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聞經典 | 信息技術市場極簡史:擴張、鞏固、去中心的循環往復

亞馬遜 微軟 技術 IBM 投資 鏈聞ChainNews 2018-07-25

加密資產投資基金 Placeholder 的合夥人 Joel Monegro 曾任老牌風險投資基金 Union Square 的分析師。在一篇全面介紹 Placeholder 基金投資理念和投資模型的文件中,Monegro 詳細梳理了信息技術行業過去近 80 年的發展史。這是一部關於擴張、鞏固和打破中心化權威的循環反覆的歷史。

溫故知新,以史鑑今。在瞭解了這部循環反覆的信息技術行業發展歷史之後,我們應該再次思考今天:隨著 Google、Apple、Facebook 和 Amazon 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規模,成為互聯網的中心化權威之後,下一個脫穎而出的變革會是什麼?

實際上,未來已來。

信息科技的進化已經歷經數十年,這個歷史就是在擴張、鞏固和去中心化的循環中反覆的歷史。

首先,一個新開放平臺的引進,降低了技術生產成本,進而成為通用標準,開始擴張階段。而生產成本的降低也使新的公司得以進入市場,它們對標準施加影響,並與市場佔有者展開競爭,壓縮價格和毛利潤,最終使市場佔有者失去中心地位。

價格的降低吸引新的使用者,增加了市場的整體規模,併為大眾消費市場應用創造了機會。有開創精神的企業家轉向服務成本更低、競爭稀少、上升空間大的新市場。通常,這些早期企業家會引入新的商業模式,從不同方向直接與現有商業模式發生衝突。

那些最成功的、以開放標準為基礎、在其上層建立了成功平臺的企業家們,之後傾向於犧牲小公司,利用自己的規模,包括資產和渠道,進行垂直整合,並水平擴張,鞏固自己的行業地位。在這一新環境裡,競爭成本突然變得高昂,創業公司要在既得利益公司的陰影下創造價值,壓縮了風險回報。由此,又催生新一輪對低成本、新的開放平臺以取代既有平臺的需求,循環再次開始:

新的開放標準產生並被採用,當新的公司利用節約的成本與老公司在價格上競爭,市場開始分化,價值創造更上一層,一個週期在此開始,如此往復。

從晶體管到藍色巨人 IBM

信息科技行業的出生,從晶體管開始。因為晶體管的誕生,信息科技得以轉化成一個行業。這些微小、可靠性高、易於生產的設備,於 1947 年實現商業化,取代了用於早期電腦系統的昂貴而低效的真空管,給裝配邏輯電路的成本帶來雪崩般的衝擊。

直到 30 年後,晶體管的演進才使電腦的價格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而又要再過 30 年,才能在每個人的口袋裡都放一個。但是圍繞晶體管的標準化,橫跨整個電子領域,成本被降低到足以允許 IBM 這樣的公司在上世紀 50、60 年代建立龐大的電腦業務。

IBM 卓有成效地用 IBM 650 在 1953 年開創了電腦市場,接著又在整個上世紀 60 年代靠著 System/360 鞏固它。650 不得不按照每個客戶的個體需求設置,價格昂貴;System/360 則是一個多部件組成的模塊化平臺,每個部件是可以內部置換的,其核心是一個某種程度上通用的電腦,價格更便宜。模塊化使得生產擴容成為可能,並降低了成本,把更多的電腦帶到市場。

System/360 沒花太多時間就成為了行業標準,給予了 IBM 對市場的有效控制權。它的優勢是對每一代新 System/360 的設計、建構、售賣,比其他任何人都快。即使 360 是相當模塊化的,但其他主流公司還是很難在他們自己的領域裡與 IBM 競爭。上世紀 60 年代末期,IBM 已經佔到了電腦市場份額的 2/3;剩餘部分則歸屬於「 IBM 周圍的七個小矮人」,也被稱之為「BUNCH」,七個與 IBM 競爭的主流公司。IBM 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公司。

軟件服務行業和個人電腦的誕生

1969 年有一場對話和一場訴訟,圍繞藍色巨人日益增長的壟斷。美國司法部和 IBM 的對抗持續了 13 年,但實際上,在 1969 年,市場上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壓力迫使 IBM 將自己的業務按照硬件和軟件分別計價,意外地創造了軟件服務行業。

