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不只有泉城廣場,濟南還有八一廣場

許世友 歷史 濟南明府城管理中心 濟南明府城管理中心 2017-09-23

記憶|不只有泉城廣場,濟南還有八一廣場

作者 | 黃鴻河

八一廣場,風風雨雨,經歷了六十六個春夏秋冬。這裡曾經是濟南最大的廣場,在那個火紅的年代,八一廣場作為濟南人的大客廳,承擔著齊魯大地幾乎所有的大型活動,利用率遠比今天的泉城廣場多得多。一代代濟南人都來過這裡,目睹過廣場的喜怒哀樂,留下過難以磨滅的印跡。

這麼一個重要的廣場是誰組織建設的呢?答案是原山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將軍。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春天,許世友司令員站在這片溝壑縱橫,野草叢生,遺骸垃圾裸露的土地上,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在今天的八一立交橋北,大緯二路西建“八一”禮堂,禮堂對面建一座宏大的廣場。

記憶|不只有泉城廣場,濟南還有八一廣場

1959年,濟南八一廣場上盛大的國慶遊行

經過三軍將士和廣大群眾一年多的艱苦奮鬥,一座中西合璧,頗具歐式風格的大禮堂拔地而起。同時,填平壕溝,深埋屍骨,平整土地,建起了樸實無華又寬闊平坦的“八一”廣場,並在廣場中央豎起一根高15米的木旗杆,隨後三十年又分別三次更換為水泥杆、金屬桿和20米高不鏽鋼旗杆,從此,國旗在八一廣場上空高高飄揚。

1951年國慶節,山東省黨政軍民在八一廣場舉行了隆重慶祝活動。廣場上匯聚了三十萬工人、農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階層人士。慶祝大會結束後舉行遊行。廣大人民群眾手持花環、綵帶喜氣洋洋地從緯一路、經八路、信義莊南路和現在的二七新村、英雄山路列隊走過主席臺,沿途歌聲、笑聲、口號聲此起彼伏。走到經七緯二路路口處秩序井然地左右分開,感情飽滿地回到各自單位。以後每年國慶節都要在廣場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那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啊。

1958年,全國掀起大躍進運動,大躍進運動的顯著標志就是大鍊鋼鐵,“家家點火,戶戶冒煙”。八一廣場也成了大鍊鋼鐵的戰場,廣場上堆滿了鐵礦石,周圍街巷號稱“一腳踢”的鍊鐵爐和小高爐隨處可見。群眾自發地把家中的鐵鍋飯勺、門鼻鐵釘都奉獻給冶煉。結果多數煉成了廢鐵渣,然後集中用地排車送到東郊鐵廠,雖然也能用,但成本太高。群眾性的大鍊鋼鐵持續了半年多,最終以失敗告終。

記憶|不只有泉城廣場,濟南還有八一廣場

1959年,參加國慶遊行的農民隊伍走過濟南八一廣場

緊接著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難時期。政府號召生產自救,連續舉行了九年的“國慶”慶祝大會暫時停辦。此時,八一廣場變成了老百姓的莊稼地,周圍信義莊、四里村、自由大街的居民紛紛在這裡開荒種地,掀起“生產自救”,有種玉米、高粱的,有種小麥、南瓜、黃豆的,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三年國家困難時期,八一廣場給周圍居民奉獻了救急糧,為百姓擺脫飢餓帶來了實惠。

1962年國家度過了最困難時期,八一廣場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每年一度的國慶節慶祝活動重新舉行。1966年“文革”爆發,每天有數不清的組織在八一廣場舉行大辯論。

七十年代初社會迴歸平靜,廣場又成為大人們教練汽車、踢足球、放電影、高唱革命歌曲的快樂驛站,盛夏大人孩子在廣場上納涼過夜,冬天在廣場上堆雪人、打雪仗。

記憶|不只有泉城廣場,濟南還有八一廣場

廣場上幾度春秋,孩子們可不管這些,八一廣場是我們放學後的樂園,我們把書包放在廣場中央保護旗杆的水泥臺上,大夥在那裡玩遊戲:砸毛驢、推鐵環、擲沙包、跳皮筋,玩啥的都有,沒有誰家父母尋找叫喊,沒有誰家孩子被拐丟失,直到天黑玩餓了才戀戀不捨各自回家。

八一廣場每次召開慶祝大會、批判大會、公審大會,我們這些孩子都能提前兩三天知道,為什麼呢?因為在那個“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年代,為了防止階級敵人搞破壞,每次召開大會前都要派解放軍工兵手持探雷器,把廣場探測一遍,並設崗哨;再一個就是在廣場周圍扎一批臨時公廁,在地上栽幾根沙槁,再用葦蓆圈起來,中間挖十幾個茅坑。因為有這兩條信息,所以我們的判斷從來也未失誤過。

八一廣場舉行“國慶”慶祝大會,從1951年至1970年共舉辦十七屆,1960至1961兩年未舉辦。

記憶|不只有泉城廣場,濟南還有八一廣場

建成之初的八一立交橋

隨著“文革”結束,八一廣場也逐漸迴歸了它的理性,不再是那個每年都要承載幾十萬人舉行集會遊行的廣場了。特別是二十年前泉城廣場的出現,直接把人們的眼球滑向了絢麗多彩的新廣場。

如今的八一廣場,周圍縱橫的立交橋、寬闊的經十路、熱鬧的酒店,寂寞與喧囂,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不過,我們沒有理由忘記它的光榮歷史,忘記它從戰火硝煙中走來的歷史地位。

記憶|不只有泉城廣場,濟南還有八一廣場