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邊東子自述:如今“特樓”被保護,李佩肯定特別高興'

"

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邊東子搬進“特樓”科源社區13號樓104室時只有12歲,住在他家樓上的是郭永懷一家。

郭永懷和李佩的獨生女郭芹病重的時候,她見到邊東子,說:“寫寫我爸爸吧。”

那也是兩人最後一次碰面。

郭芹去世後,邊東子遵守約定,開始逐個寫這些住在身邊的科學家。

從小住在“特樓”,給他的寫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大量查閱資料、走訪後,2008年,這本記錄中關村“特樓”里科學家們的《風乾的記憶:“特樓”內的故事》出版。

"

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邊東子搬進“特樓”科源社區13號樓104室時只有12歲,住在他家樓上的是郭永懷一家。

郭永懷和李佩的獨生女郭芹病重的時候,她見到邊東子,說:“寫寫我爸爸吧。”

那也是兩人最後一次碰面。

郭芹去世後,邊東子遵守約定,開始逐個寫這些住在身邊的科學家。

從小住在“特樓”,給他的寫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大量查閱資料、走訪後,2008年,這本記錄中關村“特樓”里科學家們的《風乾的記憶:“特樓”內的故事》出版。

作家邊東子自述:如今“特樓”被保護,李佩肯定特別高興

7月10日,郭永懷和李佩的鄰居、作家邊東子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以下是邊東子的自述:

“一到春天桃花盛開,非常漂亮。”

三座“特樓”在1956年蓋好,我家在1959年搬進“特樓”,住在13號樓104,當時我12歲。和鄰居里大多數科學家伯伯、叔叔不同,我住“特樓”是因為我父親是中國科學院(原)地質研究所黨組書記、副所長。

剛搬來的時候,覺得“特樓”的房子真好,灶臺都是白瓷磚貼出來的。那個年代泡個澡堂子都不容易,“特樓”家家戶戶都有浴缸,有儲水罐,可以天天泡熱水澡,這在我們當時真是難以想象的。

剛開始中關村一帶還是有很多墓地,平民墓,偶爾有一個大墓。後來一點點建起來了,環境改善了不少。

13號樓前建了個花園,種的是重瓣桃花。一到春天桃花盛開,非常漂亮。15號樓前頭是一片苗圃。14樓號樓前邊有一個又大又圓的花壇,郭沫若院長還在那兒栽了一棵雪松。

最開始這兒也沒有醫院。李佩當時是(中科院)西郊辦公室副主任,她東奔西跑,動員了“兩彈一星元勳”陳芳允的岳父開了個診所。到了60年代,才有了中關村醫院。

現在的中關村一小,當時叫保福寺小學,我從城裡北池子小學轉學到這兒。一進教室,玻璃、黑板都特別好。當時周圍還有很多農民,我們的同學裡,就有農民的孩子,大家相處得很和睦。

“聽歌、聽琴都不用交錢”

我們很多孩子會聚在一起玩。畢竟是科學家的子女,玩的東西還是稍微有點不一樣。男孩兒幾乎都喜歡做半導體收音機。附近就是中科院計算所,他們所裡扔的垃圾裡有很多電路板和電子原件,這些在科研上無用的東西,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來說,往往是買都買不到的好材料,我們經常去垃圾堆上撿來做半導體收音機。

我們還會換著看書。當時我們國內出版的科普書幾乎都是黑白的,我的鄰居郭慕孫院士家就有很多外國帶回來的書,美國出版彩色印刷的科普讀物,很精美。當時眼前一亮,覺得原來天底下還有這麼好的書啊。我現在還記得,裡邊有各種奇怪的蜥蜴,也有各種顏色的鳥。

整個樓門六戶,除了我家,其他五家都有鋼琴。我們對門的汪德昭夫人李惠年是著名的音樂教育家,經常教學生唱歌。樓上郭芹會彈鋼琴,三樓楊嘉墀的夫人是北京師範學院的鋼琴教授。我每天聽歌、聽琴都不用交錢。有個歌手叫馬國光,他唱的《真是樂死人》在當年特別流行,他經常到李惠年家學習。

有一年過年,我們這個單元裡的孩子在楊嘉墀院士家中聚會,楊嘉墀的兒子楊瑞拉小提琴,楊嘉墀的夫人徐斐教授親自用鋼琴伴奏,兩個人合奏了一曲《漁舟唱晚》。在那個年代,真難得。

"

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邊東子搬進“特樓”科源社區13號樓104室時只有12歲,住在他家樓上的是郭永懷一家。

郭永懷和李佩的獨生女郭芹病重的時候,她見到邊東子,說:“寫寫我爸爸吧。”

那也是兩人最後一次碰面。

郭芹去世後,邊東子遵守約定,開始逐個寫這些住在身邊的科學家。

從小住在“特樓”,給他的寫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大量查閱資料、走訪後,2008年,這本記錄中關村“特樓”里科學家們的《風乾的記憶:“特樓”內的故事》出版。

作家邊東子自述:如今“特樓”被保護,李佩肯定特別高興

7月10日,郭永懷和李佩的鄰居、作家邊東子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以下是邊東子的自述:

“一到春天桃花盛開,非常漂亮。”

三座“特樓”在1956年蓋好,我家在1959年搬進“特樓”,住在13號樓104,當時我12歲。和鄰居里大多數科學家伯伯、叔叔不同,我住“特樓”是因為我父親是中國科學院(原)地質研究所黨組書記、副所長。

