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戰役中,23旅工兵在進行坑道作業。

因臨汾守軍整30旅準備空運西安,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進攻。我8縱、13縱及太嶽軍區部隊,從城南、城東、城北三面實施合圍。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堯廟宮機場,用炮火炸燬2架運輸機,阻止了敵人繼續飛逃。8日至10日,城東南23旅先後攻佔了張茹村、堯廟、郭村、西趙、東趙和借糧堆等據點,旅一梯隊已逼近離城牆約500米處。

在掃除外圍據點的作戰中,根據臨汾地形和敵人佈防情況,3月15日,前指調整了作戰部署,決心由城東、城北兩面攻城,城南為助攻方向,8縱主力由城南轉向城北進攻。

23日17時,我軍再次全線發起攻擊,23旅68團1連出擊迅猛,在旅炮火掩護下,只用幾分鐘就佔領了6號碉。敵趁我立足未穩,從城門不斷增兵反撲,我炮彈打完,無法支援,在敵不斷衝擊下,陣地被敵奪回。24日、25日晚,68團又組織兩次攻擊,均因傷亡過大而未能鞏固陣地。此時,24旅攻擊興隆殿(8號碉)、太嶽軍區部隊攻擊5號碉、13縱隊進攻東關均告挫敗,傷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擊。

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徐向前認為“坑道是對付這個敵人的最好手段”,“我們要用‘土行孫’的辦法攻打臨汾”。他向參戰部隊發出了英勇殺敵、爭當“臨汾旅”的戰鬥號令,極大鼓舞了全體指戰員的戰鬥熱情。前指再次調整部署,調23旅參加東關戰鬥。

黃定基率23旅於4月2日接替了13縱39旅東關電燈公司陣地,決定工兵指導步兵挖掘坑道並做好爆破準備。68團和69團並肩戰鬥,從5日起,以東關小北門為中心,開始向敵東關城牆掘進,同時展開外壕爭奪戰。掘進途中,23旅先後排除敵人直接反撲、向外壕注水、從城內挖掘反坑道等阻撓。至9日,23旅成功挖成4條破城坑道,37旅也成功挖成2條,支援炮兵進入射擊陣地。當夜,23旅挑選120人組成裝藥隊,把9000公斤炸藥分別裝入3條坑道(68團1條坑道未用)。臨汾東關之敵,已是坐在一座即將引爆的火山上。

4月10日12時,23旅完成一切爆破準備,一梯隊68、69團和二梯隊67團全部進入陣地。16時,全線92門火炮(多為迫擊炮)進行2小時火力轟擊,壓制敵人炮兵陣地和城牆火力發射點。18時,3條坑道同時起爆,將城牆炸開25米和57米寬兩個大缺口。突擊隊68團3營、69團1營趁勢發起衝擊,僅1分鐘就衝上城頭,迅速佔領突破口,隨即向縱深發展。在爆破瞬間,因距離突破口太近,69團1營突擊隊40餘人除機槍班外,被掀起的塵土掩埋,全部壯烈犧牲。23旅二梯隊緊跟入城,逐碉逐巷與敵激烈爭奪。69團3營入城後,順東關大街直插敵66師指揮所,殲敵一部。此時,13縱37旅兩次爆破均不理想,徐向前果斷命令該旅從23旅突破口加入戰鬥。兩旅協同戰鬥,勝利佔領東關,守敵66師師長徐其昌率殘部700人逃進主城。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戰役中,23旅工兵在進行坑道作業。

因臨汾守軍整30旅準備空運西安,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進攻。我8縱、13縱及太嶽軍區部隊,從城南、城東、城北三面實施合圍。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堯廟宮機場,用炮火炸燬2架運輸機,阻止了敵人繼續飛逃。8日至10日,城東南23旅先後攻佔了張茹村、堯廟、郭村、西趙、東趙和借糧堆等據點,旅一梯隊已逼近離城牆約500米處。

在掃除外圍據點的作戰中,根據臨汾地形和敵人佈防情況,3月15日,前指調整了作戰部署,決心由城東、城北兩面攻城,城南為助攻方向,8縱主力由城南轉向城北進攻。

23日17時,我軍再次全線發起攻擊,23旅68團1連出擊迅猛,在旅炮火掩護下,只用幾分鐘就佔領了6號碉。敵趁我立足未穩,從城門不斷增兵反撲,我炮彈打完,無法支援,在敵不斷衝擊下,陣地被敵奪回。24日、25日晚,68團又組織兩次攻擊,均因傷亡過大而未能鞏固陣地。此時,24旅攻擊興隆殿(8號碉)、太嶽軍區部隊攻擊5號碉、13縱隊進攻東關均告挫敗,傷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擊。

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徐向前認為“坑道是對付這個敵人的最好手段”,“我們要用‘土行孫’的辦法攻打臨汾”。他向參戰部隊發出了英勇殺敵、爭當“臨汾旅”的戰鬥號令,極大鼓舞了全體指戰員的戰鬥熱情。前指再次調整部署,調23旅參加東關戰鬥。

黃定基率23旅於4月2日接替了13縱39旅東關電燈公司陣地,決定工兵指導步兵挖掘坑道並做好爆破準備。68團和69團並肩戰鬥,從5日起,以東關小北門為中心,開始向敵東關城牆掘進,同時展開外壕爭奪戰。掘進途中,23旅先後排除敵人直接反撲、向外壕注水、從城內挖掘反坑道等阻撓。至9日,23旅成功挖成4條破城坑道,37旅也成功挖成2條,支援炮兵進入射擊陣地。當夜,23旅挑選120人組成裝藥隊,把9000公斤炸藥分別裝入3條坑道(68團1條坑道未用)。臨汾東關之敵,已是坐在一座即將引爆的火山上。

4月10日12時,23旅完成一切爆破準備,一梯隊68、69團和二梯隊67團全部進入陣地。16時,全線92門火炮(多為迫擊炮)進行2小時火力轟擊,壓制敵人炮兵陣地和城牆火力發射點。18時,3條坑道同時起爆,將城牆炸開25米和57米寬兩個大缺口。突擊隊68團3營、69團1營趁勢發起衝擊,僅1分鐘就衝上城頭,迅速佔領突破口,隨即向縱深發展。在爆破瞬間,因距離突破口太近,69團1營突擊隊40餘人除機槍班外,被掀起的塵土掩埋,全部壯烈犧牲。23旅二梯隊緊跟入城,逐碉逐巷與敵激烈爭奪。69團3營入城後,順東關大街直插敵66師指揮所,殲敵一部。此時,13縱37旅兩次爆破均不理想,徐向前果斷命令該旅從23旅突破口加入戰鬥。兩旅協同戰鬥,勝利佔領東關,守敵66師師長徐其昌率殘部700人逃進主城。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城牆被炸開兩個大口子。

攻克東關,敵人大為恐慌,我軍大為振奮。11日,前指命令24旅72團接替23旅東關一線防務,23旅奉命在大東門以北構築坑道。為了迷惑敵人,前指命令8縱、13縱、太嶽軍區各完成8條地下坑道,向臨汾城下延伸。20日,23旅67團攻佔火車頭陣地,太嶽軍區部隊佔領了該陣地以北老鴉嘴和敵l號護城據點,控制了從段家窯到盧氏莊約200米臨時鐵路路基。23旅和太嶽軍區部隊各3條坑道即由路基東側開口掘進。

隨著我軍總攻時間日益臨近,敵人更加瘋狂。樑培璜給部下頒發了“八殺令”,脅迫部屬死守城池。在城牆上每隔50米加修1個地堡及橫牆,將東城靠城牆200米內房屋全部平毀,加修內壕及壕溝內沿地堡。在東、南、北三面城牆下方挖掘防禦坑道,坑道底部設聽音缸,監聽我軍挖掘坑道情況,並以爆破手段破壞。敵機也日夜出動,輪番瘋狂轟炸。

地下坑道鬥爭漸趨激烈,23旅組織工兵和有經驗步兵180餘人組成坑道作業隊,在東城牆已被突破地段共挖坑道12條。敵人也多面構築破壞坑道和聽音坑道,察聽尋找我坑道部位進行爆破。我作業部隊在破城坑道兩側開挖數條掩護坑道,積極尋找敵人的破壞坑道,與敵對挖、對聽、對炸。作業過程中,指戰員們發揚了英勇頑強、靈活機智的戰鬥作風,敵人炸塌,我即修起,並創造了排水、通風、測定方位、距離、偽裝等多種方法。工兵排長張貴雲組織全排日夜奮戰,對完成坑道構築起了很大作用。

5月1日,前指令8縱接替太嶽軍區部隊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13縱接替8縱東城門以南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在敵瘋狂破壞下,我全線24條坑道接連被毀,只剩下23旅從太嶽軍區手中接來的3條坑道還在挖掘。15日,23旅坑道作業隊和留下的太嶽1、2分區工兵終於將1號、2號這兩條均長110多米的坑道,勝利挖至臨汾城牆腳下。16日下午,兩條坑道完成了藥室構築,同時聽到了敵挖反坑道聲音,前指決定17日晚提前發起總攻。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戰役中,23旅工兵在進行坑道作業。

因臨汾守軍整30旅準備空運西安,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進攻。我8縱、13縱及太嶽軍區部隊,從城南、城東、城北三面實施合圍。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堯廟宮機場,用炮火炸燬2架運輸機,阻止了敵人繼續飛逃。8日至10日,城東南23旅先後攻佔了張茹村、堯廟、郭村、西趙、東趙和借糧堆等據點,旅一梯隊已逼近離城牆約500米處。

在掃除外圍據點的作戰中,根據臨汾地形和敵人佈防情況,3月15日,前指調整了作戰部署,決心由城東、城北兩面攻城,城南為助攻方向,8縱主力由城南轉向城北進攻。

23日17時,我軍再次全線發起攻擊,23旅68團1連出擊迅猛,在旅炮火掩護下,只用幾分鐘就佔領了6號碉。敵趁我立足未穩,從城門不斷增兵反撲,我炮彈打完,無法支援,在敵不斷衝擊下,陣地被敵奪回。24日、25日晚,68團又組織兩次攻擊,均因傷亡過大而未能鞏固陣地。此時,24旅攻擊興隆殿(8號碉)、太嶽軍區部隊攻擊5號碉、13縱隊進攻東關均告挫敗,傷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擊。

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徐向前認為“坑道是對付這個敵人的最好手段”,“我們要用‘土行孫’的辦法攻打臨汾”。他向參戰部隊發出了英勇殺敵、爭當“臨汾旅”的戰鬥號令,極大鼓舞了全體指戰員的戰鬥熱情。前指再次調整部署,調23旅參加東關戰鬥。

