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楊時 同仁堂 胡雪巖 楊慎 千凡文化 2017-05-12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中華家風,忠厚傳家!

家訓智慧,承載厚重!

幾千年的歷史積澱,幾千年的訓導教育,幾千年的薪火相傳!穿過歲月,透過文字,今天在尋“楊”之旅上,一起共賞精彩家訓文化智慧吧。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作為大姓,楊姓的名人也是數不勝數的,許多的典故和楊姓有關。說起有數千年曆史的中國醫藥行業,相信大家都聽過:北有同仁堂,南有胡慶餘堂。北方樂家的同仁堂,南方胡雪巖創辦的胡慶餘堂,那都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可謂是天下聞名遐邇,但是這句話是不全的,因為中間還有一個,是“中有四知堂”,這個四知堂就和楊姓有關。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東漢時期,有個名士叫楊震,弘農華陰人,博學多才,道德高尚,年五十才出仕在州郡任職。108年時,在其擔任東萊太守期間,路過昌邑,時任昌邑的縣令正好是由其舉薦為官的王密。為感謝舉薦之恩,王密夜晚來拜訪他,他知道楊震為人正直,不喜歡張揚,就帶著十斤黃金,相送給楊震,見楊震推辭,王密說:“暮夜無知,仰公受之”,意思是現在夜色已黑,沒人會知道此事,以打消他的顧慮。楊震正色斥責:“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羞愧而去,這就是有名的暮夜卻金故事,也是有名的四知典故。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楊震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一生清白傳家,正直不屈權貴,不置產業,漢順帝褒獎其為“清白吏”。。楊氏後人為紀念這位品德高潔賢良的先賢,紛紛在各地建立祠堂供奉先賢,“四知堂”也隨之成為楊氏的重要堂號。四知堂,這個堂號後來在汝州,也就是在中原被楊氏後人,用來作為自己藥鋪的店名。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滄海桑田,歲月更迭,楊氏先賢留給後人的不僅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古訓,《楊氏族譜》、《楊氏規誡訓語》還明確了具體的規誡要求,形成了對家族子弟全面的約束,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就有清晰的規範,家規家訓成為重要的道德準則。楊氏家訓更對後輩子弟提出“忠孝勤儉”四字箴言,即:“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勤,日出而做,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節用,仰俯何益。”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楊氏家訓十二條”也被後世族人奉為經典, 楊家的12條家訓具體內容為:重宗本、明人倫、睦宗親、正名分、訓男子、慎婚姻、重內德、表賢女、肅家政、端行儀、記遷移、擇交友。楊氏後裔諄諄告誡家人謹遵祖訓、恪守家規, 以傳承祖德為核心的家風也愈見濃厚,家風家訓文化的內涵大大豐富。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漫長的歲月長河,楊氏家訓在流傳與發展中,不斷更新演義,但總體內容基本沒有太多變動。至今記載的楊氏家訓有100多個版本,如宋政和五年(1115年)楊時親自編修將樂楊氏第一部《弘農楊氏族譜》,制定《楊時家訓十條》、慶元己未(1199)楊萬里為本支《楊氏族譜》作《重修楊氏族譜序》而作的《誠齋文節公家訓》,新都楊升庵家族《楊氏家訓》都是流傳比較廣泛的版本。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中華家訓別有智慧!家訓不僅是每個姓氏族人立身處世的準則,更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珍貴精神瑰寶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本文由千凡藝術原創發佈,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歡迎關注並評論!

家|四知垂訓代代相傳-楊氏家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