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

楊慎,字用修,明代的文學家,與解縉,徐渭通稱為明代三才子。楊慎自幼聰慧且勤奮好學,又因為出身於書香門第,所以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楊慎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當時他的文章已經被列為卷首,可是禍福旦夕間,因為燭花滴落到楊慎的試卷上,試卷被毀,以至於楊慎最後名落孫山,數年的努力和希望都落空了。若是平常之人,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可是楊慎並沒有被挫折打敗,反而越挫越勇。又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於在他二十四歲時狀元及第。

"

楊慎,字用修,明代的文學家,與解縉,徐渭通稱為明代三才子。楊慎自幼聰慧且勤奮好學,又因為出身於書香門第,所以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楊慎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當時他的文章已經被列為卷首,可是禍福旦夕間,因為燭花滴落到楊慎的試卷上,試卷被毀,以至於楊慎最後名落孫山,數年的努力和希望都落空了。若是平常之人,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可是楊慎並沒有被挫折打敗,反而越挫越勇。又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於在他二十四歲時狀元及第。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楊慎考中狀元后,乘船返鄉,狀元及第,榮歸故里,一路自然是風光無限。但是在途中,卻與另一艘船迎面相遇,因為這條水路狹窄,只能允許一條船單行通過,所以兩船迎面相對,必有一人要做出退讓。若是平常之人,見到新科狀元,肯定也就主動退讓了,但有意思的是,對面船上的人是與楊慎同屆的武狀元。文武狀元相遇,兩相爭執,這場面註定不會無趣。

"

楊慎,字用修,明代的文學家,與解縉,徐渭通稱為明代三才子。楊慎自幼聰慧且勤奮好學,又因為出身於書香門第,所以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楊慎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當時他的文章已經被列為卷首,可是禍福旦夕間,因為燭花滴落到楊慎的試卷上,試卷被毀,以至於楊慎最後名落孫山,數年的努力和希望都落空了。若是平常之人,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可是楊慎並沒有被挫折打敗,反而越挫越勇。又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於在他二十四歲時狀元及第。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楊慎考中狀元后,乘船返鄉,狀元及第,榮歸故里,一路自然是風光無限。但是在途中,卻與另一艘船迎面相遇,因為這條水路狹窄,只能允許一條船單行通過,所以兩船迎面相對,必有一人要做出退讓。若是平常之人,見到新科狀元,肯定也就主動退讓了,但有意思的是,對面船上的人是與楊慎同屆的武狀元。文武狀元相遇,兩相爭執,這場面註定不會無趣。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雙方還在為誰先誰後爭執不下時,武狀元突然對楊慎說,他雖是一介武夫,卻也喜歡對對子,而且早就聽聞楊慎非常擅長對對子,兩人不妨以對聯來決定先後。此事,對楊慎來說,百利無一害,所以他同意了。武狀元給出了自己的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這武狀元的上聯可是包含深意,這是一副諧音聯,聯中的“櫓速”實則是指“魯肅”,三國時期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是文臣。“帆快”實則是指“樊噲”,早年以販賣狗肉為生,後來跟隨劉邦打天下,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是武將。“櫓速不如帆快”實則說的是“魯肅”不如“樊噲”,暗指“文不及武”。

"

