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

本文約2400字。

文|重燃石 編輯|詩憶視野


從小到大,沒人告訴過我,孤獨的真正含義。只要是一個人做的事,一個人的旅途,一個人風景,我都統統歸納為“孤獨”。後來有個在人群裡玩得很嗨的朋友向我訴說道,他迷失了自己,他很孤獨。從那一刻起,我對“孤獨”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受到的教育,聽過的歌,看過的電影,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獨處,是孤獨的。

  • 在學生時期,如果我們不合群,喜歡一個人獨處,往往會被同學孤立和嘲笑。
  • 我們聽過的歌曲,如果想把一個人描繪得很落魄,很悲傷,歌詞中就會夾雜“孤單”、“孤獨”等詞彙。
  • 有的電影,想要渲染一些孤獨的意境,鏡頭裡常會特寫到某個人,獨坐沙發上,或者蜷縮在角落裡。但凡出現這樣的鏡頭,他們大多都是悲傷的、痛苦的、恐懼的載體。

這些經驗和事實,往往會讓我們形成一種觀念:獨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為了化解孤獨,我們模仿著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要麼拼命找人多的地方扎堆,要麼加入各種各樣的社交圈。以為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更符合“人之常情”,才能慰藉自己。

很多人都有從眾心理,認為只有混跡“人群”中,才有存在感。於是這些人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要麼約上幾個牌友,打上幾個小時的撲克、麻將;要麼找幾個愛逛街的朋友,把商場的每一件衣服都試一遍;要麼就去一些熱鬧的場所,比如酒吧、夜市,把自己扎進人群裡,成為他們當中一員,以為這樣就能夠擺脫“孤獨”。

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聚會時,其他人都在開心地唱KTV、聊天、嬉戲打鬧,而你卻找不到和他們共同的點,導致自己無所事事,只能內心悶悶不樂地拿出手機打發時間。表面上你是和大家在一起,其實你只是找了一個喧鬧的地方獨處而已。因此我覺得,勉強和無意義的人混在一起,才更容易感覺孤單。

在我看來,獨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每天的社交,和朋友逛街、和親人聊天、和同事交涉,就如同在舞臺上表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果我們一整天都繃緊神經去維持這樣的生活狀態,我想每個人都會崩潰吧。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休息室”,放下這些“角色”,迴歸最真實的自己,放空自己。

當我們脫離外界,回到一個人的房間時,那一刻,內心是非常愜意和舒適的:沒有人會打擾你,沒有人會盯著你,沒有人對你指手畫腳,你可以做很多你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唱歌,哪怕你五音不全;比如鬆開皮帶,“放鬆”一下肚腩肉;比如來個“葛優躺”,啥也不做。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是輕鬆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無須扮演任何角色。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一個觀點——獨處,並不可怕,而且還很舒服。

"

本文約2400字。

文|重燃石 編輯|詩憶視野


從小到大,沒人告訴過我,孤獨的真正含義。只要是一個人做的事,一個人的旅途,一個人風景,我都統統歸納為“孤獨”。後來有個在人群裡玩得很嗨的朋友向我訴說道,他迷失了自己,他很孤獨。從那一刻起,我對“孤獨”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受到的教育,聽過的歌,看過的電影,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獨處,是孤獨的。

  • 在學生時期,如果我們不合群,喜歡一個人獨處,往往會被同學孤立和嘲笑。
  • 我們聽過的歌曲,如果想把一個人描繪得很落魄,很悲傷,歌詞中就會夾雜“孤單”、“孤獨”等詞彙。
  • 有的電影,想要渲染一些孤獨的意境,鏡頭裡常會特寫到某個人,獨坐沙發上,或者蜷縮在角落裡。但凡出現這樣的鏡頭,他們大多都是悲傷的、痛苦的、恐懼的載體。

這些經驗和事實,往往會讓我們形成一種觀念:獨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為了化解孤獨,我們模仿著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要麼拼命找人多的地方扎堆,要麼加入各種各樣的社交圈。以為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更符合“人之常情”,才能慰藉自己。

