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金城坑道戰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偉大的創舉。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朝鮮戰場上英勇衝鋒的志願軍

1951年7月,抗美援朝作戰轉入陣地戰階段後,戰爭雙方長期對峙,戰線相對穩定。為大量殺傷和消耗敵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協同下,於1952年9月中旬開始,依託以坑道為骨幹的堅固防禦陣地,向全線敵人的陣地進行了戰術性反擊作戰,先後對敵57個目標進攻74次,打退敵排以上兵力的反撲400餘次,鞏固佔領陣地17個,共殲敵2.5萬餘人。毛主席在賀電中充分肯定並且概括了這一陣地攻防作戰的經驗,他指出: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迫敵採取妥協的辦法結束朝鮮戰爭。這種戰法是在抗美援朝作戰的特定條件下,進行積極防禦的一種有效手段。其經驗對今後反侵略戰爭的堅守防禦作戰,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我認真閱讀了楊成武、鄭維山、肖文玖等將軍的回憶、作戰筆記,翻閱了《抗美援朝戰爭戰例選編》等史料,瞭解了戰史背後的許多顯為人知的真相與細節。

金城前線,12軍在反擊中接防

1951年8月中旬,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夏季攻勢受挫後,緊接著又以美軍為主力,於9月下旬發動秋季攻勢,除兩線進攻外,同時也在東線金城和文登裡方向攻擊20兵團67、68軍防線,雙方逐山反覆爭奪,戰鬥異常激烈。戰至10月中旬,聯合國軍雖然攻佔了近二百平方公里的地域,但仍然被阻於我軍第一防禦地帶之內,在付出死傷45000餘人的慘重代價後,終於停止了進攻。我軍傷亡也很大,僅67軍就傷亡15000餘人。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1951年秋,在朝鮮臺日裡召開兵團黨委擴大會時攝。左起:楊成武、張南生、肖文玖、李震、邱蔚、李耀文、李湘、曠伏兆、張仁初、陳坊仁、李呈瑞。】

1951年10月下旬,12軍前往金城前線,與67軍換防,歸屬20兵團指揮。兵團首長楊成武、張南生、肖文玖等親自會見了12軍師以上領導。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據楊成武上將回憶:11月8日,12軍接防,至此,67軍堅守七十天,殲敵3.7萬人,丟失土地157平方公里,敵每進佔一平方公里就傷亡238人的代價。……12軍按照集中主要兵力於主要防禦方向,控制要點,加大縱深,兵力前輕後重,火力前重後輕,迅速投入加強工事建設。……12軍在反擊中接防,堅決執行毛主席“積極防禦,持久作戰”的戰略方針,堅決執行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簡稱“志司”)和兵團賦予的各項任務,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這些勝利與該軍各級指戰員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軍長曾紹山、副政委李震都是有著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和很強的組織指揮能力的老同志。他們執行命令堅決,指揮正確,善於調動和發揮各級指戰員的積極性,克服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這些勝利也充分說明了12軍不愧是一支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老部隊。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楊成武在朝鮮前線兵團指揮所進行作戰部署

固若金湯的“地下長城”

聯合國軍結束秋季攻勢後,開始在他們佔領的地域修築工事,鞏固防線,除了時不時炮擊一頓,暫時停止了進攻。朝鮮已是初冬,天氣寒冷,陣地上的工事在敵人炮火的轟擊下,已經殘缺不堪,戰士們雖然都換了棉服,但露營在陣地上,難以抵擋寒氣,棉衣棉褲和大頭棉鞋穿上就脫不下來。12軍首長指示各部,一方面要定期輪換部隊,減少傷亡,凍傷,另一方面積極在陣地上構築掩蔽部。按照總部關於加固工事,消滅結合部間隙,以加強陣地觀察,保證作戰任務的同時,儘可能為戰士們提供防炮和遮風擋雨的地方。由於掩蔽部大都是在挖開的塹壕上搭建的,即使在上面多覆蓋幾層泥土石木,也經不起炮彈的轟擊,經常是晚上剛搭建起來,白天就會被摧毀,人員傷亡也不可避免。