1969 年,英特爾同時也設計出第一塊微處理器 4004,並於 1971 年投放市場。在那之前,CPU 是由分離的部件和定製化的電路構成的集成。這意味著新的應用案例或市場需要新的配置。微處理器將幾乎將所有處理功能強化到一個單一、集成了多種用途的電路里,從根本上分離了應用邏輯程序 和處理邏輯 電腦。

_ 從 1959 至 1968 年交付的商用計算機數量估算,在 1965 年全球約有 26,000 臺計算機,每賣出兩臺計算機,就有一臺是 IBM 1400 系列 _

通過晶體管,圍繞微處理器所進行的標準化,因為消除了為每一個新出現的使用案例預定新處理系統的需要,極大降低了電腦的生產成本。隨之而來的成本下降,重啟了市場,有更多的競爭,更低的價格,更多的潛在用戶基礎。它也對 IBM 造成負面影響,打擊了其定製主機配置業務。微處理器更容易大規模製造,而硬件配件又可以圍繞它標準化,構建一臺快速、有更多用途的電腦並不需要花費太多。

在上世紀 70 年代,一大波新的電腦製造商開始提供更小巧、更便宜、計算速度更快的微處理器和迷你電腦。我們的電腦供應商從一個變為十多個,分佈全球,都使用標準化的部件組裝可互相操作的電腦。

_ 早期基於微處理器的計算機銷量增長,單位以千臺計 _

IBM 在上世紀 70、80 年代依然保持了成功的業務,但影響力在減弱。十年抗拒後,IBM 終於在 1980 年發佈了 IBM 個人電腦,第一塊使用英特爾微處理器的電腦。這款產品很快就獲得了巨大成功,但因為彼時已經很難在硬件上有很大區分,因為每個生產商都可以獲得同樣的商品部件,它很快就被克隆,並且在一個有十幾個競爭者同時生產同樣產品的行業裡是很難做到領導者的。「硬件」不再是前沿,價值創造在往更高級提升——軟件。

IBM 個人電腦發佈後, 基於微處理器的計算機銷量增長,_ 單位以千臺計 _

從 Unix 到微軟,操作系統霸權建立

微處理器在上世紀 70 年代釋放了電腦行業的潛力,電腦變得越來越便宜,新的消費者湧進市場,對操作系統的標準化需求應運而生,對軟件工具的需求也爆發了。但是,對於小型、獨立的軟件供應商而言,要支持各種各樣的代工廠操作系統是極為昂貴的——就像初創的電腦製造商要建自己的操作系統一樣。

Unix 於 1970 年在貝爾實驗室裡誕生,很快就成為軟件基礎架構的關鍵組成部分。它免費、開源、容易接駁、也方便修改,所以基本上每一個新電腦項目都以一種或其他形式將 Unix 引入其中。事實上,微軟在 1980 年提供的第一個操作系統 Xenix 就是 Unix 的一個變身。

在 1980 年,微軟與 IBM 簽下合同。IBM 是 MS-DOS 所有者,這是一個基於 CP/M 而非 Unix 的系統,作為一個標準化操作系統將被運用於即將到來的 IBM 個人電腦。這為微軟成為個人電腦時代操作系統的霸主奠定了基礎,因為 DOS 和以後的 Windows 幾乎無縫兼容了充斥市場的各種各樣的個人電腦模仿產品。在軟件業務領域,渠道為王,而 IBM 將這塊王牌拱手讓給了微軟。

當個人電腦開始發力,微軟的大好前程也開啟。第一個版本的 Windows 在 1985 年誕生,緊接的第二年微軟公佈的收入就達到 1.98 億美元。而在 1987 年,這一數字又翻倍到 3.48 億美元。軟件銷售商們別無選擇,只能為微軟鋪路。