黃定基率23旅於4月2日接替了13縱39旅東關電燈公司陣地,決定工兵指導步兵挖掘坑道並做好爆破準備。68團和69團並肩戰鬥,從5日起,以東關小北門為中心,開始向敵東關城牆掘進,同時展開外壕爭奪戰。掘進途中,23旅先後排除敵人直接反撲、向外壕注水、從城內挖掘反坑道等阻撓。至9日,23旅成功挖成4條破城坑道,37旅也成功挖成2條,支援炮兵進入射擊陣地。當夜,23旅挑選120人組成裝藥隊,把9000公斤炸藥分別裝入3條坑道(68團1條坑道未用)。臨汾東關之敵,已是坐在一座即將引爆的火山上。

4月10日12時,23旅完成一切爆破準備,一梯隊68、69團和二梯隊67團全部進入陣地。16時,全線92門火炮(多為迫擊炮)進行2小時火力轟擊,壓制敵人炮兵陣地和城牆火力發射點。18時,3條坑道同時起爆,將城牆炸開25米和57米寬兩個大缺口。突擊隊68團3營、69團1營趁勢發起衝擊,僅1分鐘就衝上城頭,迅速佔領突破口,隨即向縱深發展。在爆破瞬間,因距離突破口太近,69團1營突擊隊40餘人除機槍班外,被掀起的塵土掩埋,全部壯烈犧牲。23旅二梯隊緊跟入城,逐碉逐巷與敵激烈爭奪。69團3營入城後,順東關大街直插敵66師指揮所,殲敵一部。此時,13縱37旅兩次爆破均不理想,徐向前果斷命令該旅從23旅突破口加入戰鬥。兩旅協同戰鬥,勝利佔領東關,守敵66師師長徐其昌率殘部700人逃進主城。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城牆被炸開兩個大口子。

攻克東關,敵人大為恐慌,我軍大為振奮。11日,前指命令24旅72團接替23旅東關一線防務,23旅奉命在大東門以北構築坑道。為了迷惑敵人,前指命令8縱、13縱、太嶽軍區各完成8條地下坑道,向臨汾城下延伸。20日,23旅67團攻佔火車頭陣地,太嶽軍區部隊佔領了該陣地以北老鴉嘴和敵l號護城據點,控制了從段家窯到盧氏莊約200米臨時鐵路路基。23旅和太嶽軍區部隊各3條坑道即由路基東側開口掘進。

隨著我軍總攻時間日益臨近,敵人更加瘋狂。樑培璜給部下頒發了“八殺令”,脅迫部屬死守城池。在城牆上每隔50米加修1個地堡及橫牆,將東城靠城牆200米內房屋全部平毀,加修內壕及壕溝內沿地堡。在東、南、北三面城牆下方挖掘防禦坑道,坑道底部設聽音缸,監聽我軍挖掘坑道情況,並以爆破手段破壞。敵機也日夜出動,輪番瘋狂轟炸。

地下坑道鬥爭漸趨激烈,23旅組織工兵和有經驗步兵180餘人組成坑道作業隊,在東城牆已被突破地段共挖坑道12條。敵人也多面構築破壞坑道和聽音坑道,察聽尋找我坑道部位進行爆破。我作業部隊在破城坑道兩側開挖數條掩護坑道,積極尋找敵人的破壞坑道,與敵對挖、對聽、對炸。作業過程中,指戰員們發揚了英勇頑強、靈活機智的戰鬥作風,敵人炸塌,我即修起,並創造了排水、通風、測定方位、距離、偽裝等多種方法。工兵排長張貴雲組織全排日夜奮戰,對完成坑道構築起了很大作用。

5月1日,前指令8縱接替太嶽軍區部隊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13縱接替8縱東城門以南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在敵瘋狂破壞下,我全線24條坑道接連被毀,只剩下23旅從太嶽軍區手中接來的3條坑道還在挖掘。15日,23旅坑道作業隊和留下的太嶽1、2分區工兵終於將1號、2號這兩條均長110多米的坑道,勝利挖至臨汾城牆腳下。16日下午,兩條坑道完成了藥室構築,同時聽到了敵挖反坑道聲音,前指決定17日晚提前發起總攻。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突擊隊向炸開的突破口衝擊。

17日12時,我已完成1號坑道黑色炸藥6200公斤、2號坑道黃色炸藥3000公斤裝藥任務,同時23旅突擊團在右,24旅突擊團在左,均已進入東大門以北至第二突出部之間地帶待命。17時開始進行炮火準備,19時坑道點火爆破,城牆被炸開兩個近40米寬的大缺口。23旅一梯隊68團3營、69團3營與24旅突擊隊奮勇衝擊,1分鐘登上城頭。68團沿城牆向北突進,迅速控制城東北角,繼向北門樓發展。69團佔領突破口,控制內壕,主力向城內發展。在搶佔內壕時,69團7連踏響地雷且遭壕內沿火力點攔阻射擊,傷亡慘重。13縱隊奉命改從23旅突破口投入戰鬥,向城內縱深實施割裂和合圍。戰至24時,城內戰鬥結束。敵酋樑培璜趁亂逃至城外,被我太嶽軍區部隊俘獲。

臨汾戰役歷時72天,共殲敵2.5萬人。中共中央電賀大捷。在這次空前的攻堅戰中,23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該旅殲敵5700餘人,繳獲各種炮205門,汽車21臺,槍支3300支(挺)。自身犧牲415人,受傷1899人。

戰後,8縱司令員王新亭組織各旅、團指揮員查看了城牆、突破口和敵火力點,城牆之寬厚,可供十幾個人或3臺汽車並排行走。1號坑道6000多公斤炸藥,只炸開了39米寬、70至80度斜坡的口子。要是用炮彈打,攻城部隊的全部炮火集中起來也不可能撕開口子,可以說,以坑道爆破攻克臨汾,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6月4日,8縱在山西洪洞曲亭鎮召開賀功大會,徐向前將經過中央軍委批准授予23旅為“光榮的臨汾旅”旗幟頒給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臨汾旅”大旗從此高高飄揚。

晉中五戰五捷

臨汾戰役結束以後,8縱23旅尚未很好休整,就於6月10日奉命從洪洞開赴沁源、平遙間的王和鎮地區,參加晉中戰役。旅長黃定基很清楚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對部隊進行動員時,他說:“晉中戰役是一次同敵人進行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同運城、臨汾戰役不同,不是陣地攻堅戰,而是運動戰,在運動中大量殲敵。”要求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傷亡,連續作戰,做到既能走,又能打,上級指向哪裡,我們臨汾旅就打向哪裡。”

6月19日凌晨4時,23旅奉命攻殲平遙東南16公里的原家莊,以誘敵增援。守敵正熟睡之際,67團發起攻擊,打的敵人措手不及,斃傷敵71人,俘敵保安30團團長以下235人,並依託村莊擊退東泉援敵的三次反撲。首戰勝利,全旅指戰員深受鼓舞。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戰役中,23旅工兵在進行坑道作業。

因臨汾守軍整30旅準備空運西安,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進攻。我8縱、13縱及太嶽軍區部隊,從城南、城東、城北三面實施合圍。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堯廟宮機場,用炮火炸燬2架運輸機,阻止了敵人繼續飛逃。8日至10日,城東南23旅先後攻佔了張茹村、堯廟、郭村、西趙、東趙和借糧堆等據點,旅一梯隊已逼近離城牆約500米處。

在掃除外圍據點的作戰中,根據臨汾地形和敵人佈防情況,3月15日,前指調整了作戰部署,決心由城東、城北兩面攻城,城南為助攻方向,8縱主力由城南轉向城北進攻。

23日17時,我軍再次全線發起攻擊,23旅68團1連出擊迅猛,在旅炮火掩護下,只用幾分鐘就佔領了6號碉。敵趁我立足未穩,從城門不斷增兵反撲,我炮彈打完,無法支援,在敵不斷衝擊下,陣地被敵奪回。24日、25日晚,68團又組織兩次攻擊,均因傷亡過大而未能鞏固陣地。此時,24旅攻擊興隆殿(8號碉)、太嶽軍區部隊攻擊5號碉、13縱隊進攻東關均告挫敗,傷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擊。

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徐向前認為“坑道是對付這個敵人的最好手段”,“我們要用‘土行孫’的辦法攻打臨汾”。他向參戰部隊發出了英勇殺敵、爭當“臨汾旅”的戰鬥號令,極大鼓舞了全體指戰員的戰鬥熱情。前指再次調整部署,調23旅參加東關戰鬥。

黃定基率23旅於4月2日接替了13縱39旅東關電燈公司陣地,決定工兵指導步兵挖掘坑道並做好爆破準備。68團和69團並肩戰鬥,從5日起,以東關小北門為中心,開始向敵東關城牆掘進,同時展開外壕爭奪戰。掘進途中,23旅先後排除敵人直接反撲、向外壕注水、從城內挖掘反坑道等阻撓。至9日,23旅成功挖成4條破城坑道,37旅也成功挖成2條,支援炮兵進入射擊陣地。當夜,23旅挑選120人組成裝藥隊,把9000公斤炸藥分別裝入3條坑道(68團1條坑道未用)。臨汾東關之敵,已是坐在一座即將引爆的火山上。

4月10日12時,23旅完成一切爆破準備,一梯隊68、69團和二梯隊67團全部進入陣地。16時,全線92門火炮(多為迫擊炮)進行2小時火力轟擊,壓制敵人炮兵陣地和城牆火力發射點。18時,3條坑道同時起爆,將城牆炸開25米和57米寬兩個大缺口。突擊隊68團3營、69團1營趁勢發起衝擊,僅1分鐘就衝上城頭,迅速佔領突破口,隨即向縱深發展。在爆破瞬間,因距離突破口太近,69團1營突擊隊40餘人除機槍班外,被掀起的塵土掩埋,全部壯烈犧牲。23旅二梯隊緊跟入城,逐碉逐巷與敵激烈爭奪。69團3營入城後,順東關大街直插敵66師指揮所,殲敵一部。此時,13縱37旅兩次爆破均不理想,徐向前果斷命令該旅從23旅突破口加入戰鬥。兩旅協同戰鬥,勝利佔領東關,守敵66師師長徐其昌率殘部700人逃進主城。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城牆被炸開兩個大口子。

攻克東關,敵人大為恐慌,我軍大為振奮。11日,前指命令24旅72團接替23旅東關一線防務,23旅奉命在大東門以北構築坑道。為了迷惑敵人,前指命令8縱、13縱、太嶽軍區各完成8條地下坑道,向臨汾城下延伸。20日,23旅67團攻佔火車頭陣地,太嶽軍區部隊佔領了該陣地以北老鴉嘴和敵l號護城據點,控制了從段家窯到盧氏莊約200米臨時鐵路路基。23旅和太嶽軍區部隊各3條坑道即由路基東側開口掘進。