後來,35師的一些官兵就把單體防炮洞儘量往深處挖,有的甚至深挖下去五、六米,結果發現躲在裡面很安全,敵人的炮彈炸不透,又能避寒,於是大家都仿效。在挖的過程中,有些洞互相之間居然挖通了,形成了最初的坑道。戰士們為了呆在裡面更方便,不斷深挖,擴大了裡面的空間。既可以防炮,又可以處理簡單的生活需求,大家把這些簡易坑道當成了陣地上的“家”。35師師長李德生在一線陣地抓掘坑道典型,命名103團五連副班長王鎖昌帶班挖掘的有四個出口的坑道為“紅旗洞。”此坑道,在103團後來攻佔慄洞東山時發揮了很大作用。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李德生在朝鮮戰場

12軍推廣了35師的經驗,各部隊紛紛開始在陣地上挖坑道。34師的陣地位於二線,都是山地,地勢要比一線的陣地高許多,平均海拔都在800米以上,最高的的山峰有1千多米,而且多為岩石結構,戰士們在陣地上的日子也比一線更難。敵入的炮彈打來,別說沒地方躲,炸爆亂飛的石頭都成了“敵人”。戰士們開始在有土的地方挖,但總是挖不了多深,就會碰到岩石,而且十分堅硬,一鎬下去,往往只留下一個白點。34師的陣地,基本都是這樣的地質,所以過去半個多月,收效甚微。

師長尤太忠找來了工兵 ,請他們幫忙想辦法,怎麼才能在石頭山上挖出坑道,工兵到陣地去看了,結論是除非有專用機械,否則只能用爆破的辦法。情況很快報告給軍和兵團,請求給部隊調拔炸藥、雷管、導火索以及打炮眼用的鐵錘和鋼釺。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與頑石做鬥爭,構築鋼鐵陣地。

在工具沒有運到之前,戰士們也沒有閒著,想盡辦法鑿石挖洞。101團駐守的陣地有一段登山的小路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來往的戰士經常冒著敵人的炮火,傷亡不斷。他們早就想挖一條上山的通道,卻在堅硬的岩石面前束手無策。有個副班長叫肖貴強,肯動腦子。他發現岩石上面有一些裂縫,就先用十字鎬尖的一頭砸進縫隙,然後用力去撬,一個人橇不動就多上幾個人,試了幾次都撬不動。他不甘心,於是找來了大錘,在有石縫的石頭上來回生砸,居然發現岩石出現了鬆動,再用十字鎬去橇,奇蹟出現了,一塊幾百公斤重的大石頭被撬了下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增添了他們的信心,越幹越有經驗,於是日夜分班作業,經過十多天連續施工,鑿出了一條近十米長的石洞。101團長成沖霄向師報告這個好消息。師首長去現場看過以後,請各團派人來觀摩學習。不久,上級調撥的爆破器材和打眼工具到了,分發下去後,施工進度大大提高,肖貴強小組僅用20多天就開鑿出一條40餘米的岩石結構坑道,從山腰一直通到山上的主陣地,為全軍樹立了榜樣。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肖貴強

101團的李國玉小組,在坑道作業中根據地質情況的不同,先易後難,繞開難啃的地段開鑿,挖出一條蛇形坑道。為了防止敵人堵注洞口,他們還多開了兩個洞口,既改善了通風條件,行動也更加自如。師及時總結了該團的經驗,明確提出要把坑道建成既能防空防炮,又便於出擊作戰的“地下長城”,並要求師工兵主任安排工程技術人員對各陣地逐一檢查指導。志願軍副司令兼三兵團司令員陳賡專程到101團陣地視察,看到縱橫交錯的交通壕和互連接的地下坑道,稱“這真是一大創造!”表現突出的肖貴強和李國玉,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穿山英雄”,並記一等功。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101團5連戰士李國玉