楊慎,字用修,明代的文學家,與解縉,徐渭通稱為明代三才子。楊慎自幼聰慧且勤奮好學,又因為出身於書香門第,所以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楊慎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當時他的文章已經被列為卷首,可是禍福旦夕間,因為燭花滴落到楊慎的試卷上,試卷被毀,以至於楊慎最後名落孫山,數年的努力和希望都落空了。若是平常之人,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可是楊慎並沒有被挫折打敗,反而越挫越勇。又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於在他二十四歲時狀元及第。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楊慎考中狀元后,乘船返鄉,狀元及第,榮歸故里,一路自然是風光無限。但是在途中,卻與另一艘船迎面相遇,因為這條水路狹窄,只能允許一條船單行通過,所以兩船迎面相對,必有一人要做出退讓。若是平常之人,見到新科狀元,肯定也就主動退讓了,但有意思的是,對面船上的人是與楊慎同屆的武狀元。文武狀元相遇,兩相爭執,這場面註定不會無趣。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雙方還在為誰先誰後爭執不下時,武狀元突然對楊慎說,他雖是一介武夫,卻也喜歡對對子,而且早就聽聞楊慎非常擅長對對子,兩人不妨以對聯來決定先後。此事,對楊慎來說,百利無一害,所以他同意了。武狀元給出了自己的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這武狀元的上聯可是包含深意,這是一副諧音聯,聯中的“櫓速”實則是指“魯肅”,三國時期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是文臣。“帆快”實則是指“樊噲”,早年以販賣狗肉為生,後來跟隨劉邦打天下,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是武將。“櫓速不如帆快”實則說的是“魯肅”不如“樊噲”,暗指“文不及武”。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楊慎一時無對,只得讓行,這件事也成了他的遺憾之一。直到楊慎的兒子結婚,家中鼓樂齊鳴,楊慎才頓悟,想出了下聯“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笛清”是指“狄青”,北宋名將,出身貧門,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於騎射,人稱“面涅將軍”。“簫和”是指“蕭何”,西漢初年丞相,也是劉邦統一天下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臣,劉邦曾言“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狄青是武將,蕭何是文臣,“笛清難比簫和”實則是指“文在武上”。​

"

楊慎,字用修,明代的文學家,與解縉,徐渭通稱為明代三才子。楊慎自幼聰慧且勤奮好學,又因為出身於書香門第,所以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楊慎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當時他的文章已經被列為卷首,可是禍福旦夕間,因為燭花滴落到楊慎的試卷上,試卷被毀,以至於楊慎最後名落孫山,數年的努力和希望都落空了。若是平常之人,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可是楊慎並沒有被挫折打敗,反而越挫越勇。又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於在他二十四歲時狀元及第。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楊慎考中狀元后,乘船返鄉,狀元及第,榮歸故里,一路自然是風光無限。但是在途中,卻與另一艘船迎面相遇,因為這條水路狹窄,只能允許一條船單行通過,所以兩船迎面相對,必有一人要做出退讓。若是平常之人,見到新科狀元,肯定也就主動退讓了,但有意思的是,對面船上的人是與楊慎同屆的武狀元。文武狀元相遇,兩相爭執,這場面註定不會無趣。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雙方還在為誰先誰後爭執不下時,武狀元突然對楊慎說,他雖是一介武夫,卻也喜歡對對子,而且早就聽聞楊慎非常擅長對對子,兩人不妨以對聯來決定先後。此事,對楊慎來說,百利無一害,所以他同意了。武狀元給出了自己的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這武狀元的上聯可是包含深意,這是一副諧音聯,聯中的“櫓速”實則是指“魯肅”,三國時期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是文臣。“帆快”實則是指“樊噲”,早年以販賣狗肉為生,後來跟隨劉邦打天下,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是武將。“櫓速不如帆快”實則說的是“魯肅”不如“樊噲”,暗指“文不及武”。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楊慎一時無對,只得讓行,這件事也成了他的遺憾之一。直到楊慎的兒子結婚,家中鼓樂齊鳴,楊慎才頓悟,想出了下聯“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笛清”是指“狄青”,北宋名將,出身貧門,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於騎射,人稱“面涅將軍”。“簫和”是指“蕭何”,西漢初年丞相,也是劉邦統一天下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臣,劉邦曾言“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狄青是武將,蕭何是文臣,“笛清難比簫和”實則是指“文在武上”。​

武狀元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狀元數年後對出經典下聯

楊慎的這個下聯與武狀元的上聯可謂是絕配,唯一不足之處,想來就是對出下聯卻已是數年之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