隨著我軍總攻時間日益臨近,敵人更加瘋狂。樑培璜給部下頒發了“八殺令”,脅迫部屬死守城池。在城牆上每隔50米加修1個地堡及橫牆,將東城靠城牆200米內房屋全部平毀,加修內壕及壕溝內沿地堡。在東、南、北三面城牆下方挖掘防禦坑道,坑道底部設聽音缸,監聽我軍挖掘坑道情況,並以爆破手段破壞。敵機也日夜出動,輪番瘋狂轟炸。

地下坑道鬥爭漸趨激烈,23旅組織工兵和有經驗步兵180餘人組成坑道作業隊,在東城牆已被突破地段共挖坑道12條。敵人也多面構築破壞坑道和聽音坑道,察聽尋找我坑道部位進行爆破。我作業部隊在破城坑道兩側開挖數條掩護坑道,積極尋找敵人的破壞坑道,與敵對挖、對聽、對炸。作業過程中,指戰員們發揚了英勇頑強、靈活機智的戰鬥作風,敵人炸塌,我即修起,並創造了排水、通風、測定方位、距離、偽裝等多種方法。工兵排長張貴雲組織全排日夜奮戰,對完成坑道構築起了很大作用。

5月1日,前指令8縱接替太嶽軍區部隊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13縱接替8縱東城門以南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在敵瘋狂破壞下,我全線24條坑道接連被毀,只剩下23旅從太嶽軍區手中接來的3條坑道還在挖掘。15日,23旅坑道作業隊和留下的太嶽1、2分區工兵終於將1號、2號這兩條均長110多米的坑道,勝利挖至臨汾城牆腳下。16日下午,兩條坑道完成了藥室構築,同時聽到了敵挖反坑道聲音,前指決定17日晚提前發起總攻。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突擊隊向炸開的突破口衝擊。

17日12時,我已完成1號坑道黑色炸藥6200公斤、2號坑道黃色炸藥3000公斤裝藥任務,同時23旅突擊團在右,24旅突擊團在左,均已進入東大門以北至第二突出部之間地帶待命。17時開始進行炮火準備,19時坑道點火爆破,城牆被炸開兩個近40米寬的大缺口。23旅一梯隊68團3營、69團3營與24旅突擊隊奮勇衝擊,1分鐘登上城頭。68團沿城牆向北突進,迅速控制城東北角,繼向北門樓發展。69團佔領突破口,控制內壕,主力向城內發展。在搶佔內壕時,69團7連踏響地雷且遭壕內沿火力點攔阻射擊,傷亡慘重。13縱隊奉命改從23旅突破口投入戰鬥,向城內縱深實施割裂和合圍。戰至24時,城內戰鬥結束。敵酋樑培璜趁亂逃至城外,被我太嶽軍區部隊俘獲。

臨汾戰役歷時72天,共殲敵2.5萬人。中共中央電賀大捷。在這次空前的攻堅戰中,23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該旅殲敵5700餘人,繳獲各種炮205門,汽車21臺,槍支3300支(挺)。自身犧牲415人,受傷1899人。

戰後,8縱司令員王新亭組織各旅、團指揮員查看了城牆、突破口和敵火力點,城牆之寬厚,可供十幾個人或3臺汽車並排行走。1號坑道6000多公斤炸藥,只炸開了39米寬、70至80度斜坡的口子。要是用炮彈打,攻城部隊的全部炮火集中起來也不可能撕開口子,可以說,以坑道爆破攻克臨汾,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6月4日,8縱在山西洪洞曲亭鎮召開賀功大會,徐向前將經過中央軍委批准授予23旅為“光榮的臨汾旅”旗幟頒給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臨汾旅”大旗從此高高飄揚。

晉中五戰五捷

臨汾戰役結束以後,8縱23旅尚未很好休整,就於6月10日奉命從洪洞開赴沁源、平遙間的王和鎮地區,參加晉中戰役。旅長黃定基很清楚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對部隊進行動員時,他說:“晉中戰役是一次同敵人進行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同運城、臨汾戰役不同,不是陣地攻堅戰,而是運動戰,在運動中大量殲敵。”要求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傷亡,連續作戰,做到既能走,又能打,上級指向哪裡,我們臨汾旅就打向哪裡。”

6月19日凌晨4時,23旅奉命攻殲平遙東南16公里的原家莊,以誘敵增援。守敵正熟睡之際,67團發起攻擊,打的敵人措手不及,斃傷敵71人,俘敵保安30團團長以下235人,並依託村莊擊退東泉援敵的三次反撲。首戰勝利,全旅指戰員深受鼓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旅強大陣容。

我軍主力兵進晉中,敵“閃擊兵團”立即回師平遙、祁縣、太谷,以屏障太原。20日,8縱向張蘭鎮以北地區機動,與敵“親訓師”(72師,閻錫山親自主持組建訓練)和“親訓炮兵團”不期而遇。21日晨,雨後有霧,視度不良,不易分清敵我。旅長黃定基登上一間房頂仔細觀察,確定了從張蘭鎮方向出來的隊伍為敵軍。他一面向王新亭報告,一面命令部隊立即出擊。

23旅先於敵人佔領有利陣地,待敵進至200米時,旅發出攻擊信號,幾十支衝鋒號響起,槍炮齊鳴,向敵猛烈射擊。敵“親訓師”遭到突然一擊,隊形大亂,傷亡遍地,馱著山炮的騾馬狂奔怒嘯,到處亂竄。23旅指戰員們不須命令督促,哪裡有敵人就向哪裡打,敵人逃跑就立即追擊。戰鬥中,69團2營奪取了鐵路路基,直撲橋頭西南側敵炮兵部隊,大量殺傷敵人,繳獲了還未下鞍的12門新山炮。戰至14時,8縱將敵大部殲滅,其中23旅俘敵1217人。敵“親訓師”被打掉,全旅更加振奮。

7月1日,23旅與24旅東西對進,向敵暫37師據守的祁縣發起攻擊。8縱令24旅從城西擔任主攻,23旅從城東擔任助攻。23旅首長不等不靠,把助攻當作主攻任務去完成。他們認真研究了敵情、地形,認為祁縣城牆的堅固程度遠不如運城、臨汾,而本旅剛分配了從張蘭鎮殲滅戰中繳獲的4門新山炮,建制內及縱隊配屬的火炮一共有56門,決心集中使用,直接從城牆上打開口子。

7月7日18時,我炮兵在旅統一指揮下,以抵近集火手段,經30分鐘急速射,將祁縣東城牆轟開一個20米寬的豁口,工兵趁機爆破外壕,開闢道路。67團3營和69團2營並肩發起攻擊,率先登城,迅速突入城內。67團發展較快,攻佔了敵37師指揮所,與24旅在南北大街勝利會師。戰鬥持續了4小時,全殲祁縣守敵,23旅斃傷敵500餘人,俘敵正副師長以下1747人。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戰役中,23旅工兵在進行坑道作業。

因臨汾守軍整30旅準備空運西安,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進攻。我8縱、13縱及太嶽軍區部隊,從城南、城東、城北三面實施合圍。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堯廟宮機場,用炮火炸燬2架運輸機,阻止了敵人繼續飛逃。8日至10日,城東南23旅先後攻佔了張茹村、堯廟、郭村、西趙、東趙和借糧堆等據點,旅一梯隊已逼近離城牆約500米處。

在掃除外圍據點的作戰中,根據臨汾地形和敵人佈防情況,3月15日,前指調整了作戰部署,決心由城東、城北兩面攻城,城南為助攻方向,8縱主力由城南轉向城北進攻。

23日17時,我軍再次全線發起攻擊,23旅68團1連出擊迅猛,在旅炮火掩護下,只用幾分鐘就佔領了6號碉。敵趁我立足未穩,從城門不斷增兵反撲,我炮彈打完,無法支援,在敵不斷衝擊下,陣地被敵奪回。24日、25日晚,68團又組織兩次攻擊,均因傷亡過大而未能鞏固陣地。此時,24旅攻擊興隆殿(8號碉)、太嶽軍區部隊攻擊5號碉、13縱隊進攻東關均告挫敗,傷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擊。

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徐向前認為“坑道是對付這個敵人的最好手段”,“我們要用‘土行孫’的辦法攻打臨汾”。他向參戰部隊發出了英勇殺敵、爭當“臨汾旅”的戰鬥號令,極大鼓舞了全體指戰員的戰鬥熱情。前指再次調整部署,調23旅參加東關戰鬥。

黃定基率23旅於4月2日接替了13縱39旅東關電燈公司陣地,決定工兵指導步兵挖掘坑道並做好爆破準備。68團和69團並肩戰鬥,從5日起,以東關小北門為中心,開始向敵東關城牆掘進,同時展開外壕爭奪戰。掘進途中,23旅先後排除敵人直接反撲、向外壕注水、從城內挖掘反坑道等阻撓。至9日,23旅成功挖成4條破城坑道,37旅也成功挖成2條,支援炮兵進入射擊陣地。當夜,23旅挑選120人組成裝藥隊,把9000公斤炸藥分別裝入3條坑道(68團1條坑道未用)。臨汾東關之敵,已是坐在一座即將引爆的火山上。

4月10日12時,23旅完成一切爆破準備,一梯隊68、69團和二梯隊67團全部進入陣地。16時,全線92門火炮(多為迫擊炮)進行2小時火力轟擊,壓制敵人炮兵陣地和城牆火力發射點。18時,3條坑道同時起爆,將城牆炸開25米和57米寬兩個大缺口。突擊隊68團3營、69團1營趁勢發起衝擊,僅1分鐘就衝上城頭,迅速佔領突破口,隨即向縱深發展。在爆破瞬間,因距離突破口太近,69團1營突擊隊40餘人除機槍班外,被掀起的塵土掩埋,全部壯烈犧牲。23旅二梯隊緊跟入城,逐碉逐巷與敵激烈爭奪。69團3營入城後,順東關大街直插敵66師指揮所,殲敵一部。此時,13縱37旅兩次爆破均不理想,徐向前果斷命令該旅從23旅突破口加入戰鬥。兩旅協同戰鬥,勝利佔領東關,守敵66師師長徐其昌率殘部700人逃進主城。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城牆被炸開兩個大口子。

攻克東關,敵人大為恐慌,我軍大為振奮。11日,前指命令24旅72團接替23旅東關一線防務,23旅奉命在大東門以北構築坑道。為了迷惑敵人,前指命令8縱、13縱、太嶽軍區各完成8條地下坑道,向臨汾城下延伸。20日,23旅67團攻佔火車頭陣地,太嶽軍區部隊佔領了該陣地以北老鴉嘴和敵l號護城據點,控制了從段家窯到盧氏莊約200米臨時鐵路路基。23旅和太嶽軍區部隊各3條坑道即由路基東側開口掘進。