原赴12軍參戰團一隊隊長、後任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的鄔強將軍回憶:“從1951年11月到1952年5月半年的時間裡,在與聯合國軍對峙的正面250公里防線上,志願軍共挖掘坑道7789條,全長198.7公里,縱深達10公里。朝鮮人民軍也向志願軍學習,挖掘坑道1730 條,長88.3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坑道為骨幹,鏈接各野戰工事支撐點的能防、能打、能囤糧和彈藥、能生活的防禦體系。把陣地變成了攻而不破、固若金湯的地下長城”。

“零打碎敲”戰法打得敵人不敢露頭

聯合國軍在飛機大炮對我防禦部隊的威脅程度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曾多次派出以連、排為單位的部隊向我軍陣地發起試探性攻擊,基本被以坑道為依託的防禦部隊擊退。即使有少數表面陣地白天被佔領,一到晚上,退入坑道的部隊一個反擊就能把敵人消滅或趕跑,陣地無一丟失。敵人佔不到便宜,反而損兵折將,只得罷兵休戰,陣地上也安靜了許多。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曾紹山在朝鮮戰場制定作戰計劃

軍長曾紹山指出,敵人消停了,我們不能讓他舒服,要求一線各部隊,白天組織槍法好的戰士向敵人打冷槍,炮兵伺機打冷炮,夜間還要派出小部隊出擊騷擾敵人,有條件的可以把陣地向前推移。三個月下來,12軍各部冷槍冷炮狙擊斃傷敵人7857人。相當於消滅敵人三個整團兵力。34師僅100團,就殲滅敵人1969名,自己傷亡狙擊手11名。這種零打碎敲的戰法,積小勝為大勝,極大的鼓舞了士氣,打得敵人白天不敢露頭,晚上睡覺也不踏實。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潘漢鬆小組五同志,在三個月中用冷槍消滅敵人330名,創造了冷槍戰鬥的光輝戰例。

1952年9月初,志願軍首長聯名請示中央軍委:“為爭取主動,有力打擊敵人,使新換部隊取得更多的經驗,我們擬乘此換防之前,以39軍、12軍、68軍為重點,各選3至5個目標,進行戰術上的連續反擊,求得殲滅一部敵人。並在敵我反覆爭奪中大量地殺傷敵人,其它各軍亦應各選一至兩個目標加以配合。估計我各處反擊,敵必爭奪,甚至報復,進行局部攻勢,這就更有利於我殺傷敵人。反擊戰鬥時間擬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進行,10月底進行換防。以上可否,請速示,以便各軍進行準備。”軍委批覆:“同意你們10月底3個軍換防計劃和換防前的戰術行動。”

此時,12軍已提前將一線部隊做了調整,命令第二梯隊的34師100團、106團和101團分別接替31師91團、93團、35師105團的陣地,並選擇敵人陣地的541、618兩個無名高地作為試探性攻擊的目標。35師104團負責攻擊541高地,34師101團攻擊618高地,經過激烈爭奪,敵人618高地被101團7連攻佔,並擊退敵人數十次的瘋狂反撲,直接威脅到敵人主陣地690.1高地。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101團先後有9個連輪戰618高地,累計擊退敵人137次反撲,斃傷敵人3954人,使陸續投入戰鬥的南朝鮮精銳部隊首都師第1團、機甲團和第3師18團等部遭受沉重打擊,被迫退出戰場。其中,101團3連1排的12名戰士在排長陳國府帶領下,堅守在剛挖好的坑道中,與佔領表面陣地的敵人周旋整整15天,斃傷敵230人,俘虜12人,自己僅重傷1人,輕傷2人,創造了志願軍堅守坑道時間的最長紀錄。戰後,3連1排榮立集體一等功。