很多人都有從眾心理,認為只有混跡“人群”中,才有存在感。於是這些人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要麼約上幾個牌友,打上幾個小時的撲克、麻將;要麼找幾個愛逛街的朋友,把商場的每一件衣服都試一遍;要麼就去一些熱鬧的場所,比如酒吧、夜市,把自己扎進人群裡,成為他們當中一員,以為這樣就能夠擺脫“孤獨”。

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聚會時,其他人都在開心地唱KTV、聊天、嬉戲打鬧,而你卻找不到和他們共同的點,導致自己無所事事,只能內心悶悶不樂地拿出手機打發時間。表面上你是和大家在一起,其實你只是找了一個喧鬧的地方獨處而已。因此我覺得,勉強和無意義的人混在一起,才更容易感覺孤單。

在我看來,獨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每天的社交,和朋友逛街、和親人聊天、和同事交涉,就如同在舞臺上表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果我們一整天都繃緊神經去維持這樣的生活狀態,我想每個人都會崩潰吧。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休息室”,放下這些“角色”,迴歸最真實的自己,放空自己。

當我們脫離外界,回到一個人的房間時,那一刻,內心是非常愜意和舒適的:沒有人會打擾你,沒有人會盯著你,沒有人對你指手畫腳,你可以做很多你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唱歌,哪怕你五音不全;比如鬆開皮帶,“放鬆”一下肚腩肉;比如來個“葛優躺”,啥也不做。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是輕鬆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無須扮演任何角色。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一個觀點——獨處,並不可怕,而且還很舒服。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曾經看過這麼一段文字:

“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說你胖了,你就去減肥;說你笑起來露齒不好看,你就再也不笑;說你二,你就再也不敢在人群面前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活在別人的談資裡,怎麼活出你自己。你還是你,你已經不是你。”

不可否認,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無法獨立於別人的眼光而活。可如果太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就過得很疲憊。久而久之就感覺到,我們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可你有沒有想過,你所說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呢?

很多人都說過這句話:“我其實並不瞭解自己。”這句話看起來似乎不太負責任,有點逃避的意思。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情感,所以會產生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活中,總能聽到有一些人喜歡說“勿忘初心”。我覺得這句話很奇怪,這樣的初心,究竟是10歲的初心,還是15歲的初心,還是20歲的初心?

我曾閱讀過一段網文,大致內容是:

很久沒登錄QQ,發現密碼忘了。申訴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多年過去,我哪裡還記得當時的答案。於是我便試探性的填了“錢”,系統提示答案錯誤;我又填了“豪車”、“豪宅”、“總經理”、“CEO”,答案全部錯誤。這時我才發現,我丟的不是密碼,而是夢想。所以你還記得,當初的夢想和初心嗎?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勵志要做一名人民警察。而我現在並沒有做警察,難道我是忘記初心了嗎?我們班有好多同學說要做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要做國家主席,要出國深造。當然,他們大部分也沒有實現。那麼,你能對這些人說,他們忘記初心了嗎?

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一樣,我相信大部分人最初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養活自己,也就是物質需求和安全需求。然而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中,隨著自身的薪資和職級在逐步增長,我們就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難道這就意味著忘記初心了嗎?對我來說,如果“初心”只是簡單的為了填飽肚子、為了做某個基層崗位、為了許下一些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那我覺得這樣的初心,還不如儘快改變。

"

本文約2400字。

文|重燃石 編輯|詩憶視野


從小到大,沒人告訴過我,孤獨的真正含義。只要是一個人做的事,一個人的旅途,一個人風景,我都統統歸納為“孤獨”。後來有個在人群裡玩得很嗨的朋友向我訴說道,他迷失了自己,他很孤獨。從那一刻起,我對“孤獨”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受到的教育,聽過的歌,看過的電影,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獨處,是孤獨的。

  • 在學生時期,如果我們不合群,喜歡一個人獨處,往往會被同學孤立和嘲笑。
  • 我們聽過的歌曲,如果想把一個人描繪得很落魄,很悲傷,歌詞中就會夾雜“孤單”、“孤獨”等詞彙。
  • 有的電影,想要渲染一些孤獨的意境,鏡頭裡常會特寫到某個人,獨坐沙發上,或者蜷縮在角落裡。但凡出現這樣的鏡頭,他們大多都是悲傷的、痛苦的、恐懼的載體。