隨著我軍總攻時間日益臨近,敵人更加瘋狂。樑培璜給部下頒發了“八殺令”,脅迫部屬死守城池。在城牆上每隔50米加修1個地堡及橫牆,將東城靠城牆200米內房屋全部平毀,加修內壕及壕溝內沿地堡。在東、南、北三面城牆下方挖掘防禦坑道,坑道底部設聽音缸,監聽我軍挖掘坑道情況,並以爆破手段破壞。敵機也日夜出動,輪番瘋狂轟炸。

地下坑道鬥爭漸趨激烈,23旅組織工兵和有經驗步兵180餘人組成坑道作業隊,在東城牆已被突破地段共挖坑道12條。敵人也多面構築破壞坑道和聽音坑道,察聽尋找我坑道部位進行爆破。我作業部隊在破城坑道兩側開挖數條掩護坑道,積極尋找敵人的破壞坑道,與敵對挖、對聽、對炸。作業過程中,指戰員們發揚了英勇頑強、靈活機智的戰鬥作風,敵人炸塌,我即修起,並創造了排水、通風、測定方位、距離、偽裝等多種方法。工兵排長張貴雲組織全排日夜奮戰,對完成坑道構築起了很大作用。

5月1日,前指令8縱接替太嶽軍區部隊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13縱接替8縱東城門以南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在敵瘋狂破壞下,我全線24條坑道接連被毀,只剩下23旅從太嶽軍區手中接來的3條坑道還在挖掘。15日,23旅坑道作業隊和留下的太嶽1、2分區工兵終於將1號、2號這兩條均長110多米的坑道,勝利挖至臨汾城牆腳下。16日下午,兩條坑道完成了藥室構築,同時聽到了敵挖反坑道聲音,前指決定17日晚提前發起總攻。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突擊隊向炸開的突破口衝擊。

17日12時,我已完成1號坑道黑色炸藥6200公斤、2號坑道黃色炸藥3000公斤裝藥任務,同時23旅突擊團在右,24旅突擊團在左,均已進入東大門以北至第二突出部之間地帶待命。17時開始進行炮火準備,19時坑道點火爆破,城牆被炸開兩個近40米寬的大缺口。23旅一梯隊68團3營、69團3營與24旅突擊隊奮勇衝擊,1分鐘登上城頭。68團沿城牆向北突進,迅速控制城東北角,繼向北門樓發展。69團佔領突破口,控制內壕,主力向城內發展。在搶佔內壕時,69團7連踏響地雷且遭壕內沿火力點攔阻射擊,傷亡慘重。13縱隊奉命改從23旅突破口投入戰鬥,向城內縱深實施割裂和合圍。戰至24時,城內戰鬥結束。敵酋樑培璜趁亂逃至城外,被我太嶽軍區部隊俘獲。

臨汾戰役歷時72天,共殲敵2.5萬人。中共中央電賀大捷。在這次空前的攻堅戰中,23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該旅殲敵5700餘人,繳獲各種炮205門,汽車21臺,槍支3300支(挺)。自身犧牲415人,受傷1899人。

戰後,8縱司令員王新亭組織各旅、團指揮員查看了城牆、突破口和敵火力點,城牆之寬厚,可供十幾個人或3臺汽車並排行走。1號坑道6000多公斤炸藥,只炸開了39米寬、70至80度斜坡的口子。要是用炮彈打,攻城部隊的全部炮火集中起來也不可能撕開口子,可以說,以坑道爆破攻克臨汾,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6月4日,8縱在山西洪洞曲亭鎮召開賀功大會,徐向前將經過中央軍委批准授予23旅為“光榮的臨汾旅”旗幟頒給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臨汾旅”大旗從此高高飄揚。

晉中五戰五捷

臨汾戰役結束以後,8縱23旅尚未很好休整,就於6月10日奉命從洪洞開赴沁源、平遙間的王和鎮地區,參加晉中戰役。旅長黃定基很清楚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對部隊進行動員時,他說:“晉中戰役是一次同敵人進行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同運城、臨汾戰役不同,不是陣地攻堅戰,而是運動戰,在運動中大量殲敵。”要求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傷亡,連續作戰,做到既能走,又能打,上級指向哪裡,我們臨汾旅就打向哪裡。”

6月19日凌晨4時,23旅奉命攻殲平遙東南16公里的原家莊,以誘敵增援。守敵正熟睡之際,67團發起攻擊,打的敵人措手不及,斃傷敵71人,俘敵保安30團團長以下235人,並依託村莊擊退東泉援敵的三次反撲。首戰勝利,全旅指戰員深受鼓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旅強大陣容。

我軍主力兵進晉中,敵“閃擊兵團”立即回師平遙、祁縣、太谷,以屏障太原。20日,8縱向張蘭鎮以北地區機動,與敵“親訓師”(72師,閻錫山親自主持組建訓練)和“親訓炮兵團”不期而遇。21日晨,雨後有霧,視度不良,不易分清敵我。旅長黃定基登上一間房頂仔細觀察,確定了從張蘭鎮方向出來的隊伍為敵軍。他一面向王新亭報告,一面命令部隊立即出擊。

23旅先於敵人佔領有利陣地,待敵進至200米時,旅發出攻擊信號,幾十支衝鋒號響起,槍炮齊鳴,向敵猛烈射擊。敵“親訓師”遭到突然一擊,隊形大亂,傷亡遍地,馱著山炮的騾馬狂奔怒嘯,到處亂竄。23旅指戰員們不須命令督促,哪裡有敵人就向哪裡打,敵人逃跑就立即追擊。戰鬥中,69團2營奪取了鐵路路基,直撲橋頭西南側敵炮兵部隊,大量殺傷敵人,繳獲了還未下鞍的12門新山炮。戰至14時,8縱將敵大部殲滅,其中23旅俘敵1217人。敵“親訓師”被打掉,全旅更加振奮。

7月1日,23旅與24旅東西對進,向敵暫37師據守的祁縣發起攻擊。8縱令24旅從城西擔任主攻,23旅從城東擔任助攻。23旅首長不等不靠,把助攻當作主攻任務去完成。他們認真研究了敵情、地形,認為祁縣城牆的堅固程度遠不如運城、臨汾,而本旅剛分配了從張蘭鎮殲滅戰中繳獲的4門新山炮,建制內及縱隊配屬的火炮一共有56門,決心集中使用,直接從城牆上打開口子。

7月7日18時,我炮兵在旅統一指揮下,以抵近集火手段,經30分鐘急速射,將祁縣東城牆轟開一個20米寬的豁口,工兵趁機爆破外壕,開闢道路。67團3營和69團2營並肩發起攻擊,率先登城,迅速突入城內。67團發展較快,攻佔了敵37師指揮所,與24旅在南北大街勝利會師。戰鬥持續了4小時,全殲祁縣守敵,23旅斃傷敵500餘人,俘敵正副師長以下1747人。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進入會場,接受表彰。

祁縣戰鬥剛結束,23旅又奉命兼程前進,到達大常鎮、戴李青地區與22旅會合,參加圍殲趙承綬集團。7月8日夜,23旅以對壕作業逼近戴李青之敵。10日6時,68團與24旅71團互相協同,一起攻入。在戰鬥中,敵人抵抗非常頑強,經審俘才得知,守敵竟是閻錫山以留用侵華日軍組成的第10總隊之一個團,我軍指戰員無不氣憤填膺,更加奮勇向前。戴李青之敵解決後,23旅又於11日參加了對大常鎮以南1公里的南莊進攻,該處之敵為10總隊主力和44師共5000餘人,戰鬥愈加激烈殘酷。67團從南莊西南實施進攻,在巷戰中幾經拼殺,付出很大代價,才攻佔8座院落,6連幾乎打光。當日下午,我工兵連續爆破院牆,一點一點開闢前進。69團8連於午夜衝入敵10總隊指揮所,副班長劉秀林見敵人很多,拉響3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給敵人大量殺傷。8連剩下的20餘名戰士與日軍展開白刃格鬥,敵指揮所內一片喊殺聲。此時,從西北進攻的24旅也攻入了敵44師指揮所,敵防禦體系頓時瓦解。23旅戰至12日拂曉,徹底佔領南莊,斃傷敵10總隊1500餘人,俘敵1000餘人。南莊之戰是一場我主力對敵主力的硬仗,23旅一往無前,死打硬拼,終將敵趙承綬倚賴的硬核桃砸爛。

南莊失守,震動全線。12日中午,23旅進至西範,經過連續作戰,部隊非常疲勞,許多人一放下揹包就睡著了。此時8縱急令該旅迅速追殲棄太谷北逃的敵第9總隊,一聽又有新任務,指戰員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69團連續行軍作戰,已減員至900餘人,但在追擊途中,無一人掉隊。

13日拂曉,輕裝前進的69團直插朱村,展開戰鬥隊形,67團先敵搶佔了東卜村以北高地,阻擊敵人。旅炮兵也立即佔領發射陣地,進行火力攔截。23旅以兵力、火力對朱村構成了一個“口袋”。敵9總隊剛到朱村以南,就遭到我69團迎頭痛擊和67團的側擊。23旅山炮營瞄準敵行軍隊伍實施急促射擊,67團以機槍封鎖津水河,切斷了敵人退路。在我各團合力攻擊下,敵軍大呼小叫,十分混亂。敵整頓之後,以重兵向朱村我69團2營連續反撲,我指戰員與敵白刃格鬥。戰鬥中,敵偷襲我旅指揮所,黃定基令68團3營和旅警衛連加入戰鬥,還親自操作一挺重機槍向敵猛掃,掩護步兵將敵人殲滅。打退敵兩次進攻後,23旅以69團繼續正面堅守,以67團和68團從兩翼向敵人攻擊。太行2分區的部隊也趕來增援。敵總隊長見大勢已去,偷偷逃跑,餘敵失去指揮,四散潰逃。戰至17時,23旅斃傷敵200餘人,俘敵1600餘人。次日,23旅返回胡村,參加了圍殲敵趙承綬集團的最後戰鬥。

23旅在晉中戰役中,由善於攻城破堅轉為參加運動戰,取得了攻殲原家莊、“親訓師”、祁縣、南莊、朱村等勝利,五戰五捷,共殲敵7956人,其中俘敵5319人,繳獲了一大批武器裝備。該旅也有338人英勇犧牲(含9名營幹),2175人光榮負傷。