接下來的上世紀 90 年代對於個人電腦軟件業務來說將是艱難時期。在已經掌控了操作系統 80% 的市場份額情況下,微軟開始以更高的利潤為追求鞏固自己在整個個人電腦軟件行業的地位。軟件業務的成敗在於功能適用性與零售渠道的組合,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有壓倒性優勢。對操作系統的獨家壟斷讓微軟可以別人無法與自己競爭,比如關閉第三方進入某個 API 的路徑,大規模與零售網絡及電腦生產商簽訂鎖定合同,自己則可以輕鬆地克隆並創建功能。於是,微軟比世界上任何競爭對手賣出了更多的軟件。

截至 1991 年,微軟過半的收入都來自於軟件應用業務。而到了 1997 年,我們已經本質上從成千上萬家軟件公司變成了只有一家——至少從市場份額上看是如此。也就在那一年,在微軟上市 10 年後,它的收入達到了 114 億美元。到了 2000 年,這一數值成了 200 億美元。僅從市場份額角度考慮,微軟即等同於個人電腦軟件行業本身。

歡迎來到網絡新世界

世界上第一個個人電腦調制解調器誕生於 1977 年,TCP/IP 誕生於 1978 年,第一個在線社交網絡誕生於 1980 年,DNS 誕生於 1984 年。在 1989 年,第一個商業互聯網提供商「The World」誕生,隨後 Tim Berners-Lee 第一個提出了包括 HTTP 在內的系列應用層協議,這也是「World Wide Web」的前身。

1983 年,美國政府通過阿帕網使 TCP/IP 成為互聯網協議標準。電腦網絡雖然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它們是專利化的,成本昂貴,互不兼容。每個人都使用不同的協議和網絡設備。

沒有開放協議的話,互聯網不可能存在

對於任何一家單一機構而言,僅僅是建立並支持一個可靠、基於電腦、全球性規模的電信網絡,成本無法承受,更不用說還可能產生的巨大中心化風險。對開放自由的互聯網協議組進行的標準化,消除了從零開始研發網絡科技的需求,極大地拉低了建立一個電腦網絡所需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使用 TCP/IP 的網絡相互間可以協同。各個迥然不同、互相獨立的本地網絡相互間可以交流,有的放矢地有效投資擴大服務規模,使供應端去中心化,這些都讓 TCP/IP 適應性很強。

所有的一切都在 1991 年結合在一起,Tim Berners-Lee 最終向公眾宣佈了 WWW 的誕生,NSF 開放了互聯網的商業化運用,Linus Torvalds 發佈了第一版 Linux。網頁以 TCP/IP 為基礎,引入了一系列應用協議,使得開發者們可以更容易地進行應用開發:

*HTTP 用於鏈接跨網絡文件
*FTP 用於傳輸文件
*IMAP/SMTP 用於電郵
*以及其它種種

HTML 於 1993 年出現,網景瀏覽器於 1994 年出現。互聯網泡沫開始於 1995 年,而 1996 年互聯網用戶已達 1600
萬,佔全世界總人口數的 0.4%。

Linux 比它看上去還要更重要,我們不能低估它在網頁走向成功中所發揮的作用。作為 Windows 的開源替代者,它從未獲得直接針對消費者的成功,但是它用自己的 OSS 原則、和 Unix 相似的延展性、日益壯大的社區贏得了開發者。它更像集市而不是教堂,它和網頁一樣,去中心化,還有點混亂。

一個自由、開放的操作系統和一個自由、開放的溝通網絡的組合,對微軟的商業模式發起了直接的威脅。我們從運行在專利操作系統上的專利軟件,物質化分發,到免費軟件,為 Linux 而建,在互聯網上以網頁的形式傳播。沒有巨人歌利亞擋在中間,開發者在更公平、更有生機的土壤上競爭。

互聯網泡沫與泡沫後的繁華

事實上,微軟很早就認識到全球電信網絡的潛力。1995 年,微軟試圖落地自己的電信網絡——不過,MSN 是專利化的,互聯網卻是自由。當這微軟這一努力失敗後,又試圖讓網頁瀏覽器一家獨大。再次失敗後,時間邁進上世紀 90 年代,微軟挑起了一場針對 Linux 和開源的戰爭。