剛搬來的時候,覺得“特樓”的房子真好,灶臺都是白瓷磚貼出來的。那個年代泡個澡堂子都不容易,“特樓”家家戶戶都有浴缸,有儲水罐,可以天天泡熱水澡,這在我們當時真是難以想象的。

剛開始中關村一帶還是有很多墓地,平民墓,偶爾有一個大墓。後來一點點建起來了,環境改善了不少。

13號樓前建了個花園,種的是重瓣桃花。一到春天桃花盛開,非常漂亮。15號樓前頭是一片苗圃。14樓號樓前邊有一個又大又圓的花壇,郭沫若院長還在那兒栽了一棵雪松。

最開始這兒也沒有醫院。李佩當時是(中科院)西郊辦公室副主任,她東奔西跑,動員了“兩彈一星元勳”陳芳允的岳父開了個診所。到了60年代,才有了中關村醫院。

現在的中關村一小,當時叫保福寺小學,我從城裡北池子小學轉學到這兒。一進教室,玻璃、黑板都特別好。當時周圍還有很多農民,我們的同學裡,就有農民的孩子,大家相處得很和睦。

“聽歌、聽琴都不用交錢”

我們很多孩子會聚在一起玩。畢竟是科學家的子女,玩的東西還是稍微有點不一樣。男孩兒幾乎都喜歡做半導體收音機。附近就是中科院計算所,他們所裡扔的垃圾裡有很多電路板和電子原件,這些在科研上無用的東西,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來說,往往是買都買不到的好材料,我們經常去垃圾堆上撿來做半導體收音機。

我們還會換著看書。當時我們國內出版的科普書幾乎都是黑白的,我的鄰居郭慕孫院士家就有很多外國帶回來的書,美國出版彩色印刷的科普讀物,很精美。當時眼前一亮,覺得原來天底下還有這麼好的書啊。我現在還記得,裡邊有各種奇怪的蜥蜴,也有各種顏色的鳥。

整個樓門六戶,除了我家,其他五家都有鋼琴。我們對門的汪德昭夫人李惠年是著名的音樂教育家,經常教學生唱歌。樓上郭芹會彈鋼琴,三樓楊嘉墀的夫人是北京師範學院的鋼琴教授。我每天聽歌、聽琴都不用交錢。有個歌手叫馬國光,他唱的《真是樂死人》在當年特別流行,他經常到李惠年家學習。

有一年過年,我們這個單元裡的孩子在楊嘉墀院士家中聚會,楊嘉墀的兒子楊瑞拉小提琴,楊嘉墀的夫人徐斐教授親自用鋼琴伴奏,兩個人合奏了一曲《漁舟唱晚》。在那個年代,真難得。

作家邊東子自述:如今“特樓”被保護,李佩肯定特別高興

科源社區15號樓外景。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哨兵

每週有一天,住在樓裡的這些科學家們都統一出來搞衛生。穿舊衣服的、包著頭的、戴著袖套……郭慕孫院士用水管澆門前的地。當時我們的水管都是深棕色橡膠的,人家從美國帶回來的水管是透明的,能看見水在裡邊流。水管子的噴口也可以變好幾個樣兒,真稀罕。

我的科學家伯伯、叔叔們都特別忙,有人甚至上下班的時候幾乎都穿著勞動布做的工裝,早出晚歸,不怎麼能見得到。我們也不懂他們具體做什麼工作,比如對門的汪德昭搞水聲,我們小孩子不明白這水聲究竟是水下的生物呢,還是水下的聲音。

當時14號樓下還有哨兵站崗,先在外邊站著,後來站到了樓門裡。有一次我借了14號樓童第周家的自行車,晚上去還車的時候還沒推門,裡邊的燈突然亮了,嚇了我一大跳,進門一看門裡站著個哨兵。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為樓上住著錢三強。

“特樓”三老

1976年以後,居住條件逐步改善了。“特樓”後邊建了“紅樓”區,也是中科院的家屬樓,有人從特樓搬進去。有不少人搬到其他條件更好一點的樓房裡去了。

當時堅持不搬的有何澤慧、李佩、貝時璋和屠善澄他們幾家。提出讓貝老先生搬過,他說他年紀大了,眼睛也不好,拿什麼東西都能找到,搬家環境變了,什麼都幹不了。也讓屠善澄搬家,他說自己好不容易有個安定的地方搞科研,搬家還得裝修,也不願意折騰。

2000年以後,特樓差不多就剩何澤慧、李佩和貝時璋三位老人了。大家開玩笑說他們是三個“釘子戶”。後來這三位老人都相繼去世了,最後一個走的是李佩,2017年去世。

貝老爺子長壽,活到107歲,我記得他一直很注重儀表,他總是把頭髮梳理得很整齊,可謂絲絲入扣。

何澤慧先生特樸素,穿著不講究。進了她家就跟穿越似的,隨手可見幾十年前的老物件,她都不樂意扔。

李佩是個社會活動家。八九十歲的時候,她還辦了幾百期中關村大講堂,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去講。

保護“特樓”,有李佩很大功勞。四處奔走呼籲、寫簽名信。如今“特樓”被保護下來,她老人家肯定特別高興。

新京報記者 康佳

編輯 郭琛

校對 盧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