鐵血勁旅永向前

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束後,179師隨60軍劃歸一野建制,進軍西北。同年11月又轉歸二野指揮,進軍西南。1950年2月,該師兼茂縣軍分區,歸60軍兼川西軍區建制。1951年春,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0軍179師,師長吳仕宏,政委張向善,奉命入朝參戰。在朝鮮戰場上,179師先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東線魚隱山地區冬季防禦作戰、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等。1953年5月,536團8連反擊松樹樑高地戰鬥激戰8晝夜,殲敵1500餘人,被志願軍總部、60軍樹為小型反擊戰典型戰例。6月,535團反擊902.8高地,與181師參戰部隊在敵陣前實施3500人大潛伏,共同創造了我志願軍防禦作戰以來對堅固陣地之敵進攻一次就殲敵一個團大部的範例,受到中朝聯合司令部的通報表揚。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戰役中,23旅工兵在進行坑道作業。

因臨汾守軍整30旅準備空運西安,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進攻。我8縱、13縱及太嶽軍區部隊,從城南、城東、城北三面實施合圍。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堯廟宮機場,用炮火炸燬2架運輸機,阻止了敵人繼續飛逃。8日至10日,城東南23旅先後攻佔了張茹村、堯廟、郭村、西趙、東趙和借糧堆等據點,旅一梯隊已逼近離城牆約500米處。

在掃除外圍據點的作戰中,根據臨汾地形和敵人佈防情況,3月15日,前指調整了作戰部署,決心由城東、城北兩面攻城,城南為助攻方向,8縱主力由城南轉向城北進攻。

23日17時,我軍再次全線發起攻擊,23旅68團1連出擊迅猛,在旅炮火掩護下,只用幾分鐘就佔領了6號碉。敵趁我立足未穩,從城門不斷增兵反撲,我炮彈打完,無法支援,在敵不斷衝擊下,陣地被敵奪回。24日、25日晚,68團又組織兩次攻擊,均因傷亡過大而未能鞏固陣地。此時,24旅攻擊興隆殿(8號碉)、太嶽軍區部隊攻擊5號碉、13縱隊進攻東關均告挫敗,傷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擊。

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徐向前認為“坑道是對付這個敵人的最好手段”,“我們要用‘土行孫’的辦法攻打臨汾”。他向參戰部隊發出了英勇殺敵、爭當“臨汾旅”的戰鬥號令,極大鼓舞了全體指戰員的戰鬥熱情。前指再次調整部署,調23旅參加東關戰鬥。

黃定基率23旅於4月2日接替了13縱39旅東關電燈公司陣地,決定工兵指導步兵挖掘坑道並做好爆破準備。68團和69團並肩戰鬥,從5日起,以東關小北門為中心,開始向敵東關城牆掘進,同時展開外壕爭奪戰。掘進途中,23旅先後排除敵人直接反撲、向外壕注水、從城內挖掘反坑道等阻撓。至9日,23旅成功挖成4條破城坑道,37旅也成功挖成2條,支援炮兵進入射擊陣地。當夜,23旅挑選120人組成裝藥隊,把9000公斤炸藥分別裝入3條坑道(68團1條坑道未用)。臨汾東關之敵,已是坐在一座即將引爆的火山上。

4月10日12時,23旅完成一切爆破準備,一梯隊68、69團和二梯隊67團全部進入陣地。16時,全線92門火炮(多為迫擊炮)進行2小時火力轟擊,壓制敵人炮兵陣地和城牆火力發射點。18時,3條坑道同時起爆,將城牆炸開25米和57米寬兩個大缺口。突擊隊68團3營、69團1營趁勢發起衝擊,僅1分鐘就衝上城頭,迅速佔領突破口,隨即向縱深發展。在爆破瞬間,因距離突破口太近,69團1營突擊隊40餘人除機槍班外,被掀起的塵土掩埋,全部壯烈犧牲。23旅二梯隊緊跟入城,逐碉逐巷與敵激烈爭奪。69團3營入城後,順東關大街直插敵66師指揮所,殲敵一部。此時,13縱37旅兩次爆破均不理想,徐向前果斷命令該旅從23旅突破口加入戰鬥。兩旅協同戰鬥,勝利佔領東關,守敵66師師長徐其昌率殘部700人逃進主城。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城牆被炸開兩個大口子。

攻克東關,敵人大為恐慌,我軍大為振奮。11日,前指命令24旅72團接替23旅東關一線防務,23旅奉命在大東門以北構築坑道。為了迷惑敵人,前指命令8縱、13縱、太嶽軍區各完成8條地下坑道,向臨汾城下延伸。20日,23旅67團攻佔火車頭陣地,太嶽軍區部隊佔領了該陣地以北老鴉嘴和敵l號護城據點,控制了從段家窯到盧氏莊約200米臨時鐵路路基。23旅和太嶽軍區部隊各3條坑道即由路基東側開口掘進。

隨著我軍總攻時間日益臨近,敵人更加瘋狂。樑培璜給部下頒發了“八殺令”,脅迫部屬死守城池。在城牆上每隔50米加修1個地堡及橫牆,將東城靠城牆200米內房屋全部平毀,加修內壕及壕溝內沿地堡。在東、南、北三面城牆下方挖掘防禦坑道,坑道底部設聽音缸,監聽我軍挖掘坑道情況,並以爆破手段破壞。敵機也日夜出動,輪番瘋狂轟炸。

地下坑道鬥爭漸趨激烈,23旅組織工兵和有經驗步兵180餘人組成坑道作業隊,在東城牆已被突破地段共挖坑道12條。敵人也多面構築破壞坑道和聽音坑道,察聽尋找我坑道部位進行爆破。我作業部隊在破城坑道兩側開挖數條掩護坑道,積極尋找敵人的破壞坑道,與敵對挖、對聽、對炸。作業過程中,指戰員們發揚了英勇頑強、靈活機智的戰鬥作風,敵人炸塌,我即修起,並創造了排水、通風、測定方位、距離、偽裝等多種方法。工兵排長張貴雲組織全排日夜奮戰,對完成坑道構築起了很大作用。

5月1日,前指令8縱接替太嶽軍區部隊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13縱接替8縱東城門以南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在敵瘋狂破壞下,我全線24條坑道接連被毀,只剩下23旅從太嶽軍區手中接來的3條坑道還在挖掘。15日,23旅坑道作業隊和留下的太嶽1、2分區工兵終於將1號、2號這兩條均長110多米的坑道,勝利挖至臨汾城牆腳下。16日下午,兩條坑道完成了藥室構築,同時聽到了敵挖反坑道聲音,前指決定17日晚提前發起總攻。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突擊隊向炸開的突破口衝擊。

17日12時,我已完成1號坑道黑色炸藥6200公斤、2號坑道黃色炸藥3000公斤裝藥任務,同時23旅突擊團在右,24旅突擊團在左,均已進入東大門以北至第二突出部之間地帶待命。17時開始進行炮火準備,19時坑道點火爆破,城牆被炸開兩個近40米寬的大缺口。23旅一梯隊68團3營、69團3營與24旅突擊隊奮勇衝擊,1分鐘登上城頭。68團沿城牆向北突進,迅速控制城東北角,繼向北門樓發展。69團佔領突破口,控制內壕,主力向城內發展。在搶佔內壕時,69團7連踏響地雷且遭壕內沿火力點攔阻射擊,傷亡慘重。13縱隊奉命改從23旅突破口投入戰鬥,向城內縱深實施割裂和合圍。戰至24時,城內戰鬥結束。敵酋樑培璜趁亂逃至城外,被我太嶽軍區部隊俘獲。

臨汾戰役歷時72天,共殲敵2.5萬人。中共中央電賀大捷。在這次空前的攻堅戰中,23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該旅殲敵5700餘人,繳獲各種炮205門,汽車21臺,槍支3300支(挺)。自身犧牲415人,受傷1899人。

戰後,8縱司令員王新亭組織各旅、團指揮員查看了城牆、突破口和敵火力點,城牆之寬厚,可供十幾個人或3臺汽車並排行走。1號坑道6000多公斤炸藥,只炸開了39米寬、70至80度斜坡的口子。要是用炮彈打,攻城部隊的全部炮火集中起來也不可能撕開口子,可以說,以坑道爆破攻克臨汾,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6月4日,8縱在山西洪洞曲亭鎮召開賀功大會,徐向前將經過中央軍委批准授予23旅為“光榮的臨汾旅”旗幟頒給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臨汾旅”大旗從此高高飄揚。

晉中五戰五捷

臨汾戰役結束以後,8縱23旅尚未很好休整,就於6月10日奉命從洪洞開赴沁源、平遙間的王和鎮地區,參加晉中戰役。旅長黃定基很清楚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對部隊進行動員時,他說:“晉中戰役是一次同敵人進行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同運城、臨汾戰役不同,不是陣地攻堅戰,而是運動戰,在運動中大量殲敵。”要求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傷亡,連續作戰,做到既能走,又能打,上級指向哪裡,我們臨汾旅就打向哪裡。”

6月19日凌晨4時,23旅奉命攻殲平遙東南16公里的原家莊,以誘敵增援。守敵正熟睡之際,67團發起攻擊,打的敵人措手不及,斃傷敵71人,俘敵保安30團團長以下235人,並依託村莊擊退東泉援敵的三次反撲。首戰勝利,全旅指戰員深受鼓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旅強大陣容。

我軍主力兵進晉中,敵“閃擊兵團”立即回師平遙、祁縣、太谷,以屏障太原。20日,8縱向張蘭鎮以北地區機動,與敵“親訓師”(72師,閻錫山親自主持組建訓練)和“親訓炮兵團”不期而遇。21日晨,雨後有霧,視度不良,不易分清敵我。旅長黃定基登上一間房頂仔細觀察,確定了從張蘭鎮方向出來的隊伍為敵軍。他一面向王新亭報告,一面命令部隊立即出擊。

23旅先於敵人佔領有利陣地,待敵進至200米時,旅發出攻擊信號,幾十支衝鋒號響起,槍炮齊鳴,向敵猛烈射擊。敵“親訓師”遭到突然一擊,隊形大亂,傷亡遍地,馱著山炮的騾馬狂奔怒嘯,到處亂竄。23旅指戰員們不須命令督促,哪裡有敵人就向哪裡打,敵人逃跑就立即追擊。戰鬥中,69團2營奪取了鐵路路基,直撲橋頭西南側敵炮兵部隊,大量殺傷敵人,繳獲了還未下鞍的12門新山炮。戰至14時,8縱將敵大部殲滅,其中23旅俘敵1217人。敵“親訓師”被打掉,全旅更加振奮。

7月1日,23旅與24旅東西對進,向敵暫37師據守的祁縣發起攻擊。8縱令24旅從城西擔任主攻,23旅從城東擔任助攻。23旅首長不等不靠,把助攻當作主攻任務去完成。他們認真研究了敵情、地形,認為祁縣城牆的堅固程度遠不如運城、臨汾,而本旅剛分配了從張蘭鎮殲滅戰中繳獲的4門新山炮,建制內及縱隊配屬的火炮一共有56門,決心集中使用,直接從城牆上打開口子。