同時,互聯網浪潮出現了泡沫。為繁榮提供動力的,是新用戶上線的速率。1995-2000 間,互聯網用戶從 1600 萬增長到 3 億,翻了 20 倍。這製造出一種網頁盈利商機巨大,要迫不及待地投入其中的氛圍。

但是供應跑在了需求前面,企業和投資者都高估了網頁商務截取市場份額的速度,過早地投入了過多的錢,並在產生有區分度的收益前就花光了所有的錢。

互聯網泡沫在 2000 年破裂,絕大多數公司的市值減少 70-90%,大多數 .com 公司就此消失。但崩潰之後,我們留下了網頁生態裡最好的公司,如 Google、Amazon、eBay、Netflix… 更為重要的是,全球互聯網用戶增數即使在市場風波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速率。

2000-2010 年,互聯網用戶人數從 4 億增長到超過 20 億,覆蓋了世界 30% 的人口。服務器基礎建設標準化了,速度和網寬增加了,編程語言變得更便於使用,開源開發平臺出現,雲計算既提供規模服務、價錢又便宜,等等等等。

一個新的增長時代在 2004 年以 Google 的上市且市值達到 230 億美元開始。資金又來了,投資資金到位了,接下來直到 2014 年,這十年見證了創新不斷升級和互聯網用戶超過 30 億。今天,在 2018 年,全世界超過一半的人口都連接了互聯網。

隨著市場的發展,我們開始理解網頁的商業模式。數字化廣告、收取佣金的在線市場、軟件即服務等等,隨著用戶不斷變換在線服務,這些都能帶來越來越多的收入。新一代的市場佔有者,主要是 Google、Apple、Facebook 和 Amazon,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這幾個公司加在一起,以 2018 年 2 月 18 日計,市值達到 2.85 萬億美元。這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數字,而人類中一半的人口都還沒有上網。

互聯網的中心化:吞噬靈魂的機器

當下,我們正處在一個由 Google、Apple、Facebook 和 Amazon 帶動的中心化整合的時代。就像之前的微軟和
IBM,這些公司都在利用自己的專利化網絡和海量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縱向並橫向擴張。初創企業們很長時間來已經感覺到了這種壓力。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在過去 5 年。用戶也感受到了,隨著中心化網絡的潛藏風險開始暴露出來。

今天,如同《時代》揭露, Amazon 正在以各種方式,試圖控制整個經濟的基礎設施,該雜誌提出了疑問:科技可以有多罪惡?同時,早期互聯網原住民們正在為硅谷「避稅、失業、吞噬靈魂的機器」所帶來的改變而掙扎。

同樣,媒體表現出的一個變化也值得注意。市場佔有者在鞏固階段很容易成為靶子。1983 年有一個例子,《紐約時報》把 IBM 稱作巨人,無數其他文章和特寫報道表達了對其壟斷權力的擔憂。微軟在上世紀 80、90 年代,經歷了同樣的事情。今天的市場佔有者也開始面臨同樣情況。

我們問自己這些公司是不是變得過於巨大了,初創公司,即使是最大最成功的初創公司,都快被這些市場既佔者碾碎了。Spotify 與蘋果音樂的競爭,Snapchat 與 Facebook 的競爭,Amazon 和 The World 的競爭,都很像 1990 年 WordPerfect 和微軟的競爭,以及 1991 年 Lotus 與 Excel 的抗爭。

_ 留意 1990 年之前的 WordPerfect,與一路份額高漲的微軟 Windows 操作系統下的 Word_

剛上市的 Spotify 增長速度相當可觀,Snapchat 在面對 Facebook 渴望掌控一切社交的胃口下持續掙扎。Snapchat 的 1.66 億日活用戶並沒有阻止 Facebook 的模仿產品在發佈一年後就積累了超過 2.5 億用戶量。

Amazon Basics 則是在利用專利供應和需求數據,與那些使用 Amazon 平臺的賣家進行競爭,更不要說它挑起的和 Netflix 掐脖子大戰。

這份清單,還可以很長很長。

誰擁有平臺,誰就將是最後的勝利者。就像 20 年前的個人電腦軟件公司,今天的網頁生意也同樣煎熬。我們承受不了和四大科技巨頭競爭。這場比賽,他們已經贏了。

讓我們另闢戰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