老紅軍團英雄們的悲壯凱歌

100團前身是八路軍688團,是老紅軍團,在這次反擊戰中,選定對我方陣地威脅較大的74和720兩個無名高地。防守這兩個高地的是南朝鮮第6師的一個營。為了能順利拿下這兩個高地,解除對我方的威脅,為100團加強了配屬師的炮兵41團、師炮兵營和6輛坦克。團長張超親自坐鎮,擔任主攻的1營2連,制定了詳細的步兵、炮兵、坦克協同作戰的方案。戰鬥打響後,2連1排突擊分隊在我軍炮火和坦克的掩護下迅速衝向720高地,動作之快連團長張超都沒有想到,眼看著敵人一個一個支撐點被戰士們爆破攻佔。聯合國軍在與我軍對峙的一年時間裡,吃盡了我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體系的苦頭,也學著在自己的陣地修築起坑道,有的還是水泥結構,也能抵抗我軍炮火。殘敵龜縮到了最後一個坑道內,利用闇火力點擋住了突擊分隊的攻擊。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100團進攻戰鬥經過要圖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2連接受任務後,擺沙盤研究敵陣地,確定打法。

2連突擊分隊衝在最前面的是擔任突擊班的3班,在班長伍先華的帶領下,已經連續爆破攻下了好幾個敵人堡壘,此時就剩下三名戰士。突然,一股敵人從坑道里衝出,想佔領旁邊的高地。敵人如果得逞,必然對我後續攻擊部隊造成極大威脅。伍先華見狀抄起揹著的一根爆破筒衝向敵群,拼力擲去,緊跟其後的兩名戰士也向敵人投擲手榴彈,頃刻之間十幾個敵人倒在了血泊中。這時,暗堡裡敵人更加瘋狂的向我攻擊部隊開火,突擊分隊的1班、2班的的戰士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伍先華抱起炸藥包就要衝上去,沒想到旁邊已經受傷的羅亞全一把搶過炸藥包狂奔上去,敵人暗堡的機槍封鎖了前進的道路,他快速蛇形前進,還是被擊中倒下,只見他在倒下的一瞬間,拼力將炸藥包拋向暗堡。隨著爆炸聲,敵人的暗堡啞火了。山腰的突擊隊又躍起衝鋒,沒想到敵人又有兩個暗堡打開了槍眼,我攻擊分隊再次受阻,伍先華身邊最後一名戰士周紹豐大喊一聲:“我去!”抱起炸藥跑就衝了上去,敵人的火力都集中在周紹豐的身上,伍先華見狀:用衝鋒槍掩護,吸引了部分火力。周紹豐連打了幾個滾兒,衝到了兩個暗堡中間拉響了炸藥包。沒想到敵人坑道里的暗堡很堅固,居然扛住了爆破,機槍仍然瘋狂地掃射我攻擊分隊,衝鋒的戰士紛紛倒下。伍先華見狀抱起最後一個炸藥包,避開正面敵人的火力,飛快的躍進到敵陣地上,跳進敵人交通壕,毅然拉燃了導火索衝進了敵人的坑道。隨著一聲劇烈的爆炸聲,伍先華與坑道里的敵人同歸於盡。硝煙散去,敵人陣地上徹底安靜了。戰友們清理戰場時,在坑道中發現了敵人四十多具屍體。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伍先華躍身衝進敵坑道,拉響炸藥包,與四十餘名敵人同歸於盡。

伍先華烈士犧牲後,被志願軍政治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爆破英雄”稱號,追認為模範共產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並授予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在攻佔74無名高地的戰鬥中。100團2連4班的爆破手黃家富表現的同樣英勇頑強。他連續爆破15次,殲滅敵人200餘人,在攻佔74高地後,他堅決要求留下堅守陣地,三次負傷不下火線,打退敵人7次反撲。戰後,志願軍政治部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一級爆破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一級戰士”勳章。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黃家富

100團2連司號員楊道根,在戰友傷亡不斷的情況下,身兼通訊員、運輸員、救護員和戰鬥員,隻身往前線運送彈藥15次,搶救傷員6人,爆破地堡2個。楊道根是湖北鄖縣人,當時還不滿20歲。戰後,他榮立一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楊道根