7月7日18時,我炮兵在旅統一指揮下,以抵近集火手段,經30分鐘急速射,將祁縣東城牆轟開一個20米寬的豁口,工兵趁機爆破外壕,開闢道路。67團3營和69團2營並肩發起攻擊,率先登城,迅速突入城內。67團發展較快,攻佔了敵37師指揮所,與24旅在南北大街勝利會師。戰鬥持續了4小時,全殲祁縣守敵,23旅斃傷敵500餘人,俘敵正副師長以下1747人。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進入會場,接受表彰。

祁縣戰鬥剛結束,23旅又奉命兼程前進,到達大常鎮、戴李青地區與22旅會合,參加圍殲趙承綬集團。7月8日夜,23旅以對壕作業逼近戴李青之敵。10日6時,68團與24旅71團互相協同,一起攻入。在戰鬥中,敵人抵抗非常頑強,經審俘才得知,守敵竟是閻錫山以留用侵華日軍組成的第10總隊之一個團,我軍指戰員無不氣憤填膺,更加奮勇向前。戴李青之敵解決後,23旅又於11日參加了對大常鎮以南1公里的南莊進攻,該處之敵為10總隊主力和44師共5000餘人,戰鬥愈加激烈殘酷。67團從南莊西南實施進攻,在巷戰中幾經拼殺,付出很大代價,才攻佔8座院落,6連幾乎打光。當日下午,我工兵連續爆破院牆,一點一點開闢前進。69團8連於午夜衝入敵10總隊指揮所,副班長劉秀林見敵人很多,拉響3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給敵人大量殺傷。8連剩下的20餘名戰士與日軍展開白刃格鬥,敵指揮所內一片喊殺聲。此時,從西北進攻的24旅也攻入了敵44師指揮所,敵防禦體系頓時瓦解。23旅戰至12日拂曉,徹底佔領南莊,斃傷敵10總隊1500餘人,俘敵1000餘人。南莊之戰是一場我主力對敵主力的硬仗,23旅一往無前,死打硬拼,終將敵趙承綬倚賴的硬核桃砸爛。

南莊失守,震動全線。12日中午,23旅進至西範,經過連續作戰,部隊非常疲勞,許多人一放下揹包就睡著了。此時8縱急令該旅迅速追殲棄太谷北逃的敵第9總隊,一聽又有新任務,指戰員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69團連續行軍作戰,已減員至900餘人,但在追擊途中,無一人掉隊。

13日拂曉,輕裝前進的69團直插朱村,展開戰鬥隊形,67團先敵搶佔了東卜村以北高地,阻擊敵人。旅炮兵也立即佔領發射陣地,進行火力攔截。23旅以兵力、火力對朱村構成了一個“口袋”。敵9總隊剛到朱村以南,就遭到我69團迎頭痛擊和67團的側擊。23旅山炮營瞄準敵行軍隊伍實施急促射擊,67團以機槍封鎖津水河,切斷了敵人退路。在我各團合力攻擊下,敵軍大呼小叫,十分混亂。敵整頓之後,以重兵向朱村我69團2營連續反撲,我指戰員與敵白刃格鬥。戰鬥中,敵偷襲我旅指揮所,黃定基令68團3營和旅警衛連加入戰鬥,還親自操作一挺重機槍向敵猛掃,掩護步兵將敵人殲滅。打退敵兩次進攻後,23旅以69團繼續正面堅守,以67團和68團從兩翼向敵人攻擊。太行2分區的部隊也趕來增援。敵總隊長見大勢已去,偷偷逃跑,餘敵失去指揮,四散潰逃。戰至17時,23旅斃傷敵200餘人,俘敵1600餘人。次日,23旅返回胡村,參加了圍殲敵趙承綬集團的最後戰鬥。

23旅在晉中戰役中,由善於攻城破堅轉為參加運動戰,取得了攻殲原家莊、“親訓師”、祁縣、南莊、朱村等勝利,五戰五捷,共殲敵7956人,其中俘敵5319人,繳獲了一大批武器裝備。該旅也有338人英勇犧牲(含9名營幹),2175人光榮負傷。

鐵血勁旅永向前

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束後,179師隨60軍劃歸一野建制,進軍西北。同年11月又轉歸二野指揮,進軍西南。1950年2月,該師兼茂縣軍分區,歸60軍兼川西軍區建制。1951年春,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0軍179師,師長吳仕宏,政委張向善,奉命入朝參戰。在朝鮮戰場上,179師先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東線魚隱山地區冬季防禦作戰、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等。1953年5月,536團8連反擊松樹樑高地戰鬥激戰8晝夜,殲敵1500餘人,被志願軍總部、60軍樹為小型反擊戰典型戰例。6月,535團反擊902.8高地,與181師參戰部隊在敵陣前實施3500人大潛伏,共同創造了我志願軍防禦作戰以來對堅固陣地之敵進攻一次就殲敵一個團大部的範例,受到中朝聯合司令部的通報表揚。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徐向前將“光榮的臨汾旅”大旗授予23旅。

1953年9月,179師隨60軍回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和軍隊正規化建設時期。50多年來,全體官兵兢兢業業,出色地完成了營建換裝、戰備訓練、軍事大比武、施工圍墾、迎外表演、搶險救災等任務。1961年1月,179師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1962年,該師參加了著名的東南沿海緊急戰備行動。1970年11月,該師奉軍委命令對外開放,從此“北有一九六,南有一七九”。


"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文/朱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是我軍序列中一支聲名顯赫、戰功卓著的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山西新軍傳人

179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嶽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嶽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黃定基

535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山西第5行政專署保安團改編而成的決死3縱隊第7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3年9月,調歸太行8分區。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7團。該團作風過硬,有朝氣,上進心強,能連續戰鬥,能打攻堅戰。

536團前身最早可追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組織成立的臨汾縣民眾武裝模範自衛隊,後編入山西新軍決死2縱隊。1940年3月擴編組成18集團軍汾東遊擊支隊,後為太嶽3分區警衛支隊、汾東支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8團。該團一貫表現虛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戰鬥積極性高,在正規作戰中進步很快。

537團前身為1940年3月由決死3縱隊遊擊10團改稱的決9團。1941年1月歸太行3分區建制。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8縱23旅69團。該團為軍、師主力團,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沉著穩重,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徹底,尤其善於有準備的攻堅,作戰時一般放於主要方向。70年代以來,179師對外開放,該團1營擔負經常性迎外表演。

作為山西新軍傳人,179師前身部隊英勇地戰鬥在晉南大地和太行山上,參加過百團大戰。抗戰勝利後,所屬團隊經受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的鍛鍊。23旅建制編成後,自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部隊番號和隸屬關係五次更迭轉換,非常罕見。該旅先攻曲沃,後徵豫北,回師晉南連克名城,席捲垣曲、二破曲沃、奇襲襄陵、爆破運城、揚威臨汾,晉中速殲“親訓師”,太原血戰小窯頭,在華北內線作戰中大顯風采,成為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18兵團第一主力師。曾被中央軍委批准授予過“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是解放戰爭時期被軍委授稱的最大建制部隊,成為179師至高無上的光榮。向西北西南進軍中,179師戰扶郿,破秦嶺,飛兵下川西,挺進鬆(藩)理(縣)茂(縣),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79師前身為山西新軍決死3縱隊。

建國後,60軍編寫軍史,對179師的結論是:“戰鬥作風上表現積極主動,勇猛穩重,堅決頑強,有持續作戰能力。能攻能守,尤長陣地攻堅,不怕艱苦,不怕傷亡,執行命令堅決,組織戰鬥嚴密,經得起大的戰鬥考驗,但運動戰的靈活性較差,有時組織戰鬥較遲緩。工作作風踏實細緻,鑽研精神好,老實謹慎,團結正常,上進心好,對部隊管理教育嚴格。”

179師的創建者、首任旅長黃定基,福建長汀人,身經百戰,功勳卓著,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優秀指揮員。他領導這支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風,錘鍊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戰鬥作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英雄模範,贏得了全體指戰員的衷心愛戴,是“臨汾旅”永遠的軍魂。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請作為戰鬥英雄和“臨汾旅”的代表,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9月,黃定基在重慶病逝,時為川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派人送來輓聯,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榮的一生”。

運城攻堅露鋒芒

運城位於晉西南三角地帶,是連接晉、陝、豫三省的軍事要衝。該城南依中條山脈,北臨運城盆地,三面地勢平坦,城牆高大堅固。1947年,圍繞這座堅城,晉冀魯豫軍區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圍攻,這就是戰史上有名的“三打運城”。

1947年5月,我陳謝兵團指揮4縱主力和太嶽軍區一部圍攻運城,後因執行出擊豫西作戰任務而主動撤圍。當年9月,8縱司令員王新亭奉命率23、24旅和太嶽軍區一部,並指揮西野3縱獨3旅再次圍攻運城,卻因敵重兵回救我打援不力而又放棄。

12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在新絳、稷山一帶休整的西野2縱暫歸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配合8縱三打運城。軍區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任政委。經仔細勘察地形,前指決定以2縱從城西、8縱及獨3旅從城北同時向運城發起攻擊,太嶽軍區3個團擔任打援。

在前指統一指揮下,12月16日,開始第三次進攻運城。23旅採用爆破、搭雲梯等方法攻擊敵人外圍據點、碉堡,經過頑強奮戰,於19日攻佔北門外要點麵粉公司。爾後,一梯隊的67、69團逼近城垣。20日,二梯隊68團佔領火車站,殲敵1個連。23日,獨3旅7團一舉攻克了城北紀念塔,23、24旅突破護城堡,2縱隊也順利攻佔西關,掃清了西、北兩面登城障礙。

此時,胡宗南見運城再次被圍,急調其隴海沿線4個旅星夜趕至陝縣,擬再增援運城。時不我待,不能再打成“夾生飯”,前指決定立即發動總攻。25日拂曉,各部採用架雲梯和搭跳板方法開始強行攻城。由於裝備低劣,壓不住敵火力,步炮協同不好,無法通過外壕,突擊分隊均未登上城頭。當晚再行攻擊,也未成功。

26日,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給前指發來“堅持最後5分鐘,堅決攻下運城”的號令,給參戰指戰員堅定了勝利信心。王新亭與參謀長張祖諒來到23旅指揮所研究破城辦法,他說:“你們23旅有用坑道爆破曲沃城的經驗,你們有光榮的戰鬥歷史,難道炸不開這道城牆?”旅長黃定基心中有了數,他代表全旅指戰員請戰,決心竭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他十分清楚留給挖坑道的時間只有一天,爆破成功即全局勝利,責任重大。