這些經驗和事實,往往會讓我們形成一種觀念:獨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為了化解孤獨,我們模仿著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要麼拼命找人多的地方扎堆,要麼加入各種各樣的社交圈。以為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更符合“人之常情”,才能慰藉自己。

很多人都有從眾心理,認為只有混跡“人群”中,才有存在感。於是這些人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要麼約上幾個牌友,打上幾個小時的撲克、麻將;要麼找幾個愛逛街的朋友,把商場的每一件衣服都試一遍;要麼就去一些熱鬧的場所,比如酒吧、夜市,把自己扎進人群裡,成為他們當中一員,以為這樣就能夠擺脫“孤獨”。

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聚會時,其他人都在開心地唱KTV、聊天、嬉戲打鬧,而你卻找不到和他們共同的點,導致自己無所事事,只能內心悶悶不樂地拿出手機打發時間。表面上你是和大家在一起,其實你只是找了一個喧鬧的地方獨處而已。因此我覺得,勉強和無意義的人混在一起,才更容易感覺孤單。

在我看來,獨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每天的社交,和朋友逛街、和親人聊天、和同事交涉,就如同在舞臺上表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果我們一整天都繃緊神經去維持這樣的生活狀態,我想每個人都會崩潰吧。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休息室”,放下這些“角色”,迴歸最真實的自己,放空自己。

當我們脫離外界,回到一個人的房間時,那一刻,內心是非常愜意和舒適的:沒有人會打擾你,沒有人會盯著你,沒有人對你指手畫腳,你可以做很多你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唱歌,哪怕你五音不全;比如鬆開皮帶,“放鬆”一下肚腩肉;比如來個“葛優躺”,啥也不做。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是輕鬆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無須扮演任何角色。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一個觀點——獨處,並不可怕,而且還很舒服。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曾經看過這麼一段文字:

“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說你胖了,你就去減肥;說你笑起來露齒不好看,你就再也不笑;說你二,你就再也不敢在人群面前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活在別人的談資裡,怎麼活出你自己。你還是你,你已經不是你。”

不可否認,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無法獨立於別人的眼光而活。可如果太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就過得很疲憊。久而久之就感覺到,我們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可你有沒有想過,你所說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呢?

很多人都說過這句話:“我其實並不瞭解自己。”這句話看起來似乎不太負責任,有點逃避的意思。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情感,所以會產生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活中,總能聽到有一些人喜歡說“勿忘初心”。我覺得這句話很奇怪,這樣的初心,究竟是10歲的初心,還是15歲的初心,還是20歲的初心?

我曾閱讀過一段網文,大致內容是:

很久沒登錄QQ,發現密碼忘了。申訴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多年過去,我哪裡還記得當時的答案。於是我便試探性的填了“錢”,系統提示答案錯誤;我又填了“豪車”、“豪宅”、“總經理”、“CEO”,答案全部錯誤。這時我才發現,我丟的不是密碼,而是夢想。所以你還記得,當初的夢想和初心嗎?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勵志要做一名人民警察。而我現在並沒有做警察,難道我是忘記初心了嗎?我們班有好多同學說要做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要做國家主席,要出國深造。當然,他們大部分也沒有實現。那麼,你能對這些人說,他們忘記初心了嗎?

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一樣,我相信大部分人最初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養活自己,也就是物質需求和安全需求。然而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中,隨著自身的薪資和職級在逐步增長,我們就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難道這就意味著忘記初心了嗎?對我來說,如果“初心”只是簡單的為了填飽肚子、為了做某個基層崗位、為了許下一些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那我覺得這樣的初心,還不如儘快改變。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既然初心會變,就意味著我們的性格也會變。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花時間去了解自己。想想看,當我們處於喧囂環境中的時候,哪裡有精力去了解自己?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有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自己。

打個比方,有很多人曾經不願意吃的蔬菜和水果,後來慢慢地變得能吃了,比如吃苦瓜、吃西紅柿、吃芹菜、吃辣椒;我們曾經很反感做的事情,也逐漸能接受了,比如無償加班、熬夜、應酬。

是不是覺得很神奇?你也許還會發現,原本從來不運動的自己,有一天突然愛上健身;原本連小說都看不下,最近突然很喜歡看書;原本玩遊戲成癮,最近竟然連遊戲都不想碰。

當你認識自己的另一面後,你就不會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當然這個時候的你也清楚的意識到,別人根本不瞭解自己,也給予不了什麼,所以不必太過於迎合對方的看法。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二個觀點——獨處,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豐富多彩”的自己。