100團1連3班戰士冉隆華,帶領突擊小組包抄763無名高地,直插敵陣地縱深。在戰友兩次爆破敵人機槍火力點未果情況下,他抓起負傷戰友身邊的炸藥包衝上敵人陣地,爆破成功。隨後,他又率領戰友連續爆破敵人暗堡,為後續部隊打開了通道。當前面一個坑道工事內的敵人突然打開暗堡槍眼,封鎖了我軍突擊分隊的道路時,他又一次抱起炸藥包衝入敵人工事內,引爆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冉隆華犧牲時年僅22歲。他被志願軍政治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二級爆破英雄”稱號。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冉隆華生前所在排

9連戰士楊伯釗、周永安等7名戰士堅守763高地,與敵人反覆衝殺,擊退敵人數次反撲,楊伯釗在戰鬥中身受重傷。當一股敵人從側翼摸上陣地時被楊伯釗發現,當時年僅16歲的他,毅然提起爆破筒撲了上去,與幾十個敵人同歸於盡。隨後,周永安繼續帶領戰友堅持戰鬥,直到勝利。戰後,楊伯釗被志願軍政治部追記一等功,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周永安榮立一等功。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第100團2連在官岱裡以西74號、720號陣地攻擊戰中,由於戰鬥激烈異常,山頭一片火海。戰後,戰士們稱此地為“紅山堡”。】

1952年9月29日至10月1日,100團在“紅山堡戰鬥”中,擊退敵人進攻數十次,殲敵760餘人,俘敵23人。10月2日,中朝聯合司令部首長聯名致電各兵團、各軍和朝鮮人民軍總部,通報表揚了12軍34師100團。

“超過了運動戰時期五個戰役的總和”

在一個多月的戰術性連續反擊作戰中,金城防禦前線各軍紛紛派出以班、排為單位的突擊小分隊,攻擊敵人前沿各個陣地,打的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顧此失彼,應接不暇,十分狼狽,損失慘重,創造了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1951年,楊成武在朝鮮臺日裡的兵團指揮所。

金城防禦前線的戰鬥,有力的支援了已經開始的上甘嶺地區的作戰,為之後該部轉戰上甘嶺,利用坑道攻守轉換、小兵群出擊殲敵,積累了成功的作戰經驗。“經過我們二十兵團和西線的兄弟部隊、東線的朝鮮人民軍近一個月的局部反擊作戰,的確打痛了敵人。至此,敵人自“夏、秋攻勢”以來已被殲滅二十五萬多人,超過了運動戰時期五個戰役的總和。”楊成武將軍回憶道,“此間,我從兵團發來的一份電報中看到,12軍完成金城防禦作戰任務後,已奉命將防務交67軍,到谷山地區集結。他們先後與侵朝美軍、南朝鮮軍進行大小戰鬥四百多次,殲敵二萬六千多人,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達到了積極防禦、以較小的代價大量殲滅和消耗敵人的目的。對他們取得的巨大勝利,我感到由衷的高興。的確,12軍在抗美援朝中,不愧是一支勁旅。為此,我致電兵團,向12軍的全體指戰員表示衷心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毛主席賀電志願軍:這種作戰方法如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於死命

1955年10月1日,國慶閱兵總指揮楊成武陪同彭德懷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各部隊。

筆者有幸在這支英勇善戰的部隊度過一段戰鬥歲月,緬懷半個多世紀之前的抗美援朝,緬懷神聖悲壯的三八線之戰,緬懷舉世震驚、創造性的金城坑道戰,不僅僅是對歷史的追撫和重溫,也是對我在這支有著優良傳統、英雄輩出的紅軍老部隊軍旅生涯最好的紀念。(本文作者趙囯慶系原解放軍十二集團軍宣傳幹事)

本文系作者授權祖國網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