69團團長張國斌向黃定基報告說,7連交通壕已經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處,從那裡深入外壕強行作業最為便捷。黃定基非常高興,決定將掘進坑道的任務交給該連完成。7連2排排長劉明生和戰士車元路等10名同志,主動請求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當夜19時,風雪交加,寒氣襲人。十勇士分成3個戰鬥小組,身背門板和潮溼棉被,冒著敵人稠密火力封鎖,連續通過三道鐵絲網和一片開闊地進至外壕,在冰水泥濘中向城牆挖掘坑道。敵人聽到聲響,瘋狂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封鎖城壕,十勇士先後全部負傷。他們以頑強的“硬骨頭”精神,堅持奮戰一整夜,終於在27日5時30分挖成了一條長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藥的坑道藥室。車元路不僅參加挖掘坑道,而且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帶傷往返5次,保證了坑道與指揮所聯繫。為表彰十勇士的英雄壯舉,8縱分別予以記功,車元路榮立特等功,授予“鋼鐵勇士”榮譽稱號。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全國戰鬥英雄、鋼鐵勇士車元路。

27日17時,23旅工兵連開始裝填3000公斤炸藥。17時40分,前指下達總攻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運城老北門西側城牆被炸開一道10多米寬的缺口。67團2營和69團2營乘爆破煙霧迅速登上城頭,擴大突破口(戰後兩個2營均被授予“攻運先鋒營”榮譽稱號)。但敵隨即以猛烈炮火將突破口封閉,我後繼部隊無法前進,登城部隊被圍城內。在此關鍵時刻,8縱首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回突破口,調24旅到老北門西側投入攻城戰鬥,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壓制敵縱深炮兵陣地,支援67團3營和69團3營對突破口實施猛烈反擊,68團從老北門東側以雲梯強行登城。經4小時激戰,我終於重新撕開突破口,部隊攻入城內。隨後,2縱一部也從西門繞至北門湧入城內。戰鬥中,69團政治處主任丁毅民中彈犧牲。28日2時,城內守敵4000餘人由鹽池突圍,拂曉時分,被我獨3旅、獨4旅部隊追殲。運城戰役獲得全勝,共殲敵1.3萬餘人。

在這次戰役中,無論是打開突破口,還是開闢衝擊道路,23旅都起了關鍵性作用,共殲敵4400餘人。從軍區到前指,都對該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向前說:“運城一戰,不僅把守城的敵人全部消滅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毀了敵人防守這種城市和固守據點的信心。因此,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之一,戰鬥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他認為23旅貢獻大,應當授予“運城旅”稱號,雖未成真,但這個要獎勵23旅的想法很快就在臨汾戰役中得到了實現。

臨汾大戰贏美名

運城解放後,敵人在晉南只剩下臨汾這一座孤城。該城俗稱“臥牛城”,地勢內高外低,西靠汾河,其他三面地勢開闊。城牆順自然地勢砌成,堅固厚實,高約15米,上寬10餘米,基厚25餘米,最厚處30—40米。與主城相連的東關,城牆規模稍次於主城。臨汾自然地形易守難攻,又經日寇和蔣、閻軍長期經營,使其成為堅固設防要塞。該城守敵為胡宗南部整編30師30旅(欠89團)、27旅炮兵營,閻錫山部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等共2.5萬餘人,統由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樑培璜指揮。總體看,臨汾具有獨立防禦體系,工事比運城堅固複雜,防禦兵力裝備也很強。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組成前方指揮所(5月改為華北1兵團),由徐向前統一指揮8縱、13縱(剛成立)、晉綏、太嶽軍區等地方旅、團,共約5.3萬餘人的兵力,配備82mm以上火炮167門,決定於3月10日發起臨汾戰役。參戰部隊多為初次攻堅,只有8縱的23旅、24旅參加了攻打運城,具有一定的攻堅經驗。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戰役中,23旅工兵在進行坑道作業。

因臨汾守軍整30旅準備空運西安,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進攻。我8縱、13縱及太嶽軍區部隊,從城南、城東、城北三面實施合圍。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堯廟宮機場,用炮火炸燬2架運輸機,阻止了敵人繼續飛逃。8日至10日,城東南23旅先後攻佔了張茹村、堯廟、郭村、西趙、東趙和借糧堆等據點,旅一梯隊已逼近離城牆約500米處。

在掃除外圍據點的作戰中,根據臨汾地形和敵人佈防情況,3月15日,前指調整了作戰部署,決心由城東、城北兩面攻城,城南為助攻方向,8縱主力由城南轉向城北進攻。

23日17時,我軍再次全線發起攻擊,23旅68團1連出擊迅猛,在旅炮火掩護下,只用幾分鐘就佔領了6號碉。敵趁我立足未穩,從城門不斷增兵反撲,我炮彈打完,無法支援,在敵不斷衝擊下,陣地被敵奪回。24日、25日晚,68團又組織兩次攻擊,均因傷亡過大而未能鞏固陣地。此時,24旅攻擊興隆殿(8號碉)、太嶽軍區部隊攻擊5號碉、13縱隊進攻東關均告挫敗,傷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擊。

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徐向前認為“坑道是對付這個敵人的最好手段”,“我們要用‘土行孫’的辦法攻打臨汾”。他向參戰部隊發出了英勇殺敵、爭當“臨汾旅”的戰鬥號令,極大鼓舞了全體指戰員的戰鬥熱情。前指再次調整部署,調23旅參加東關戰鬥。

黃定基率23旅於4月2日接替了13縱39旅東關電燈公司陣地,決定工兵指導步兵挖掘坑道並做好爆破準備。68團和69團並肩戰鬥,從5日起,以東關小北門為中心,開始向敵東關城牆掘進,同時展開外壕爭奪戰。掘進途中,23旅先後排除敵人直接反撲、向外壕注水、從城內挖掘反坑道等阻撓。至9日,23旅成功挖成4條破城坑道,37旅也成功挖成2條,支援炮兵進入射擊陣地。當夜,23旅挑選120人組成裝藥隊,把9000公斤炸藥分別裝入3條坑道(68團1條坑道未用)。臨汾東關之敵,已是坐在一座即將引爆的火山上。

4月10日12時,23旅完成一切爆破準備,一梯隊68、69團和二梯隊67團全部進入陣地。16時,全線92門火炮(多為迫擊炮)進行2小時火力轟擊,壓制敵人炮兵陣地和城牆火力發射點。18時,3條坑道同時起爆,將城牆炸開25米和57米寬兩個大缺口。突擊隊68團3營、69團1營趁勢發起衝擊,僅1分鐘就衝上城頭,迅速佔領突破口,隨即向縱深發展。在爆破瞬間,因距離突破口太近,69團1營突擊隊40餘人除機槍班外,被掀起的塵土掩埋,全部壯烈犧牲。23旅二梯隊緊跟入城,逐碉逐巷與敵激烈爭奪。69團3營入城後,順東關大街直插敵66師指揮所,殲敵一部。此時,13縱37旅兩次爆破均不理想,徐向前果斷命令該旅從23旅突破口加入戰鬥。兩旅協同戰鬥,勝利佔領東關,守敵66師師長徐其昌率殘部700人逃進主城。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城牆被炸開兩個大口子。

攻克東關,敵人大為恐慌,我軍大為振奮。11日,前指命令24旅72團接替23旅東關一線防務,23旅奉命在大東門以北構築坑道。為了迷惑敵人,前指命令8縱、13縱、太嶽軍區各完成8條地下坑道,向臨汾城下延伸。20日,23旅67團攻佔火車頭陣地,太嶽軍區部隊佔領了該陣地以北老鴉嘴和敵l號護城據點,控制了從段家窯到盧氏莊約200米臨時鐵路路基。23旅和太嶽軍區部隊各3條坑道即由路基東側開口掘進。

隨著我軍總攻時間日益臨近,敵人更加瘋狂。樑培璜給部下頒發了“八殺令”,脅迫部屬死守城池。在城牆上每隔50米加修1個地堡及橫牆,將東城靠城牆200米內房屋全部平毀,加修內壕及壕溝內沿地堡。在東、南、北三面城牆下方挖掘防禦坑道,坑道底部設聽音缸,監聽我軍挖掘坑道情況,並以爆破手段破壞。敵機也日夜出動,輪番瘋狂轟炸。

地下坑道鬥爭漸趨激烈,23旅組織工兵和有經驗步兵180餘人組成坑道作業隊,在東城牆已被突破地段共挖坑道12條。敵人也多面構築破壞坑道和聽音坑道,察聽尋找我坑道部位進行爆破。我作業部隊在破城坑道兩側開挖數條掩護坑道,積極尋找敵人的破壞坑道,與敵對挖、對聽、對炸。作業過程中,指戰員們發揚了英勇頑強、靈活機智的戰鬥作風,敵人炸塌,我即修起,並創造了排水、通風、測定方位、距離、偽裝等多種方法。工兵排長張貴雲組織全排日夜奮戰,對完成坑道構築起了很大作用。

5月1日,前指令8縱接替太嶽軍區部隊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13縱接替8縱東城門以南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在敵瘋狂破壞下,我全線24條坑道接連被毀,只剩下23旅從太嶽軍區手中接來的3條坑道還在挖掘。15日,23旅坑道作業隊和留下的太嶽1、2分區工兵終於將1號、2號這兩條均長110多米的坑道,勝利挖至臨汾城牆腳下。16日下午,兩條坑道完成了藥室構築,同時聽到了敵挖反坑道聲音,前指決定17日晚提前發起總攻。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突擊隊向炸開的突破口衝擊。

17日12時,我已完成1號坑道黑色炸藥6200公斤、2號坑道黃色炸藥3000公斤裝藥任務,同時23旅突擊團在右,24旅突擊團在左,均已進入東大門以北至第二突出部之間地帶待命。17時開始進行炮火準備,19時坑道點火爆破,城牆被炸開兩個近40米寬的大缺口。23旅一梯隊68團3營、69團3營與24旅突擊隊奮勇衝擊,1分鐘登上城頭。68團沿城牆向北突進,迅速控制城東北角,繼向北門樓發展。69團佔領突破口,控制內壕,主力向城內發展。在搶佔內壕時,69團7連踏響地雷且遭壕內沿火力點攔阻射擊,傷亡慘重。13縱隊奉命改從23旅突破口投入戰鬥,向城內縱深實施割裂和合圍。戰至24時,城內戰鬥結束。敵酋樑培璜趁亂逃至城外,被我太嶽軍區部隊俘獲。