"

本文約2400字。

文|重燃石 編輯|詩憶視野


從小到大,沒人告訴過我,孤獨的真正含義。只要是一個人做的事,一個人的旅途,一個人風景,我都統統歸納為“孤獨”。後來有個在人群裡玩得很嗨的朋友向我訴說道,他迷失了自己,他很孤獨。從那一刻起,我對“孤獨”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受到的教育,聽過的歌,看過的電影,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獨處,是孤獨的。

  • 在學生時期,如果我們不合群,喜歡一個人獨處,往往會被同學孤立和嘲笑。
  • 我們聽過的歌曲,如果想把一個人描繪得很落魄,很悲傷,歌詞中就會夾雜“孤單”、“孤獨”等詞彙。
  • 有的電影,想要渲染一些孤獨的意境,鏡頭裡常會特寫到某個人,獨坐沙發上,或者蜷縮在角落裡。但凡出現這樣的鏡頭,他們大多都是悲傷的、痛苦的、恐懼的載體。

這些經驗和事實,往往會讓我們形成一種觀念:獨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為了化解孤獨,我們模仿著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要麼拼命找人多的地方扎堆,要麼加入各種各樣的社交圈。以為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更符合“人之常情”,才能慰藉自己。

很多人都有從眾心理,認為只有混跡“人群”中,才有存在感。於是這些人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要麼約上幾個牌友,打上幾個小時的撲克、麻將;要麼找幾個愛逛街的朋友,把商場的每一件衣服都試一遍;要麼就去一些熱鬧的場所,比如酒吧、夜市,把自己扎進人群裡,成為他們當中一員,以為這樣就能夠擺脫“孤獨”。

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聚會時,其他人都在開心地唱KTV、聊天、嬉戲打鬧,而你卻找不到和他們共同的點,導致自己無所事事,只能內心悶悶不樂地拿出手機打發時間。表面上你是和大家在一起,其實你只是找了一個喧鬧的地方獨處而已。因此我覺得,勉強和無意義的人混在一起,才更容易感覺孤單。

在我看來,獨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每天的社交,和朋友逛街、和親人聊天、和同事交涉,就如同在舞臺上表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果我們一整天都繃緊神經去維持這樣的生活狀態,我想每個人都會崩潰吧。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休息室”,放下這些“角色”,迴歸最真實的自己,放空自己。

當我們脫離外界,回到一個人的房間時,那一刻,內心是非常愜意和舒適的:沒有人會打擾你,沒有人會盯著你,沒有人對你指手畫腳,你可以做很多你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唱歌,哪怕你五音不全;比如鬆開皮帶,“放鬆”一下肚腩肉;比如來個“葛優躺”,啥也不做。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是輕鬆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無須扮演任何角色。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一個觀點——獨處,並不可怕,而且還很舒服。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曾經看過這麼一段文字:

“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說你胖了,你就去減肥;說你笑起來露齒不好看,你就再也不笑;說你二,你就再也不敢在人群面前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活在別人的談資裡,怎麼活出你自己。你還是你,你已經不是你。”

不可否認,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無法獨立於別人的眼光而活。可如果太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就過得很疲憊。久而久之就感覺到,我們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可你有沒有想過,你所說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呢?

很多人都說過這句話:“我其實並不瞭解自己。”這句話看起來似乎不太負責任,有點逃避的意思。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情感,所以會產生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活中,總能聽到有一些人喜歡說“勿忘初心”。我覺得這句話很奇怪,這樣的初心,究竟是10歲的初心,還是15歲的初心,還是20歲的初心?

我曾閱讀過一段網文,大致內容是:

很久沒登錄QQ,發現密碼忘了。申訴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多年過去,我哪裡還記得當時的答案。於是我便試探性的填了“錢”,系統提示答案錯誤;我又填了“豪車”、“豪宅”、“總經理”、“CEO”,答案全部錯誤。這時我才發現,我丟的不是密碼,而是夢想。所以你還記得,當初的夢想和初心嗎?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勵志要做一名人民警察。而我現在並沒有做警察,難道我是忘記初心了嗎?我們班有好多同學說要做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要做國家主席,要出國深造。當然,他們大部分也沒有實現。那麼,你能對這些人說,他們忘記初心了嗎?

