少有人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一套九卷本的“楊小凱學術文庫”,可以讓讀者一窺堂奧。

楊小凱所說的“後發劣勢”已經應驗,你還支持林毅夫?

有人稱楊小凱為先知

“楊小凱學術文庫”包括九本著作:《經濟控制論初步》 、《數理經濟學基礎》 、《經濟控制理論》、《經濟學原理》、《專業化與經濟組織》 (楊小凱與黃有光合著)、《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修訂本)》 ( 由楊小凱與其學生張永生合著)、《經濟學:新興古典與新古典框架》、《基於專業化遞增報酬的分工模型:一種微觀經濟方法》、《發展經濟學:超邊際與邊際分析》。

在這9本書中,有兩本書值得格外注意,一本是《基於專業化遞增報酬的分工模型:一種微觀經濟方法》系首次出版的楊小凱博士論文。作者為個人設定了生產函數,並假定對個人和單個活動而言,勞動是特定的,以此刻畫生產率與經濟組織之間的關係,並澄清了兩種分工概念之間的區別:一種是基於專業化遞增報酬的分工;一種是基於規模遞增報酬或者規模報酬不變的分工。按照本書的方法,亞當·斯密關於“看不見的手”的猜想,以及他對專業化遞增報酬的洞識渾然一體。與此同時,這一方法還能探索分工、市場結構、經濟增長、貿易依存度和城市化之間的緊密聯繫。

楊小凱所說的“後發劣勢”已經應驗,你還支持林毅夫?

楊小凱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可惜英年早逝

值得注意的另一本書是楊小凱與其學生張永生合著的《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修訂本)》 。本書首次出版於2003年。一位匿名審稿人評論說,(這本著作)“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即新興古典經濟學較新古典經濟學更能描述我們的環境。這種觀點通過一種有趣的方式,用優美而清晰的文筆表述出來……總之,該書內容具有革命性,並具備很高的知識品味。”本書幾乎沒有數學公式,作者運用極其精練而具有說服力的的經濟學事例與圖表,將一門具有深厚理論基礎與經過嚴格論證的新興學科知識呈現出來。而另一位匿名評審人稱本書“提供了高品質的知識寬泛的涵蓋面、現代思想同歷史思想的有機結合,以及邏輯性的組織結構。概述的確令人印象深刻,沒有同類書能與之媲美” 。

楊小凱所說的“後發劣勢”已經應驗,你還支持林毅夫?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楊小凱學術文庫”

楊小凱的知名度,目前僅限於經濟學專業領域,大眾知之甚少。相當一部分直到楊小凱名字的人,也僅限於他在“後發劣勢”問題上,與林毅夫“後發優勢”的爭論:2001年年底,楊小凱到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做了一場主題演講。當時一些學者認為,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對發達國家的技術模仿實現經濟快速發展,且不需要走其彎路,這是“後發優勢”。楊小凱認為,正因為落後國家可以輕易利用技術模仿發展經濟,因此缺乏動力做有利於長久發展的制度變革,長此以往,這種發展路徑的選擇會付出極大代價,所謂的“後發優勢”將成為“後發劣勢”。

事實上,楊小凱的觀點與《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的觀點不謀而合。此書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德隆·阿西莫格魯教授與當時任教於哈佛大學的詹姆斯·魯賓遜教授合作完成,2012年3月出版,中文版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5月引進出版。兩位作者認為,人為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對經濟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與《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相比,楊小凱的大部分著作都有大量的數學公式和推導過程,這回讓一般讀者望而生畏,也阻礙了其經濟學觀點在大眾層面的傳播。在“楊小凱學術文庫”中,僅有《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修訂本)》一書沒有數學公式和計算過程。顯然,數學公式和複雜的推導計算,影響了楊小凱著作在大眾層面的傳播,這直接導致他在讀者公眾中的知名度配不上他的學術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