臨汾戰役歷時72天,共殲敵2.5萬人。中共中央電賀大捷。在這次空前的攻堅戰中,23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該旅殲敵5700餘人,繳獲各種炮205門,汽車21臺,槍支3300支(挺)。自身犧牲415人,受傷1899人。

戰後,8縱司令員王新亭組織各旅、團指揮員查看了城牆、突破口和敵火力點,城牆之寬厚,可供十幾個人或3臺汽車並排行走。1號坑道6000多公斤炸藥,只炸開了39米寬、70至80度斜坡的口子。要是用炮彈打,攻城部隊的全部炮火集中起來也不可能撕開口子,可以說,以坑道爆破攻克臨汾,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6月4日,8縱在山西洪洞曲亭鎮召開賀功大會,徐向前將經過中央軍委批准授予23旅為“光榮的臨汾旅”旗幟頒給旅長黃定基、政委蕭新春,“臨汾旅”大旗從此高高飄揚。

晉中五戰五捷

臨汾戰役結束以後,8縱23旅尚未很好休整,就於6月10日奉命從洪洞開赴沁源、平遙間的王和鎮地區,參加晉中戰役。旅長黃定基很清楚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對部隊進行動員時,他說:“晉中戰役是一次同敵人進行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同運城、臨汾戰役不同,不是陣地攻堅戰,而是運動戰,在運動中大量殲敵。”要求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傷亡,連續作戰,做到既能走,又能打,上級指向哪裡,我們臨汾旅就打向哪裡。”

6月19日凌晨4時,23旅奉命攻殲平遙東南16公里的原家莊,以誘敵增援。守敵正熟睡之際,67團發起攻擊,打的敵人措手不及,斃傷敵71人,俘敵保安30團團長以下235人,並依託村莊擊退東泉援敵的三次反撲。首戰勝利,全旅指戰員深受鼓舞。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臨汾旅強大陣容。

我軍主力兵進晉中,敵“閃擊兵團”立即回師平遙、祁縣、太谷,以屏障太原。20日,8縱向張蘭鎮以北地區機動,與敵“親訓師”(72師,閻錫山親自主持組建訓練)和“親訓炮兵團”不期而遇。21日晨,雨後有霧,視度不良,不易分清敵我。旅長黃定基登上一間房頂仔細觀察,確定了從張蘭鎮方向出來的隊伍為敵軍。他一面向王新亭報告,一面命令部隊立即出擊。

23旅先於敵人佔領有利陣地,待敵進至200米時,旅發出攻擊信號,幾十支衝鋒號響起,槍炮齊鳴,向敵猛烈射擊。敵“親訓師”遭到突然一擊,隊形大亂,傷亡遍地,馱著山炮的騾馬狂奔怒嘯,到處亂竄。23旅指戰員們不須命令督促,哪裡有敵人就向哪裡打,敵人逃跑就立即追擊。戰鬥中,69團2營奪取了鐵路路基,直撲橋頭西南側敵炮兵部隊,大量殺傷敵人,繳獲了還未下鞍的12門新山炮。戰至14時,8縱將敵大部殲滅,其中23旅俘敵1217人。敵“親訓師”被打掉,全旅更加振奮。

7月1日,23旅與24旅東西對進,向敵暫37師據守的祁縣發起攻擊。8縱令24旅從城西擔任主攻,23旅從城東擔任助攻。23旅首長不等不靠,把助攻當作主攻任務去完成。他們認真研究了敵情、地形,認為祁縣城牆的堅固程度遠不如運城、臨汾,而本旅剛分配了從張蘭鎮殲滅戰中繳獲的4門新山炮,建制內及縱隊配屬的火炮一共有56門,決心集中使用,直接從城牆上打開口子。

7月7日18時,我炮兵在旅統一指揮下,以抵近集火手段,經30分鐘急速射,將祁縣東城牆轟開一個20米寬的豁口,工兵趁機爆破外壕,開闢道路。67團3營和69團2營並肩發起攻擊,率先登城,迅速突入城內。67團發展較快,攻佔了敵37師指揮所,與24旅在南北大街勝利會師。戰鬥持續了4小時,全殲祁縣守敵,23旅斃傷敵500餘人,俘敵正副師長以下1747人。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23旅進入會場,接受表彰。

祁縣戰鬥剛結束,23旅又奉命兼程前進,到達大常鎮、戴李青地區與22旅會合,參加圍殲趙承綬集團。7月8日夜,23旅以對壕作業逼近戴李青之敵。10日6時,68團與24旅71團互相協同,一起攻入。在戰鬥中,敵人抵抗非常頑強,經審俘才得知,守敵竟是閻錫山以留用侵華日軍組成的第10總隊之一個團,我軍指戰員無不氣憤填膺,更加奮勇向前。戴李青之敵解決後,23旅又於11日參加了對大常鎮以南1公里的南莊進攻,該處之敵為10總隊主力和44師共5000餘人,戰鬥愈加激烈殘酷。67團從南莊西南實施進攻,在巷戰中幾經拼殺,付出很大代價,才攻佔8座院落,6連幾乎打光。當日下午,我工兵連續爆破院牆,一點一點開闢前進。69團8連於午夜衝入敵10總隊指揮所,副班長劉秀林見敵人很多,拉響3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給敵人大量殺傷。8連剩下的20餘名戰士與日軍展開白刃格鬥,敵指揮所內一片喊殺聲。此時,從西北進攻的24旅也攻入了敵44師指揮所,敵防禦體系頓時瓦解。23旅戰至12日拂曉,徹底佔領南莊,斃傷敵10總隊1500餘人,俘敵1000餘人。南莊之戰是一場我主力對敵主力的硬仗,23旅一往無前,死打硬拼,終將敵趙承綬倚賴的硬核桃砸爛。

南莊失守,震動全線。12日中午,23旅進至西範,經過連續作戰,部隊非常疲勞,許多人一放下揹包就睡著了。此時8縱急令該旅迅速追殲棄太谷北逃的敵第9總隊,一聽又有新任務,指戰員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69團連續行軍作戰,已減員至900餘人,但在追擊途中,無一人掉隊。

13日拂曉,輕裝前進的69團直插朱村,展開戰鬥隊形,67團先敵搶佔了東卜村以北高地,阻擊敵人。旅炮兵也立即佔領發射陣地,進行火力攔截。23旅以兵力、火力對朱村構成了一個“口袋”。敵9總隊剛到朱村以南,就遭到我69團迎頭痛擊和67團的側擊。23旅山炮營瞄準敵行軍隊伍實施急促射擊,67團以機槍封鎖津水河,切斷了敵人退路。在我各團合力攻擊下,敵軍大呼小叫,十分混亂。敵整頓之後,以重兵向朱村我69團2營連續反撲,我指戰員與敵白刃格鬥。戰鬥中,敵偷襲我旅指揮所,黃定基令68團3營和旅警衛連加入戰鬥,還親自操作一挺重機槍向敵猛掃,掩護步兵將敵人殲滅。打退敵兩次進攻後,23旅以69團繼續正面堅守,以67團和68團從兩翼向敵人攻擊。太行2分區的部隊也趕來增援。敵總隊長見大勢已去,偷偷逃跑,餘敵失去指揮,四散潰逃。戰至17時,23旅斃傷敵200餘人,俘敵1600餘人。次日,23旅返回胡村,參加了圍殲敵趙承綬集團的最後戰鬥。

23旅在晉中戰役中,由善於攻城破堅轉為參加運動戰,取得了攻殲原家莊、“親訓師”、祁縣、南莊、朱村等勝利,五戰五捷,共殲敵7956人,其中俘敵5319人,繳獲了一大批武器裝備。該旅也有338人英勇犧牲(含9名營幹),2175人光榮負傷。

鐵血勁旅永向前

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束後,179師隨60軍劃歸一野建制,進軍西北。同年11月又轉歸二野指揮,進軍西南。1950年2月,該師兼茂縣軍分區,歸60軍兼川西軍區建制。1951年春,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0軍179師,師長吳仕宏,政委張向善,奉命入朝參戰。在朝鮮戰場上,179師先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東線魚隱山地區冬季防禦作戰、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等。1953年5月,536團8連反擊松樹樑高地戰鬥激戰8晝夜,殲敵1500餘人,被志願軍總部、60軍樹為小型反擊戰典型戰例。6月,535團反擊902.8高地,與181師參戰部隊在敵陣前實施3500人大潛伏,共同創造了我志願軍防禦作戰以來對堅固陣地之敵進攻一次就殲敵一個團大部的範例,受到中朝聯合司令部的通報表揚。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徐向前將“光榮的臨汾旅”大旗授予23旅。

1953年9月,179師隨60軍回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和軍隊正規化建設時期。50多年來,全體官兵兢兢業業,出色地完成了營建換裝、戰備訓練、軍事大比武、施工圍墾、迎外表演、搶險救災等任務。1961年1月,179師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1962年,該師參加了著名的東南沿海緊急戰備行動。1970年11月,該師奉軍委命令對外開放,從此“北有一九六,南有一七九”。


光榮的臨汾旅,徐向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勁旅,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擔負迎外表演中的臨汾旅。

作為我軍少數幾支對外開放部隊,“臨汾旅”自1971年以來,先後接待過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國家元首、軍政要員和貴賓,進行戰、技術表演600多場次,獲贈勳章2000多枚。在每一次迎外表演中,“臨汾旅”官兵都以過硬的作風和精湛的技能,將我軍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優良的軍事素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示了中國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參觀過“臨汾旅”的外國來訪者無不驚歎:中國軍隊是一支強大的軍隊,中國軍人是優秀的軍人!“臨汾旅”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陸軍的窗口”。

回首戰爭年代,“臨汾旅”在抗日戰爭中誕生,在解放戰爭中成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壯大,艱苦轉戰16年,歷經大小戰鬥600餘次,攻克縣以上城市19個(14個是攻堅戰),殲敵8萬餘人,立下赫赫戰功。同時部隊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僅從1946年至1953年,該部傷亡就達1.8萬餘人。英雄垂青史,血火鑄輝煌。我黨著名理論家、“臨汾旅”創始人之一楊獻珍曾把該旅的戰鬥精神概括為“四股勁”,即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的猛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犟勁;當機立斷、無堅不摧的狠勁;英勇無畏、義無反顧的拼勁。這“四股勁”是革命先烈鮮血和生命的結晶,是“臨汾旅”前進途中代代相傳的精神火炬,已深深烙刻在每個官兵的骨子裡。在新的歷史時期,又賦予傳統新的內涵,形成了“鐵心跟黨、勇於攻堅、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新一代“臨汾旅”精神。當前,這支鐵血勁旅把自己獨有的戰鬥精神與軍人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提升部隊的凝聚力、戰鬥力,決心高舉“臨汾旅”光榮旗幟永遠向前進。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