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一樣,我相信大部分人最初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養活自己,也就是物質需求和安全需求。然而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中,隨著自身的薪資和職級在逐步增長,我們就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難道這就意味著忘記初心了嗎?對我來說,如果“初心”只是簡單的為了填飽肚子、為了做某個基層崗位、為了許下一些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那我覺得這樣的初心,還不如儘快改變。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既然初心會變,就意味著我們的性格也會變。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花時間去了解自己。想想看,當我們處於喧囂環境中的時候,哪裡有精力去了解自己?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有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自己。

打個比方,有很多人曾經不願意吃的蔬菜和水果,後來慢慢地變得能吃了,比如吃苦瓜、吃西紅柿、吃芹菜、吃辣椒;我們曾經很反感做的事情,也逐漸能接受了,比如無償加班、熬夜、應酬。

是不是覺得很神奇?你也許還會發現,原本從來不運動的自己,有一天突然愛上健身;原本連小說都看不下,最近突然很喜歡看書;原本玩遊戲成癮,最近竟然連遊戲都不想碰。

當你認識自己的另一面後,你就不會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當然這個時候的你也清楚的意識到,別人根本不瞭解自己,也給予不了什麼,所以不必太過於迎合對方的看法。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二個觀點——獨處,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豐富多彩”的自己。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獨處還有很多好處,比如:

1、適時的獨處,能讓你屏蔽喧囂,專心的寫作;

2、適當的獨處,能讓我們更好地總結過去;

3、適當的獨處,能讓人變得理智,人生目標更準確。

總之,獨處並沒有想象中這麼可怕,只要是自己選擇的,能夠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就無需擔心其他人的看法。在我看來,與其把時間都荒廢在毫無意義的社交裡,還不如回到家,把門關上,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放鬆自己的身心,哪怕只是聽聽歌、看看電影、刷刷視頻,這樣不是更好嗎?

"

本文約2400字。

文|重燃石 編輯|詩憶視野


從小到大,沒人告訴過我,孤獨的真正含義。只要是一個人做的事,一個人的旅途,一個人風景,我都統統歸納為“孤獨”。後來有個在人群裡玩得很嗨的朋友向我訴說道,他迷失了自己,他很孤獨。從那一刻起,我對“孤獨”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受到的教育,聽過的歌,看過的電影,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獨處,是孤獨的。

  • 在學生時期,如果我們不合群,喜歡一個人獨處,往往會被同學孤立和嘲笑。
  • 我們聽過的歌曲,如果想把一個人描繪得很落魄,很悲傷,歌詞中就會夾雜“孤單”、“孤獨”等詞彙。
  • 有的電影,想要渲染一些孤獨的意境,鏡頭裡常會特寫到某個人,獨坐沙發上,或者蜷縮在角落裡。但凡出現這樣的鏡頭,他們大多都是悲傷的、痛苦的、恐懼的載體。

這些經驗和事實,往往會讓我們形成一種觀念:獨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為了化解孤獨,我們模仿著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要麼拼命找人多的地方扎堆,要麼加入各種各樣的社交圈。以為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更符合“人之常情”,才能慰藉自己。

很多人都有從眾心理,認為只有混跡“人群”中,才有存在感。於是這些人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要麼約上幾個牌友,打上幾個小時的撲克、麻將;要麼找幾個愛逛街的朋友,把商場的每一件衣服都試一遍;要麼就去一些熱鬧的場所,比如酒吧、夜市,把自己扎進人群裡,成為他們當中一員,以為這樣就能夠擺脫“孤獨”。

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聚會時,其他人都在開心地唱KTV、聊天、嬉戲打鬧,而你卻找不到和他們共同的點,導致自己無所事事,只能內心悶悶不樂地拿出手機打發時間。表面上你是和大家在一起,其實你只是找了一個喧鬧的地方獨處而已。因此我覺得,勉強和無意義的人混在一起,才更容易感覺孤單。

在我看來,獨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每天的社交,和朋友逛街、和親人聊天、和同事交涉,就如同在舞臺上表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果我們一整天都繃緊神經去維持這樣的生活狀態,我想每個人都會崩潰吧。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休息室”,放下這些“角色”,迴歸最真實的自己,放空自己。

當我們脫離外界,回到一個人的房間時,那一刻,內心是非常愜意和舒適的:沒有人會打擾你,沒有人會盯著你,沒有人對你指手畫腳,你可以做很多你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唱歌,哪怕你五音不全;比如鬆開皮帶,“放鬆”一下肚腩肉;比如來個“葛優躺”,啥也不做。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是輕鬆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無須扮演任何角色。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一個觀點——獨處,並不可怕,而且還很舒服。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曾經看過這麼一段文字:

“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說你胖了,你就去減肥;說你笑起來露齒不好看,你就再也不笑;說你二,你就再也不敢在人群面前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活在別人的談資裡,怎麼活出你自己。你還是你,你已經不是你。”

不可否認,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無法獨立於別人的眼光而活。可如果太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就過得很疲憊。久而久之就感覺到,我們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可你有沒有想過,你所說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呢?

很多人都說過這句話:“我其實並不瞭解自己。”這句話看起來似乎不太負責任,有點逃避的意思。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情感,所以會產生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活中,總能聽到有一些人喜歡說“勿忘初心”。我覺得這句話很奇怪,這樣的初心,究竟是10歲的初心,還是15歲的初心,還是20歲的初心?

我曾閱讀過一段網文,大致內容是:

很久沒登錄QQ,發現密碼忘了。申訴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多年過去,我哪裡還記得當時的答案。於是我便試探性的填了“錢”,系統提示答案錯誤;我又填了“豪車”、“豪宅”、“總經理”、“CEO”,答案全部錯誤。這時我才發現,我丟的不是密碼,而是夢想。所以你還記得,當初的夢想和初心嗎?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勵志要做一名人民警察。而我現在並沒有做警察,難道我是忘記初心了嗎?我們班有好多同學說要做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要做國家主席,要出國深造。當然,他們大部分也沒有實現。那麼,你能對這些人說,他們忘記初心了嗎?

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一樣,我相信大部分人最初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養活自己,也就是物質需求和安全需求。然而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中,隨著自身的薪資和職級在逐步增長,我們就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難道這就意味著忘記初心了嗎?對我來說,如果“初心”只是簡單的為了填飽肚子、為了做某個基層崗位、為了許下一些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那我覺得這樣的初心,還不如儘快改變。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既然初心會變,就意味著我們的性格也會變。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花時間去了解自己。想想看,當我們處於喧囂環境中的時候,哪裡有精力去了解自己?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有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自己。

打個比方,有很多人曾經不願意吃的蔬菜和水果,後來慢慢地變得能吃了,比如吃苦瓜、吃西紅柿、吃芹菜、吃辣椒;我們曾經很反感做的事情,也逐漸能接受了,比如無償加班、熬夜、應酬。

是不是覺得很神奇?你也許還會發現,原本從來不運動的自己,有一天突然愛上健身;原本連小說都看不下,最近突然很喜歡看書;原本玩遊戲成癮,最近竟然連遊戲都不想碰。

當你認識自己的另一面後,你就不會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當然這個時候的你也清楚的意識到,別人根本不瞭解自己,也給予不了什麼,所以不必太過於迎合對方的看法。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第二個觀點——獨處,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豐富多彩”的自己。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獨處還有很多好處,比如:

1、適時的獨處,能讓你屏蔽喧囂,專心的寫作;

2、適當的獨處,能讓我們更好地總結過去;

3、適當的獨處,能讓人變得理智,人生目標更準確。

總之,獨處並沒有想象中這麼可怕,只要是自己選擇的,能夠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就無需擔心其他人的看法。在我看來,與其把時間都荒廢在毫無意義的社交裡,還不如回到家,把門關上,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放鬆自己的身心,哪怕只是聽聽歌、看看電影、刷刷視頻,這樣不是更好嗎?

是誰告訴你,拼命往人群裡扎堆就不孤獨,而獨處就等於孤獨?


作者簡介:重燃石,多年中小型企業高層管理,擅長向上管理、企業機制的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關注我,和你分享職場小技巧,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